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爾達裏
目錄
簡介
  紮爾達裏1956年7月出生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的一個政治世傢,父親哈金·紮爾達裏不僅是成功的商人,還是巴基斯坦人民民族黨副主席,曾當選國民議會議員。紮爾達裏在卡拉奇長大,後來在聖帕特裏剋教會學校念中學。這是當地一所赫赫有名的教會學校,穆沙拉夫也曾就讀於此。1972年,紮爾達裏從巴基斯坦陸軍主辦、以紀律嚴明著稱的皮塔洛軍官學院畢業,後赴英國留學,在著名學府倫敦經濟學院就讀,畢業後成為頗有成就的建築巨子。他喜歡馬球,還有一支屬於自己的馬球隊。
  紮爾達裏的父親哈金和巴基斯坦人民黨創始人、巴前總理阿裏·布托關係密切,紮爾達裏也很喜歡布托傢的長女貝·布托,認為她聰明、美麗、勇敢。在紮爾達裏鍥而不捨的追求和姑姑的牽綫下,“鐵蝴蝶”貝·布托和紮爾達裏於1987年在卡拉奇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
  不過這樁婚事從一開始就遭到人民黨內部的不少反對,人民黨一些高層官員對紮爾達裏的人品表示懷疑。1988年,貝·布托首次當選巴基斯坦總理,紮爾達裏被委任要職後不久就開始利用職權大撈特撈,還有了“10%先生”的頭銜。凡是公司想通過他拿到工程項目,就必須賄賂項目總款額的10%給他,否則休想競標成功。1990年貝·布托由於政府腐敗被迫下臺,同年紮爾達裏因涉嫌勒索被捕入獄,於1993年獲釋。
  紮爾達裏 1993年至1996年,在妻子貝·布托第二次出任巴基斯坦總理期間,紮爾達裏先後擔任環境部長和投資部長,並出任國民議會議員。但他惡習不改,居然因為私人恩怨指使他人打死了自己的小舅子、貝·布托的親生弟弟穆·布托。穆·布托是人民黨活躍人士,對姐夫紮爾達裏的人品極為反感,經常與其發生衝突讓紮爾達裏下不了臺。1996年9月,穆·布托在卡拉奇機場讓自己的手下圍住紮爾達裏剃下了他的鬍子。一周後,氣急敗壞的紮爾達裏在穆·布托回傢途中唆使警察展開槍戰,一下子打死了穆·布托和其7名隨從。這一事件直接導致貝·布托政府第二次垮臺,紮爾達裏隨即被捕,罪名不僅包括指使他人殺害穆·布托,還有一係列貪污、受賄、非法占有國傢財産罪。但紮爾達裏一直否認所有針對他的指控。
  1999年4月,貝·布托被迫帶着3個孩子離開巴基斯坦,流亡阿聯酋。2004年,被關了8年的紮爾達裏被保釋出獄。此後,他行事低調,離開巴基斯坦前往美國接受治療。
  2007年10月,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赦免貝·布托和紮爾達裏面臨的全部指控。貝·布托回國領導人民黨參加競選,但在12月27日遇襲身亡。她和紮爾達裏的大兒子比拉瓦爾擔任人民黨主席,紮爾達裏出任人民黨聯合主席。隨後,紮爾達裏和被穆沙拉夫推翻的巴前總理謝裏夫聯手,將人民黨推舉的吉拉尼送上巴基斯坦總理寶座,並威脅要彈劾總統穆沙拉夫。但紮爾達裏和謝裏夫因為是否恢復被穆沙拉夫解職的法官職務問題産生嚴重分歧,紮爾達裏擔心一旦恢復前大法官喬杜裏等人的職務,自己可能再度面臨貪腐指控因此遲遲不願采取行動,這導致穆斯林聯盟(謝裏夫派)退出執政聯盟。
  2008年8月,在執政聯盟的彈劾壓力下,穆沙拉夫宣佈辭職,在9月6日進行的總統選舉中,紮爾達裏戰勝另兩名候選人獲勝,當選巴基斯坦新一任總統。
  紮爾達裏就任總統後,於2008年10月和2009年2月,在相隔僅四個月的時間裏,兩次出訪中國,積極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尋求中國對巴基斯坦在剋服經濟發展難題方面的幫助。
