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362100 代碼:350521 區號:0595
拼音:Huì ān Xiàn 英譯:Hui'an County
惠安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泉州市東北部介於泉州灣和湄洲灣之間,東臨臺灣海峽,西接洛江區,北鄰泉港區,南隔泉州灣與晉江市相望。北緯24°49′ -25°15′,東經118°38′-119°05′。總面積646.7平方千米。人口93萬人(2006年),漢族為主,有回、畲、蒙古等少數民族。通用閩南方言。
全縣轄15個鎮、1個民族鄉:蠃城鎮、蠃陽鎮、黃塘鎮、紫山鎮、洛陽鎮、東園鎮、張坂鎮、崇武鎮、山霞鎮、塗寨鎮、東嶺鎮、東橋鎮、淨峰鎮、小岝鎮、輞川鎮、百崎回族鄉。共有11個社區,284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蠃城鎮,距泉州市中心24.5千米。
惠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層狀傾斜,以丘陵臺地為主。最高山峰為大霧山,主峰海拔789米。溪河短淺,多獨流放海。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9.7℃,2月份平均氣溫11.2℃,8月平均氣溫27.7℃。年降水量1022毫米。境內有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的洛陽橋、明代的崇武城。 |
|
惠安县 小城概貌
● 漢語拼音:Hùi‘ān Xìan
● 郵政編碼:362100
● 電話區號:0595
● 行政區劃代碼:350521
● 地理位置:
惠安,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中部,泉州灣和湄洲灣之間,東臨臺灣海峽,西接洛江區,北鄰泉港區,南隔泉州灣與晉江市、石獅市相望。北緯24°49′-25°15′,東經118°38′-119°05′.與臺灣隔海相望,是閩南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縣土地面積66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9.8萬畝,海域1200平方公裏。這裏依山面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素有“海濱鄒魯”、“石雕之鄉”、“建築之鄉”、“漁業強縣”之美譽。
● 方言:通用閩南語。
● 人口與民族:
全縣總人口921794人(2003年末),其中非農業人口129396人。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89738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蠃城鎮 90319、蠃陽鎮 77007、黃塘鎮 33630、紫山鎮 30888、洛陽鎮 64291、東園鎮56509、張坂鎮 68153、崇武鎮 82826、山霞鎮 45402、塗寨鎮 74330、東嶺鎮 51181、東橋鎮 54107、淨峰鎮 57196、小岞鎮 27741、輞川鎮 66938、百崎回族鄉 16863。
2003年末,總戶數242052戶,總人口92179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9396人。各鄉鎮人口(人):蠃城鎮 84840、蠃陽鎮 78854、黃塘鎮 39898、紫山鎮 35038、洛陽鎮 71640、東園鎮 62526、張坂鎮 74971、崇武鎮 81093、山霞鎮 50635、塗寨鎮 87090、東嶺鎮 61569、東橋鎮 64057、淨峰鎮 66399、小岞鎮 31297、輞川鎮 72547、百崎回族鄉 18853。
● 地勢與氣候:
惠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層狀傾斜,以丘陵臺地為主。最高山峰為大霧山,主峰海拔789米。溪河短淺,多獨流放海。山地面積48萬畝,耕地30萬畝,10米等深綫淺海面積40萬畝,灘塗面積11萬畝,海岸綫長141公裏。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9.7℃,2月份平均氣溫11.2℃,8月平均氣溫27.7℃,年均降水量1022mm。
● 天然港灣:
沿海港灣密佈,自北嚮南擁有湄洲灣、大港灣、泉州灣,有條件優越的崇武港、鬥尾港、秀塗港和輞川港。鬥尾港地處惠安東海岸,是大陸至臺灣西海岸的最近點,水深港闊,可供30萬噸級巨輪自由出入,腹地又有大片土地可供建設用地,天然條件十分優越,是全國四大中轉港口之一。崇武港是國傢中心漁港,秀塗港則是泉州中心港區之一。還有“南方北戴河”、“八閩第一金灘”的半月灣、青山灣競秀爭豔,崇武海岸則被國傢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
● 交通主幹道:
324國道惠安路段及復綫、泉州沿海大通道惠安路段即省道201綫、沿海通港公路、惠崇、惠黃、塗鬥、杏秀、玉輞綫、洛陽至白沙公路、洛秀組團東西幹道、崇武環島路、城西大道及通鄉鎮高等級公路、縣際過境公路。
● 著名僑鄉:
惠安是福建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縣旅居海外僑胞90多萬人,臺灣漢族同胞中約有90多萬人祖籍惠安。他們愛國愛鄉,前來尋根謁祖、探親訪友、旅遊觀光、投資經商,踴躍參與家乡建設事業,為惠安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作出可貴的貢獻。 |
|
