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遼寧 >瀋陽 > 慈恩寺
顯示地圖
目錄
唐 代寺院名
  唐 代寺院名。舊寺在 陝西 長安 東南 麯江 北, 宋 時已毀,僅存 雁塔 ( 大雁塔 )。今寺為近代新建,在 陝西省 西安市 南郊。 唐 貞觀 二十二年(公元648年) 李治 ( 高宗 )為太子時,就 隋 無漏寺 舊址為母 文德皇后 追福所建,故名 慈恩寺 。 唐 玄奘 自 印度 學佛歸國,曾住此從事佛經翻譯工作達八年之久,並倡議在寺旁建 雁塔 ,用以收藏從 印度 帶回的經像。寺在全盛時有十餘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 神竜 始,進士登科,皇帝均賜宴 麯江 上,題名 雁塔 。 雁塔 今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之一。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寺》。
No. 2
  慈恩寺投訴電話 瀋陽市旅遊投訴電話: 024-22821999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慈恩寺位於瀋河區大南街慈恩寺巷12號,始建於後金天聰二年(1628年),清順治、道光及民國年間均有擴建和重修,是我市現存最大的佛教寺院。 寺院坐西朝東,占地約12000多萬平方米。正面是山門,門內有鐘、鼓二樓,往西寺院的建築分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闊三間,檁枋彩繪,朱紅地仗,殿內供奉着四大天王、彌勒、韋馱的塑像。嚮西依次為大雄寶殿、比丘壇、藏經樓。 大雄寶殿建在高臺之上,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後出廊,殿內供奉如來三世佛、航海觀音、四大菩薩和十八羅漢。比丘壇為單檐歇山前廊式,正脊梁上裝有“法輪常轉,國泰民安”的文字磚,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寺院南路自東嚮西有退寮居、廚房、司房、齋堂、禪堂、法師寮、佛學院等;北路建築有養靜寮、客堂、念佛堂、方丈室、十方堂庫房等。全寺共有房捨135間,建築面積2995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僧人曾對慈恩寺産生過重要影響,他的法名函可,號剩人,是明朝禮部尚書韓日纘的兒子,29歲時到羅浮山削發為僧。清軍南下時,他目睹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個別明朝官僚變節投降,於是寫出了一本揭露時事的書《再變記》,此書被清軍查出,將他押送京師受審,後被流放到盛京慈恩寺焚修。函可在盛京組織了一個“冰天詩社”,與文人儒士寫詩作賦,十分活躍。在盛京城發生疫情時,他率衆僧人採藥送藥,救活了很多人,在百姓的心目中有很高的聲望。他於順治十六年(1660年)在盛京坐化,終年49歲,弟子們在千山瓔珞峰為他修建了一座剩人禪師塔。 該寺1985年被列為瀋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瀋陽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No. 3
  慈恩寺投訴電話瀋陽市旅遊投訴電話:024-22821999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慈恩寺位於瀋河區大南街,為瀋陽現有的最大佛教寺院。始建於唐代。慈恩歷史悠久,所藏經典、佛像、禮器、法器等,數量之多和保存之全,均居全市各寺院之冠。慈恩寺規格宏大,殿宇壯觀,總體佈局和諧。
No. 4
  慈恩寺,中國佛教寺院,中國佛教法相宗的祖庭。位於陝西西安南郊,始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初名無漏寺。唐貞觀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為其母文德皇后追薦冥福而擴建為大慈恩寺。玄奘奉敕由弘福寺移居此寺為上座並主持翻經院,翻譯佛經。永徽三年(652),玄奘奏請於寺內建貯存佛經的大雁塔。
