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景名勝 : 中國 >北京 > 慕田峪長城
顯示地圖
目錄
慕田峪長城聯繫方式地址 Contact Address Mutianyu Great Wall
  慕田峪長城聯繫方式地址:北京市懷柔縣渤海鎮慕田峪村
  電話:6162687361626022
  慕田峪長城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慕田峪長城景區榮譽aaaa景點慕田峪長城門票價格35元,學生半價慕田峪長城開放時間8:00-16:00慕田峪長城交通東直門乘916路到懷柔,換乘中巴到慕田峪;或乘遊6路;或乘鐵路遊3/4次慕田峪長城玩法觀光、懷古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東北隅的懷柔縣境內,距北京城73公裏。此段長城西接北京昌平縣的居庸關,東連北京密雲縣的古北口,自古以來就是拱衛北京的軍事要衝,被稱為“危嶺雄關”。早在1400多年前的北齊,就在慕田峪築有長城。明朝初年重建,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建“慕田峪關”。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譚倫、戚繼光鎮守京畿時,又在明初長城的基礎上加以修葺。現在慕田峪所保留修復的長城,為明代所修築,是全國明代長城遺跡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
  慕田峪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此曾發生過多次戰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幾次戰爭,明初徐達和元兵也曾大戰於此。慕田峪長城多建在外側陡峭的崖邊,依山就勢,以險製厄。墻體高七八米,墻頂寬四五米,建築材料以花崗條石為主,雄偉堅固。慕田峪長城,墻頂上兩邊都建有矮墻垛口,可兩面拒敵,外側還挖掘有擋馬坑,使防禦功能更加完善,這是一大特點。
  慕田峪長城墻頂的雙側都築有長約5尺、厚1尺多、高2尺有餘的垛口。慕田峪長城的關門兩側是沿山脊升起的,隨山勢翻轉。在這些地段的垛口不是開口的長方形,而是呈鋸齒狀。射洞築在垛口的下方,它不是圓形孔,而是頂部呈弧狀的方形孔。險要之處還修有炮臺。慕田峪長城上還建有“支城”。所謂“支城”,就是在長城內外側有高脊山梁的地方,再節外生枝地順山梁修出一段長城來,長度幾米到幾十米不等,並在此築有敵樓,當地人稱為“刀把樓”。明代在重修慕田峪長城時,在墻頂的兩側都加修了垛口,還同時新設置了滾木石雷石孔,可攻可守。而修築“刀把樓”,可控製製高點,減少對主城的威脅。慕田峪長城從正關臺左側起,隨山勢翻轉,奔嚮遠方。
  長城由山腰直伸山頂,在山頂立一敵樓後,又突然下降,翻身嚮下返回山腰,又驟然升起,直到海拔940多米的地方,繞了一個大彎,其形狀酷似牛犄角,蒼勁雄渾,人們把它稱之為“牛犄角邊”。長城從“牛犄角邊”繼續往前延伸,經過一個名叫“箭扣”的地方,這裏是已達海拔1044米的山峰,兩側陡峭如削。在修築長城時,必須從山頭的外側斷崖絶壁上通過,又不能把這個製高點留在外面,怎麽解决這一問題呢?使用磚石、木材顯然都不行。於是聰明的能工巧匠們,用了兩根大鐵梁擔在斷崖之上,上面再壘砌磚石,這種方法在整個長城修建史上極為罕見。在慕田峪長城東側,長城本來是順山勢伸嚮東北。可是到一敵樓處突然分出約1000多米的地段,另闢蹊徑擺嚮東南方向,山勢盡處,突然終止,在盡頭處修了一個甚是堅固雄偉的敵樓。這段千餘米的長城被人們稱之為“禿尾巴邊”
  這樣長城在此處就形成了三道長城匯於一樓,“三面極目觀巨竜”的景觀。在慕田峪長城“牛犄角邊”的兩側,有一段長城被稱為“鷹飛倒仰”。墻體全部建在岩石裸露的懸崖峭壁上,長城的坡度大都在50度左右,其中有一節接近90度,幾近垂直,臺階僅有幾尺寬,非勇敢者不敢涉足。
  慕田峪長城和敵臺即當時在明初長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墻高5~7米,頂部馬道寬約4米;墻身兩側用條石壘砌,中間以亂石灰土堆填。頂部馬道兩側均有城磚砌築的垛墻,垛墻上有射孔。慕田峪一帶因山勢平緩,故敵臺林立,最近距離不足50米。