惠安县 历史沿革
漢屬會稽。唐屬武榮州,開元八年(720)屬晉江縣。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析晉江縣東鄉十六裏置惠安縣,取“以惠安民”之義稱惠安。首任知縣崔知節。相傳初置縣時,陳震卜地在蠃山之南建縣治,遷五代時靈安王張悃之墳於縣東南的青山,蠃山負邑,又城形如“蠃獅吐肉”,故縣城稱蠃城,簡稱“蠃”。
置縣時,設崇武、崇善、城山3個鄉,下轄太康、守節、禮興、民安、平康、歸化、祥符、尊賢、崇德、民蘇等16個裏,共66個鋪 。慶歷八年(1048年)改為18個裏,仍以3個鄉管轄。
元代元貞(1295—1297年)年間,改為文質、行滿、忠恕、信義4個鄉,仍轄18個裏(其中文質鄉4個裏、行滿鄉5個裏、忠恕鄉4個裏、信義鄉5個裏);下轄35都,閤城區在坊共36都。
明沿元製。至嘉靖(1522—1566年)年間因倭寇劫掠和兵、疫連年,戶口減耗,有些都隨宜合併,縮減為30個都(含在坊),下轄80圖;每圖10甲。
清初“遷界”,瀕海居民移入內地,東南地區的圖、甲十減六七。康熙二年(1663年)改裏為鋪,全縣設68鋪(其中縣治內8鋪)。
民國初廢“府”設“道”,惠安縣隸屬廈門道。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製,各縣公署改為縣政府,惠安縣直隸福建省政府。民國22年(1933年),十九路軍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將福建劃為4省,惠安縣隸屬“興泉省”;同年 “閩變”失敗後,南安縣仍直屬福建省政府,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區署在同安)。民國23年( 1935年)改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區署在同安,1938 年移永春,1943年移泉州)。
1949年8月23日惠安縣解放,9月5日惠安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於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9月改屬晉江區專員公署。1955年隸屬晉江專區(1971年改稱晉江地區; 1985年“地改市”,改稱泉州市)。
1997年,惠安縣面積972.9平方公裏,人口119萬,轄17鎮2鄉:蠃城鎮、崇武鎮、東嶺鎮、東園鎮、黃塘鎮、淨峰鎮、蠃陽鎮、洛陽鎮、山霞鎮、塗寨鎮、輞川鎮、張坂鎮、南埔鎮、後竜鎮、山腰鎮、塗嶺鎮、埭港鎮、百崎回族鄉、小岞鄉,縣政府駐蠃城鎮。
2000年,惠安縣析置泉港區(縣級)。將惠安縣的山腰鎮、後竜鎮、南埔鎮、塗嶺鎮、埭港鎮劃歸泉州市泉港區管轄。
2000年,撤銷小岞鄉,設立小岞鎮。行政區劃調整後,惠安縣轄15個鎮、1個民族鄉。
2003年末,惠安縣轄15個鎮(洛陽、東園、張坂、塗寨、崇武、東嶺、輞川、蠃城、蠃陽、黃塘、淨峰、山霞、東橋、紫山、小岝)、1個民族鄉(百崎回族),11個社區、284個行政村。2003年末,總戶數242052戶,總人口92179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9396人。各鄉鎮人口:蠃城鎮 84840人、蠃陽鎮78854人、黃塘鎮39898人、紫山鎮35038人、洛陽鎮71640人、東園鎮62526人、張坂鎮74971人、崇武鎮 81093人、山霞鎮50635人、塗寨鎮87090人、東嶺鎮61569人、東橋鎮64057人、淨峰鎮66399人、小岞鎮31297人、輞川鎮 72547人、百崎回族鄉18853人。
2005年,惠安縣轄蠃城、洛陽、崇武、東園、張坂、東嶺、輞川、塗寨、蠃陽、黃塘、山霞、淨峰、東橋、紫山、小岞15個鎮,百崎回族鄉,共有11個社區,284個行政村。
2009年,惠安縣轄蠃城、洛陽、崇武、東園、張坂、東嶺、輞川、塗寨、蠃陽、黃塘、山霞、淨峰、東橋、紫山、小岞15個鎮和百崎回族鄉,共有11個社區,284個行政村。 |
|
縣人民政府駐蠃城鎮,距泉州市中心24.5公裏。全縣轄15個鎮、1個民族鄉:蠃城鎮、蠃陽鎮、黃塘鎮、紫山鎮、洛陽鎮、東園鎮、張坂鎮、崇武鎮、山霞鎮、塗寨鎮、東嶺鎮、東橋鎮、淨峰鎮、小岞鎮、輞川鎮、百崎回族鄉。惠安縣政區圖共有11個社區、284個行政村。
● 蠃城鎮(代碼350521100)
鎮政府駐東霞街,轄11個社區、3個行政村:~001_北關社區、~002_西北社區、~003_中新社區、~004_東關社區、~005_東南社區、~006_新霞社區、~007_霞張社區、~008_霞園社區、~009_南洲社區、~010_前型社區、~011_霞東社區、~201_梅山村、~203_王孫村、~204_溪南村。
● 蠃陽鎮(代碼350521101)
鎮政府駐溪宅,轄25個行政村:~201_洋坑村、~202_霞光村、~203_錦水村、~204_錦東村、~205_梧宅村、~206_上坂村、~207_蔡厝村、~208_錦豐村、~209_後田村、~210_五音村、~211_僑群村、~212_溪西村、~213_盤竜村、~214_下埔村、~215_東風村、~216_錢塘村、~217_聯群村、~218_金山村、~219_尾透村、~220_鬆光村、~221_鬆星村、~222_工農村、~223_蔣吳村、~224_村下村、~225_錦裏村。
● 黃塘鎮(代碼350521102)
鎮政府駐黃塘街,轄18個行政村:~201_黃塘村、~202_接待村、~203_碧嶺村、~204_謝厝村、~205_後獅村、~206_亭林村、~207_省吟村、~208_尾園村、~209_埔兜村、~210_壩嶺村、~211_後店村、~212_下坂村、~213_虎窟村、~214_蘇塘村、~215_鬆溪村、~216_下墓村、~217_前郭村、~218_後郭村。
● 紫山鎮(代碼350521103)
