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塔
目錄
No. 1
  慈氏塔投訴電話 嶽陽市旅遊投訴電話: 0730-8232528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慈氏塔位於洞庭湖邊西南,塔為磚石結構,樓閣式,八角七層,通高39米,下部塔基用五層麻石鋪砌而成,塔身全部用青磚砌築。自第二層起,每層四面均設有小佛龕,共有28個,龕內原供小佛像。每層檐角設小鐘,微風吹來,叮當作響。可惜塔為實心,不能登臨眺望洞庭風光。 慈氏塔的修建,流傳着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古代,洞庭湖裏有水妖作怪,經常出來為害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於是大傢集資,準備修一座寶塔鎮妖。在修塔地點附近,住着一戶人傢,全家人大都被水妖涌起的惡浪吞沒,衹剩下一個寡婦,人稱慈氏。她聽說要建塔鎮妖,把多年積蓄下來的一點錢全部捐獻出來,還日夜不停地為造塔的人們燒茶送水,來回奔走。不幸塔未修完,她就離開了人世。人們為了紀念她,把塔命名為慈氏塔,並在塔旁修建了慈氏寺。
No. 2
  慈 氏 塔
  聳立於嶽陽市城南洞庭湖岸的慈氏塔,又名慈氏寺塔,與北面的嶽陽樓遙遙相對,相距1.5公裏。塔高7層39米,占地46平方米,青磚築砌,八角實心。基座用大條石鋪砌,從第二層以上,每層砌小佛龕四個,龕內原放置佛像;檐角挂有小鐵鈴。風吹鈴響,清脆悅耳。塔頂置有鐵剎相輪,上有6根鐵鏈從塔頂直貫塔基,是用來起穩固和避雷作用的。寶塔巍然聳立,雄視洞庭湖,為"巴陵勝狀"之一。這一宏偉的建築,體現着唐宋時期的藝術風格。
  慈氏塔建築的歷史據光緒《巴陵縣志》記載:唐朝開元年間(公元713年至714年),西域有個叫妙吉祥的佛教徒來到嶽陽,對父老們說,西方有一條白色孽竜竄到這一帶,日久將興風作浪,危害百姓,必須建塔鎮壓之。傳說城內有一寡婦慈氏,以慈悲為懷,捐錢建造了這座寶塔,所以叫做慈氏塔。但根據考證:所謂"慈氏",並不是指的某寡婦,而是指佛教中的彌勒佛。佛以慈悲為本,彌勒即梵文"慈氏"的意思,故稱慈氏塔。慈氏寺供奉的就是彌勒佛。又據《嶽陽風土記》載:慈氏塔"日出之初,影射重湖,鎮洞庭水孽。"這是人們建造慈氏塔的主要目的,也反映了當地人民群衆的一種善良的願望。慈氏塔建造之後,顯然在南宋淳佑年間重修過,到現在已有800年的歷史,雖然經歷了風雨雷電和戰火的摧殘,仍巍然屹立,僅佛像和鐵鈴不復存在,它的渾厚堅實,不能不令人贊嘆不已。慈氏塔1956年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義詞
慈氏塔社區
包含詞
慈氏塔社區老君堂慈氏塔慈氏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