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佛教寺塔 : 中國風景名勝 : 中國 > 北京 >北京公交站 > 戒臺寺
顯示地圖
目錄
戒臺寺聯繫方式地址 Jietai Contact Address
  戒臺寺聯繫方式地址:北京市門頭溝永定鎮戒臺寺
  電話:69802645
  戒臺寺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戒臺寺景區榮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戒臺寺節慶活動每年寺月初的浴佛法會,六月六的晾經聖會,七月三十的地藏法會戒臺寺開放時間8:00-17:00戒臺寺交通乘地鐵到蘋果園站下車,換乘931路車到戒臺寺站下車
  戒臺寺又名“萬壽禪寺”,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馬鞍山麓,去潭柘寺8公裏,距城區35公裏。因為寺內一座全國馳名大戒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所以一般人均稱此寺為“戒臺寺”或“戒壇寺”。
  戒臺寺歷史悠久,據寺內現存碑記及參閱有關文獻得知,寺前身為創建於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慧聚寺”,是當時以戒行見稱的智周禪師隱跡之地。遼代道宗清寧年間,一位名震中外被譽為“鐘普賢之靈,孕凡夫之體的高僧法均和尚來隱此山。法均於遼鹹雍五年(1069年)鼕奉詔佐緑金臺鬆務,他於寺左創建了一座菩薩戒壇,廣度四衆,日度數千年,當時不僅遼國管轄下的民衆來此,南方宋土之人來此受戒的也很多。道宗對他為崇祿大夫守司空傳菩薩戒壇主,贊他“行高峰頂鬆千尺,戒淨天心月一輪”。當時法均和尚應邀赴各地宣講佛法,“所到之處,士女塞途,旨罷市輟耕,忘餒與渴,受戒弟子數不勝數。
  元代此寺高僧是月泉長老。有碑記《大都馬鞍山慧聚寺月泉新公長老塔並序》,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立,文中對月泉重新修茸該寺的倩況有這樣記載“因茲雲山改色,鐘鼓樓新音,內外雍容,遐邇善末,三五載增修産業,開拓山林,破垣頽屋,無非濟楚”。元末,寺內殿堂及戒壇毀於兵燹。
  明代宣德年間,司禮太監阮簡等以皇帝所賜金幣“僦工購材,做正殿奉三世佛,左右列十六大阿羅漢,外做四天王殿,左做迦藍殿,右做祖師殿,東西有廡,外廡做演論之堂,居僧之齋、庖、庫廩,糜不具備,外建三門,環以垣......”。這次重修工程,是由知幻大師親自主掌的,始自宣德九年(1434年),完成於正統五年(1440年),竣工後由司禮太監王振奏請更名,英宗皇帝賜額“萬壽禪寺”。
  主持重修工程的知幻和尚,俗姓劉,名道孚,字信奄,很受明英宗器重。英宗召見他時,見他額頭凸出,戲呼他為“鳳頭和尚”他則表示不敢攀竜附鳳,自稱“鵝頭和尚”。他被封為“僧錄司左講經萬壽戒罎罎主”。在重建寺院過程中,知幻與僧衆“鏟荒夷臉,鬱起重構,散萬貲鳩工,擇千僧以董役,匠成於心而歸於手,笠雨不屐,悉崇飾殿宇,窮極雕繪......”。
  清代此寺著名高僧是紫哲公,從康熙年起住此寺四十餘年。從文獻記載上末見清代對此寺有重大修葺記錄,僅在光緒十七年(l891年)由恭親王出資將羅漢堂、千佛閣及北宮(牡丹院)略事修葺。另外,從碑記中可知有許多民間組織起來的“會”,如“地藏會”、“三元大悲會”、“大悲隨心經會”、“廣益米會”、“五顯財神聖會”等等,紛紛在寺內空地建一些小殿,如財神殿、娘娘殿、老爺殿、地藏殿等,使得這座佛寺中出現一些非佛教之殿。
  1949年以後戒臺寺停止了佛事活動,由北京市園林局經營管理,並開闢為公園。1966年以後,因修理天壇齋宮需用木料,拆除了千佛閣,寺內佛像大部分也於文革期間被毀。80年代以來,該寺經過大修再次開放,並由北京雕塑工廠重新塑了若幹佛像。