鎮政府駐翁後,轄15個行政村:~201_油園村、~202_頂赤塗村、~203_後垵村、~204_南田村、~205_竜石村、~206_紫山村、~207_尾山村、~208_官溪村、~209_半嶺村、~210_光山村、~211_壩下村、~212_南安村、~213_美仁村、~214_林口村、~215_石馬村。
● 洛陽鎮(代碼350521104)
鎮政府駐洛陽街,轄25個行政村:~201_洛陽村、~203_上浦村、~204_後亭村、~205_西方村、~206_西吟頭村、~207_曾垵村、~208_後埔村、~209_前園村、~210_嶼頭村、~211_洛安村、~212_萬安村、~213_下曾村、~214_堂頭村、~215_杏田村、~216_梅嶺村、~217_雲莊村、~218_陳埭頭村、~219_霞星村、~220_陳壩村、~221_群山村、~222_西塘村、~223_上田村、~224_上曾村、~225_白沙一村、~226_白沙二村。
● 東園鎮(代碼350521105)
鎮政府駐東園街,轄17個行政村:~201_東園村、~202_竜蒼村、~203_靈溪村、~204_侖山村、~205_錦豐村、~206_玉坂村、~207_鳳埔村、~208_上林村、~209_錦厝村、~210_溪莊村、~211_長新村、~212_陽光村、~213_群青村、~214_下垵村、~215_後港村、~216_琅山村、~217_秀塗村。
● 張坂鎮(代碼350521106)
鎮政府駐張坂村,轄31個行政村:~201_張坂村、~202_下宮村、~203_上塘村、~204_後邊村、~205_蒼霞村、~206_群力村、~207_玉田村、~208_玉塘村、~209_玉園村、~210_霞美村、~211_塘園村、~212_崧山村、~213_門頭村、~214_上侖村、~215_後蔡村、~216_後見村、~217_蘇坑村、~218_蓮新村、~219_山內村、~220_後曾村、~221_群賢村、~222_崇山村、~223_侖前村、~224_玉埕村、~225_黃嶺村、~226_玉前村、~227_玉霞村、~228_玉山村、~229_前見村、~230_前頭村、~231_浮山村。
● 崇武鎮(代碼350521107)
鎮政府駐西華,轄12個行政村:~201_霞西村、~202_五峰村、~203_溪底村、~204_竜西村、~205_前垵村、~206_靖江村、~207_蓮西村、~208_海門村、~209_潮樂村、~210_西華村、~211_港墘村、~212_大岞村。
● 山霞鎮(代碼350521108)
鎮政府駐新街,轄16個行政村:~201_山霞村、~202_垵固村、~203_鷹園村、~204_前張村、~205_新塘村、~206_宣美村、~207_田墘村、~208_山腰村、~209_後洋村、~210_大淡村、~211_東坑村、~212_下坑村、~213_青山村、~214_埭透村、~215_田邊村、~216_東蓮村。
● 塗寨鎮(代碼350521109)
鎮政府駐塗寨街,轄26個行政村:~201_塗寨村、~202_新亭村、~203_陳芹村、~204_靈山村、~205_溫厝村、~206_上村村、~207_曾厝村、~208_莊內村、~209_互助村、~210_山尾村、~211_廖厝村、~212_和弄村、~213_文峰村、~214_鬍厝村、~215_岩峰村、~216_麯江村、~217_東莊村、~218_大廳村、~219_塔上村、~220_下謝村、~221_古山村、~222_南埠村、~223_瑞東村、~224_東坂村、~225_社壩村、~226_金相村。
● 東嶺鎮(代碼350521110)
鎮政府駐東嶺街,轄18個行政村:~201_東嶺村、~202_大丘村、~203_潘厝村、~204_湖埭頭村、~205_三村村、~206_許山頭村、~207_前林村、~208_東埭村、~209_湖邊村、~210_西埔村、~211_小丘村、~212_彭城村、~213_荷山村、~214_赤石村、~215_前厝村、~216_塗厝村、~217_埔尾村、~218_石井村。
● 東橋鎮(代碼350521111)
鎮政府駐東橋村,轄18個行政村:~201_東橋村、~202_南湖村、~203_珩山村、~204_西坑村、~205_大吳村、~206_珩海村、~207_燎原村、~208_厝鬥村、~209_坑尾村、~210_西湖村、~211_香山村、~212_竿嶺村、~213_梅莊村、~214_嶼頭山村、~215_埔殊村、~216_散湖村、~217_後建村、~218_東湖村。
● 淨峰鎮(代碼350521112)
鎮政府駐山前,轄21個行政村:~201_蓮峰村、~202_湖街村、~203_山前村、~204_鬆村村、~205_杜厝村、~206_城前村、~207_墩北村、~208_上廳村、~209_塘頭村、~210_墩中村、~211_墩南村、~212_淨北村、~213_東洋村、~214_洋邊村、~215_赤土尾村、~216_淨南村、~217_前爐村、~218_五群村、~219_坑黃村、~220_厝頭村、~221_獅頭村。
● 小岞鎮(代碼350521113)
鎮政府駐西林,轄9個行政村:~201_前群村、~202_前峰村、~203_前海村、~204_新橋村、~205_後內村、~206_蠃山村、~207_東山村、~208_南賽東村、~209_南賽西村。
● 輞川鎮(代碼350521114)
鎮政府駐中西街,轄25個行政村:~201_輞川村、~202_大潘村、~203_後任村、~204_社坑村、~205_許厝村、~206_許埭村、~207_下江村、~208_小山村、~209_梧山村、~210_錢埔村、~211_試劍村、~212_莊上村、~213_更新村、~214_玉圍村、~215_京山村、~216_居仁村、~217_峰崎村、~218_峰南村、~219_後許村、~220_前洋村、~221_坑南村、~222_吹樓村、~223_五柳村、~224_南星村、~225_後坑村。
● 百崎回族鄉(代碼350521200)
鄉政府駐白奇村,轄5個行政村:~201_裏春村、~202_白奇村、~203_蓮埭村、~204_下埭村、~205_後海村。 |
|
◆ 民風民俗