  空心敵臺高、寬一般均在12米左右。分上下兩層。下層為室,上層建望臺。蜿蜒麯折的長城如同一條巨竜,遊弋在緑色的海洋中。
  城墻底寬約6米,頂寬約4米,高約8米。城墻內外兩面大多以13層褐色或青色花崗岩條石砌成,條石高、寬均約0.5米,長o.7—3米不等,外表經過加工鑿平。
  墻身內填碎石、黃土,頂鋪石灰,再用約一尺見方的磚墁地,形成馬道。內外兩側有磚砌女兒墻。外側女兒增高1.85米,留有間隔相等的垛口和射孔。
  內側女兒墻與城體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有不同位高的竜頭探出墻外,以供排水。馬道外側築有炮臺,炮臺為土石堆砌,長約1.5米,高寬各0.5米,炮臺多距敵臺不遠。敵臺連垛口高11.67米,周長不盡相同,多為33—40米,最大者53.3米。
  敵臺有兩種形式:空心者為敵樓,實心者為敵臺,敵樓又分為上下兩層,底層半空,供士兵食宿和儲存兵器、糧食之用。敵樓內外兩側均有磚券通道。墻開前窗,有三、四、五孔不等,以供了望、戰鬥。通道貞部有與上層相連的洞,多無砌階,須攀繩索或木梯上下。這種方式全為緊急時固守待援着想。樓層之間以柞木為梁,上鋪木板,上層四面砌女兒墻,有垛口和射孔,為守、戰之用。敵臺供了望所用,實際衹有一層。
  此外,還有篷頂磚屋,供士兵住宿和儲備兵器、食物,四周即為據守之處。慕田峪東南處,有3道長城匯合於海拔603.3米高的山頂,山頂建有一座敵樓稱為大角樓。城墻沿山巒經過海拔940餘米的“牛犄角邊”懸崖,十分險峻。
  慕田峪長城周圍,植被覆蓋率達70%以上,盛産核桃、慄子、杏、糖梨、紅果等,鬆林茂密,其中300年以上的松樹有15株。慕田峪西北小山頂上一株古鬆,主幹一分為二。一枝為馬尾鬆,一枝為油鬆,當地稱它“鴛鴦鬆”。附近還有泉3眼:蓮花池泉、北竜潭(現為水庫淹沒)、珍珠泉。
  慕田峪長城群山環抱西接居庸關,東連古北口,同八達嶺一樣是明代長城的精華所在。長城起伏綿延,構築堅固、敵樓密集、關隘險要。由於慕田峪地處軍事要塞,朱元璋手下大將於公元1368年在原北齊長城遺址上親自督造而成.
  歷代名將的精雕細琢,造就了東南峰三條長城會集頂峰大角樓的獨特景觀,西北高山之巔有麯折的“牛犄角邊”似雲中飄帶,嚮遠方。
  登城遠眺,像巨竜奔騰的長城,氣勢磅礴,大有絶壁萬仞,連峰去天不盈尺之感。慕田峪不僅長城雄偉壯觀,其自然景觀也獨具特色,春天千樹桃花萬樹柳,夏季滿山碧波流水潺,秋來紅葉萬山遍,鼕裝素裹白雪皚。
  集萬裏長城數百座關口的精華,選具有代表性、風格各異的百座雄關,將以1o:1的比例,微縮在慕田峪長城腳下3.5萬平方米的景區內。
  營造中的新景區,即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又增加了景點觀賞性。慕口峪長城旅遊區將是萬裏長城景觀苦革之地。
  慕田峪長城有其獨特的面貌:
  一是長城構造有獨特之處,慕田峪長城兩側均設垛口,正關臺以東的大角樓,有長約1000米的支城,人稱“禿尾巴邊”。慕田峪長城以西的一段,是著名的“北京結”長城,有“箭扣”、“鷹飛倒”等長城天險。
  二是植被好,慕田峪長城附近鬆蔭日,樹齡百年以上的古鬆200多株,“迎客鬆”“鴛鴦鬆”、“王冠鬆”、“臥人鬆”等名木古樹極富觀賞價值。
  長城內外植被復蓋率在80%以上,主要樹種“遼東櫟”、“山楊”、“油鬆”、“側柏”及大面積“板慄”、“糖梨”、“鴨梨”、“山杏”、“紅果”、“核桃”等,一年四季,季季有景,景景宜人,春季群芳吐蕊,爭奇鬥豔;夏季流水潺潺,滿山青翠;秋季果實纍纍,紅葉滿山,鼕季白雪皚皚,一派北國光風。
  三是慕田峪長城附近有衆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著名的有桃峪珍珠泉、臥佛山竜潭泉、蓮花泉及“北京結”長城險關“田仙峪”、擦石口摩岩石刻、磨石口風景區以及“箭扣”“鷹飛倒仰”等,均足令遊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慕田峪東段長城,山勢較緩,西段長城,陡峭險峻。另外,慕田峪長城的正關臺、雙邊垛口、支城、三道長城匯於一臺,"牛犄角邊"、"箭扣"和"鷹飛倒仰"是極富特色的長城建築。
  草木蒼翠,景色秀麗的幕天峪長城旅遊區曾多次接待了黨和國傢領導人及外國元首。今天又以嶄新的而貌熱烈迎接着四海賓朋。
慕田峪長城概況 Mutianyu Great Wall Overview
慕田峪长城概况
