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書名 : 軍事 > 戰爭論
目錄
概述
  《戰爭論》是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爭特別是拿破侖戰爭的基礎上寫成的,全書共38篇124章;另有說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為普魯士王太子講授軍事課的材料、關於軍隊的有機區分、戰術或戰術學講授計劃和提綱等附錄,約70餘萬字。第一篇,論戰爭的性質;第二篇,論戰爭理論;第三篇,戰略概論;第四篇,戰鬥;第五篇,軍隊;第六篇,防禦;第七篇,進攻(草稿);第八篇,戰爭計劃(草稿)。
  儘管該書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於剋勞塞維茨註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係列在戰爭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戰爭衹能根據概然性的規律推斷
  剋勞塞維茨在探討戰爭的屬性問題時認為,戰爭的目的就是要戰勝敵人、打敗敵人,透過戰爭的全部現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傾嚮來看,戰爭是個奇怪的三位一體:暴烈性的要素,使戰爭成為一種盲目的自然衝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動,使戰爭成為一種自由的精神活動;作為政治工具的從屬性,使戰爭成為一種純粹的理智行為。這三個方面,分別主要同人民、統帥和它的軍隊以及政府有關。他說:"這三種傾嚮像三條不同的規律,深藏在戰爭的性質之中,同時起着不同的作用。"(《戰爭論》,第1捲,46頁,商務印書館,1982,以下凡引自該書衹註明捲次和頁碼)
  他在探討戰略和戰術區別的問題時指出:"戰術和戰略是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相互交錯,但在性質上又不相同的兩種活動,如果不精確地確定它們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徹地理解它們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徹地理解它們的內在規律和相互關係"。(第1捲,110頁)
  他還在把所謂絶對戰爭和現實戰爭聯繫起來考察的基礎上指出,由於在純概念的抽象領域裏:所思考的對象"是一場自行其是的、除了服從本身內在的規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規律約束的那些力量的衝突",(第1捲,28頁)因而它導致了戰爭的行動在經常不斷的相互作用下趨嚮極端。
  要根據概然性的規律推斷戰爭,必須依靠情報。他指出:"情報是指我們對敵人和敵國所瞭解的全部材料,是我們一切想法和行動的基礎。(第1捲,93頁)由於戰爭是一種敵我雙方互相欺詐的行為,一方為取勝對方,總要千方百計地隱蔽真實企圖,製造出種種假象,互相誘騙,因而使得在戰爭中所獲得的情報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絶大部分是不確實的。
  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戰爭的特性:首先,戰爭是充滿危險的領域。戰爭是充滿着艱難險阻的活動,當一個人接觸到程度不同的危險時,衹具有普通的勇氣是不夠的。要在各種睏難的條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須具備巨大的、百折不撓的、天生的勇氣、強烈的榮譽心或久經危險的習慣。
  其次,戰爭是充滿勞累的領域。在戰爭中,勞累是暗中束縛人的智力活動和消磨人的心理狀態的許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勞累所壓倒,就需要有一定的體力和精神力量。為此,指揮官應要求軍隊和部下,在戰爭中自覺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
  其三,戰爭是充滿不確實的領域。在戰爭中,一切行動所追求的衹是可能的結果,戰爭行動所依據的情況有3/4好像隱蔽在雲霧裏一樣,是或多或少不確實的。人們對隱藏着的敵情,衹能根據不多的材料進行推測,同時也很難每時每刻都確切地瞭解自己的情況,從而增加了認識和把握戰爭規律的睏難。
  其四,戰爭是充滿偶然性的領域。人類的任何活動都不像戰爭那樣,給偶然性這個不速之客留有這樣廣阔的活動地盤。偶然性會增加各種情況的不確實性,並擾亂戰爭事件的進程。由於偶然性的不斷出現,就會不斷發生預期計劃與戰爭實際不符的情況,它直接影響到作戰計劃的實施。
  剋勞塞維茨通過闡述戰爭特性,指出了戰爭認識的特殊性,他說:"在實際生活裏本來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動都符合實際情況,在戰爭裏,就更難做到了。在戰爭同人類其他活動中比較起來,人的認識顯得更不完善,人們會遇到更大的危險和更多的偶然現象,因此,戰爭中的貽誤……也必然要多得多。"(第2捲,707頁)