惠安民俗古樸,具有中原傳統和地方習慣互相結合的特色,雅俗共賞。
● 過春節,道恭喜。此外上元節(元宵)也是大節日,傢傢挂花燈,小孩提紙燈,漫村轉,口裏喊着:“狀元遊街燈”,跳火盆,歡宵達旦。 惠女服飾
● 清明節,春祭敬祖,踏春掃墓燒紙錢,寄托對逝者的緬懷和哀思。
● 五月節也就是端午節,這時是黃梅季節要過渡到暑天,傢傢戶戶都做粽,俗稱“補天”,以祈求不再下雨;在鄉村,這一天要竜頭“採蓮”,村民們唱“嗦蓮”的採蓮歌,邊唱邊走,繞完全村,以此祈求豐收和健康。
● 做“七娘媽生”,即七夕(現有稱中國的情人節),起源於“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這一天傢傢要擺紙轎、胭脂盒、花粉,拜七娘媽,以求庇佑。是一年中很濃重的一個節日。
● 普渡日,就是中元節。農歷七月十日起,歷時一個月,分鋪分區祭祖先、設宴席、演戲、請客,最後一日再燒燈,擺些菜碗,喜慶結束。
● 中秋節,惠安人過中秋節的熱鬧程度僅次於“上元”。這時秋高氣爽,又是收成季節,婦女們就買月餅,蒸煮炸甘薯、芋頭,小孩們則到處撿磚瓦片造塔仔,當月滿天心,傢人團聚賞月、吃餅、或搏“狀元”餅,而小孩子分到月餅後,就結伴去拜他們造的塔仔公。這一夜,許多人都圍在一起品茶、吃餅、賞月,有的則在海邊悠然地吹奏南麯,很有雅趣。
● 九九重陽節,登高遠足,親人團聚,其樂融融,是一項很有詩意和人情味的活動。
● 鼕至,就是鼕節。用糯米粉搓丸或做成雞、鴨、狗、豬、羊、牛六畜的模樣蒸煮,還舉行隆重的鼕祭。
● 做“年兜”。在除夕的前幾天,傢傢戶戶都“除塵”貼春聯,備辦年貨,蒸糕,還要送神。除夕當夜,傢人團聚點燈到天明守歲,到半夜12點整傢傢戶戶都要燃放鞭炮,送舊迎新。
◆ 特色工藝和特産小吃
● 惠安石雕魚捲、魚丸、魚簽
● 惠安木雕
● 惠安瓷雕
● 惠安泥雕
● 惠安漆雕
● 惠女服飾
● 惠安南派布袋戲
● 崇武魚捲
● 紫山餘甘
● 洛陽鯽魚
● 小乍魷魚幹
● 小乍黃花魚
● 後洋“菜頭”
● 獺窟魚餅、魚簽
● 惠安豆腐、豆幹
● 惠安“鐵羅漢”茶
● 淨峰熊膽酒
● 東園獅子頭
● 惠安燒肉粽
● 崇武梭子蟹
● 惠安魚鬆
● 惠安五花腸
● 惠安切章魚
● 惠安褶牡蠣
● 糯米丸子
● 清蒸鰻魚幹
● 五香捲
● 白水豬腳
● 八爪章魚
● 地瓜粉捏
● 蘿蔔糕
● 牛百葉
● 面綫糊
● 海蠣煎
● 冰石花
◆ 推薦旅遊景點
● 崇武古城
● 洛陽橋
● 淨峰寺
● 科山寺
● 科山森林公園
● 中新花園
● 中國雕藝城
● 一片瓦寺
● 平山寺
● 溪濱公園
● 山霞青山宮
● 山霞青山灣旅遊度假村
● 洛陽雲蓋寺
● 洛陽陳金城、陳伯達故居
● 塗寨安固石亭
● 崇武半月灣
● 崇武西沙灣
● 崇武赤湖海濱森林公園
● 崇武石雕博覽園
● 小岞惠女民俗風情保護區
● 大岞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 音樓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 輞川虎嶼岩景區
● 輞川侯卿古驛道
● 張坂大墜島
● 百崎歷史人文旅遊區
● 淨峰金熊觀賞園
● 紫山筆架山
● 塗寨文筆峰
● 黃塘施琅將軍陵園
● 蠃陽王潮墓
● 蠃陽盤竜古驛道
● 蠃陽靈山仙境
● 武功大夫第
● 解放軍烈士廟
● 獺窟媽祖廟
● 玉嶺古寺
◆ 歷史文化名人
● 辜鴻銘-清末民初學貫中西的大學者、時稱“文壇怪傑”
● 辜振甫-海基會前董事長,“汪辜會談”之辜
● 陳金城-清代進步思想傢、愛國士大夫,著有《怡怡堂文集》
● 陳伯達-官至中國共産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參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
● 吳文季-歌唱傢、作麯傢、民歌《康定情歌》的采編者
● 李 周-清代南派石雕一代宗師,創“南獅”風格和“針黑白”技藝(即今影雕)
● 黃吾野-明代大詩人、自號“吾野山人”
● 黃宗旦-北宋文學家、詩人、被譽為“國朝才子”
● 蔡 襄-宋四大傢之首、詩人、書法傢、宋政治傢
● 張瑞圖-明代四大書法傢之一、畫傢、極殿大學士
● 盧 琦-元代大詩人、元末閩中文學四大名士之一、元政治傢
● 溫 革-宋文學家、科學家,著有百科全書編著《分門瑣碎錄》
● 張 嶽-明“泉州三狂士”之一,與嚴嵩同朝為官,諍臣
● 劉望海-明萬歷進士、官至七省巡按使
● 張 勇-清代水師名將
◆ 惠安之最
● 崇武古城: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花崗岩濱海石城
●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海港大石橋,被譽為“海內第一橋”
● 惠安石雕:中國石雕之都,南派石雕的代表
● 惠女服飾:中國唯一穿着奇特服飾的漢族女性群體
● 惠安影雕:被譽為“中華一絶”
● 劉碧蘭:中國第一影雕師
● 崇武岩雕:全國規模最大的“大地岩雕藝術”
● 園林建設:福建省首個“國傢園林縣城”
● 走馬埭:福建省第一塊基本農田保護區
● 外走馬埭圍墾工程:全國最大的圍墾工程,圍墾面積5.15萬畝
● 崇武鎮:全國十佳古鎮,中國魅力鄉土民風名鎮
● 大岞村:福建十大最美的鄉村之一
● 崇武海岸:全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
● 崇武港:國傢中心漁港之一
● 鬥尾港:全國四大中轉港口之一 |
|
◆ 主要工業園區
● 城南工業區
● 城北工業區
● 惠南工業區惠南工業區
● 惠東工業區
● 黃塘臺商創業基地
● 緑𠔌臺商高科技産業基地
● 洛秀臺商投資區
● 泉惠石化園區
● 城關科工貿中心區
● 崇武沿海對臺經貿旅遊區
● 鬥尾港臨海工業區
● 秀塗港口工業區
◆ 名企名牌
● 惠泉啤酒
● 達利食品
● 惠安石雕
● 達派箱包