  瀋陽慈恩寺
  位於瀋河區大南街慈恩寺巷2號,是瀋陽市佛教最大的寺廟。在歷史上也是一座著名的十方叢林。1988年被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相傳該寺建於唐代,但據《瀋陽縣志》記載,始建於清天聰二年(1628),由僧人惠清創建。清順治元年(1644)、道光三年(1823)、民國12年均進行過擴建與重修。1987年以來,對殿堂和佛像進行了維修,重建了北配房,新建了青磚青瓦二層樓的齋堂和庫房。每逢佛教的重大節日,都舉行隆重的佛事活動,前來參拜的佛教徒焚香叩拜、念佛誦經。近年來還接待了國外來訪的佛教徒。
  寺廟坐西面東,呈長方形,磚木結構,四進院落。占地1.2萬平方米。山門外的座基上由漢白玉石欄圍起,進入山門,兩側各有一座二層小樓,南北分列,接着就是鐘鼓二樓。院內分三路,中路為重建的二十五間配房,有客堂、禪堂、念佛堂、方丈寮,省市佛協的辦公室等;南路的配房有如意寮、習房、僧捨、辦公室等。南院有塔院、庫房等;北院有新建的二層樓齋堂、廚房、招待室等。各殿堂是硬山式建築,比丘壇是歇山式建築,前檐走廊是浮雕頭柱和捲柱,結構嚴謹,佈局壯觀。
  天王殿 在一進院內,是木結構的三間硬山式建築。殿內正中供奉泥塑彌勒佛像,彌勒佛像的身後為護法韋馱菩薩,彌勒佛像的兩側為四大天王。
  大雄寶殿 在二進院內,是一座有透明竜脊的宏偉建築,脊上有“法輪常轉”四個鮮紅大字,瓦脊的兩端有跑獸。殿內正中是佛祖釋迦牟尼佛像,左側為阿彌陀佛像,右側是消災延壽藥師佛像。三位如來佛坐在蓮花座基上,佛像高約二米,由玻璃鋼塑成。三如來佛坐像的背後迎風屏前塑有觀世音菩薩的站像,像高二米有餘。大殿東西兩側山墻下是由玻璃鋼塑成並彩繪、形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塑像。大殿的後門兩側為文殊菩薩和地藏菩薩的坐像。
  比丘壇 在三進院內,歇山式建築,透明瓦脊的兩端有突出的孽竜大吻,脊下有橫書“國泰民安”四個大字。小檐的四角各有五獸排列在四角的上端,四角的下端各塑了一人像首,象徵慈祥、和善、普度衆生。比丘壇是該寺講經傳戒的場所。
  藏經樓 在四進院內,是一座兩層樓房共十四間,為硬山式磚木結構。一樓為接待室、會客室。二樓珍藏兩部木版"三藏"經典,是明藏和清藏版本,極為珍貴。其中遺失部分,已重新抄寫,破損部分已得到修補。
  潮陽慈恩寺
  潮陽市棉城東山,桐蔭寺的下院慈恩寺,位於麯水流山口,2001年十一月初五落成開光,由住持釋宗隆創建,其建築瑰麗雄偉,金碧輝煌,聳立山腰而分外奪目。
  慈恩寺在桐蔭寺東側數百米遠,劈山而建。1997年至2001年,歷經五載,釋宗隆在師父釋心印法師支持下,募資共500萬元之巨,歷盡艱辛,削嶺鑿石,鏟土填凹,逐步建成。
  寺坐東北嚮西南,總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分為二進:大雄寶殿、藏經樓。麯水流山路左旁,寺門高大壯麗,十分引人。前一對石鼓,使大門更顯莊嚴。入門,一個闊埕,走到盡頭,置一門,上書“齋堂”,從這進去,竟是下樓之梯,可達地下室,面積近百平方米。這是設計師高妙之處,巧妙利用山地低窪之勢。若不是住持引領,還不知埕下有堂。全座寺院裝飾精美,除精工雕琢的石刻、木刻、各色閃光的油漆之外,連外墻上也嵌着彩瓷;山壁也皆嵌彩瓷,既安全防崩又美麗悅目,令參觀者贊不絶口。後面是二層藏經樓,下層為六祖惠能祖師堂,上層為藏經、客堂、僧捨,設備高雅。
  天台山慈恩寺
  天台山慈恩寺位於浙江省天台山主脈的南山竜口處,距離天台縣城僅六公裏的白雲山上,依洞而築,始建年代不詳,歷來為清修、隱悟之所,俗稱岩庵,春夏秋季洞內時常有白雲婀娜飄逸而出。隋開皇十七年(即公元597年)智顗大師的護法伽藍在此顯瑞,距今也已有1400多年歷史。據傳康熙皇帝亦曾駐蹕於此,嚮往尤甚,曾下令臺州知府繪製天台山全圖,尋找夢中此地,並御賜竜袍於洞中,以為駐蹕紀念。
  就在這慈恩寺所在地,發現了幾乎被石渣填埋了的古洞。據中科院有關研究隊伍三年多的考察,發現此洞窟有三項指標據世界人工古洞之最:
  一、洞窟單體跨徑最大,二、洞窟聯拱跨徑最大,三、古文化內涵洞窟中洞體面積最大。
  更為難得的是,古洞內不但鼕暖夏涼,還幹濕分區、通風有序、有着迷宮般的洞中洞。得知消息者無不一睹為快、無不贊嘆稱奇,這的確是千古難得之洞窟藝術天地、造就“現代敦煌”與“東方聖地”的最佳處女地!也將再現東晉佛國的洞天奇觀!
