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顱蝠屬 > 扁顱蝠
目錄
No. 1
  扁顱蝠(tylonycterispachypus)
  瀕危動物
  扁顱蝠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是我國最小的蝙蝠之一.因其棲息於竹子中的特殊習性而備受人們關註。
  研究顯示,扁顱蝠選擇有蟲蝕的粉單竹(lingnania chungin)竹林棲息(洞口平均為43.79 mm×11.94 mm)。
  1997年8月在四川南充市金城山(n30°40',e106°18')發現的扁顱蝠,為其地理上最北分佈。
  種群稀少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裏的神秘蝙蝠,有一隻讓科學家睏惑了20年的神秘標本。它就是世上唯一一種能鑽進竹筒裏的神秘蝙蝠,因為有着獨一無二的扁平顱骨,人們給它取了個形象的名字--扁顱蝠.事實上,早在100年前,人們第一次在東南亞發現扁顱蝠的蹤跡時,它們神秘的身影就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註。許多權威動物學文獻都對這種罕見的、生活在竹子裏的蝙蝠有過粗略描述.上世紀70年代,有人在馬來西亞的原始叢林裏嘗試過追蹤它們的身影.遺憾的是,自從人們在廣西偶然得到標本之後,就再也沒有找到過它們的蹤跡。
  而在2006年10月10日,在廣西竜州縣一種有20多年未出現在研究者和公衆視野中的蝙蝠——扁顱蝠,於前不久在該縣竜州鎮一個村莊旁的竹林裏被發現。
  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張禮標博士,表示這種“失蹤”20多年,數量稀少的扁顱蝠,其實一直生活在民居的周邊據稱,這是世界上個頭最小的蝙蝠,具有“縮骨功”,它們長期居住在竹筒裏,每天的外出覓食、活動時間不超過1小時。
  體型小巧
  據資料記載,扁顱蝠在地球上已生存了600萬年,屬哺乳綱翼手目蝙蝠科類,因其頭顱扁平而得名。上世紀80年代,曾有專傢採集過扁顱蝠標本,此後20多年,扁顱蝠都沒有出現。和它的親屬們一樣,扁顱蝠視力非常有限,飛行完全靠聽覺來導航。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有一天,夜幕降臨後,扁顱蝠出來活動,突然被一隻貓頭鷹追逐。扁顱蝠一隻接一隻飛進口寬還不到1釐米的巢穴。要在高速飛行中準確無誤地鑽進如此小的縫隙並非易事,所以總有蝙蝠不斷“碰壁”。此時,已經鑽進巢穴的扁顱蝠,從洞口發出一連串高頻聲波,為還在外面的同伴指引方向。很快,循着同伴發出的聲音,驚恐的扁顱蝠終於以超出平時數倍的速度,一個接一個地側身鑽進避難所。
  扁顱蝠兩翼展開時,寬度還不到20釐米,平均體重更是衹有3.5剋,扁顱蝠是世上最小的蝙蝠。除了每天晨昏兩次短暫的外出覓食,剩下的所有時間它們都躲在堅固的竹筒裏。
  主食蚊子
  根據張博士的研究,扁顱蝠主要以蚊子為食物,因此,它們選擇棲息在離人很近的地方。農村村莊裏蚊子比較多,所以扁顱蝠對蚊子數量的控製是很有作用的。
  扁顱蝠因為種群少、個頭小,主要衹分佈在廣西、雲南交界地帶,加上習性特別,所以發現較少。
英文解釋
  1. n.:  Lesser bamboo bat
  2. lat.:  Tylonycteris pachypus
近義詞
棒足蝠
包含詞
褐扁顱蝠扁顱蝠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