● 安達船務
● 碧蘭影雕
● 曼玲魚捲
● 惠香飄花生油
● 仕達斯服飾
● 友達包袋
● 奇利達石材
● 堅石實業
● 愛格樂服飾
◆ 當代惠籍名企業傢
● 孫江榕(大拇指實業集團總裁)
● 孫少鋒(中緑集團總裁)
● 許世輝(福建達利集團總裁)
● 李德文(福建金帝集團總裁)
● 郭添法(西藏南方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 蔡炳河(惠安廣海房地産總裁)
● 黃保欣(香港“塑膠大王”,大紫荊勳章,亞洲電視主席)
● 林慶金 (亞洲巧剋力之王,馬來西亞林慶金集團創始人)
● 康志煌(福建五洲集團總裁)
● 陳錫忠(達派箱包有限公司董事長)
● 張桂芳(泉州旭峰房地産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 莊 凌(福建嘉竜集團董事長)
● 張庭傑(冠亞控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陳榮聰(泉州盛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劉碧蘭(泉州碧蘭影雕有限公司總經理)
◆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惠安人秉承愛拼敢贏的精神,開拓創新,惠安社會經濟跨越式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九年躋身全國百強縣行列,2009年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市)第29位,並榮獲第四屆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第51位)、“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第35位)和“最具區域帶動力百強”等殊榮。惠安素有“石雕之鄉”、“建築之鄉”、“漁業強縣”之美譽,先後榮獲了中國石雕之都、中國民間藝術(雕藝)之鄉、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科普示範縣、科技進步先進縣“五連冠”、科技進步示範縣、國傢級食品安全示範縣、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縣、國傢園林縣城和福建省文化先進縣、雙擁模範縣“三連冠”、優秀旅遊縣、最佳旅遊目的地、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等稱號。經過30年的改革與發展,惠安已經從一個資源短缺的農業大縣邁嚮工業強縣,從溫飽型社會邁嚮寬裕型小康縣,並逐步形成了以港口和城區為依托,支柱産業和區域特色經濟並駕齊驅的發展格局,成為福建省縣域經濟比較活躍、社會進步比較顯著、發展勢頭比較強勁的沿海開放縣份之一。作為經濟競爭實力較強、外嚮度較高、發展後勁較足的沿海開放縣和投資熱點地區之一,惠安具有獨特的區位、港口、産業、僑臺、人文等優勢。
● 區位優勢。惠安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中部,東臨臺灣海峽,距離臺灣島97海裏,毗鄰泉州中心城市,海陸交通發達,為國道324綫中心點,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中樞點,是大陸離臺灣中部最近的地區之一,還位居上海至廣州海上運輸路綫的中間位置,距廈門港80海裏、福州港90海裏,受廈門和福州兩個方向輻射,在加強閩臺經貿文化合作上地位突出,是為海峽西岸東南沿海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 港口優勢。惠安擁有長達200多公裏的海岸綫和鬥尾港、崇武港、秀塗港等天然良港,可建30萬噸級碼頭泊位10多個,鬥尾港區長年不淤不凍、深水岸綫長、水域面積寬、工程水質好、環境容量大,是國內罕見、國際少有的深水良港,被交通部規劃為全國四大中轉港口之一。
● 産業優勢。惠安素以“漁業強縣”、“建築之鄉”、“石雕之鄉”著稱於世,惠安現已形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石雕石材、食品飲料、鞋服包袋、建築裝飾等四大主導産業,以及船舶修造、石化後加工業和旅遊業等新興産業。
● 僑臺優勢。 惠安現旅居海外僑胞90多萬人,臺灣漢族同胞中也有90多萬人祖籍惠安。他們造福桑梓,踴躍參加家乡建設,構成了惠安發展外嚮型經濟的新優勢。惠安現建有黃塘臺商創業基地、緑𠔌臺商高科技産業基地、洛秀臺商投資區三大臺商創業基地,是福建,乃至全國重要的臺商投資基地之一。
● 人文優勢。惠安歷史積澱深厚,人文名勝薈萃,素有“海濱鄒魯”之美稱,擁有“中國魅力鄉土民風名鎮”和“全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崇武。這裏是國學大師辜鴻銘的故鄉,也是《康定情歌》的采編者吳文季的故鄉。這裏有全國唯一穿着奇特服飾的漢族女性群體,也有南派石雕之都的美譽。惠安女服飾、惠安雕藝是國傢民族民間保護工程,也是國傢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 展望未來。惠安“十一五”宏偉藍圖已經繪就。全縣將力爭用5年時間,使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800元,財政收入超30億元,用10年時間超100億元,實現“五個基本”目標任務,即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構建現代化港口工貿旅遊新城區主體框架、基本建成海峽西岸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基本建成海峽西岸國際港口和物流基地、基本建成海峽西岸國際旅遊度假區。