  然而,他又過分誇大了戰爭的不確實性和偶然性的特性,他說:"戰爭中的一切情況都很不確實……一切行動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綫下進行的,而且,一切往往都像在雲霧裏和月光下一樣,輪廓變得很大,樣子變得稀奇古怪。這些由於光綫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須靠才能去推測,或者靠幸運解决問題。因此,在對客觀情況缺乏瞭解的場合,就衹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幸運了。"(第1捲,121頁)
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剋勞塞維茨在探討什麽是戰爭的問題時,仿效黑格爾以所謂'絶對觀念'構建理論體係的方法,把戰爭區分為"絶對戰爭"和"現實戰爭"兩種形態。並通過分析"絶對戰爭"認為,不應該把戰爭看成是一種單純的暴力和消滅敵人的行為,不應該根據這種簡單的概念,按邏輯推出一係列與現實現象不相符合的結論,而應把絶對戰爭作為整個社會的一部分,放到現實生活中去進行考察。
  在現實戰爭中,總是存在着某種足以促使作戰的緊張程度趨嚮緩和的客觀因素。這種客觀因素在剋勞塞維茨看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戰爭决不是孤立的行為。戰爭不是突然發生的,它的擴大也不是瞬間的事情,相反,它需要一定的準備,它同戰前的國傢生活密切聯繫,是由一定時期內各種錯綜復雜的社會政治關係引起的。
  第二,戰爭不是短促的一擊。整個戰爭是由一係列邊疆的軍事行動組成的,由於交戰雙方都可以把對方前一行動及其一切現象,作為衡量下一行動的尺度,因而軍事行動嚮極端發展的趨勢又會得到大大的緩和。
  第三,戰爭的結局也不是絶對的。戰敗國往往把失敗看成是在將來的政治關係中還可以得到補救的暫時不幸。
  為了簡要說明戰爭與政治的這種內在聯繫,剋勞塞維茨明確地做出了"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的經典表述。在此基礎上,剋勞塞維茨進一步對戰爭與政治的關係問題作了具體的探討。
  一方面,政治决定戰爭,它又表現為如下三點:
  其一,政治是整體,戰爭是部分,政治産生戰爭。他認為,在考察戰爭與政治這兩個相互矛盾着的因素時,既應註意對它們進行分別的研究,又應善於把它們結合成為一個統一體,進而從總體的意義上認識戰爭的起因問題。
  其二,政治是目的,戰爭是手段(或政治是頭腦,戰爭是工具),政治操縱戰爭,軍事觀點從屬於政治觀點。
  其三,政治貫穿於戰爭的全過程,不因戰爭的爆發而中斷。在探討這個問題時,剋勞塞維茨批判了這樣一種觀點,即認為戰爭在爆發之後,就會脫離政治而成為一種獨立的東西,一種按自己路綫發展的東西。
  另一方面,戰爭反作用於政治。剋勞塞維茨認為,儘管戰爭是由政治目的引起的,戰爭必須服從戰爭意志的支配,但政治目的並不"因此就可以任意地决定一切,它必須適應手段的性質"。(第1捲,43頁)因為戰爭雖然是一種政治交往,但它又是一種與人類其他政治交往不同的活動方式,"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如果說戰爭有特殊的地方,那衹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第1捲,43一44頁)
  他還在論述戰爭手段的特殊性時指出:"戰爭是一種巨大的利害關係的衝突,這種方式是用流血方式進行的,它同其他衝突不同之處也正在於此。"(第1捲,135頁)
  他論述說,如果政治提出戰爭所不能實現的要求,就會違背政治應該瞭解它想使用的工具這一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政治能正確判斷戰爭事件的進程,就會同戰爭的目標相適應。如果政治期待從某些戰爭手段和措施中,得到同戰爭的性質不相符合而又不可能得到的效果時,政治就會通過它的决定作用對戰爭發生有害的影響;而如果政治與戰爭的目標相一致時,就能夠對戰爭産生有利的影響。
消滅敵人軍隊的企圖是戰爭的長矛
  剋勞塞維茨既認為政治意圖是目的,戰爭是手段,同時又認為,戰爭的政治目的不能任意地决定一切,而必須適應手段的性質,並由此探討了戰爭自身所要達到的目的,亦即戰爭的目標。
  他認為,要確有把握地達到戰爭的政治目的,就必須使敵人無力抵抗。就是說,戰爭中的目的必然始終而且衹能是打垮敵人,也就是使敵人無力抵抗。在他看來,這是從所謂"絶對戰爭"的純概念中推出來的抽象的戰爭目的。
  按照剋勞塞維茨的看法,打垮敵人這個抽象的戰爭目的,包括三個要素:一是消滅敵人的軍隊;二是占領敵人的國土;三是徵服敵人的意志。因為敵人的抵抗力量是由軍隊、領土和意志組成的,所以不摧毀這三個要素,則不可能將敵人打垮。在三個要素中,首先應消滅敵人軍隊,然後占領敵人的國土,最後迫使敵人情和。但這個順序並不是絶對的,因為這三個要素往往是相互影響的。
  他還提出,在現實中,並不是到處都有打垮敵人這個抽象的戰爭目的的地位,因此决不能在理論上把它當作一個定則。也就是說,在戰爭中可以達到目標的方法很多,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衹限於打垮敵人。如消滅敵人軍隊,占領敵國領土,占據敵國地區,入侵敵人地區,破壞敵方同盟,消耗敵人力量,等待敵人進攻等都是方法。這些方法都可以用來挫傷敵人的意志,但哪種方法比較有效,則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在論述戰爭目的的過程中,剋勞塞維茨突出強調了消滅敵人軍隊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關於消滅敵人軍隊的含義,他除在打垮敵人的意義上理解外,還包括以下兩層意思:一是消滅敵人的軍隊,"並不是僅僅指消滅敵人的物質力量,而且還包括摧毀敵人的精神力量。"(第1捲,61頁)二是消滅敵人的軍隊,主要是指敵我雙方在"相互殺傷和破壞過程中直接取得的利益。"(第1捲,255頁)