  戒臺寺坐西朝東,建於山麓緩坡上,主要殿堂沿兩條東西嚮軸綫建築而成。大雄寶殿一組居於南側靠前,由低處逐步升高。戒殿一組居於北側靠後,全部建於高臺之上。殿堂四周分佈着許多庭院,各院內有精美的疊山石,蔥鬱的古鬆古柏,加上古塔古碑,山花流泉,顯得格外清幽。寺中樹木遠在明代就很有名,詩云:“潭柘以泉勝,戒臺以鬆名。一樹具一態,巧與造物爭。”著名的有“自在鬆”、“臥竜鬆”、“九竜鬆”和罕見的“活動鬆”,你隨意拉動它的哪個鬆枝,整棵樹的枝葉便跟着搖動,好像一陣狂風正在襲來。活動鬆遠在二百多年前就已聞名,乾隆皇帝在此曾留下一座“題活動鬆詩”小石碑。戒臺寺還以鬆聞名,寺內古鬆柏有的為遼、金代所植,松樹枝桿虯麯離奇,可坐可臥,古人常登樹做“巢飲”,並留下許多詠鬆之句。如乾隆《詠活動鬆》詩二首雲:“老幹棱棱挺百尺,緣何枝搖本身隨。咄哉訛為挈其領,素動萬絲因一絲。”“搖動旁枝老幹隨,山僧持以示人奇。一聲空𠔌千聲應,藉問神通孰所為。”此二詩刻於一圓頭矮碑上,現立活動鬆旁。寺內除古鬆柏極具特色外,其它如緑牡丹、太平花、銀杏以及探春等亦屬植物中之珍貴品種。朱宗吉《戒壇觀鬆》詩:“寶樹倚晴峰,婆娑月影重。葉深藏蕊鸛鶴;枝老作虯竜。拂殿春陰合;凌霜翠色濃。......”更能刻畫傳神。
  大殿裏面有一座三層木戒壇,有階梯上下相連。院內西北有“千佛閣”,裏面有迥旋式樓梯,樓上樓下有無數的小型佛龕,一龕一佛,佛像身高都不足尺,惟雕刻甚精。千佛閣現在衹遺臺基及柱礎,過去此閣曾是全寺中心建築,登閣放眼,可望百裏。閣為七開間,外觀為兩層,中間有腰檐及平座暗層,廡殿頂閣高二十餘米。內部兩側各有五個大佛龕,每龕內有28個小龕,每個小龕內有三座形態不同的三寸大小的佛像,總計全部佛像在1oo個以上,所比稱為“千佛閣”。寺院中軸綫上,山門殿、鐘鼓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閣(遺址)、觀音殿、三仙殿、九仙殿,殿宇依山而築,層層高升,甚為壯觀。
  西北院內正中大殿即“戒壇殿”,它與泉州開元寺戒壇、杭州昭慶寺戒壇並稱為全國三大戒壇。戒壇是高3.5米、正方形的三層漢白玉臺座。底座邊長約11米,每層石臺外圍均雕有鑲着數百戒神。原來石龕外還有24尊身高一米的戒神,環列戒臺四周。戒臺殿頂中央,有一藻井,幾條金雕臥竜盤於井壁,藻井最深處一條竜頭嚮下,象徵蛟竜灌浴。戒臺最上層中央是釋迦牟尼佛像。像前原置雕花沉香木椅十把,上首三把為授戒律師座;左邊三把,右邊四把,是受戒證人座。稱“三師七證大師座”。戒師開壇必須有皇帝敕命。佛教徒受戒,行儀十分隆重。
  戒壇寺在戒壇授“清規戒律”。“清規”是指寺院僧人的行為規則;“戒律”是佛教徒修行實踐的道德規範。在中國佛教史上,先有懷海著《禪門規式》,被稱為古清規,那是為禪宗寺院製定的規則,現在流行的《百丈清規》則是後人在《禪門規式》的基礎上,重新撰寫的。在戒壇受戒,分“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幾等。“'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是一般佛教徒和在傢修行的人所必須遵守的。五戒加上不眠坐高廣大床、不塗飾打扮、不視聽歌舞、不非時食。此中前八為戒,後一為齋,合稱八關齋戒”。這是出傢修行所必須遵循的最基本戒律。出傢以後,初入佛門的沙彌或沙彌尼須遵十戒,即上述八齋戒合為九條,再加上不蓄金銀財物。沙彌或沙彌尼一般至到2o歲,即可轉為比丘或比丘尼,須受“具足戒”。具足戒與沙彌或沙彌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稱。戒條數目說法不一。中國僧尼,隋唐以後都依《四分律》受戒,比丘戒250條,比丘尼戒348條。出傢人依戒法規定在戒壇受持此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資格。
  寺內其他建築物尚多,如南、北宮院、方丈院以及寺東南角高臺上的小四合院等,均屬王宮貴族及僧衆居住用房。北宮院又稱“牡丹院”,皇六子恭親王奕沂曾在此隱居,院分兩進,前院有疊石假山,後院廣植牡丹,甚為名貴。
  戒臺寺內碑、幢頗多,計有遼幢二、金碑一、元幢一,其餘明、清以及民國後碑石多通。寺後山上有許多山洞,最著名者有太古洞、觀音洞、化陽洞、龐涓洞、孫臏洞。太古、觀音洞外有八角形十一層小塔;化陽洞右,直下百米處有一石龜,如浮於波浪之中;龐涓洞極深邃,兩壁皆是石乳,並有一眼深井,投以瓦礫,宛轉錚錚之聲不知所終,傅說此井與渾河相通。各洞都不少奇景可觀。
