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嚴歌苓 Yan Geling
扶桑
嚴歌苓獲奬作品之一,講述了中國妓女扶桑,在一個世紀前的美國舊金山,與白人貴族少年的凄美愛情。扶桑在20歲時被拐賣到舊金山,並與已經成了江洋大盜的“丈夫”相遇,彼此不知情。最終“丈夫”為了維護“妓女”的尊嚴,甘心為警方所俘,倆人在死刑場上舉行了婚禮。其間,她與貴族少年的愛情斷斷續續,重生的美麗在燒殺搶掠和命運飄搖中一次次慘烈地展露…… 販夫走卒、江洋大盜、妓女、老鴇、警察、紳、少婦、白人孩童與貴族、長辮子華工與善心修女……三教九流會聚一處,為上世紀初一段亂世愛情做竜爭虎鬥的熱鬧布景。 多年來不同國傢的多位電影工作者對這個故事表示出極大興趣,有女導演稱這部小說是“當了導演最應該拍的故事” |
|
扶桑1①古代神話中海外的大樹,據說太陽從這裏出來。②(fúsāng)傳說中東方海中的古國名,舊時指日本。‖也作榑桑。 扶桑2 [fúsāng]見〖朱槿〗。 |
|
亦名朱槿,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觀賞植物 |
|
神話中的樹木名 |
|
湯𠔌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經·海外東經》。 郭璞註:“扶桑,木也。” 郝懿行箋疏:“扶當為榑。《說文》:“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
|
後用來稱東方極遠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 |
|
扶桑開朝暈,此高臺端。——《文選·陸士衡·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
|
行乎東極之外,經扶桑之中林。——左思《吳都賦》 |
|
傳說中的東方海域的古國名,我國相沿以為日本的代稱 |
|
扶又若薺。—— 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序》 |
|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魯迅《送增田君歸國》 |
|
赤縣扶桑一衣帶水。—— 郭沫若《沁園春》 |
|
神話中的樹名。《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𠔌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 郭璞 註:“扶桑,木也。”《海內十洲記·帶洲》:“多生林木,葉如桑。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也。”《太平御覽》捲九五五引舊題 晉 郭璞 《玄中記》:“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蜿而下屈,通三泉。” 唐 李白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將欲倚劍天外,挂弓扶桑。” |
|
傳說日出於扶桑之下,拂其樹杪而升,因謂為日出處。亦代指太陽。《楚辭·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王逸 註:“日出,下浴於 湯𠔌 ,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 晉 陶潛 《閑情賦》:“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逯欽立 校註:“扶桑,傳説日出的地方。這裏代指太陽。” 明 凌雲翰 《關山雪霽圖》詩:“扶桑飛上金畢逋,暗水流澌度空𠔌。” 清 顔光敏 《望華山》詩:“天雞曉徹扶桑涌,石馬宵鳴翠輦過。” |
|
東方古國名。後亦代稱 日本 。《南齊書·東南夷傳贊》:“東夷海外, 碣石 、 扶桑 。”《梁書·諸夷傳·扶桑國》:“ 扶桑 在 大漢國 東二萬餘裏,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宋 王安石 《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飄然欲作乘桴計,一到 扶桑 恨未能。” 元 王冕 《送頤上人歸日本》詩:“上人住近 扶桑國 ,我傢亦在 蓬萊 丘。” 魯迅 《集外集拾遺·<送增田涉君歸國>詩》:“ 扶桑 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
|
植物名。灌木。葉卵形。花冠大型,有紅、白等色。多栽於我國南方。全年開花,為著名的觀賞植物。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扶桑》:“扶桑産南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緑,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為朱槿。” 明 徐渭 《聞裏中有買得扶桑花者》詩之一:“憶別 湯江 五十霜,蠻花長憶爛扶桑。” 清 吳震方 《嶺南雜記》捲下:“扶桑花, 粵 中處處有之,葉似桑而畧小,有大紅、淺紅、黃三色,大者開泛如芍藥,朝開暮落,落已復開,自三月至十月不絶。” |
|
樂名。《續資治通鑒·宋徽宗崇寧三年》:“ 伏羲 以一寸之器名為含微,其樂曰扶桑。”參見“ 扶來 ”。 |
|
一、植物
二、扶桑國(神話)
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
植物名。灌木。葉卵形。花冠大型,有紅、白等色。多栽於我國南方。全年開花,為著名的觀賞植物。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扶桑》:“扶桑産南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緑,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為朱槿。”
明·徐渭《聞裏中有買得扶桑花者》詩之一:“憶別 湯江 五十霜,蠻花長憶爛扶桑。”。
清·吳震方《嶺南雜記》捲下:“扶桑花,粵中處處有之,葉似桑而畧小,有大紅、淺紅、黃三色,大者開泛如芍藥,朝開暮落,落已復開,自三月至十月不絶。”
錦葵科的常緑大灌木扶桑,又名朱槿、佛桑,但常常被人們很直觀地稱作大紅花。它樹形優美,枝葉茂盛,花期較長,四季不斷,花朵碩大,色彩鮮豔,是亞洲地區園林緑化中重要的花木之一。
雖然既是馬來西亞和巴拿馬的國花,又是夏威夷的州花,但是扶桑的原産地卻在中國,而且栽培歷史悠久,早在漢朝的《山海經》中就有記載“湯𠔌上有扶桑”,晉朝嵇含的《南方草木》中則記載“其花如木槿而顔色深紅,稱之為朱槿”、“深紅色,花五出”等。
扶桑的品種較多,異彩紛呈,根據花瓣可分為單瓣、復瓣,根據花色可分為粉紅、黃、青、白等,其中深紅重瓣者略似牡丹,不為多見,故有朱槿牡丹之名。
溪館初寒似早春,紅花相倚媚行人。
可憐萬木盡凋零,獨見繁枝新爛漫。
清豔沾衣雲表露,幽香時過轍塵中。
名園不肯爭顔色,灼灼扶桑野水濱。
扶桑又名朱槿牡丹,原産我國南部。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霜.不耐陰,宜在陽光充足、通風的場所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最好,鼕季溫度不低於5℃。