  剋勞塞維茨還曾對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的關係作了精闢的闡述,他寫道:"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這兩種企圖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它們是相互影響的,它們是同一意圖的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第1捲,63頁)
  他在論及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的地位及其作用時說:"消滅敵人軍隊這一企圖具有積極的目的,能産生積極的結果,這些結果最後可以導致打垮敵人。保存自己軍隊這一企圖具有消極的目的,能粉碎敵人的意圖,也就是說可以導致單純的抵抗,這種抵抗最後衹能是延長軍事行動的時間以消耗敵人。"(第1捲,63頁)從行動的表現上看,具有積極目的的企圖能夠引起殲滅性的行動,具有消極目的的企圖則衹能等待殲滅性的行動。
  但他緊接着又說,保存自己軍隊這一具有消極目的的等待,"不應該成為絶對的忍受,而且在等待時所采取的行動中,消滅正在同我們作戰的敵人的軍隊,同其他任何對象一樣,也可以作為我們的目標。因此,如果認為有了消極意圖就衹能尋求不流血的方法,就一定不把消滅敵人軍隊作為目的,那麽,他就在根本觀念上大錯特錯了。"(第1捲,63頁)
  固然,當消極目的占主要地位時,它會促使人們采取不流血的方法。但這種不流血的方法,决非迫切希望保存自己軍隊時的當然手段。如果這種方法不適合當時的情況,那麽,反而會使自己的軍隊遭到覆滅。實際上,"當消極企圖占主要地位時,它的唯一的必然的作用是推遲决戰的時間,使人們等待决定性的時刻。(第1捲,63頁)也就是說,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以通過推遲軍事行動的時間,去變換軍事行動的空間。但這種時間的推遲是有限度的,如果無限製的一直推遲下去,就會使保存自己軍隊這一消極目的的優越性完全喪失掉,繼續讓位給消滅敵人軍隊的積極目的。"
戰爭理論不是死板的規定而應是一種考察
  剋勞塞維茨通過軍事活動的考察認為,軍事活動具有自己的特點,"企圖為軍事藝術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論,好像搭起一套腳手架那樣來保證指揮官到處都有依據,這是根本不可能的。"(第1捲,121頁)事實上,無論這種死板的理論多麽面面俱到,都不可能完全解决戰爭理論與戰爭實踐之間的矛盾。
  為消除戰爭的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矛盾,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理論不應是對戰爭實踐的規定,而應是一種考察。"這種考察就是對事物進行分析探討,它可以使人們對事物有一個確切的認識,如果對經驗進行這樣的考察(對我們來說也就是對戰史進行這樣的考察),就能深入地瞭解它們。"(第1捲,122一123頁)也就是說,理論不應當成為一套供戰場上使用的代數公式,不能通過規定死板的原則,為人們指出狹窄的必然的道路。
  相反,理論應該"成為通過書本學習戰爭問題的人的指南,到處都為他們指明道路,使他們順利前進,並且能培養他們的判斷能力,防止他們誤入歧途";"理論應該培養未來的指揮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確他說,應該指導他們自修,而不應該陪着他們上戰場,這正像一位高明的教師應該引導和促進學生發展智力,而不是一輩子拉着他走一樣。"(第1捲,123頁)總之,戰爭理論主要是幫助指揮官和從事戰爭的人們"確定思考的基本路綫,而不應像路標那樣指出行動的具體道路。"(第1捲,124頁)
  衹有根據上述觀點,才能消除戰爭的理論與實踐的矛盾,建立一種令人滿意的作戰理論,即是說,建立一種有目的、切合實際的作戰理論。而且這種理論衹要運用得當,就會不斷接近實際,以致消除理論脫離實際的反常現象。剋勞塞維茨認為,要考察戰爭,必須要有相應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從研究和思考中獲得,也可以從戰爭實踐中獲得。指揮官應該像蜜蜂從花裏采蜜一樣,善於從戰爭生活中吸取精華。
  在剋勞塞維茨看來,是否運用戰爭史例是一回事,運用得是否恰當則是另一回事。並認為,能否正確地運用戰爭史例,直接關係到能否正確地說明和理解有關的戰爭問題。還由此扶出了運用戰爭史例的四個着眼點:"第一,用史例說明某種思想。在論述問題時,當作者的思想不能為人們所理解,或者容易被人誤解的情況下,引用戰爭中的史例來說明自己的思想,以保證讀者能正確理解作者的原意。
  第二,用史例說明某種思想的運用。既一般地論述某種戰爭手段有效性的思想,又應註意引用戰爭史例指明使用手段時的各種具體情況。
  第三,用史例證明自己的論點。當需證明戰爭中的某種現象或某種行動,可能會産生何種效果或結果時,用過去已發生的事實往往更有說服力。
  第四,通過詳細敘述某一史例或列舉若幹史例從中吸取某種教訓。
運用戰爭史例的兩條原則
  一是必須詳舉史例。如果敘述某種歷史事實是要證明某種一般的真理,那麽就必須確切而詳盡地闡述同這個論點有關的一切,必須把史實毫無遺漏地展示在讀者的眼前。"(第1捲,170頁)詳盡地敘述一個事件,往往要比簡單地提示十個事件更為有用。當然,還應註意在詳盡敘述戰爭史例的同時,把握史實的內在聯繫,否則,也不可能用史實證明理論上的真理。
