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江蘇 >揚州 >揚州市區 > 揚州大學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揚州大學投訴電話揚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4-7325601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揚州大學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全國率先進行合併辦學的高校,1992年由揚州師範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併組建而成。江澤民同志為學校題寫校名,李嵐清同志先後三次視察學校,教育部、江蘇省的領導同志多次莅臨學校指導工作。
  揚州大學的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傢、教育傢張謇先生創建的通州師範學校和通海農學堂(後成為南通學院的一部分)。原江蘇農學院和揚州師範學院便是在南通學院農科和通州師範學校文史科的根基上發展起來的。參與合併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50年以上的獨立辦學歷史。
  揚州大學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齊全。全校現有普通全日製本、專科生27700多人,博、碩士研究生2500多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20000多人。現設有文學院、社會發展學院、政法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體育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農學院、畜牧獸醫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院、商學院、旅遊烹飪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和公有民辦的廣陵學院等21個學院,87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一大學科門類。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全校現有教職工42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2000多人,教授、副教授近90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97人,國傢級、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29人,博、碩士生導師400多人。作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現有3個博士後流動站、13個博士點、70個碩士點(含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擁有1個國傢級重點學科,7個部、省級重點學科,6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研究院,72個科學研究機構,39個教學實驗中心(室)。學校目前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800多項,全校年科研經費6100多萬元。2001年,學校獲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項,總經費305萬,位居全國高校前40名,江蘇高校前4名。2002年,學校獲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1項,參加重點項目3項,立項課題數和科研經費數均創歷史新高;獲國傢社科基金項目5項,立項數並列全省高校第二位。“九五”以來,共有280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奬勵,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與我校共同完成的“轉基因山羊體細胞剋隆山羊”成果被評為1999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之首,由我校參與完成的“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精確測序”工作被評為200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頭條新聞。科技開發與成果推廣成績同樣喜人,學校與響水、高郵、泰興等地建立的“産學研聯合體”,在推進“農科教三結合”轉化方面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對外交流活躍。校園占地面積4500多畝,校捨建築面積120多萬平方米。8個校區位於市區中部,首尾相連,構成蔚為壯觀的大學城。全校固定資産總值8億多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8億元,圖書館藏書290多萬册。擁有實驗工廠、實驗農牧場、動物醫院、附屬中學、附屬小學等一批教學、科研和實習基地,並有4所設備完善的臨床醫學院。學校註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先後與1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學校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包括接受政府奬學金外國留學生)和招收港、澳、臺本科學生的資格。
  合併辦學10多年來,學校走過了一條“聯合—合併—調整—提高”的改革發展之路。建校之初,我們走的是聯合辦學的道路;從1995年上半年起,學校由鬆散型聯合轉變為實質性合併。1998年,學校按學科群重組了15個二級學院,實行“校院係三級建製、校院兩級管理”的管理體製。2002年後,基於學科建設需要的原則,學校又進行院係的局部重組學院數由原來的15個增加至21個,內部管理體製從校院係三級管理嚮校院兩級管理過渡,減少了管理層次,提高了管理效益,為學科、專業建設創造了更為有利的發展空間。
  2002年是學校合併辦學10周年、在揚辦學50周年、建校100周年。學校成功舉辦了係列慶祝活動,建立了校友會和董事會,達到了“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外塑形象、內聚人心,集思廣益、促進發展”的目的。彭珮雲、許嘉璐、錢偉長等黨和國傢領導人以及教育部、江蘇省四套班子的主要領導出席了慶祝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原江蘇省委書記回良玉同志在講話中指出:“揚州大學是省委、省政府重點建設的3所省屬地方綜合性大學之一,省委、省政府將一如既往地給予關心和支持”。國務委員、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同志在宣讀的賀信中指出:揚州大學“六校合併,開創了我國高校管理體製改革的先河”。
  承傳歷史輝煌,譜寫改革華章。已有百年辦學歷史的揚州大學,在合併辦學的改革中,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為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製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經驗,被中央領導同志譽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面嚮未來,揚州大學確立了建成“國內有地位、國際有影響的高水平地方綜合性大學”的目標,提出了實現辦學目標的總體思路,即圍繞“發展”這一主綫,狠抓“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兩個重點,處理好“鞏固成果與深化改革、規模拓展與內涵建設、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三對關係,大力實施“名師與品牌、交融與創新、超前與跨越、開放與合作”四大戰略。在新的徵程中,揚州大學將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銳意創新,闊步邁嚮更加輝煌的明天!