積極參與構建大泉州濱海城市群,實現建設農業高效、工貿發達、旅遊興旺、科教先進、城鄉一體的具有閩南僑鄉特色的泉州濱海新城區。目前,惠安在建大型項目有:福建聯合煉化30萬噸原油碼頭、泉州船廠修造船項目、中化1200萬噸重油深加工項目、秀塗萬噸多用碼頭、外走馬埭圍墾工程、垃圾焚燒發電廠、惠安電廠等等。這些項目的建設,大大地促進了惠安的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品位,港口作為惠安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對惠安未來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有着優越的自然條件、人文優勢和時代背景,未來的惠安必將是海峽西岸一顆璀璨的明珠。 |
|
◆ 惠安石雕
惠安素有“雕藝之鄉”的美稱,包括石雕、木雕、磚雕、瓷雕、灰雕等五大類,其中以石雕最具代表性,被譽為“中國石雕之都”。惠安石雕的發展歷史悠久,尚存的唐朝王審知之兄王潮墓中的花紋浮雕,已逾千載。據考古研究發現惠安石雕工藝起源於漢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1600多年前的晉朝,石雕作為永久性的藝術已被應用,當時的閩林始祖林祿墓中,就有文武仲翁虎、羊的石圓雕等立於墓園以示壯觀。根據史書的記載,明朝初期,惠安崇武一帶已有不少的石雕作坊,明朝嘉靖年間,崇武有數十傢上規模的石雕作坊,當時五峰等地就有大批人從事青石雕,被譽為“南匠”。
惠安石雕明代以前,惠安石雕多以石人、石獸為主,主要為圓雕,這些作品粗獷流暢,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原文化的特點。進入明代,惠安石雕內容趨於豐富,技藝也較為精湛。明末清初,惠安石雕逐步走嚮成熟,藝術風格轉為精雕細琢,形成了惠安石雕的獨特風格,竜柱、獅子就是那時的代表作。清朝光緒年間開創南師風格和“針黑白”影雕技藝的南匠代表李周的傳人開始走出惠安,足跡遍及閩東南、臺灣省。福州的“蔣源成”、廈門的“蔣泉記”、“蔣泉益”就是很好的例證。這個時期,惠安石雕技藝已臻完美,泉港區峰尾東嶽廟的那對竜柱,可以用石頭敲擊來藉聲辨認雌雄。清末時期,在北京頤和園舉行的全國性工藝品競賽中,惠安石雕以玲瓏、纖巧、流麗、繁縟的特點,在全國雕刻藝術中獨樹一幟。二十世紀以來,惠安石雕開始名揚天下,民國年間的南京中山陵、廣州黃花崗烈士陵園,成為惠安石雕能工巧匠的驕傲。解放後,惠安石雕如霖甘露,得到快速發展,1953年,崇武老藝匠蔣瓦水、蔣友纔等率領500石雕工匠赴京參加北京十大建築的工程建設,承擔包括人民大會堂10根大圓柱在內的幾乎所有石構件的加工製作和安裝任務。同年,惠安300多名雕藝匠參加集美學村和陳嘉庚陵園-——“鰲園”的建設,整個陵園的雕刻工藝超凡脫俗,園內的650件青石雕,內容集古代歷史題材、中國革命史與新中國建設史於一身,是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的奇跡,被視為中國石雕藝術的大觀園。1961年惠安創辦第一傢現代化石雕廠——惠安縣石雕廠,由此翻開惠安石雕史嶄新的一頁。然而“文化大革命”給惠安石雕産業帶來沉重打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又給惠安石雕帶來新生,惠安石雕從此開始了從“小作坊”到“産業化”生産經營的大跨躍,形成了六大工藝,數百個品種。 2006年5月20日,惠安石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作為南派石雕藝術的代表,惠安雕匠世傢林立,人才輩出,擁有一大批技術精湛的工匠和一大批能代表我國民間雕藝最高水平的作品。目前,石雕石材業已是惠安縣五大支柱産業之一,占惠安年工業總産值的1/4強。惠安石雕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和鮮明的時代性,其主要以硬質的青石料、花崗岩等為原料,其傳統種類包括圓雕、浮雕、影雕、鏤空雕等等,到目前,惠安石雕已發展形成了圓雕、浮雕、綫雕、影雕、沉雕、彩雕六大工藝,及碑石加工、環境園林雕塑、建築構件、工藝雕刻、實用器皿等五大係列數百個品種,3000多種石材原料來自世界和國內各地。用中國雕塑界的“泰山北斗”錢紹武老先生概括的一句話:惠安石雕傳統工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惠安石雕的主要經典代表作:泉州東西塔、惠安洛陽橋、北京頤和園中五峰縷花椅桌、臺北竜山寺竜柱、南京中山陵醒獅、華表、南昌起義紀念館、井岡山紀念碑、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柱礎、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毛主席紀念堂、江蘇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北京中華世紀壇、廈門集美學村、陳嘉庚陵園——“鰲園”、緬甸竜柱、韶山毛澤東詩詞碑林、南昌八一紀念塔、江蘇????城新四軍抗日路綫圖沉雕、中國海關總署大廈大型石雕、湄洲島天上聖母媽祖雕像、海南三亞“鹿回頭”雕塑、廈門鼓浪嶼鄭成功巨型雕像、福州西禪寺中國最高石塔報恩塔、深圳萬福廣場九竜柱、西安兵馬俑陳列館、南京雨花石紀念館、黃帝陵、青川藏公路紀念碑、盧溝橋抗戰勝利50周年紀念館、錦州解放紀念館、遼瀋戰役紀念碑、陝西歷史博物館、金門蔣經國紀念館、廣州玄武塔、臺灣鳳山五百羅漢、臺灣嘉義九竜壁和九竜池、澳門媽祖文化村、日本鑒真和尚園、馬來西亞馬六甲海峽三寶山的鄭和雕像、美國華盛頓國傢廣場馬丁·路德·金雕像、日本那霸“福州園”、江西瑞金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場大型浮雕《共和國從這裏走來》、惠安科山公園百獅園、崇武石雕博覽園等等。