●繁殖:常用扦插和嫁接繁殖。扦插,除鼕季以外均可進行,但以梅雨季節成活率高。插條以一年生半木質化的最好,長10釐米,留頂端葉片,切口要平,插於沙床,插後約3周生根。嫁接,多用於扦插睏難的重瓣花品種,枝接或芽接均可,砧木用單瓣花扶桑。
●栽培:盆栽扶桑,每年春季需換盆,並進行修剪整形。扶桑較耐肥,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花期增施2—3次磷鉀肥。光照不足,花蕾容易脫落,花朵變小,花色暗淡。鼕季南京地區必須搬入室內過鼕。
●病蟲害:常發生葉斑病、炭疽病和煤污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刺蛾危害.可用10%除蟲精乳油2000倍液噴殺。
●應用:桑鮮豔奪目的花朵,朝開薯萎.奼紫嫣紅,在南方多散植於池畔、亭前、道旁和墻邊,盆栽扶桑適用於客廳和入口處擺設。木槿又名朝開暮落花,原産我國和印度。喜溫暖濕潤氣候,宜陽光充足,也稍耐陰,耐幹旱,耐濕,耐瘠薄土壤,抗寒性較強。
【別名】大紅花、紅木槿、月月紅、木花、公雞花
【來源】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朱槿hibiscusrosasinensisl.,以根、葉、花入藥。根、葉全年可采,夏秋采花,曬幹或鮮用。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
解毒,利尿,調經。
根:用於腮腺炎,支氣管炎,尿路感染,子宮頸炎,白帶,月經不調,閉經;
葉、花:外用治疔瘡癰腫,乳腺炎,淋巴腺炎;
花: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根或葉0.5~1兩;鮮花1兩。鮮花、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神話傳說:
扶桑國,一說是墨西哥,一說是日本。
辨析:扶桑國與倭國。
扶桑一詞在現代可指日本,但中國史中的扶桑指中美洲某地,現多認為指墨西哥。非現代的中國書本中,日本多是用倭國,而非扶桑。
神話中的樹名
《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𠔌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郭璞註:“扶桑,木也。”
《海內十洲記·扶桑》:“多生林木,葉如桑。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也。”
《太平御覽》捲九五五引舊題·晉·郭璞 《玄中記》:“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蜿而下屈,通三泉。”
唐·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將欲倚劍天外,挂弓扶桑。”
扶桑,亦作“榑桑”,亦稱“扶木”。神話傳說中木名。生於東方,為十曰之居所。《山海經•海外東經》“湯𠔌上有扶桑,十曰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曰居下枝,一曰居上枝。”
日出於昫𠔌,浴於鹹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登於扶桑,爰始將行,是謂杅明。至於麯阿,是謂旦明。至於曾泉,是謂蚤食。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至於鳥次,是謂小還。至於悲𠔌,是謂哺時。至於女紀,是謂大還。至於淵虞,時謂高舂。至於連石,是謂下舂。至於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馬,是謂縣車。至於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𠔌,是謂定昏。----------《淮南子》
扶桑與太陽的聯繫是觀測太陽時建立起來的。“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是說“十日”(十天幹)依次經過,與羲和生十日相合。“一日方至,一日方出”是太陽從東方(湯𠔌,扶桑)升起,到西方(禺𠔌,若木)落下,夜在歸墟沐浴,太陽雖是同一個但已是又一天。“皆載於烏”與“禺𠔌”之觀念來自炎帝族,仰韶文化陶器上就已有太陽中的鳥的圖案,朱雀、朱鳥為炎帝族的觀念。《淮南子》說“日中有鵴鳥”,即三足鳥。《大荒北經》“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𠔌。”誇父是太陽崇拜最登峰造極的象徵。《山海經》真實地記錄了這位炎帝的業績。禺𠔌之名得自“禺”——誇父(猴)圖騰,當然不一定是從帝榆罔開始,很可能在他之前很久就有了。《淮南子》:“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因為若木是日落之地,十日全在下。
傳說日出於扶桑之下,拂其樹杪而升,因謂為日出處。亦代指太陽。
《楚辭·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王逸 註:“日出,下浴於湯𠔌 ,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
晉·陶潛 《閑情賦》:“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逯欽立 校註:“扶桑,傳說日出的地方。這褃代指太陽。”
明·凌雲翰 《關山雪霽圖》詩:“扶桑飛上金畢逋,暗水流澌度空𠔌。”
清·顔光敏 《望華山》詩:“天雞曉徹扶桑涌,石馬宵鳴翠輦過。”
扶桑在上古時代,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扶桑代表了中國先民的宇宙觀。不但在本土有日出日落之地。而且推廣到全世界,東極西極的觀念與先民的遷徙相結合,湯𠔌成為墨西哥一個真實的所在。扶桑樹實物是上述論證的證據。三星堆高達3.85米(一說3.94米)的扶桑樹,是世界最高的。瑪雅的人形扶桑樹,與“媠”字相合,表明中美洲確為湯𠔌扶桑之地——扶桑國,而且瑪雅人有扶桑圖騰。甲骨文,金文“叒”即“若”字,是“桑”字的樹冠形狀。媠為叒首人身,又放在表示祭祖的亞形之中,“媠”,“若”表示圖騰祖先無疑。《左傳·文公五年》有鄀國,《定公六年》楚遷都鄀,《昭公十年》有“叔孫媠”。先秦許多字各有從女和從阝的形式,表示人名,地名,與“若”的情形相同,鄀可以說是中國的扶桑國,其民當為扶桑族。楚繒書上的扶桑樹是中國上古宇宙觀的直接體現。
《梁書·扶桑國傳》:“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餘裏……大漢國,在文身國東五千裏……扶桑國在大漢東二萬裏,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這裏說得很清楚,文身國、大漢國在北亞,扶桑在美洲,“在中國之東”,是十分準確的。那種認為扶桑即日本的說法根本講不通。慧深遊歷美洲把見聞帶到國內,是正史中關於美洲最明確最直接的記述。有人說法顯和鄭和去過美洲,未必可信,但我們可以堅信,從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人往來於美洲的步伐從未停止過。從加拿大直到南美,表示中國屬性的漢字、銅錢、服飾、雕像廣泛分佈於太平洋沿岸,而以墨西哥一帶的文物為最豐富。扶桑國作為美洲最高文明的核心地帶,凝聚了中國古文化的精華。今天,如果你去墨西哥奇瓦瓦州和尤卡坦半島一帶考察,你一定會對《山海經》有更深的領悟!