  “東連渤海仙源臺,西映居庸紫翠迭”。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距北京城73公裏。北京著名長城景點之一,是明朝萬裏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的構築有着獨特的風格,這裏敵樓密集,關隘險要,城兩側均有垛口。慕田峪長城旅遊區群山環抱,風景秀麗。春季,群芳爭妍,山花爛漫;夏季,滿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紅葉漫山,果實纍纍;鼕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在中外享有“萬裏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慕田峪長城 1987 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遊世界之最。 2002年被評為 4A 級風景區。
  慕田峪原是一個小山村,坐落在懷柔縣北辛營鄉(三渡河),這裏山巒起伏,林木蔥鬱,萬裏長城自東南而西北在叢山峻嶺之巔蜿蜒。由於山勢緩陡,麯直相間,所以極富立體感。
  慕田峪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關自古以來就是拱衛北京的軍事要衝,此段長城西接北京昌平縣的居庸關,東連北京密雲縣的古北口,為明代所修築,為京師北門黃花鎮的東段,自古被稱為拱衛京師、皇陵的北方屏障,的重要關口之一。被稱為“危嶺雄關”。在此曾發生過多次戰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幾次戰爭。
  中國南北朝時的的北齊(公元550年—577年),就在慕田峪築有長城。明朝初年重建,據文獻考證,慕田峪長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而成。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建“慕田峪關”。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譚倫、戚繼光鎮守京畿時,又在明初長城的基礎上加以修葺。現在慕田峪所保留修復的長城,是全國明長城遺跡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
  破壞程度
  據瞭解,北京、河北境內的長城多為磚石砌築,是明長城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精華地段,隨着旅遊開發的地段越來越多,遭人為破壞的情形也日益嚴重。據中國長城學會2002年組織的長城萬裏行考察結果,不算整修不久的丹東虎山長城,從傳統上的明長城起點山海關老竜頭長城到金山嶺長城、司馬臺長城、慕田峪長城、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人為破壞不同程度地存在。
  慕田峪長城多建在外側陡峭的崖邊,依山就勢,以險製厄。墻體高七八米,墻頂寬四五米,建築材料以花崗條石為主,雄偉堅固。慕田峪長城,墻頂上兩邊都建有矮墻垛口,可兩面拒敵,外側還挖掘有擋馬坑,使防禦功能更加完善,這是一大特點。慕田峪長城墻頂的雙側都築有長約5尺、厚1尺多、高2尺有餘的垛口。慕田峪長城的關門兩側是沿山脊升起的,隨山勢翻轉。在這些地段的垛口不是開口的長方形,而是呈鋸齒狀。射洞築在垛口的下方,它不是圓形孔,而是頂部呈弧狀的方形孔。險要之處還修有炮臺。慕田峪長城上還建有“支城”。所謂“支城”,就是在長城內外側有高脊山梁的地方,再節外生枝地順山梁修出一段長城來,長度幾米到幾十米不等,並在此築有敵樓,當地人稱為“刀把樓”。明代在重修慕田峪長城時,在墻頂的兩側都加修了垛口,還同時新設置了滾木石雷石孔,可攻可守。而修築“刀把樓”,可控製製高點,減少對主城的威脅。慕田峪長城從正關臺左側起,隨山勢翻轉,奔嚮遠方。