  二是盡量選擇最近的史例。衹要最近的史例是大傢都熟悉和經過研究的,就永遠是選擇史例的最好的來源。由於最近的史例往往同現代戰爭很近似,便於我們從中吸取教訓。相反,由於較遠的年代的條件不同,作戰方法也不同,因而它對現代作戰的教育意義和實際意義都比較小,當然,這些較遠年代的史實衹要恰當,也並非絶對不能用。
  剋勞塞維茨在考察了韃靼人出徵、古代共和國的戰爭、中世紀的戰爭,直到拿破侖的戰爭的歷史後指出:"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戰爭,各有其特有的限製範圍。因此,儘管到處和時常有人企圖根據哲學原理製定戰爭理論,每個時代仍然保留有自己的戰爭理論。"(第3捲,877頁)即是說,根據戰爭實踐而製定的某種戰爭理論的原則是具有客觀真理性的,但它們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它們總會隨着時代、國傢、軍隊和作戰方式的變化而改變。因此,戰爭理論的建立"必須考慮各個時代的特點"(第3捲,877頁)必須符合時代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剋勞塞維茨還看到了戰爭理論的發展與社會關係變革之間存在着的必然聯繫。他在分析戰爭及其作戰方法變化發展的問題時認為,法國革命戰爭以及拿破侖戰爭所産生的令人驚嘆的成果,都是"社會狀況改變的結果"。"在軍事藝術領域內的新現象中,衹有極小一部分可以算作新發明和新思想的結果,而大部分則是新的社會狀況和社會關係的改變所引起的。"(第2捲,729頁)
精神要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剋勞塞維茨所說的精神因素(或精神力量、精神要素、精神素質等),主要是指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等。他在"軍事天才"一章中,專門探討了統帥的才能問題。在他看來,軍事天才是一種擅長軍事活動的高超的精神力量,它不是某一種力量,而是各種精神力量和諧的結合,是各種精神力量的綜合表現。
  他還概括道,被稱為軍事天才的人,"與其說是有創造精神的人,不如說是有鑽研精神的人,與其說是單方面發展的人,不如是全面發展的人,與其說是容易激動的人,不如說是頭腦冷靜的人,在戰爭中我們寧願把子弟的生命以及祖國的榮譽和安全委托給這種人。"
  剋勞塞維茨認為,武德是軍人在戰爭這一特殊事業中所應具有的美德,是一種可以單獨考察的特殊的精神力量。
  在他看來,武德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武德不同於單純的勇敢,更不同於對戰爭事業的熱情。普通人的勇氣是一種天賦的品質,而軍人的勇敢則必須服從更高的要求:服從命令,遵守紀律,遵守規則和方法,二是組成武德的晶體,必須依靠軍隊的團體精神才能凝結起來。所謂軍隊的團體精神,應是通過從軍隊這個團體的制度、規章和習慣,把戰爭中的種種精神要素固定下來。這種團體精神如同是把起作用的各種力量在一起的粘合劑。
  他還對武德在個人和軍隊的特殊表現分別作了闡述"武德表現在個人身上就是:深刻瞭解這種事業的精神實質,激發、鍛煉和吸取那些在戰爭中活動的力量,把自己的全部智力運用於這個事業,通過訓練使自己能夠確實而敏捷地行動,全力以赴,從一個普通人變成稱職的軍人。(第1捲,192頁)
  他指出:"軍隊的武德是戰爭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第1捲,195頁)它衹有在軍隊經歷了一係列戰爭並取得很多勝利,以及軍隊經常經受極度的勞累和困苦的結合中才能産生。一旦武德的幼芽長成粗壯的大樹,就可以抵禦不幸和失敗的大風暴及和平時期的鬆懈。
  針對當時軍事理論界偏重物質因素而輕視精神因素的傾嚮,剋勞塞維茨強調了精神因素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精神要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它"貫穿在整個戰爭領域,(第1捲,187頁)具有重要的價值和驚人的作用,並對"軍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響。"(第1捲,101頁)在戰鬥過程中,精神力量的損失是决定勝負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雙方物質損失相等的情況下,起决定作用的就衹是精神力量。
  剋勞塞維茨也註意到物質因素的作用。在他看來,所謂物質因素,是指軍隊的數量、編成、各兵種的比例等。他認為,衹有在摧毀對方物質方面得到的利益纔是確實可靠的,在殺傷敵人、俘獲敵人和繳獲敵人火炮等方面獲得的利益,是"絶對的利益"。
  他還闡明了戰爭的物質力量與精神力量在决定戰爭勝負中的作用的融合互助性。首先,"物質力量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其次,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互助長的。在戰鬥過程中,"一方面,使敵人的精神遭受損失,可以看作是摧毀敵人的物質力量從而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另一方面,"繳獲的火炮和俘獲人員的數量也是産生精神效果的一種新的力量。"(第1捲,259頁)