──────────────────
“扶桑”也出自漢 東方朔撰的《十洲記》(全稱《海內十洲記》)
《十洲記》記載漢武帝聽西王母說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見東方朔問十洲所有的異物﹐後附滄海島﹑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侖五條。
是虛構的仙境之地。
《十洲記》中 洲 原文:
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裏,東復有碧海。海廣狹浩污,與東海等。水既不鹹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萬裏。上有太帝宮,太真東王父所治處。地多林木,葉皆如桑。又有椹樹,長者數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仙人。食其椹而一體皆作金光色,飛翔空玄。其樹雖大,其葉椹故如中夏之桑也。但椹稀而色赤,九千歲一生實耳,味絶甘香美。地生紫金丸玉,如中夏之瓦石狀。真仙靈官,變化萬端,蓋無常形,亦有能分形為百身十丈者也。
《十洲記》曰:(扶桑)東有碧海,廣狹浩汗,與東海等,水不鹹苦,正作碧色。(《初學記》)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之中,地一面萬裏,太帝之宮,太真東王君所治處。(《藝文類聚》)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中,樹長數千丈,一千餘圍。兩幹同根,更相依倚,是以名扶桑。(《初學記》)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中,樹長數千尺,一千餘圍,兩兩同根,更相依倚,是以名扶桑。(《太平御覽》捲六十·地部二十五·海)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之中,有太帝宮,太真東王所居;有蓬萊山,周回五千裏。山外有員海繞其山,海水色正黑色,謂之溟海。(《初學記》)
《十洲記》曰:扶桑葉似桑樹。又如椹樹,長丈,大二千圍,兩兩同根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之扶桑。(《文選》捲十五·賦辛·志中·張平子《思玄賦》:憑歸雲而遐逝兮,夕餘宿乎扶桑。)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之中,北面一萬裏有大帝宮,太真東王公所治處。山外別有員海繞山,員海水色正黑,謂之溟海,無風而洪波百丈,惟飛仙能到其處。(《太平御覽》捲六十·地部二十五·海)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中,上有天帝宮,東王所治,有椹樹,長數千丈,二千圍,同根更相依倚,故曰扶桑,仙人食根,(《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五作椹。)體作紫色,其樹雖大,椹如中夏桑也,九千歲一生實,味甘香。(《藝文類聚》) |
一:同名植物 A: the same name plants |
植物名稱:扶桑
別名:佛槿 、朱槿 、佛桑、大紅花、朱槿牡丹、赤槿、日及、花上花
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科屬:錦葵科木槿屬
扶桑是中國名花,在華南栽培很為普遍。花期長,幾乎終年不絶,花大色豔,開花量多。加之管理簡便,除亞熱帶地區園林緑化上盛行采用外,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為重要的溫室和室內花卉。同時也可供藥用,作用詳見下文。
簡介:
扶桑雖然既是馬來西亞和巴拿馬的國花,又是夏威夷的州花,但是扶桑的原産地卻在中國,而且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先秦的《山海經》中就有記載“湯𠔌上有扶桑”,晉朝嵇含的《南方草木》中則記載“其花如木槿而顔色深紅,稱之為朱槿”、“深紅色,花五出”等。
扶桑又名朱槿牡丹,原産我國南部。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霜.不耐陰,宜在陽光充足、通風的場所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最好,鼕季溫度不低於5℃。
扶桑的品種較多,異彩紛呈,根據花瓣可分為單瓣、復瓣,根據花色可分為紅、粉紅、黃、青、白等,其中深紅重瓣者略似牡丹,不為多見,故有朱槿牡丹之名。
扶桑的栽培品種錦葉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cv.Cooperi.)又名錦葉大紅花,以觀葉為主,葉子色彩有白、紅、黃、緑等斑紋變化,十分美麗。
同屬植物吊燈扶桑(見右圖)
植物名稱:吊燈扶桑
別名:吊燈花,吊籃花
學名:Hibiscus schizopetalus
科屬:木槿科木槿屬
形態特徵:同扶桑基本一致,主要區別為花梗細長,大而下垂,花瓣深烈成流蘇狀,而且嚮上捲,如同垂吊的花燈;單體雄蕊和雌蕊要比花冠長很多,遠伸出花冠外。
原産分佈:原産非洲中部。現我國華南地區可露天栽培,北方為溫室花卉。
古籍記載:
《耕園驛佛桑花》宋 蔡襄
溪館初寒似早春,寒花相倚媚行人。
可憐萬木調零盡,獨見繁枝爛熳新。
清豔衣沾雲表露,幽香時過轍中塵。
名園不肯爭顔色,灼灼夭桃野水濱。