生平
  阿西夫·阿裏·紮爾達裏,1955年7月26日生於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
  紮爾達裏早年就讀於卡拉奇的聖帕特裏剋學校,這所歷史悠久的教會學校曾培養出大量著名的政治傢和國傢領導人,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等。
  1972年,紮爾達裏畢業於皮塔洛軍官學院,該校係巴陸軍主辦的一所高等院校,以紀律嚴明著稱。此後,紮爾達裏曾留學到倫敦經濟學院學習,後來,他成了一名頗有成就的建築商。
  紮爾達裏1987年12月18日與巴基斯坦已故前總理、巴基斯坦人民黨前領導人貝·布托結婚,共有一子兩女。兒子比拉瓦爾生於1987年,現任人民黨主席。長女巴剋塔瓦爾生於1990年,現任人民黨婦女部長。小女兒阿希法生於1993年,現任人民黨青年部長。
  1993年到1996年貝·布托第二次擔任總理期間,他於1993年出任巴基斯坦政府環境部長,1995年出任政府投資部長。在擔任部長期間,他通過鼓勵在能源領域的投資改變了巴基斯坦的能源政策,他也是巴基斯坦-伊朗天然氣管道工程的參與者之一。在1997年至1999年,紮爾達裏出任參議院議員。
  紮爾達裏的20年政治生涯中,有11年是在獄中度過的。1990年,紮爾達裏因涉嫌敲詐勒索首次入獄,直到1993年貝·布托上臺後他纔被釋放。1996年年底,他因涉嫌殺害貝·布托的弟弟穆爾塔紮被捕。此後,他又受到腐敗指控。紮爾達裏一直否認針對他的所有指控。2004年,他被保釋出獄。此後,他行事低調,前往美國接受治療。
  2007年10月,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赦免貝·布托和紮爾達裏所面臨的指控。
  2007年12月27日,回國不久的貝·布托遇刺身亡。隨後,紮爾達裏於12月30日出任人民黨聯合主席,其子比拉瓦爾·布托·紮爾達裏出任人民黨主席。巴基斯坦人民黨在2008年的議會選舉中獲得勝利,成為國民議會第一大黨。2008年9月6日舉行的巴總統選舉中獲勝。
  重要事件
  入獄11年
  紮爾達裏於1987年迎娶貝·布托時,後者是巴基斯坦反政府力量的核心人物。熟悉貝·布托傢族的一名知情人說,紮爾達裏今後註定要成為“替罪羊”。
  “紮爾達裏知道並接受這些。他清楚,一旦走進這場婚姻,一切都將圍繞她展開,而不是他。”
  不過,紮爾達裏並未因此能遠離公衆視綫。1990年以來,紮爾達裏不斷受到貪污、勒索、謀殺等罪名指控。雖然最終沒有一項罪名被認定,但他前後在監獄待了11年多。
  1988年11月,貝·布托率人民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同年12月1日,時年35歲的貝·布托成為巴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1990年8月6日,巴總統伊沙剋·汗以腐敗和解决民族衝突不力為由宣佈解散貝·布托政府。
  同年,紮爾達裏因涉嫌“勒索”被捕。根據指控,紮爾達裏把一枚遙控炸彈綁在一個商人腿上,威脅後者去銀行取錢交付“回扣”。這一指控未能得到證實,但他一直被入獄羈押。1993年,人民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貝·布托再度出任總理,紮爾達裏纔得以獲釋。