  長城由山腰直伸山頂,在山頂立一敵樓後,又突然下降,翻身嚮下返回山腰,又驟然升起,直到海拔940多米的地方,繞了一個大彎,其形狀酷似牛犄角,蒼勁雄渾,人們把它稱之為“牛犄角邊”。長城從“牛犄角邊”繼續往前延伸,經過一個名叫“箭扣”的地方,這裏是已達海拔1044米的山峰,兩側陡峭如削。在修築長城時,必須從山頭的外側斷崖絶壁上通過,又不能把這個製高點留在外面,使用磚石、木材顯然都不行。於是聰明的能工巧匠們,用了兩根大鐵梁擔在斷崖之上,上面再壘砌磚石,這種方法在整個長城修建史上極為罕見。在慕田峪長城東側,長城本來是順山勢伸嚮東北。可是到一敵樓處突然分出約1000多米的地段,另闢蹊徑擺嚮東南方向,山勢盡處,突然終止,在盡頭處修了一個甚是堅固雄偉的敵樓。這段千餘米的長城被人們稱之為“禿尾巴邊”。這樣長城在此處就形成了三道長城匯於一樓,“三面極目觀巨竜”的景觀。在慕田峪長城“牛犄角邊”的兩側,有一段長城被稱為稱為“箭扣”及“鷹飛倒仰”。墻體全部建在岩石裸露的懸崖峭壁上,長城的坡度大都在50度左右,其中有一節接近90度,幾近垂直,臺階僅有幾尺寬,非勇敢者不敢涉足。
慕田峪長城特色 Mutianyu Great Wall Features
  慕田峪長城景區草木茂盛,植被覆蓋率現今達96%,這種大面積植被是任何長城段都不可比的。
  慕田峪關臺奇特。慕田峪關與居庸關、山海關、嘉峪關等都不一樣,正關臺是由三座空心敵樓構成,通連並矗,兩側樓較小,中間樓較大,三座敵樓之上有三座望亭,關門不設正中,而是在關臺東側,進出關臺也是兩側敵樓設門,這種獨特的關臺建築是萬裏長城所罕見。
  慕田峪長城敵樓密集。從慕字一臺(大角樓)至慕字四臺(正關臺)。不到500米,就設敵樓4座;從慕字一臺至慕字二十臺,長度僅3000米,敵樓、敵臺、墻臺、鋪房就25座,這種百米左右就有一座敵樓的長城段也是不多見的。
  慕田峪長城擁有雙面垛口。其他段長城,多為長城外側一面建垛口墻,而慕田峪段長城卻兩面都為垛口墻,垛口墻即守城將士對敵作戰的掩體。兩面垛口墻,即意味着兩側同敵作戰,可見慕田峪段長城在歷史上的重要戰略地位。
  慕田峪長城內、外支城並存。支城,即在主長城之外根據戰事需要順山勢又節外生枝修出的長城。慕田峪的外支城即連接慕字十一臺的長城,內支城即“禿尾巴邊”。
  慕田峪長城富有立體感。慕田峪關,地勢最低,海拔僅486米,往東,陡然上升,至大角樓(慕字一臺)不到500 米,上升117米。往西,從慕字四臺(即正關臺)至慕字十九臺,起伏不大,較為平緩,從慕字二十臺至牛角邊最高處,衹經過近10座敵樓,就從慕田峪關的486米上升了533米,達到1039米。蔚為壯觀。
  慕田峪特色小吃:
  虹鱒魚、金鱒魚、鱘魚是懷柔著名的美食,不可放過。虹鱒魚屬冷水性魚類,原産於美國加州,必須養在四季不斷、水量較大的山泉水中。其中,虹鱒魚燒烤和魚骨燉的清湯是最佳的組合。小魚熬豆腐、清燉柴雞、炸槐花、山野菜、貼餅子、菜團子等等,都是城市中少有的美味。目前正是吃金樽魚、紅鱒魚的好時節,9-10月份金鱒魚特價,每斤15元,虹鱒魚:每斤10元(另收10元/條加工費)。
旅遊信息 Travel Information
  慕田峪長城旅遊區內設施齊備。景區內設有登城纜車,運行係統全部自動化,有“萬裏長城第一纜車”之美稱;長城山莊坐落在長城腳下,2000年被評為二星級賓館。可同時接納 100 人食宿。其建築風格為仿古式建築群,庭院古樸典雅,景色宜人。慕田峪長城旅遊內容豐富,建有“懷柔長城文化博物館”、“中華夢石城”和“施必得”滑道。
  交通
  1、法定節假日宣武門、東四十條遊6路專綫車直達慕田峪。(咨詢電話:66018285)
  2、乘東直門916、936路公共汽車到懷柔竜山賓館(懷柔國際會議中心),下車轉乘小巴到慕田峪長城長城。
  3、旅遊列車。十一“黃金周”期間,每天早上7:10西直門火車站發車到北宅火車站下車,再換乘景區中巴到慕田峪長城。下午4:00從北宅火車站返京。
  4、916路客車:每天由東直門至懷柔汽車站對開,由早晨5:30至下午6:00,每20分鐘發車一次,在懷柔縣城設有環行綫,有懷柔汽車站、懷柔三中、富樂小區、大地廣場、湖光小區、第一幼兒園、仿膳飯莊等12個車站。
  5、936路客車:每天由東直門至懷柔喇叭門鄉,早晨6:00由東直門發車,喇叭溝門返京的最晚車為下午4:00,間隔最長時間為60分鐘發車一次,沿途經過懷柔縣城、雁棲湖、紫雲山、幽𠔌神潭、九𠔌口、雲蒙山等旅遊景點。
  6、遊6路客車:每年4月至10月,每周六和周日上午(旺季每天),由北京宣武門、東四十條發車,直通慕田峪長城、紅蠃寺、雁棲湖,下午返京,發車時間:每日上午7-10時。
  7、遊16路:每年4月至10月,每周六和周日上午(旺季每天),由北京宣武門、東大橋等站發車,直通紅蠃寺和青竜峽景區,下午返京,發車時間:每日7-10時。
  長城門票:成人 40 元 學生 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