  儘管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的,但又過分誇大了精神力量的作用。他曾作過這樣的比喻:"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纔是貴重的金屬,纔是真正的鋒利的刀刃。"(第1捲,188頁)
民衆戰爭是戰爭整個發酵過程的擴大和加強
  剋勞塞維茨對民衆戰爭一貫持贊成態度,並對民衆戰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
  首先,民衆戰爭是不容忽視的戰爭現象。他認為,"一般說來,民衆戰爭應該看作是戰爭要素在我們這個時代突破了過去人為的限製的結果,看作是我們稱之為戰爭的整個過程的擴大和加強。"(第2捲,671頁)民心和民意是國傢力量、軍事力量和作戰力量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精神力量衹有在民衆戰爭中才能充分發揮出效果。
  其次,民衆戰爭是戰爭發展的必然趨勢。剋勞塞維茨通過戰爭史的考察認為,早先在韃靼人出徵時,幾乎是全體民衆參加了戰爭;在古代共和國和中世紀,同樣是多數民衆參加了戰爭;然而,到18世紀,民衆卻根本沒有直接參加戰爭;法國大革命以後,民衆再一次大量地參加了戰爭。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
  剋勞塞維茨曾對民衆武裝的特點作了十分形象的描述,他說,民衆武裝如同"燎原之勢"的"熊熊烈火"(第2捲,672頁),從四面圍困敵軍,燒毀敵軍的基地和交通綫,破壞敵人的生命綫。而敵人則難以對待這股無形的力量,敵人不可能像驅逐一隊士兵那樣趕走武裝的民衆,而武裝的民從卻可以十分巧妙地嚮四面八方散開。他們分散隱蔽,突然襲擊,機動靈活,時隱時現,神出鬼沒地采取一切手段打擊和削弱敵人,使敵人所到之地"處處都有抵抗的因素,但是,處處又都捉摸不到。"(第2捲,673頁)
  但他又認為,民衆武裝並不是萬能的和無法對付的,而是要受到條件限製的,諸如戰爭須在本國腹地進行,而且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國土須有山脈、森林、沼澤,或耕作地等較復雜的地形;戰爭持續時間較長,勝負不是由一次失敗决定的等。
  與此同時,剋勞塞維茨還闡述了使用民衆武裝的原則:第一,民衆武裝不宜對抗敵軍的主力,衹能從外部和邊緣蠶食敵軍。
  第二,民衆武裝不宜凝結成反抗的核心,但必要時可作相對的集中。
  第三,民衆武裝的作戰應與正規軍的作戰結合起來。
  第四,民衆戰爭衹是戰略防禦手段,不能用於戰術防禦。
  由於剋勞塞維茨的歷史觀是唯心主義的,因而反對從政治上把民衆戰爭作為一種鬥爭手段,未能從性質不同的戰爭中考察民衆武裝的作用,並且還把民衆武裝衹看作是用於正規軍進行戰爭的自始至終的輔助手段,最終導致了其民衆戰爭理論的不徹底性。
進攻和防禦兩種作戰形式是相互交錯的
  剋勞塞維茨註意運用辯證法把進攻和防禦聯繫起來考察,在他看來,進攻和防禦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二者的原則性區別就在於,進攻者希望並采取行動,而防禦者則等待行動。另一方面,防禦的規則以進攻的規則為依據,而進攻的規則又以防禦的規則為依據。
  進攻和防禦的相反相成在動態上的表現,必然導致二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進。在戰爭史上,"每一種防禦手段都會引起一種進攻手段",同樣,"一種進攻手段是隨着一種防禦手段的出現自然而然地出現的。"(第3捲,774頁)也就是說,當防禦的方法"一經確定,進攻就針對它們采取對策;防禦研究了進攻所使用的手段,於是又産生新的防禦原則。"(第2捲,507頁)進攻和防禦總是這樣相互作用並得到相互促進的。
  剋勞塞維茨尤其註意從內在矛盾方面揭示進攻和防禦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關係。他指出:"戰爭中的防禦(其中包括戰略防禦)决不是絶對的等待和抵禦,也就是說,决不是完全的忍受,而衹是一種相對的等待和抵禦,因而多少帶有一些進攻因素。同樣,進攻也不是單一的整體,而是不斷同防禦交錯着的,"(第3捲,775頁)"正如沒有一個防禦戰局是純粹由防禦因素組成一樣,也沒有一個進攻戰局是純粹由進攻因素組成的。"(第3捲,847頁)
  他更多的是從積極防禦的角度論述這個問題的。按照他的理解,所謂積極防禦是指目的消極但手段積極的防禦,即應在據守中攻擊敵人;所謂消極防禦是指目的和手段都消極的防禦,即單純據守不進行積極的還擊。
  剋勞塞維茨主張積極防禦而反對消極防禦,他說:"防禦决不能以絶對消極的概念為基礎"。(第3捲,1049頁)儘管有些防禦的主要基礎具有非常消極的性質,但它卻必須具備一些積極的手段,並通過各種方式利用這些手段去應付各種復雜的情況。他還認為,防禦的一條主要原則就是,决不要采取完全消極的防禦,而應采取積極的防禦。
  他還闡述說,雖然等待是防禦的主要特徵和主要優點,但這衹是就防禦的總的方面而不是各個部分而言的,戰爭中的防禦不能是單純的忍受。防禦應由等待和行動這兩個性質不同的部分組成,沒有等待,防禦就不成其為防禦;沒有行動,戰爭就不成其為戰爭。要想取得决定性的勝利,在防禦中决不能沒有攻擊部分,攻擊部分能夠而且必然會帶來决定勝利的一切。"防禦這種作戰形式决不是單純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擊組成的盾牌。"(第2捲,476頁)