  戒臺寺於1957年10月28日被列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中國佛教協會選派僧人進駐。本寺現監院為妙有法師,26歲,曾畢業於普陀山佛學院。
  戒臺寺後山為石灰岩構造,億萬年來在雨水的侵蝕下形成了許多天然溶洞,洞中的石乳造型奇特,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其中最著名的有化陽洞、孫濱洞、黃蓮洞、三慧洞、極樂洞、觀音洞、朝陽洞、金燈洞、羅漢洞等。洞中留有碑刻,磨崖刻字,磨崖造像和石窟寺遺跡。戒臺寺古跡文物衆多,遼代古塔、石經幢、欲窺石函、元代經幢式墓塔,明代銅三世佛、鼎爐、太平缸、雕竜木佛龕、清代的石獅子等都是文物中的珍品。在寺院前面,現存一段長約2000米的石香道,沿途排列着許多古跡景點。石佛村的明代摩崖造型現存16龕,18尊石雕佛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北京地區目前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摩崖造像群。此外還有大型摩崖刻字,雕刻精美的大型石牌坊等。戒臺寺歷史上明僧輩出,隋唐時期的智周和尚被譽為"釋門梁棟"。遼代的法均、裕窺、悟敏,金代的悟銖等人被公認為是佛教律宗的領袖。元代的月泉被稱為"中興祖道,法海之遊竜","嗣續門風之一傑"。明代的知幻、德令,清代的成哲、度博、德成,民國初期的達文等都是著名的佛學大師。戒塔寺的佛事活動衆多,除開壇演戒外,每年寺月初的浴佛法會,六月六的晾經聖會,七月三十的地藏法會都是重要的佛事活動,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涌嚮戒臺寺
No. 2
  戒臺寺(Jietai Temple)
  戒臺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的馬鞍山上,始建於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遼代高僧法均在此建戒壇,四方僧衆多來受戒,故又名戒壇寺,寺內因擁有全國最大的佛寺戒壇而久負盛名。
  寺院坐西朝東,中軸綫上依次排列山門殿、鐘鼓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閣(遺址)、觀音殿和戒臺殿。其中戒臺是中心建築。殿宇依山而築,層層高升,甚為壯觀。西北院有中國最大的戒壇,與泉州開元寺、杭州昭慶寺戒壇並稱中國三大戒壇。
  戒臺寺尤以松樹出名,“潭柘以泉勝,戒臺以鬆名,一樹具一態,巧與造物爭”,活動鬆、自在鬆、九竜鬆、抱塔鬆和臥竜鬆,合稱戒臺五鬆。每當微風徐來,鬆濤陣陣,形成了戒臺寺特有的“戒臺鬆濤”景觀。
  寺院建築格局獨特,主要寺院殿堂坐西朝東,中軸綫直指距離70公裏的北京城,建築樣式基本是遼代風格。從千佛閣遺址往北拐,首先看到一個兩進的四合院,院內幽雅清靜,自清代以來,這裏以種植丁香、牡丹聞名,尤其黑牡丹等稀有品種,更是錦上添花,故稱牡丹院。清恭親王奕欣曾在這裏隱居10年。牡丹院的建築風格別具特色,它將北京傳統的四合院形式與江南園林藝術巧妙融合。寺內的戒壇,其規模是在遼鹹雍年間形成的,人們稱其為“天下第一壇”,是中國佛教史上最高等級的受戒之所,雖歷盡滄桑,仍保存完好。
  戒臺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我國北方目前保存遼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別的其是保留了佛塔,經幢、戒壇等遼代佛教中十分罕見的珍品。
  開放時間:8:00—18:00(夏) 8:00—17:30(鼕)
  票價:35元
  住宿:可在公園內住宿,每床位100元左右。
  交通路綫:
  可坐地鐵、921路、336路、959路至蘋果園換乘931路汽車,直達戒臺寺
  自駕車走蓮石路(北京西站嚮西)30分鐘至石門營環島,左轉經108國道即到戒臺寺
包含詞
北京戒臺寺戒臺寺風景區潭柘寺戒臺寺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