佛桑,植物名。灌木。葉卵形。花冠大型,有紅、白等色。多栽於我國南方。全年開花,為著名的觀賞植物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扶桑》:“扶桑産南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緑,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為朱槿。”
明·徐渭《聞裏中有買得扶桑花者》詩之一:“憶別 湯江 五十霜,蠻花長憶爛扶桑。”。
清·吳震方《嶺南雜記》捲下:“扶桑花,粵中處處有之,葉似桑而畧小,有大紅、淺紅、黃三色,大者開泛如芍藥,朝開暮落,落已復開,自三月至十月不絶。”
形態特徵:
葉似桑葉,也有圓葉。腋生喇叭狀花朵,有單瓣和重瓣,最大花徑達25釐米,常緑大灌木或小喬木。莖直立而多分枝,高可達6米。葉互生,闊卵形至狹卵形,長7~10釐米,具3主脈,先端突尖或漸尖,葉緣有粗鋸齒或缺刻,基部近全緣,禿淨或背脈有少許疏毛,形似桑葉。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單生於上部葉腋間,有單瓣、重瓣之分;單瓣者漏鬥形,重瓣者非漏鬥形,呈紅、黃、粉、白等色,花期全年,夏秋最盛。
扶桑花的外表熱情豪放,卻有一個獨特的花心,這是由多數小蕊連結起來,包在大蕊外面所形成的,結構相當細緻,就如同熱情外表下的纖細之心。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扶桑》:“扶桑産南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緑,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為朱槿。” 明·徐渭《聞裏中有買得扶桑花者》詩之一:“憶別湯江五十霜,蠻花長憶爛扶桑。”清·吳震方《嶺南雜記》捲下:“扶桑花,粵中處處有之,葉似桑而畧小,有大紅、淺紅、黃三色,大者開泛如芍藥,朝開暮落,落已復開,自三月至十月不絶。”
品種:
扶桑品種繁多,全球目前有 3 000種以上,以夏威夷為最多。我國至今品種不多,習慣上以花瓣為第一級、花色為第二級、花徑為第三級分類標準。適於庭院種植的有小旋粉、迷你白、花上花(這種在花絲管上有花瓣的朱槿,中國古代以佛桑、花上花等名稱之,見右圖)、粉牡丹、粉西施等品種,適於盆栽的有豔紅等品種。
常見品種有:
美麗美利堅(AmericanBeauty),花深玫瑰紅色。
橙黃扶桑(Aurantiacus),單瓣,花橙紅色,具紫色花心。
黃油球(Butterball),重瓣,花黃色。
蝴蝶(Butterfly),單瓣,花小,黃色。
金色加州(CaliforniaGold),單瓣,花金黃色,具深紅色花心。
快樂(Cheerful),單瓣,深玫瑰紅色,具白色花心。
錦葉(Cooperi),葉狹長,披針形,緑色,具白、粉、紅色斑紋。花小,鮮紅色。
波希米亞之冠(CrownofBohemia),重瓣,花黃色可變為橙色。
金塵(GoldenDust),單瓣,橙色,具橙黃色中心。
呼拉圈少女(HulaGirl),單瓣,花大,花徑15釐米,黃色變為橙紅色,具深紅花心。
磚紅(Lateritia),花橙黃色,具黑紅色花心。
純黃扶桑(Lute),單瓣,花橙黃色。
馬坦(Matensis),莖幹紅色,葉灰緑色,單瓣,花洋紅色,具深紅色脈紋及花心。
霧(Mist),重瓣,花大,黃色。
主席(President),單瓣,花紅色,具深粉花心。
紅竜(RedDragon),重瓣,花小,深紅色。玫瑰(Rosea),重瓣,花玫瑰紅色。
日落(Sundown),重瓣,花橙紅色。
鬥牛士(Toreador),單瓣,花大,花徑12~15釐米,黃色具紅色花心。
火神(Vulcan),單瓣,花大,紅色。白翼(WhiteWings),單瓣,花大,白色。 |
|
目前狀況:
扶桑由於栽培容易,觀賞期長,各國人民非常喜愛。亞洲的馬來西亞,非洲的蘇丹,大洋洲的斐濟和美國夏威夷分別定為國花或州花。同時它也是中國廣西南寧和雲南玉溪的市花,可見扶桑在亞、非等洲的地位。
目前,美國的赫梅特國際公司、斯托剋斯熱帶植物公司。艾格艾(IGI)貿易公司,荷蘭的門·範文公司、波索斯植物公司,以色列的亞格苗圃,英國的湯普森·摩根公司,德國的傑利托(Jelitto)公司和澳大利亞的奧斯太平洋公司,在扶桑的育種、繁殖和生産方面都非常有名,尤其是美國的幾傢公司更為著名。
朱槿---南寧市花
“扶桑”原産我國,現在我國南方廣泛種植。在夏季,扶桑更是花多葉茂,被譽為“朱槿牡丹”。古詩贊頌道:“纔飛建章火,又落赤城霞”,“焰焰燒空紅佛桑。”
“扶桑”是廣西南寧市市花,不過這裏都用“朱槿”這個名稱。因為“扶桑”和“扶喪”諧音,而“吊鐘”和“吊終”相諧,更不妙了。南寧人不但喜愛“朱槿”,滿街栽種,而且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屋頂也設計成一朵倒吊的特大的朱槿花,每年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就在這裏召開。
“扶桑”又是馬來西亞的國花,不過那裏叫“大紅花”——班加拉亞。馬來西亞人把“大紅花”當作馬來民族的熱情、爽朗的象徵,比喻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
“扶桑”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花、葉、根都可入藥。葉性甘幹,有清熱解毒作用。花性甘涼,有清肺、化痰、涼血、解毒功效,外敷可治癰腫毒瘡。新近發現它還有降低血壓作用,莖皮可製繩索和麻袋。 |
栽培技術 Cultivation techniques |
生態習性:
扶桑係強陽性植物,性喜溫暖、濕潤,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陰,不耐寒、旱,在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衹能盆栽,在溫室或其他保護地保持12C~15C氣溫越鼕。室溫低於 5C。葉片轉黃脫落,低於 0C,即遭凍害。耐修剪,發枝力強。對土壤的適應範圍較廣,但以富含有機質,PH6.5~PH7的微酸性壤土生長最好。
扶桑鮮豔奪目的花朵,朝開暮萎,奼紫嫣紅,在南方多散植於池畔、亭前、道旁和墻邊,盆栽扶桑適用於客廳和入口處擺設。
繁殖:
常用扦插和嫁接繁殖。扦插,除鼕季以外均可進行,但以梅雨季節成活率高。插條以一年生半木質化的最好,長10釐米,留頂端葉片,切口要平,插於沙床,插後約3周生根。嫁接,多用於扦插睏難的重瓣花品種,枝接或芽接均可,砧木用單瓣花扶桑。
扦插繁殖:5~10月進行,以梅雨季成活率最高。鼕季在溫室內進行。插條以正年生半質化枝條最好,長10釐米,剪去下部葉片,留頂端葉片,切口要平,插於沙床,保持較高空氣濕度,室溫為18~21℃,插後20~25天生根。用0.3%~0.4%吲哚丁酸處理插條基部1~2秒,可縮短生根期。根長3~4釐米時移栽上盆。
嫁接繁殖:在春、秋季進行。多用於扦插睏難或生根較慢的扶桑品種,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低的重瓣品種。用枝接或芽接,砧木用單瓣扶桑。嫁接苗當年抽枝開花。
栽培:
光照不足,花蕾易脫落,花朵縮小,每天日照不能少於8小時。扶桑對肥料需求較大,在栽培中要及時補光。盆栽扶桑,一般於4月出房,出房前換盆,適當整形修剪,以保持優美的樹冠,生長期澆水要充足,不能缺水,也不能受澇,通常每天澆水一次,伏天可早晚各一次。地面經常灑水,以增濕降溫,防止嫩葉枯焦和花朵早落。10月底天涼後,移入溫室,溫度保持在12 C以上,並控製澆水,停止施肥。栽培場所通風不良,光照不足,常發生蚜蟲、蚧殼蟲、煙煤病等,應註意改善環境條件和選擇合適農藥噴灑防治。
産後處理:
扶桑在南方多栽植於池畔、亭前、道旁和墻邊,全年大紅花開花不斷,異常熱鬧。長江流域和北方常以盆栽點綴陽臺或小庭園,在光照充足條件下,觀賞期特別長。也是夏秋公共場所擺放的主要開花盆栽植物之一。扶桑在貯運過程中,若低光照、土壤過幹和乙烯存在,均會引起花蕾和花朵脫落。盆栽扶桑必須在貯運前2周噴灑0.5~0.8毫摩爾研的硫代硫酸銀溶液,貯運溫度為20~21℃,相對濕度80%,可忍耐黑暗環境不超過3天。
扶桑怎樣養護:
扶桑原産中國,分佈於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省,喜溫暖濕潤、嚮陽的環境,不耐幹旱,不耐霜凍,長江以北必須盆栽,鼕季必須移入室內越鼕。
扶桑花期甚長,在氣溫15℃一20℃條件下,全年開花不斷。
扶桑抗性強,管理較粗放,不需要特殊管理,養護中衹要掌握以下原則就能生長健壯。
1.換盆及修剪
盆栽用土宜選用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每年早春4月移出室外前,應進行換盆。換盆時要做3件事:一是換上新的培養土;二是剪去部分過密的捲麯的須根;三是施足基肥,盆底略加磷肥。
為了保持樹型優美,着花量多,根據扶桑發枝萌蘖能力強的特性,可於早春出房前後進行修剪整形,各枝除基部留2—3芽外,上部全部剪截,剪修可促使發新枝,長勢將更旺盛,株形也亦美觀。修剪後,因地上部分消耗減少,要適當節制水肥。
2.出房後管理
扶桑時陽性樹種,5月初要移到室外放在陽光充足處,此時也是扶桑的生長季節,要加強肥水、鬆土、拔草等管理工作。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澆水應視盆土幹濕情況,過幹或過濕都會影響開花。秋後管理要謹慎,要註意後期少施肥,以免抽發秋梢。秋梢組織幼嫩,抗寒力弱,冷天會遭凍害。
及時進房扶桑不耐霜凍,在霜降後至立鼕前必須移入室內保暖。越鼕溫度要求不低於5℃,以免遭受凍害;不高於15℃,以免影響休眠。休眠不好翌年生長開花不旺。凡朝南的保溫條件好的傢具屋都可以越鼕,天氣較冷時可蓋紙或蓋塑料薄膜保暖。初移室內每天白天要開窗通風,留意盆土幹濕變化,適當澆水。最冷天,澆水有預防凍害的作用,但施肥應停止。
園林應用:
桑鮮豔奪目的花朵,朝開薯萎.奼紫嫣紅,在南方多散植於池畔、亭前、道旁和墻邊,盆栽扶桑適用於客廳和入口處擺設。木槿又名朝開暮落花,原産我國和印度。喜溫暖濕潤氣候,宜陽光充足,也稍耐陰,耐幹旱,耐濕,耐瘠薄土壤,抗寒性較強。
病蟲害:
常發生葉斑病、炭疽病和煤污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刺蛾危害.可用10%除蟲精乳油2000倍液噴殺。
扶桑葉黃防治
扶桑又名朱槿牡丹,原産我國南方,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要求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栽以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略偏酸性土壤為好。扶桑於4月底--5月初移出室外,進行修剪、換盆後放在嚮陽處。生長期每周澆一次稀薄液肥。 扶桑生長期葉可變黃脫落,主要是澆水不當造成的。扶桑澆水也要見於見濕;盆土常濕,影響根係呼吸,嚴重時還會爛根,死亡。扶桑在養植過程中,要註意防止土壤鹼化。10月移人室內,溫度保持在15℃以上,溫度低會引起脫葉。
另外,室外扶桑在夏季大暑前後,中午要適當遮蔭,立秋前後天氣酷熱,要註意增加噴水次數,降低溫度。 |
二:植物扶桑的藥用價值: Second: the medicinal value of the plant hibiscus: |
【別名】大紅花、紅木槿、月月紅、木花、公雞花