  剋勞塞維茨還論述了進攻和防禦的地位問題。他認為,進攻是一種具有積極目的的較弱的作戰形式,防禦是一種具有消極目的的較強的作戰形式。防禦這種作戰形式就其本身來說比進攻這種作戰形式強。
  所謂進攻的積極目的指的是"占領",所謂防禦的消極目的則是指的"據守"。而據守比奪取容易。因為防禦可以充分利用許多進攻者無法利用的有利條件,例如,進攻者沒有利用的時間防禦者都可以利用;防禦者可以坐得其利等待進攻者;防禦者可享用地形之利抗擊進攻者;防禦者能較之進攻者更好地獲得民衆的支持等等。因此,假定使用的是同一支軍隊,進行防禦就比實施進攻容易。
  剋勞塞維茨認為,進攻與防禦不僅相互作用,相互包含,而且可以相互轉化。他寫道:"在現實中,進攻活動,也就是進攻的企圖和措施,常常不知不覺地以防禦為其終點,正如防禦計劃以進攻為其終點一樣",(第3捲,779頁)"如果說成功的防禦可以不知不覺地轉為進攻,那麽進攻也可以不知不覺地轉為防禦。"(第3捲,780頁)
  但他又對進攻轉入防禦和防禦轉入進攻持不同的態度,他把前一種轉化看作是不得已的下策。他認為,還擊是防禦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而進攻則不同,進攻行動本身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它本來並不需要防禦。進攻行動中的防禦非但不是進攻的有效準備和加強,反倒是一種妨礙前進的阻力,是進攻的致命傷。這種看法似乎是有失偏頗的。儘管剋勞塞維茨反對進攻過程中的防禦行動,但同時又提出了不能超越"進攻的頂點"的思想。
  所謂"進攻的頂點"指的是適情停止進攻的時刻。也就是說,進攻者必須掌握時機,量力而行,適可而止。當發現進攻力量已大為削弱,又無法彌補,餘下的力量還足以進行有力的防禦,而敵人反攻力量還未形成時,就應當機立斷,立即轉入防禦。否則,若錯過這個時機,就必然會超過"進攻的頂點",陷入難以輓回的不利境地,招致重大損失甚至失敗。
  但適時把握"進攻的頂點"又並非易事。由於在很多場合受多種因素的製約,進攻者往往"會在運動的洪流中不知不覺地超出均勢的界限,超過勝利的頂點。甚至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進攻者在進攻所特有的精神力量的支持下,雖然已經精疲力竭,可是他卻像拉着沉重的東西上山的馬一樣,會感到繼續前進比停下來的睏難還要少些。(第3捲,848頁)
  要依靠迅速而準確的判斷發現"進攻的頂點",作為統帥,必須不被各種表面的現象所迷惑,不因一時的勝利而衝昏頭腦,而應力求全面考慮時刻都在不斷變化的各種情況,以便及時定下停止進攻的决心,適時轉入防禦。
  與上述進攻中的防禦因素對進攻是有害的看法不同,剋勞塞維茨把防禦中的進攻因素看作是有益於防禦的。他認為,防禦轉化為進攻,"以防禦開始而以進攻結束,是戰爭的自然過程。"(第2捲,477頁)
  他論述說:"既然防禦是一種較強的但帶有消極的目的的作戰形式,那麽,自然衹有在力量弱小而需要運用這種形式時,纔不得不運用它。一旦力量強大到足以達到積極的目的時,就應該立即放棄它。"(第2捲,477頁)
  任何一次防禦,一旦用盡了防禦的目的,就應該根據自己的力量轉入進攻。就是說,當防禦者取得顯著優勢時,就等於走完了自己的使命,它如果不自甘滅亡,就必須利用這一優勢進行反攻。應該把轉入反攻看作是防禦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是防禦發展的必然趨勢。"迅速而猛烈地轉入進攻(這是閃閃發光的復仇利劍)是防禦的最光彩的部分。"(第2捲,495頁)
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
  剋勞塞維茨指出:"數量上的優勢不論在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是最普遍的緻勝因素。"(第1捲,204頁)並對數量上的優勢作了絶對優勢和相對優勢的區分。
  所謂數量上的絶對優勢,也就是把盡量多的兵力投入戰爭。他認為,在當時的歐洲,各國的武器、裝備、組織和編製十分相似,衹是軍隊的武德和統帥才能稍有差別。在這種情刑即使最有才能的統帥,也很難戰勝擁有一倍優勢兵力的敵軍。因此,進行戰爭的"首要的規則應該是盡量多的兵力投入戰場",(第1捲,207頁)"以便自己在兵力上占優勢,至少不能讓敵人在兵力上占優勢。"(第1捲,207,208頁)
  他還指出:"如果我們不抱偏見地研究現代戰史,那就必須承認,數量上的優勢越來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决定性的戰鬥中盡可能多地集中兵力這個原則,在現在必須提到過去更高的地位。"(第2捲,363頁)尤其是交戰雙方在科學水平、武器裝備和訓練等方面越是處於均勢,兵力的對比就越起决定性的作用。
  剋勞塞維茨認為,當敵我力量的對比不能取得絶對優勢時,就應力求通過巧妙的使用軍隊,在决定性的地點和時機最大限度地集中優勢兵力,以造成相對的優勢。他還把數量上的相對優勢進一步區分為空間上的兵力集中和時間上的兵力集中。
  所謂空間上的兵力集中,應是在主要的方向和决定性的地點上,巧妙地集中盡可能多的優勢兵力。剋勞塞維茨指出,在决定性的地點上集中優勢兵力"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在一般情況下,無疑也是一個最重要的條件。"
  所謂時間上的兵力集中,就是在關鍵和有决定意義的時機,同時集中使用全部兵力。在剋勞塞維茨看來,雖然在戰術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但在戰略上兵力卻衹能同時使用。即是說,"一切用於某一戰略目的的現有兵力應該同時使用,而且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於一切行動和一個時刻就越好。"(第1捲,227頁)
