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850800 代碼:542222 區號:0893 拼音:Zhā Náng Xiàn,Zhanang Xian
紮囊縣位於西藏自治區中南部、山南地區北部,距地區行署駐地47千米。總面積2141.92平方千米,人口3.66萬人。
地處雅魯藏布江中遊,海拔最高點5698米,最低點3541米。屬高原溫帶半幹旱季風氣候,年降水量420毫米,年日照時數3092小時,年均溫 8.25℃。幹綫公路有澤(當)浪(卡子)公路。經濟以農業為主。縣境有自治區著名的寺院桑耶寺(建於公元八世紀中葉,當時從印度迎請來蓮花生、寂護大師和從大唐請來一批高僧,在此翻譯佛教經典),敏珠林寺,阿紮風景區等。 |
|
紮囊縣地處西藏中南部、雅魯藏布江中遊。被雅江分成面積基本相等的南北大部分,南北均為高山,沿江兩岸為𠔌地。平均海拔3680米。
雅魯藏布江把全縣分為面積幾乎相等的南北兩大部分,境內長45公裏,寬約分公裏。
雅魯藏布江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仲巴縣境內的傑馬央宗冰川。雅魯藏布,古代藏文稱“央恰布藏布”,意思是“從高坡流下來的水。”它從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脈之峽東進,在西藏米林縣境內,東經95度附近急劇拐彎,橫切喜馬拉雅大山,轉嚮南流, 進印度,經孟加拉,最後註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雅魯藏布江隨着青藏高原發生劇烈擡升的構造運動而由原來的西流的河流演變成內流湖,最後形成了一條2000多公裏的巨型倒淌河。它有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帕隆藏布五大支流。
雅魯藏布江在中國境內的河道長2057公裏,居全國第5位,是中國水利、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之一;年平均流量為4425秒/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59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三位;天然水能藴藏量1億千瓦左右,約為中國水能總藴藏量的1/6,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2位;單位面積的水能藴藏量超過了長江,為全國之冠。流域面積240680平方公裏,居全國第6位,流域平均海拔高度在45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流域內約有人口87萬,耕地面積230萬畝,占西藏總人口和總耕地面積的一半左右;聚居着藏族、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怒族、納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布依族、傣族、普米族等26個民族和夏爾巴人。
屬高原溫帶半幹旱季風氣候區。鼕春多風,氣候乾燥,雨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無霜期短。年無霜期140天左右。年日照時數3092小時。年降水量420毫米。自然災害主要有幹旱、風沙、霜凍、冰雹等。
農牧資源豐富。紮囊縣素有“西藏糧倉”的美稱,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有大面積連片的宜林宜牧荒地灘塗有待開發。農業以種植青稞,鼕小麥、春小麥、蠶豆、豌豆、蕎麥、土豆、蘿蔔、白菜、油菜等;牧業方面主要飼養氂牛、黃牛、犏牛、馬、驢、綿羊、山羊等。
遊資源豐富。該縣地處國傢“雅礱風景開發區”的中心地段,文物古跡衆多,人文景觀豐富,雅江兩岸風光秀麗,既是信佛者朝拜的故土,也是觀光旅遊的聖地,藴藏着可觀的商機。
礦産資源豐富。有大理石、方解石、硅質岩、漢白玉、鉻鐵、銅、陶土等十幾種礦産品,尤其是銅、鉻鐵等礦産儲量較大、品位高,富有開採價值。 |
|
紮囊,藏語意為“刺樹溝內,山桃林中”。
元朝時,紮囊為帕竹萬戶府所轄。西藏噶廈政府時期,設立洛喀(山南)基巧,轄區內有札當宗、桑耶宗等宗。
1959年札當宗、桑耶宗、紮溪合併設紮囊縣。
1997年,面積2163平方千米,人口3.62萬。轄11個鄉:紮塘鄉、紮期鄉、朗色林鄉、民主鄉、鬆卡鄉、阿紮鄉、桑耶鄉、吉林鄉、吉汝鄉、肖拉鄉、卓玉鄉。縣政府駐紮塘鄉。
2000年,紮囊縣轄2個鎮、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5278人,其中:紮塘鎮 9181人、桑耶鎮 4578人、紮期鄉 8704人、吉汝鄉 10628人、阿紮鄉 2187人。