【來源】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以根、葉、花入藥。根、葉全年可采,夏秋采花,曬幹或鮮用。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
性味甘寒,調經、清肺、化痰、涼血、解毒、利尿、消腫
根:用於腮腺炎,支氣管炎,尿路感染,子宮頸炎,白帶,月經不調,閉經,肺熱咳嗽、急性結膜炎、鼻血。
葉、花:外用治疔瘡癰腫,乳腺炎,淋巴腺炎;
花:月經不調。
扶桑花、葉、莖、根均可入藥,主用根部。
【用法用量】根或葉0.5~1兩;鮮花1兩。鮮花、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
|
|
扶桑國神話傳說:
扶桑國,一說是墨西哥,一說是日本。
辨析:扶桑國與倭國。
扶桑一詞在現代可指日本,但中國史中的扶桑指中美洲某地,現多認為指墨西哥。非現代的中國書本中,日本多是用倭國,而非扶桑。
有人大膽地提出:日本不是傳說中的的扶桑國。證據是:首先,幾乎在中國古代所有的史籍中,對日本的正式稱呼都是“倭國”,
如《山海經》的《海內北經》早就寫着:“倭國在帶方東大海內。”在這些史書的《東夷列傳》中,“倭國”和“扶桑國”都分開立傳,
顯然是兩個國傢。其次,從地理位置上說,這兩個國傢的距離也很遠。倭國的位置,衹是在“帶方東大海內”;而扶桑國的位置,則是
“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裏”。這樣計算下來,扶桑國距離中國共有三萬多裏,比日本遠的多了。
一些考古證據也認為指墨西哥:18、19世紀美洲大陸考古出土了許多文物,像碑刻、帶有象形文字的陶器,還有古錢等等,這些出土的文物經過專傢的仔細比較,發現這些遙遠的美洲大陸上的古代遺物竟然與古代中國的文物有着驚人的相似。早在1761年,有一個學者名叫金勒,他
已經根據《梁書》的記載,指出扶桑國是北美洲的墨西哥,並且認為發現新大陸的可能以中國人為最早。1872年又有一個學者名叫威寧,完全
支持金勒的主張,認為扶桑國必是墨西哥。據說,所謂扶桑木,就是古代墨西哥人所謂“竜舌蘭”。它到處生長,高達36尺。墨西哥人日常飲食和衣料等,無不仰給與這種植物。在墨西哥出土的許多碑刻中,有一些人像與我國南京明陵的大石像相似。還有的石碑有一個大龜,高8英尺,重20噸以上,雕着許多象形文字。據考古傢判斷,這些顯然都受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蘇聯科學院出版的《美洲印第安人》一書,還證明古代的墨西哥和秘魯等地,“會熔煉金、銀、白金、銅以及銅和鉛的合金——青銅,確沒有發現任何地方會煉鐵的。”這一點與《梁書》的記載也完全相符。
1.神話中的樹名。《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𠔌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 郭璞 註:“扶桑,木也。”《海內十洲記·帶洲》:“多生林木,葉如桑。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也。”《太平御覽》捲九五五引舊題 晉 郭璞 《玄中記》:“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蜿而下屈,通三泉。” 唐 李白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將欲倚劍天外,挂弓扶桑。”
2.傳說日出於扶桑之下,拂其樹杪而升,因謂為日出處。亦代指太陽。《楚辭·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王逸 註:“日出,下浴於 湯𠔌 ,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 晉 陶潛 《閑情賦》:“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逯欽立 校註:“扶桑,傳說日出的地方。這裏代指太陽。” 明 凌雲翰 《關山雪霽圖》詩:“扶桑飛上金畢逋,暗水流澌度空𠔌。” 清 顔光敏 《望華山》詩:“天雞曉徹扶桑涌,石馬宵鳴翠輦過。”
3.東方古國名。後亦代稱 日本 。《南齊書·東南夷傳贊》:“東夷海外, 碣石 、 扶桑 。”《梁書·諸夷傳·扶桑國》:“ 扶桑 在 大漢國 東二萬餘裏,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宋 王安石 《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飄然欲作乘桴計,一到 扶桑 恨未能。” 元 王冕 《送頤上人歸日本》詩:“上人住近 扶桑國 ,我傢亦在 蓬萊 丘。” 魯迅 《集外集拾遺·<送增田涉君歸國>詩》:“ 扶桑 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4.植物名。灌木。葉卵形。花冠大型,有紅、白等色。多栽於我國南方。全年開花,為著名的觀賞植物。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扶桑》:“扶桑産南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緑,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為朱槿。” 明 徐渭 《聞裏中有買得扶桑花者》詩之一:“憶別 湯江 五十霜,蠻花長憶爛扶桑。” 清 吳震方 《嶺南雜記》捲下:“扶桑花, 粵 中處處有之,葉似桑而畧小,有大紅、淺紅、黃三色,大者開泛如芍藥,朝開暮落,落已復開,自三月至十月不絶。”
