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地蜈蚣
【別名】扛棺回
【來源】蘿藦科娃兒藤屬植物扒地蜈蚣tylophora renchangii tsiang.,以葉入藥。隨時可采,曬幹,一般鮮用。
【性味歸經】微酸、澀,平。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用於各種毒蛇咬傷及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1~2兩,搗爛取汁衝白酒內服;藥渣敷於傷口周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introduce:多年生纏繞藤本;莖灰褐色,有縱條紋,被微毛,老漸脫落。葉對生,薄紙質,橢圓狀矩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5—6.5釐米,寬1.5-3釐米,頂端急尖或短漸尖,有時具小尖頭,基部楔形,稀圓形,無毛;側脈纖細,每邊約5條。假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比葉為短,有花5-6朵;花梗無毛,纖細,長短不等;小苞片鑽狀漸尖,被柔毛;花萼深5裂,外面被柔毛,內有5個腺體;花冠黃緑色,輻狀,花冠筒長2毫米,裂片鑷合狀排列;花粉塊每室1個,近球狀。蓇葖果刺刀形,長6.5釐米,直徑1釐米,無毛;種子頂端具白絹質種毛。 産廣東、廣西。生丘陵林中或灌叢中。根藥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