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gǎn ēn dài dé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戴:尊奉,推崇。感激別人的恩惠和好處。
資料來源: 晉·陳壽《三國志·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例子: 偶有一個狡滑的民賊出來,略用些小恩小惠來撫弄他,他便歡天喜地~。(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第三回)
| | 對別人所給的恩德表示感激。 | gǎn ēn dài dé gǎn ēn dài dé | 感激別人所給的恩德 | | 見“ 感恩懷德 ”。 | | 感恩戴德 ( gǎn ēn dài dé )
解 釋 戴:尊敬,推崇。感激別人的恩惠和好處。
出 處 晉·陳壽《三國志·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 例 郭澄清《大刀記》第五章:“疤痢四一面嚮石黑送着~的笑臉,一面油嘴滑舌地說開了。”
清˙李伯元《活地獄》:“這位黃大老爺是感恩戴德,莫可名狀。”
近義詞 感激涕零、知恩圖報
反義詞 恩將仇報、忘恩負義 | | 成語名稱 感恩戴德 漢語拼音 gǎn ēn dài dé 成語釋義 戴:尊奉,推崇。感激別人的恩惠和好處。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使用例句 偶有一個狡滑的民賊出來,略用些小恩小惠來撫弄他,他便歡天喜地感恩戴德。
★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第三回 | | - n.: be deeply grateful for
| | 以德報怨, 以禮相待, 禮尚往來, 轟轟烈烈, 互通有無, 投桃報李, 有無相通, 感激涕零, 感恩圖報, 感激不盡, 敬若神明, 始終如一, 有來有往, 荒山野嶺, 如火如荼, 一往情深, 疏於音問, 以直報怨, 感恩懷德, 報怨 | | 壓肩疊背, 卸磨殺驢, 卿卿我我, 上樹拔梯, 不受擡舉, 不中擡舉, 不知好歹, 不識好歹, 不識擡舉, 兩小無猜, 亞肩迭背, 得魚忘筌, 得魚忘荃, 兔死狗烹, 竹馬之友, 竹馬之交, 翻臉無情, 獲兔烹狗, 青梅竹馬, 鳥盡弓藏, 鳩車竹馬, 過橋抽板, 過河拆橋, 耳鬢相磨, 挨肩疊背, 挨肩並足, 挨肩迭背, 挨肩擦背, 挨肩擦膀, 指腹為婚, 有進無退, 濟河焚舟, 總角之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