2005年轄11個鄉,63個村委會。
總人口 3.69 萬,轄 3 鄉 2 鎮 64 個行政村 203 個自然村。 |
|
基本概況
紮囊縣地處西藏中南部、雅魯藏布江中遊。被雅江分成面積基本相等的南北大部分,南北均為高山,沿江兩岸為𠔌地。平均海拔3620米,屬高原溫帶半幹旱季風氣候區。全縣面積2173平方公裏。總耕地面積6.7萬畝,總人口3.69萬,轄3鄉2鎮64個行政村203個自然村。
“九五”期間,紮囊縣人民在地委、行署和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兩件大事,三個確保”的西藏工作指導方針,緊扣 1998 年確定的“5411”工程和“五財興縣”的發展戰略,在經濟建設、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2000年農村經濟總産值為6003.37萬元,比1995年的4795.29萬元增加1208.08萬元,增長25%。2000 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 5464.53萬元,比 1995年的3594.95萬元增加1869.58萬元,增長52% 。
其中2000年農業收入為1872.49萬元,比 1995 年的718.30萬元增加1154.19萬元,增長1.6倍。
林業收入2000年為39.15萬元,比1995年的37.3萬元增加1.85萬元,增長5% 。
牧業收入2000年為887.22 萬元,比 1995 年的419.24萬元,增長 1.12 倍。
副業收入2000年為2647.68萬元,比1995年的2420.11萬元增加227.57萬元,增長9.4% 。
人均收入2000年為1352.49萬元,比1995年的788.63元增加463.86元,增長71.5%
財政收入2000年為140萬元,比1995年的19萬元增加121萬元,增長6.4倍。
資源優勢
農牧資源豐富。紮囊縣素有“西藏糧倉”的美稱,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有大面積連片的宜林宜牧荒地灘塗有待開發。農業以種植青稞,鼕小麥、春小麥、蠶豆、豌豆、蕎麥、土豆、蘿蔔、白菜、油菜等;牧業方面主要飼養氂牛、黃牛、犏牛、馬、驢、綿羊、山羊等。
遊資源豐富。我縣地處國傢“雅礱風景開發區”的中心地段,文物古跡衆多,
人文景觀豐富,雅江兩岸風光秀麗,既是信佛者朝拜的故土,也是觀光旅遊的聖地,藴藏着可觀的商機。
桑耶寺 建於公元8世紀,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寧瑪派寺廟,整個建築呈圓形,融藏、漢、印三種風格於一體,每年均招徠了衆多前來旅遊觀光的中外遊客和朝佛修身的佛教徒,其開發價值十分可觀。
敏珠林寺 始建於1677年,原為寧瑪派寺廟,是人們公認的帶有佛學院性質的寺廟,該寺註重研習佛教經典、文法、修辭、天文歷算和藏民藥等知識,其生産的敏珠嶺藏香具有祛病、治感冒、活血化於等獨特功能。是我縣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朗賽嶺莊園 始建於帕竹地方政權時期,是西藏封建農奴製社會的一個縮影,體現了藏族人民在莊園式建築藝術上的聰明才智,是雅礱河風景名勝的重要景觀。
青樸風景區 海拔4300米,傳說有108座修行洞、108個泉眼和108個天葬臺,有高大的白塔、大量的磨崖石刻,是遊覽朝佛和修行的聖地。
另外,還有紮塘寺、頂古欽寺等旅遊景點。
資源豐富。有大理石、方解石、硅質岩、漢白玉、鉻鐵、銅、陶土等十幾種礦産品,尤其是銅、鉻鐵等礦産儲量較大、品位高,富有開採價值。
傳統手工産品歷史悠久。民族手工業比較發達,歷史久遠,特別是吉汝的氆氌、卡墊、陶器,敏珠林寺的藏香等在區內外均享有盛名,具有較大的挖掘潛力。
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我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中遊,縣城距拉薩市140公裏、貢嘎機場50公裏、地區所在地澤當45公裏,拉澤公路自西嚮東橫貫境內,交通便利,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 |
|
紮囊縣轄2個鎮、3個鄉,58個行政村。
桑耶鎮
總人口4578人。
紮期鄉
總人口8704人。
吉汝鄉
總人口10628人。
安紮鄉
總人口2187人。 |
|
- n.: Zhanang County
|
|
紮囊 |
|
|
|
|
|
民主鄉 | 阿紮鄉 | 吉汝鄉 | 桑耶鎮 | 紮期鄉 | 紮塘鎮 | 紮唐鎮 | 紮其鄉 | 朗色林鄉 | 鬆卡鄉 | 吉林鄉 | 肖拉鄉 | 卓玉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