  在貝·布托的第二個總理任期內,紮爾達裏“夫以妻榮”,成為參議員和政府環境部長。期間,坊間傳言,紮爾達裏在一些政府合同中上下其手,收取回扣,因此被貼上“10%先生”的標簽,一度被視為人民黨的“政治包袱”。
  1996年11月5日,時任巴總統法魯剋·萊加裏解散貝·布托政府。此前,貝·布托的兄弟穆爾塔紮遇害身亡。不久,紮爾達裏被控謀殺穆爾塔紮,再遭逮捕。但當題為“謀殺正義”的錄音帶浮出水面後,這項指控被證明是冤案。錄音帶顯示,紮爾達裏與謀殺案毫無關係,推動法院給他背黑鍋的是巴最高反腐機構國傢問責局。
  儘管如此,紮爾達裏的牢獄之災纔剛剛開始。1997年至2004年,他被指控形形色色的罪名。最後一次服刑的刑期長達8年。2004年,紮爾達裏獲假釋。此後,他與妻子流亡海外,輾轉於英國等地。2007年10月,時任總統穆沙拉夫簽署和解協議。根據協議,貝·布托夫婦面臨的被控腐敗罪可獲赦免。
  紮爾達裏宣佈參選總統後,他的競爭對手不忘翻他的老底,質疑這樣一個“污點”人物是否有資格領導國傢。紮爾達裏則辯稱,針對他的所有指控均為“政治驅動”。
  組成家庭
  紮爾達裏1956年7月21日出生在巴南部大省信德省一個有産階層家庭。他的父親經營一傢電影院,同時也是當地一個部族頭領。
  紮爾達裏紮爾達裏在巴最大港口城市卡拉奇長大,在當地一傢知名的教會 學校上學——那所學校也是穆沙拉夫的母校。他的父親看來比較開明,年輕的紮爾達裏甚至能呼朋喚友在傢裏大跳迪斯科。他還喜歡騎馬、打馬球,在朋友圈裏混得“花花公子”的雅號。
  在親朋好友口中,紮爾達裏殷勤體貼而又不失男子氣概。貝·布托曾回憶說,她有次被蜜蜂蜇了一口,紮爾達裏趕緊把她送往醫院。貝·布托還對丈夫對她所從事的政治事業的理解表示感激。
  一名密友嚮英國廣播公司說起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一樁逸事。當時,他們一行人在卡拉奇鄉間騎馬遊玩,一名德國外交官的女兒不慎與馬陷入沼澤,“我們有40人,大傢站在邊上,都傻眼了,衹有紮爾達裏跳進沼澤,拉出了那名女孩和馬,當時,他隨時可能自己也被沼澤吞沒”。
  妻子在政壇上大起大落,紮爾達裏也屢被殃及,但他始終不離不棄。貝·布托對丈夫的忠誠也頗為欣慰。稱他無論遭受什麽挫折,總是恪守“家庭第一”。
  紮爾達裏與貝·布托育有兩女一男。由於常年離散,與子女重建親情也是紮爾達裏的任務之一。
[1][2][3][4]競選總統
  獲勝原因
  1.聯手其他黨派
  2007年12月,妻子貝·布托遇刺身亡後,紮爾達裏展現出強烈的政治欲望和高明手腕。在就任人民黨聯合主席後,他以亡妻的政治遺願為大旗,率群竜無首的人民黨在2008年2月議會選舉中獲勝。隨後,他與巴穆斯林聯盟(謝裏夫派)領導人納瓦茲·謝裏夫聯手,迫使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於2008年8月18日宣佈辭職。穆斯林聯盟(謝裏夫派)2008年8月退出政府,但紮爾達裏迅速與一些較小黨派結成聯盟,穩住執政局面,展現高明政治手腕。
  紮爾達裏2.巧妙夯實法律根基
  2008年2月18日議會選舉之後,人民黨和穆盟(謝裏夫派)成立聯合政府。此後,謝裏夫一再敦促紮爾達裏兌現雙方達成的協議,即在新政府成立後30天內恢復法官職務,特別是前首席大法官喬杜裏的職務,但紮爾達裏並未在最後期限內兌現諾言。因為,一旦一嚮被認為“最具獨立精神”的喬杜裏復職,很可能通過司法途徑審理並廢除“和解令”,屆時紮爾達裏從政的合法性會面臨質疑,他甚至可能會重新官司纏身。9月5日,巴司法部長宣佈,穆沙拉夫任命的首席大法官多加爾仍為合法的首席大法官。這就徹底堵死了喬杜裏復職之路。此舉為紮爾達裏當選總統打下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3.爭取美國支持
