【來源】為錦葵科植物朱槿的葉。植物形態詳"扶桑花"條。
【化學成分】葉和莖含蒲公英賽醇乙酸酯和β-𠔌甾醇。
【藥理作用】葉和莖的煎劑對離體豚鼠回腸有輕度興奮作用,對離體大鼠子宮、蟾蜍腹直肌、大鼠後肢灌流及麻醉狗血壓(0.1剋/公斤靜脈註射)均無明顯作用。上述煎劑給小鼠腹腔註射時毒性不大(兩衹小鼠給1剋/衹,24小時內不死或衹死1)。對人可認為無毒性。
【性味】①《綱目》:"甘,平,無毒。"
②《廣西中藥志》:"味澀,性平。"
【功用主治】治癰腫,毒瘡,衄血。
①《綱目》:"治癰疽腮腫,取葉或花同白芙蓉葉、牛蒡葉、白蜜研膏敷之。"
②《福建民間草藥》:"解熱毒,消癰腫。"
③《陸川本草》:"涼血解毒。治血熱衄血,血瘙,毒瘡。"
④《南寧市藥物志》:"搗碎敷膿瘡。"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內服:煎湯,1~3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