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shǒu huī mù sòng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解釋: 手揮:揮動手指彈琴;目送:眼睛追視歸鴻。手眼並用,怎麽想就怎麽做。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
資料來源: 三國·魏·稽康《四言贈兄秀纔公穆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
| | | 三國魏嵇康所作《四言贈兄秀纔公穆入軍詩》之十四,有"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之句,謂一面仰視飛鳥,一面揮手彈琴,手眼並用,無不自如◇以"手揮目送"比喻行文得心應手。 | | | 三國 魏 嵇康 所作《四言贈兄秀纔公穆入軍詩》之十四,有“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遊心太玄”之句,謂一面仰視飛鳥,一面揮手彈琴,手眼並用,無不自如。後以“手揮目送”比喻行文得心應手。 朱光潛 《作文與運思》:“苦思是打破難關的努力,經過一番苦思的訓練之後,手腕便逐漸嫻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縱遇極難駕禦的情境,也可以手揮目送,行所無事。” | | shǒu huī mù sòng
【解釋】:手揮:揮動手指彈琴;目送:眼睛追視歸鴻。手眼並用,怎麽想就怎麽做。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
【出處】:三國魏·稽康《贈兄秀纔公穆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
【事例】:縱遇極難駕禦的情境,也可以~,行所無事。 ★朱光潛《作文與運思》
【近義詞】:得心應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用於行文。
三國魏嵇康所作《四言贈兄秀纔公穆入軍詩》之十四,有“目 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之句,謂一面仰視飛鳥,一面揮手彈琴,手眼並用,無不自如。後以“手揮目送”比喻行文得心應手。 | | - n.: conveyance of double meaning
| | | 不足齒數, 不過爾爾, 不過如此, 左右逢源, 如願以償, 力輓狂瀾, 駕輕就熟, 倒背如流, 熟能生巧, 扭轉乾坤, 天從人願, 如湯沃雪, 如臂使指, 庖丁解牛, 志得意滿, 熟練掌握某事物 | | | 半生半熟, 半生不熟, 半道出傢, 半路出傢, 不由自主, 不能自已, 以火止沸, 以火救火, 以湯止沸, 以湯沃沸, 負薪救火, 黔驢之計, 黔驢技盡, 黔驢技窮, 走投無路, 插翅難飛, 插翅難逃, 潑油救火, 日暮途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