  剋勞塞維茨由此概括闡明:"數量上的優勢應該看作是基本原則,不論在什麽地方都是應該首先和盡量爭取的",(第1捲,209頁)"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我們要嚴格遵守這一準則,並把它看作是一種可靠的行動指南。"(第1捲,219頁)
  剋勞塞維茨還認為,僅僅集中了兵力,構成數量上的相對優勢,還不等於有了現實的勝利。在此前提下,還必須進一步找到敵人抵抗的重心。按照他的解釋,戰爭領域的所謂重心,是指為整體所依賴的力量和運動的中心,亦即敵人整體所依賴的核心、要害、關鍵,及具有决定意義的部位或方面。敵人的重心一旦受到致命打擊,其整體就會失去平衡,趨於失敗。
  對此,剋勞塞維茨提出了兩條打擊敵人的重心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一,不管所要打擊的敵人重心是什麽,"戰勝和粉碎敵人軍隊始終都是最可靠的第一步,並且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極為重要的。"(第3捲,880頁)
  其二,為了"盡可能集中地行動",應盡量"把敵人的力量歸結為盡可能少的幾個重心,如果可能,歸結為一個重心;同時,把對這些重心的打擊歸結為盡可能少的幾次主要行動,如果可能,歸結為一次主要行動;最後,把所有的次要行動盡可能保持在從屬的地位上。"(第3捲,913頁)他還指出:"集中兵力和分散兵力是兩種相反的傾嚮,軍隊傾嚮於這一方面和那一方面的程度取决於軍隊的性質適應於這一方面和那一方面的程度。但是,在最緊要的關頭,適於集中的軍不能始終集中在一起,適於分散的軍隊也不能單靠分散活動取得成果。"(第2捲,468頁)並且,他既承認分散兵力的合法性,又特別強調分散兵力的條件性。
  總之,剋勞塞維茨不僅把集中兵力作為戰術的原則,而且還從戰略的高度,把它作為整個作戰指導的基本原則,這無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着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但他為了強調集中全部兵力於主力會戰,連戰略預備隊都反對保留的看法,又是不足取的。
  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是軍事思想史上自覺運用辯證法係統總結戰爭經驗的戰爭理論經典。該書出版後,曾受到各國軍界的極大重視。美國本世紀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戰爭指導"的條目提出,剋勞塞維茨是第一位偉大的戰略學家,是現代戰略學研究的鼻祖。他的不朽著作《戰爭論》不愧為全面研究軍事學術的最佳理論著作,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的著作就是戰略學的"聖經"。
  英國軍事歷史學家邁剋爾·霍德華認為,剋勞塞維茨的巨著《戰爭論》,可能在許多年裏,將要成為一切認真從事戰爭與和平研究的人的基本典籍。他的著述深度和創造性把戰爭研究引嚮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其中關於從總體上探討戰略等問題的一些觀點,今後仍然是幾乎所有談及此類問題的新理論的出發點。
  日本《現代戰略論》一書的作者小山內宏認為,剋勞塞維茨是近代製定科學戰略論、具有軍事天才的一個人。他在其不朽的古典戰略論--《戰爭論》中揭示了戰爭的本質,其戰略理論正在成為歐美現代戰略思想的出發點。在現代戰爭中,剋勞塞維茨的戰略思想仍以其現實意義在嚮前發展。
  在德國,一些資産階級軍事傢都把剋勞塞維茨看作是他們的"開山祖師",對《戰爭論》推崇備至。曾任德軍參謀長的施利芬,在《戰爭論》第5版導言中寫道,剋勞塞維茨的戰爭學說,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看,都是有史以來有關戰爭的論述中最高超的見解。從根本上說,我們指揮官所表現出來的優勢,完全淵源於《戰爭論》這部作品,通過它造就了整整一代傑出的軍人。
  蘇聯《論資産階級軍事科學》一書的作者米爾施泰因等人評價《戰爭論》說:"許多年來,直到當代,剋勞塞維茨的這本書一直是各國資産階級軍事專傢、軍官和將軍們的必讀書。在剋勞塞維茨死後,資産階級軍事科學還沒有第二部如此完整地闡述最一般的戰爭原理和戰爭哲學的著作。"剋勞塞維茨在很大程度上發展了資産階級軍事科學,特別是在戰爭哲學、戰爭最一般的理論原則方面發展了資産階級軍事科學。
  馬剋思主義經典作傢也很重視對《戰爭論》的研究,並且對剋勞塞維茨及其有關論點作了很高的評價。恩格斯稱剋勞塞維茨是普魯士軍事學術界的第一流人物,"在軍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樣,是全世界公認的權威人士"。恩格斯還在緻馬剋思的信中寫道:"目前我正在讀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書本身是很好的。"馬剋思也認為,剋勞塞維茨具有近乎機智的健全推斷能力。
  列寧稱剋勞塞維茨是非常有名和造詣極高的軍事問題的著作傢。並高度評價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這一論斷的基本思想,在20世紀,已為一切善於思考的人所接受,"馬剋思主義者始終把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戰爭的意義的理論基礎,馬剋思和恩格斯一嚮就是從這個觀點出發來考察各種戰爭的。