學校概況 School profile
  揚州大學坐落於江南名城-揚州市區內。辦學規模較大,現有九大校區。學科門類齊全。全校現有普通全日製本科生35600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6310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16000多人。現有98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一大學科門類。學校建有5個國傢級特色專業,2個國傢級教學團隊,1個國傢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5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個國傢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門國傢級精品課程,25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1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項成果獲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優良的學術傳統、濃郁的文化底藴、雄厚的科研實力和充滿活力的創新機製,推動揚州大學取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果,社會效益顯著,學術影響日益深遠。在國傢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在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道路上,到處都留下了揚州大學人的身影和印記。
院係設置 Colleges
  揚州大學現設有27個學院,分別為文學院、社會發展學院、法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師範學院)、新聞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體育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農學院、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獸醫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旅遊烹飪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和公有民辦的"揚州大學廣陵學院"等27個學院。揚州大學共設98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一大學科門類。
師資及其他 Teachers and other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師資力量雄厚,綜合實力較強。全校現有教職工41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880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1100多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97人,國傢級、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29人,博、碩士生導師1100多人。作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現有博士後流動站7個、博士點34個、碩士點135個,博、碩士專業學位10種,擁有MBA、MPA和法律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國傢級重點學科2個,國傢重點(培育)學科1個,部、省級重點學科8個,部、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12個,部、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技術服務中心)3個,省級研究院7個,科學研究機構81個,教學實驗中心37個。學校目前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580多項,全校年科技經費1.8億多元。獲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連續位居全國高校前40名、江蘇高校前列。“九五”以來,共有300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奬勵,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與該校共同完成的“轉基因山羊體細胞剋隆山羊”成果被評為1999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之首,由該校參與完成的“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精確測序”工作被評為200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頭條新聞,該校教師主持的一項成果榮獲2003年度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截至2008年10月,共3項成果榮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2002年以來有3篇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科技開發與成果推廣成績同樣喜人,學校的“農科教三結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蘇北基地為中心,輻射蘇中、蘇南的格局,在服務“三農”方面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對外交流活躍。校園占地面積4300多畝,校捨建築面積122多萬平方米;8個校區位於市區中部,首尾相連。全校固定資産總值18.12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57億元,圖書館藏書325萬册。擁有實驗工廠、實驗農牧場、動物醫院、附屬中學等一批教學、科研、實習基地以及設備完善的臨床醫學院。學校註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先後與20多個國傢(地區)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學校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包括接受政府奬學金外國留學生)和招收港、澳、臺學生的資格。
  合併辦學10多年來,學校走過了一條“聯合-合併-調整-提高”的改革發展之路。建校之初,我們走的是聯合辦學的道路;從1995年上半年起,學校由鬆散型聯合轉變為實質性合併。1998年,學校按學科群重組了13個二級學院。2002年之後,基於學科建設需要的原則,學校又進行院係的局部重組,學院數由原來的15個增加至27個,構建了扁平化的組織體係,減少了管理層次,理順了內部關係,提高了運行效益,為學科、專業建設創造了更為有利的發展空間。學校各項事業呈現健康快速發展態勢,校黨委被黨中央、中共江蘇省委分別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承傳歷史輝煌,譜寫改革華章。已有百年辦學歷史的揚州大學,銳意改革,開拓進取,開創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先河,為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製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經驗,被中央領導同志譽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在新的徵程中,揚州大學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 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切實加強內涵建設,大力推進由“規模大校”到“內涵強校”的轉變,由“改革名校”到“質量名校”的轉變,努力構建和諧學校,闊步邁嚮更加輝煌的明天!