  近年來,該寺已是藏漢各地信衆嚮往的實修參悟(閉關)之地,並已受到國際信衆的關註,開始接待緬甸、意大利等國際友人前來朝禮。
佛教百科 Buddhism 百科
  【慈恩寺】  中國佛教法相宗祖庭。位於陝西西安市南郊雁塔村。始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初名無漏寺。唐貞觀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為其母文德皇后追薦冥福,擴建為大慈恩寺。當時寺院規模巨大,重樓復殿,計有房屋1897間。玄奘奉敕由弘福寺移居慈恩寺為上座,住翻經院,專務翻譯。慈恩寺譯場,以玄奘為譯主,下設徵文、綴文、證梵、筆受等科。主要從譯人員皆挑選賢明纔彥之大德,人數達千餘人,是當時最大的國立譯場之一。1931年由太虛法師主持,朱子橋、楊虎城兩將軍合力資助,在寺內設慈恩宗學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次進行修繕。
    寺內大雁塔創於唐永徽三年(652),為保存玄奘由印度帶回的佛經而建。初為仿西域建築形式的磚表土心5層方塔。武周長安(701~704)年間,由武則天及王公施錢,重加營建至10層,後經兵火僅剩7層。五代後唐長興(930~933)年間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繕。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飾,留傳至今。塔本名慈恩寺塔,後據《大唐西域記》所記印度佛教傳說故事而名雁塔。至於稱大雁塔則是為與後建的薦福寺小雁塔相區別。塔高64米,塔身枋、鬥拱、欄額均為青磚仿木結構。塔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均有拱門,可憑欄遠眺。塔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有精美的綫刻佛像,西門楣的說法圖,刻有當時的殿堂建築,是研究唐代建築、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資料。塔南門兩側,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聖教序記》,均為唐代大書法傢褚遂良書寫。(暢耀)
  (慈恩寺(陝西西安))
佛教百科 Buddhism 百科
  【慈恩寺】 (寺名)唐高宗為太子時,為文德皇后所創建,十大寺之一。在陝西長安縣東南,麯江北。隋無量寺地。南臨黃渠。竹鬆森邃。為京師最。西院浮圖七級。崇三百尺。永徽三年沙門玄奘立。東有翻經院。摭言曰:“進士自神竜後,期集慈恩寺塔下題名。”按唐杜甫岑參等並有登慈恩寺塔詩。
近義詞
慈恩寺
慈恩寺
包含詞
慈恩寺鄉大慈恩寺
慈恩寺塔慈恩寺村
慈恩寺沙慈恩寺三藏
瀋陽慈恩寺慈恩寺東樓
慈恩寺枸杞慈恩寺避暑
晚遊慈恩寺慈恩寺偶題
登慈恩寺塔謁大慈恩寺
慈恩寺懷舊題慈恩寺塔
慈恩寺殘春慈恩寺沙門
慈恩寺有感便宿慈恩寺
大慈恩寺三藏天台山慈恩寺
大慈恩寺塔林夏日遊慈恩寺
春日遊慈恩寺夏日登慈恩寺
慈恩寺上座院慈恩寺石磬歌
題慈恩寺默公院早秋登慈恩寺塔
慈恩寺起上人院慈恩寺塔下避暑
觀花後遊慈恩寺登長安慈恩寺塔
慈恩寺九日應製寄慈恩寺鬱上人
宿慈恩寺鬱公房和御制遊慈恩寺
大慈恩寺大雁塔五年不入慈恩寺
慈恩寺鄉中心小學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奉和過慈恩寺應製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同苗發慈恩寺避暑
酬慈恩寺文鬱上人慈恩寺南池秋荷詠
慈恩寺貽楚霄上人陝西西安的慈恩寺大雁塔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春日遊慈恩寺寄暢當
雪後與群公過慈恩寺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
晚投慈恩寺呈俊上人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
春盡獨遊慈恩寺南池題慈恩寺元遂上人院
同錢郎中晚春過慈恩寺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
三月三十日題慈恩寺慈恩寺有感時杓直初逝
一作題慈恩寺振上人院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製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製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製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製二首
奉和聖製同皇太子遊慈恩寺應製慈恩寺有感(時杓直初逝,居敬方病)
酬元員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憶見寄奉和九月九日聖製登慈恩寺浮圖應製
題僧房(一作題慈恩寺振上人院)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遺
奉和許閣老霽後慈恩寺杏園看花同用花字口號慈恩寺霄韻法師謁太原李司空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製和鄭少師相公題慈恩寺禪院
晚步麯江因謁慈恩寺恭上人麯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
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一作送宋震先輩赴青州)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一作送宋震先輩赴青州
慈恩寺有感時杓直初逝居敬方病題僧房一作題慈恩寺振上人院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圖群臣上菊花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