5.樂名。《續資治通鑒·宋徽宗崇寧三年》:“ 伏羲 以一寸之器名為含微,其樂曰扶桑。”參見“ 扶來 ”。
6①古代神話中海外的大樹,據說太陽從這裏出來.②傳說中東方海中的古國名,舊時指日本.(也作榑桑) |
|
相關文獻及記載內容:
《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𠔌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郭璞註:“扶桑,木也。”
《海內十洲記·扶桑》:“多生林木,葉如桑。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也。”
《太平御覽》捲九五五引舊題·晉·郭璞 《玄中記》:“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蜿而下屈,通三泉。”
唐·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將欲倚劍天外,挂弓扶桑。”
扶桑,亦作“榑桑”,亦稱“扶木”。神話傳說中木名。生於東方,為十曰之居所。《山海經•海外東經》“湯𠔌上有扶桑,十曰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曰居下枝,一曰居上枝。”
日出於暘𠔌,浴於鹹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登於扶桑,爰始將行,是謂朏明。至於麯阿,是謂旦明。至於曾泉,是謂蚤食。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至於鳥次,是謂小還。至於悲𠔌,是謂哺時。至於女紀,是謂大還。至於淵虞,時謂高舂。至於連石,是謂下舂。至於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馬,是謂縣車。至於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𠔌,是謂定昏。----------《淮南子》
扶桑與太陽的聯繫是觀測太陽時建立起來的。“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是說“十日”(十天幹)依次經過,與羲和生十日相合。“一日方至,一日方出”是太陽從東方(湯𠔌,扶桑)升起,到西方(禺𠔌,若木)落下,夜在歸墟沐浴,太陽雖是同一個但已是又一天。“皆載於烏”與“禺𠔌”之觀念來自炎帝族,仰韶文化陶器上就已有太陽中的鳥的圖案,朱雀、朱鳥為炎帝族的觀念。《淮南子》說“日中有鵔鳥”,即三足鳥。《大荒北經》“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𠔌。”誇父是太陽崇拜最登峰造極的象徵。《山海經》真實地記錄了這位炎帝的業績。禺𠔌之名得自“禺”——誇父(猴)圖騰,當然不一定是從帝榆罔開始,很可能在他之前很久就有了。《淮南子》:“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因為若木是日落之地,十日全在下。
傳說日出於扶桑之下,拂其樹杪而升,因謂為日出處。亦代指太陽。
《楚辭·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王逸 註:“日出,下浴於湯𠔌 ,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
晉·陶潛 《閑情賦》:“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逯欽立 校註:“扶桑,傳說日出的地方。這裏代指太陽。”
明·凌雲翰 《關山雪霽圖》詩:“扶桑飛上金畢逋,暗水流澌度空𠔌。”
清·顔光敏 《望華山》詩:“天雞曉徹扶桑涌,石馬宵鳴翠輦過。”
扶桑在上古時代,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扶桑代表了中國先民的宇宙觀。不但在本土有日出日落之地。而且推廣到全世界,東極西極的觀念與先民的遷徙相結合,湯𠔌成為墨西哥一個真實的所在。扶桑樹實物是上述論證的證據。三星堆高達3.85米(一說3.94米)的扶桑樹,是世界最高的。瑪雅的人形扶桑樹,與“婼”字相合,表明中美洲確為湯𠔌扶桑之地——扶桑國,而且瑪雅人有扶桑圖騰。甲骨文,金文“叒”即“若”字,是“桑”字的樹冠形狀。婼為叒首人身,又放在表示祭祖的亞形之中,“婼”,“若”表示圖騰祖先無疑。《左傳·文公五年》有鄀國,《定公六年》楚遷都鄀,《昭公十年》有“叔孫婼”。先秦許多字各有從女和從阝的形式,表示人名,地名,與“若”的情形相同,鄀可以說是中國的扶桑國,其民當為扶桑族。楚繒書上的扶桑樹是中國上古宇宙觀的直接體現。
《梁書·扶桑國傳》:“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餘裏……大漢國,在文身國東五千裏……扶桑國在大漢東二萬裏,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這裏說得很清楚,文身國、大漢國在北亞,扶桑在美洲,“在中國之東”,是十分準確的。那種認為扶桑即日本的說法根本講不通。慧深遊歷美洲把見聞帶到國內,是正史中關於美洲最明確最直接的記述。有人說法顯和鄭和去過美洲,未必可信,但我們可以堅信,從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人往來於美洲的步伐從未停止過。從加拿大直到南美,表示中國屬性的漢字、銅錢、服飾、雕像廣泛分佈於太平洋沿岸,而以墨西哥一帶的文物為最豐富。扶桑國作為美洲最高文明的核心地帶,凝聚了中國古文化的精華。今天,如果你去墨西哥奇瓦瓦州和尤卡坦半島一帶考察,你一定會對《山海經》有更深的領悟!
