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而不費 Benefits rather than costs |
拼音: huì ér bù fèi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指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解釋: 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資料來源: 先秦·孔子《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之亦惠而不費乎!”
例子: 誰知莊大老爺這筆款項情願報效,衹代子弟們求幾個保舉,更是~的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五回)
|
施惠於人而無所耗費 Meant to favor one and nothing to spend |
施惠於人而無所耗費。《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隋書·循吏傳序》:“若 子産 之理 鄭國 , 子賤 之居 單父 , 賈琮 之牧 冀州 , 文翁 之為 蜀郡 ,皆可以恤其災患,導以忠厚,因而利之,惠而不費。” 魯迅 《野草·死後》:“現在又影一般死掉了,連仇敵也不使知道,不肯贈給他們一點惠而不費的歡欣。” |
|
詞目 惠而不費
發音 huì ér bù fèi
釋義 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示例 誰知莊大老爺這筆款項情願報效,衹代子弟們求幾個保舉,更是~的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五回)
用法 作謂語;指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
|
成語名稱 惠而不費 漢語拼音 huì ér bù fèi 成語釋義 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成語出處 《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使用例句 誰知莊大老爺這筆款項情願報效,衹代子弟們求幾個保舉,更是惠而不費的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五回 |
|
- n.: kindness that costs one nothi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