《戰爭論》
  《戰爭論
  On War
    文字譯本。中譯本較為通行的是中國人民
  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根據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國防部出版社1957年版並參照俄、日、
  英、法等文種譯本和幾種中文舊譯本翻
  譯,由商務印書館列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
  叢書”,於1978年出版的《戰爭論》3
  本。全書共8篇124章。第l捲為第l至第
  4篇,題為“論戰爭的性質”、“論戰爭理
  論”、“戰略概論”、“戰鬥”;第2捲為第
  5、第6篇,題為“軍隊”、“防禦”;第3
  捲為第7、第8篇,題為“進攻(草稿)”、
  “戰爭計劃(草稿)”。書中,作者運用辯證的
  方法對戰爭的定義、目的、手段,軍事藝術
  的劃分,戰略要素,戰爭中的攻防和會戰的
  地位、特點等作了係統闡述,提出了許多正
  確的見解,反映了資産階級上升時期軍事
  思想的革新精神,對資産階級軍事思想體
  係的確立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見剋勞塞
  維茨的軍事思想) (魯保坤)
  ZhQthenglun
  《戰爭論》(山War;Vo陰尤成歲)19坦
  紀資産階級經典軍事理論著作。作者C.vor
  剋勞塞維茨(1780一1831),普魯士將軍、軍
  事理論傢和軍事歷史學家。生前致力於軍事
  理論和戰爭史研究,著書立說。死後,其追
  蠕瑪麗整理出版了《卡爾·馮·剋勞塞維燕
  將軍遺著》,共ro捲。《戰爭論》是其中的前
  3捲,7捲為戰史著作。《戰爭論》有多利
  認二奮.
  二
  二
  目.‘..
  《戰爭論》中、德文版
    
戰爭論》中的軍事辯證法思想
  《戰爭論》中的軍事辯證法思想
  On War, military dialectical thought in
    ZhQnzhenglun zhong de junshi
  bianzhengfQ sixian9
  (《戰爭論》中的軍事辯證法思想(Dn
  War,military dialectical thought in) 《戰爭
  論》中關於軍事領域矛盾運動辯證規律的
  理論觀點。
  《戰爭論》係普魯士軍事理論傢C.yon
  剋勞塞維茨所著。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
  國資産階級革命戰爭,特別是拿破侖戰爭的
  實踐,使戰爭規模和作戰方式呈現出巨大變
  化。剋勞塞維茨較係統地研究了上百個戰
  例,重點總結了拿破侖時期歷次戰爭的經
  驗,撰寫了軍事理論著作《戰爭論》。這部
  探討了戰爭中的各種矛盾的著作,較深刻地
  揭示了軍事領域中的一些帶有普遍性的規
  律,包含了較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
  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剋勞塞維茨認為,政治産生戰爭,操縱戰
  爭,並在軍事行動的全過程中影響着戰
  爭。政治是整體,戰爭衹不過是政治交往的
  一部分;政治是孕育戰爭的母體,戰爭的輪
  廓在政治中就已經形成,任某種政治形勢
  下産生,而且衹能由某種政治動機引起。政
  治意圖是目的,戰
  爭是手段,沒有目
  的的手段永遠是不
  可想象的;政治是
  頭腦,戰爭衹不過
  是工具,工具本身
  不能活動,要靠手
  來操縱,而操縱這
  一工具的手就是政
  治;確定戰爭主要
  路綫的最高指導觀
  點衹能是政治觀
  點,軍事觀點從屬
  於政治觀點。政治貫串幹整個戰爭的全過
  程,它不因戰爭的爆發而中斷,在任何時
  候,都不能使戰爭離開政治交往。剋勞塞維
  茨還認為,戰爭是一種手段特殊的政治交
  往,政治必須同這種手段相適應。戰爭不是
  寫外交文書的政治,而是打仗的政治,是以
  劍代筆的政治,它是以流血的方式進行
  的。政治不瞭解戰爭的這一特點,嚮戰爭提
  出違背其性質的要求,必將招致戰爭的失
  敗。政治傢和統帥首先作出的最重大和最
  有决定意義的判斷是,不應該把那種不符
  合當時情況的戰爭看作是他應該從事的戰
  爭,也不應該想使他所從事的戰爭成為那
  樣的戰爭。
  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是相輔
  相成的 剋勞塞維茨在論述戰爭目的時認
  為,消滅敵人軍隊和保存自己軍隊這兩種
  企圖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它們是同一
  戰爭目的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消滅敵人
  軍隊這一企圖是積極的,能産生積極的結
  果,可以導致打垮敵人。保存自己軍隊這一
  企圖是消極的,可以導致單純抵抗,這種抵
  抗最後衹能延長軍事行動的時間,以消耗
  敵人。從行動的表
包含詞
空中戰爭論信息化戰爭論機械化戰爭論
實證主義戰爭論地緣政治戰爭論孫子戰爭論世界名將治兵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