◆ 惠安女
惠安女主要分佈在福建惠安東部的崇武鎮郊和山霞鎮、淨峰鎮、小岞鎮,她們的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淨峰兩個類型。從整體上看,惠女服飾的色調柔和莊重,自上而下色調逐漸加重,給人以沉穩感。不同的是,前者鬥笠較大、厚、重,笠面和尖頂有小弧度,尖頂有小棕色漆紅;後者鬥笠較細、薄、輕、小,笠面和尖頂平切,尖頂沒有鑲紅棕片。前者頭巾多為藍底白花和緑底白花;後者也蒙頭巾,但多為紅底白花,中青年婦女多把雙辮子折在頭頂的兩側,包上頭巾似有梭角的感覺;手上也提有竹籃。惠安女頭戴的鬥笠塗上黃漆,具有防日曬雨淋作用。花頭巾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上綴緑或藍色小花,或是緑或藍底上綴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係頭上,有擋風防沙、禦寒保暖和保護發型等作用。在頭頂前方還別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婦女頭髮還留有劉海。由於不論春夏秋鼕,她們總是把頭包得嚴嚴實實,卻讓肚皮露在外頭,褲子又特別的寬大,民間戲稱之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
惠安女的服飾顔色豔麗,衣褲除太青蘭、蘋果緑、黑色以外,還有白底柳條花紋或上下緑白拼接而成的。鼕春季多藍、黑色,夏季多蘋果緑、白地柳條綫或兩色套裝。上身穿的是斜襟衫(截衫),又短又窄,衣身、袖管、胸圍緊束,衣長僅及臍位,肚皮外露,襯托出女性身段的麯綫美;袖長不到小臂的一半且緊束,袖口滾接二環節,一環為黃或金黃色,一環花布;上衣下襬弧度為橢圓形,嚮外彎展至袖攏,使腰間五彩塑料絲褲帶和銀褲鏈顯耀示人,又可避免勞動時弄髒衣沿衣袖。其花紋圖案大都是不規則的細點、細紋、細塊等。下身褲子多是黑色的,也有深藍色的。褲筒甚為寬大,褲頭衹到臍下。褲式腰圍小、臀圍大,褲筒為30釐米,大筒褲的褲腳則有的寬達40釐米,因其寬闊,故移步迎風搖曳飄蕩,風韻飄逸,也便於生産勞作,海水打濕、汗水浸漬,風一吹很快就幹了。中老年婦女穿的是大筒褲,褲腳寬約36釐米,褲頭為臂部的一倍寬,年輕婦女多穿褲管寬大的西裝褲,用黑色綫布或尼竜布製成,衹在婚禮、葬禮、回夫傢或外出做客時,纔穿傳統的寬綢褲。穿上寬筒的黑褲時,惠安女通常都用四至八條編織帶紮緊褲頭,這些編織帶一般都是用色彩鮮豔的塑料絲編織,多為紅色和藍色,圖案精巧,總寬約7至9釐米,顔色分外醒目;已婚婦女則多加上銀褲鏈,懸挂在臀部上,把腰部、臀部構成的麯綫美襯托出來。婦女婚裝則用全套黑色絲綢衣服,式樣與平日相同,但無綉飾,顯得典雅端莊。黑、藍基調上所綴綉飾,打破服裝的呆板格局;色彩不佻不亂,至為和諧,藝術效果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袖套則多為從事勞動的青年婦女所用,一般為黑、黃、藍三色,袖套上配有悅目的色彩綫條和圖案,與上衣相配,更有新意。袖套除了幹活時可以保護衣袖以外,還有夏天防曬(惠安女的服飾衣袖較短)、鼕天禦寒的作用。惠安女的服飾是實用與美觀的完美結合,如漁船進港,協助搬運魚貨,或出港挑水送糧,寬褲便於涉海,短袖便於勞作,黃鬥笠頂炎日,花頭巾禦風沙,而頭巾的花卉圖案和顔色,是美的選擇,增加了女性的丰采、神韻。
惠安女的婚俗也很奇特,婚嫁那天,新娘身着黑衣褲——又稱為黑鳳凰衣,打着黑傘,由娘傢的親朋好友陪送過來,男方並不派人前去迎接。據說新婚第一夜,新娘是不能上床的,衹能站在床邊過夜。她們結婚三天以後就要回娘傢長住,直到這一年的除夕夜,丈夫纔可以將妻子接回傢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又必須把妻子送還娘傢。此後,衹有等到較大的傳統節日來到時,比如春節的時候,清明的時候,還有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還有鼕至和農忙的時候丈夫方可將妻子接回小住一到二日,如此反復,直到妻子生了孩子,方可名正言順地長往婆傢與丈夫共同生活。其實,惠安女形成這種一個長住娘傢的習俗,並非無中生有。因為男人長期在外捕魚,打工,女人在傢從事副業和農業,從而形成了惠安女長住娘傢的習俗。長住娘傢的習俗,過去給許多惠安女帶來不幸,隨着時代的發展,這些舊習俗有了許多變化。
惠安女的勤勞勇敢、善良賢惠的美德與其美麗的服飾和奇特的婚俗同樣著名,尤其是惠安女的吃苦耐勞,着實讓人佩服,因惠安一帶的男子多出外謀生或出海打漁,惠安女則成了建設家乡的主力軍。她們開公路、修水利、種田地、補漁網、敬公婆、教子女,鋸木、扛石頭、拉板車,雕石、織網、裁衣和經商做買賣,裏裏外外,不分粗活、重活、細活,事事能幹、樣樣出色,真可謂全能媳婦。上世紀50年代,以數萬名惠安婦女為主力軍的幹部群衆,剋服了艱苦的自然環境和落後的設備、技術條件,靠着“現在苦一些,以後就不會艱苦了;現在還要吃地瓜幹,以後就可以天天吃大米了”這樣樸實的感情,發揮令人難以想象的衝天幹勁,建成了一座庫容達1.26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使十年九旱的“地瓜縣”變成了米糧倉;60年代,8名惠安女跨海開發大竹島的事情名聞全國;80年代,惠安女又創下一大奇跡,成功修建了大岞避風港……“惠女精神”是時代的見證,作為一種優秀的精神文化,其吃苦耐勞、樂於奉獻、勇敢堅強、聰慧善良、開拓創新的思想內核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並發揚光大!她們是中國婦女的楷模!