現任領導 The current leadership
  校 長: 郭 榮 黨委書記: 陳章竜
院士風采 Academician
扬州大学 院士风采
  劉秀梵,男,1941年5月19日生,江蘇省靖江市團结鄉長勝村人。1965年7月畢業於蘇北農學院獸醫專業。現任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傢重點學科預防獸醫學學科帶頭人,農業部畜禽傳染病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農業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曾任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揚州市委主委、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先後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修生物技術,美國農業部禽病和腫瘤學研究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作訪問教授。1986年,被評為國傢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1990年,被授予“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1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學科帶頭人;1996年、2000年,分別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研究生教師”;1997年,獲香港柏寧頓(中國)教育基金會孺子牛金球奬;2000年,被評為“江蘇省師德模範”,2004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2005年獲首屆“中華農業英才奬”,200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奬。
  先後承擔“863”項目、“973”項目、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課題以及一批部省級科研項目,並取得衆多研究成果。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NF8株)的研究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新城疫檢疫規程”2000年被農業部鑒定為國傢標準,先後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奬,江蘇省科技進步一、二、三等奬,國傢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三等奬多項。在國內率先將單抗技術應用於動物疫病研究和控製領域,研製出針對重要畜禽病原體的單抗100多種,建立了快速診斷檢驗的新方法;研製出禽流感(H9亞型)滅活疫苗和雞馬立剋氏病2+3型雙價活疫苗等5種新疫苗,取得國傢新獸藥證書,已批準工業化生産並在全國範圍推廣應用,占有較大市場份額,産生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主編我國第一部獸醫流行病學教材和專著,在我國禽流感、新城疫等重要動物疫病流行病學研究中,做了一係列基礎性工作,為製定相關疫病的有效防製對策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同時,在重要畜禽疫病的發病機理和免疫機理及新城疫病毒基因組結構等基礎研究中有重要發現,在載體和重組疫苗等高新技術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應用價值。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國際學術刊物發表的SCI收錄論文18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16篇)。
  承擔多門博、碩士生專業課程,並取得一批成果。《單剋隆抗體在農業上的應用》獲第九屆中國圖書奬;《獸醫流行病學原理》1996年農業優秀教材一等奬;“畜禽傳染病教學新體係的建立與實踐”1997年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奬。已培養博士26名和碩士82名,同時培養了一批本學科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學校排名 School Ranking
  揚州大學的定位是國傢級重點綜合大學,全面參照211標準建設。
  揚州大學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7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六十三名;2008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名列五十七名。2009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位列全國高校五十四名。
相關詞
江蘇檔案大學學院農田水利阜寧農業水土工程水高效利用
法律法學民商法教授農學博導金陵科技學院老師
人物學生幹部學生會主席揚州揚州大學城BBS高校醫學院學者
更多結果...
包含詞
揚州大學城揚州大學學報揚州大學論壇
揚州大學農學院揚州大學圖書館揚州大學檔案館
揚州大學緑行社揚州大學醫學院揚州大學法學院
揚州大學文學院揚州大學體育學院揚州大學獸醫學院
揚州大學經濟學院揚州大學管理學院揚州大學藝術學院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揚州大學外語學院
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揚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
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揚州大學揚子津校區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暢影社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揚州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揚州大學啓明星論壇
揚州大學城BBS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揚州大學商學院瓊林苑飯店
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揚州大學科技實業總公司揚州大學國際交流服務中心
揚州大學藝術工程研究院揚州大學化學華工學院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球類協會
揚州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揚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揚州大學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揚州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揚州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
揚州大學屋裏科技學院教學實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