  外交方面,紮爾達裏高舉反恐大旗,贏得西方國傢、特別是美國支持。他將反恐戰爭稱為“我們自己的戰爭”,贏得美國贊許。白宮發言人達娜·佩裏諾看好雙方關係發展,“將繼續與巴基斯坦合作,美國需要他們配合”。法國總統薩科齊嚮紮爾達裏緻賀信,希望法巴兩國加強在反恐方面的合作(法國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
  競選背景
  巴基斯坦在2008一年內舉行的第二次總統選舉。在2007年10月6日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穆沙拉夫獲得連任。但在執政聯盟的彈劾壓力下,穆沙拉夫於2008年8月18日宣佈辭職。
  根據巴基斯坦憲法,穆沙拉夫辭職後,新總統應在30天內由國民議會(下院)、參議院(上院)和巴4個省議會的議員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産生,獲得簡單多數的候選人即可當選總統。
  憲法規定,巴基斯坦總統是國傢元首,擁有最高國傢權力,是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每屆總統任期5年。但歷史上,巴基斯坦曾多次修改憲法,總統的權限也隨之發生變化。
  根據1985年通過的憲法第8修正案,總統有解散國民議會和聯邦內閣、任免軍隊首腦和法官的權力。1997年4月,謝裏夫政府在議會通過憲法第13修正案,取消總統解散國民議會和聯邦內閣的權力,並將解散省議會和省內閣以及任免省督、三軍參謀長、參聯會主席和最高法院法官的權力歸還總理行使。
  穆沙拉夫上臺後,總統權力不斷得到加強。1999年穆沙拉夫執政後頒布臨時憲法1號令,宣佈暫停實施憲法。2002年8月,穆沙拉夫頒布“法律框架令”,宣佈恢復1973年憲法和憲法第8修正案,規定總統有權解散國民議會、任命參聯會主席和三軍參謀長。2003年12月29日,巴議會通過憲法第17修正案,規定總統經最高法院批準後有權解散議會,與總理協商後有權任免三軍領導人。
  2008年以來,巴政壇一直坦蕩不安。8月7日,巴執政聯盟宣佈將啓動對穆沙拉夫的彈劾程序。根據巴憲法,執政聯盟衹需獲得巴上下兩院295名議員的支持即可成功彈劾總統。
施政目標
  紮爾達裏本人則在一篇專欄中對自己當選後的執政目標有過一番闡述。
  “如果我當選總統,最優先任務之一是支持總理、國民議會和參議院修改憲法,平衡總統權限,從而削弱總統推翻民選政府的能力,”紮爾達裏寫道。
四大挑戰
  1.反恐
  西方國傢一直要求巴基斯坦加強打擊塔利班和基地武裝分子,紮爾達裏一方面要對此做出響應,另一方面,又要盡量避免引發親塔利班部族的騷亂或加深公衆對巴基斯坦在美國反恐戰爭中所扮演角色的懷疑。
  2.經濟
  目前巴基斯坦的通貨膨脹率高達20%,投資和經濟增長都很緩慢。政府已經削減了大量補助項目,以控製不斷增長的預算赤字。巴基斯坦政府還急需增加外匯貯備,抑製貨幣貶值速度。
  3.民主
  紮爾達裏可能會面臨要求其辭去所在黨派人民黨領導人職務以及將權力歸還議會的壓力。此外,巴基斯坦司法係統的獨立性也受到質疑。
  4.健康
  長年牢獄生活使紮爾達裏患上糖尿病、脊椎病和心髒疾患等。人民黨內部一些知情人士承認,長年牢獄生涯、不斷受到的暗殺威脅和妻子遇刺身亡等因素,客觀上讓紮爾達裏有時情緒容易出現波動。
相關詞
巴基斯坦政治穆沙拉夫
包含詞
阿西夫·阿裏·紮爾達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