《十洲記》中扶桑尋根究底:
“扶桑”也出自漢 東方朔撰的《十洲記》(全稱《海內十洲記》)
《十洲記》記載漢武帝聽西王母說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見東方朔問十洲所有的異物﹐後附滄海島﹑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侖五條。
是虛構的仙境之地。
《十洲記》中 洲 原文:
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裏,東復有碧海。海廣狹浩污,與東海等。水既不鹹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萬裏。上有太帝宮,太真東王父所治處。地多林木,葉皆如桑。又有椹樹,長者數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仙人。食其椹而一體皆作金光色,飛翔空玄。其樹雖大,其葉椹故如中夏之桑也。但椹稀而色赤,九千歲一生實耳,味絶甘香美。地生紫金丸玉,如中夏之瓦石狀。真仙靈官,變化萬端,蓋無常形,亦有能分形為百身十丈者也。
《十洲記》曰:(扶桑)東有碧海,廣狹浩汗,與東海等,水不鹹苦,正作碧色。(《初學記》)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之中,地一面萬裏,太帝之宮,太真東王君所治處。(《藝文類聚》)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中,樹長數千丈,一千餘圍。兩幹同根,更相依倚,是以名扶桑。(《初學記》)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中,樹長數千尺,一千餘圍,兩兩同根,更相依倚,是以名扶桑。(《太平御覽》捲六十·地部二十五·海)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之中,有太帝宮,太真東王所居;有蓬萊山,周回五千裏。山外有員海繞其山,海水色正黑色,謂之溟海。(《初學記》)
《十洲記》曰:扶桑葉似桑樹。又如椹樹,長丈,大二千圍,兩兩同根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之扶桑。(《文選》捲十五·賦辛·志中·張平子《思玄賦》:憑歸雲而遐逝兮,夕餘宿乎扶桑。)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之中,北面一萬裏有大帝宮,太真東王公所治處。山外別有員海繞山,員海水色正黑,謂之溟海,無風而洪波百丈,惟飛仙能到其處。(《太平御覽》捲六十·地部二十五·海)
《十洲記》曰:扶桑在碧海中,上有天帝宮,東王所治,有椹樹,長數千丈,二千圍,同根更相依倚,故曰扶桑,仙人食根,(《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五作椹。)體作紫色,其樹雖大,椹如中夏桑也,九千歲一生實,味甘香。(《藝文類聚》)
1、古代神話中海外的大樹,據說太陽從這裏出來。
2、傳說中東方海中的古國名,舊時指日本。||也作榑桑。 |
四:小說《扶桑》 Fourth: Fiction "Fuso" |
作者: 嚴歌苓
ISBN: 9787531319535
頁數: 245
定價: 13.0
出版社: 春風文藝出版社
裝幀: 精裝
出版年: 1998-10-1
簡介:
扶桑,一個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女子;剋裏斯,一個同時代的白人少年。他們在美國的聖弗朗西斯科相遇相識,發生了戀情。因為扶桑是個20歲的中國妓女,而剋裏斯是個傢境殷實的白人少年,這愛情不僅凄迷,而且成了命運的挑戰。
性格即命運,因為扶桑怪異的性格,也使得她在大起大落的命運波折中掙紮起來。從被賣為妓女,到被人輪姦,到與自己的丈夫失之交臂,這一切仿佛都無法在扶桑的內心印上烙印。她從從容容地聽從本能的體認,以三寸金蓮走過一個又一個災難。扶桑的性格在作者如此刻畫下,有了非同一般的現代意義。 |
|
扶桑介紹
扶桑 (Hibiscus rosa-sinensis)
科屬:
錦葵科
別名:
朱槿、佛桑
形態特徵:
株高約6m,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廣卵形或狹卵形。花大,單生葉腋,徑10-17cm,有紅、粉、黃、白等色;單瓣者漏鬥形,單體雄蕊伸出於花冠之處,重瓣者花形略似牡丹。
分佈與習性:
産中國福建、廣東、雲南、臺灣、浙江(南部)和四川等省,中南半島也有分佈。為落葉或常緑大灌木。喜光,陰處也可生長,但甚少開花。喜溫暖濕潤氣候,不。氣溫在30℃以上開花繁茂,在2-5℃低溫時出現落葉。澡擇土壤,但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開花碩大。花期以夏、秋為盛,有些品種可常年開花。
繁殖與栽培:
春季扦插繁殖。20-40天生根。盆栽要用輕鬆肥沃壤土,在生長季節每7天施稀薄液肥一次。病蟲害有棉蚜、糠片盾蚧、煤污病等。
應用:
扶桑花色鮮豔,花大形美,品種繁多,開花四季不絶,是著名的觀賞花木。除盆栽觀賞外,也常用於道路兩側,分車帶及庭園、水濱的緑化。高大的單瓣品種,常植為緑籬或背景屏籬。 |
|
- n.: red hibiscus, a kind of tree, mystic island,usually indicating Japan, hibiscus, where the sun rises, (archaic or poetic) Japan
|
|
榑桑 扶桑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