◆ 惠泉啤酒
惠泉啤酒是福建省最大的啤酒生産企業之一,也是全國啤酒行業十強企業之一。其以“福見惠泉”、“我拼我精彩”等品牌傳播,將惠泉啤酒的企業文化和品牌文化牢牢地貼合着閩南文化的精髓,以閩南文化獨特的風格、世界級的啤酒技藝吸引着一大批啤酒愛好者。閩南人重感情,講豪情,愛拼敢贏,惠泉啤酒從啤酒的口感、外包裝的觀感,都力顯閩南人特有的豪邁與激情,具有濃厚的鄉土情結。
惠泉啤酒 惠泉啤酒公司源於1938年惠安一位王氏企業傢創辦的瓜幹酒手工小作坊,解放後其被改造為地方國營惠安酒廠。1983年,公司在全省首傢引進啤酒露天大罐發酵新技術,自此拉開了惠泉啤酒快速發展的帷幕。改革開放以來,公司積極實踐鄧小平同志“發展纔是硬道理”思想,以敢為人先求發展的膽略,艱苦奮鬥,努力拼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並以質量、科技、機製、效益等之先,贏得中國啤酒界的矚目。公司於1989年晉升為國傢二級企業,1995年在全國啤酒業第三傢通過GB/T19000-ISO9002質量體係認證,同年榮升為國傢大型企業,並作為福建省首批試點單位,開始積極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之路。1997年2月正式創立福建省第一傢國有絶對控股的規範化股份製啤酒集團公司,成為福建國有企業成功改製的一面旗幟,受到中央、省部委的高度評價。2000年公司被中國質量技術監督局授予“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單位”稱號,並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奬狀”。2003年2月26日,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A股6300萬股,並正式挂牌上市,成為全國行業第六傢上市公司。2004年4月28日,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惠泉啤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燕京惠泉的強強聯合,發揮兩者優勢,推動了惠泉啤酒的快速發展。公司現有四個啤酒生産基地(本埠南廠、北廠,福鼎,江西撫州),總生産規模設計年産能力80萬噸,現産能55萬噸啤酒,總資産近15億元,擁有一流的啤酒生産設備和雄厚的科技力量。公司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連續多年居福建省啤酒行業前茅。
惠泉啤酒公司的主導産品有惠泉本色純生、金國宴、一品麥、大清爽、黑爵士、一麥、吉品純生、真啤、大純生、國宴、精品等多個品種,先後獲得“中國名牌産品”、“全國啤酒行業優質産品”、“福建省名牌産品”、“福建省著名商標”等稱號,産品暢銷福建、上海、江西、廣東等二十多個省市和港澳臺地區,並遠銷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市場廣阔,廣受歡迎。
惠泉啤酒公司旗下擁有控股子公司泉州市金麥啤酒原料有限公司、惠安縣興竜包裝用品有限公司、燕京惠泉啤酒福鼎有限公司、燕京惠泉啤酒(撫州)有限公司,參股企業泉州市竜珠釀酒有限公司以及關聯企業泉州中德印務有限公司和泉州百威製蓋有限公司等,逐步形成以惠泉啤酒為竜頭産品的集團“産業鏈”。
2009年,憑藉着數十年在啤酒行業的積纍,依托着最先進的啤酒技藝,惠泉啤酒成功的推出了惠泉“本色”純生啤酒。惠泉“本色”純生的質量和口感較一般啤酒有很大的提升,擁有更清爽的口感,泡沫與回味更為豐富,麥香更濃郁,飲後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清爽與濃情也得到了很好的統一,並獲得國傢科技進步奬。“本色”是什麽?是一飲而盡時的萬丈豪情,是淺斟低唱時的柔情似水,也是陽光般的清爽微笑,是泡沫似的清澈眼神……杯酒之間,可容日月乾坤,真性情真本色,溶入到越飲越濃的杯酒之間。
◆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建於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是時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為抵禦倭寇而建,是目前我國惟一保存完好的名符其實的花崗岩濱海石城,歷經600多載春秋,依然巍峨屹立在東南之濱。城墻共長2567米,城基高5米,外壁連女墻高7米,內壁分二層各高約2米,並設有兩層跑馬道。墻上有墻碟、箭窗、窩鋪。四面設城門,東、西、北三座城門相似,都有月門,各有城門兩道,城門上各設烽火臺一座,南城門無月門,外加設一照墻。這些城墻、窩鋪、門樓、月城、墩臺、捍寨和演武廳,構成我國古代一套完整的戰略防禦工程體係。明代守丞丁少鶴曾有詩句贊道:“孤城三而魚竜窟,大岞雙峰虎豹關”。
崇武古城 崇武建城之初,由各地抽丁防守,至今還有“百傢姓,萬人丁”之稱(現尚有98姓氏),兵士們在這裏生息繁衍,為捍衛古城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海防的最前沿,崇武古城曾經在明代倭患其間首當其衝,屢遭進犯;亦曾失利陷城,鐵馬哀鳴。史書記載,明朝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倭寇一千多人從大岞登陸,千戶張榮身先士卒,率領軍民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終於保住古城,使崇武城免卻一場浩劫,但他卻轟然倒下,用熱血寫下人在城在的誓言。傳說中的十二爺,是十二位刀槍不入的英雄,他們在歷次的抗倭戰鬥中衝鋒陷陣,勇冠三軍,殺敵無數,令倭寇聞風喪膽,但他們也在戰鬥中流盡最後一滴血,他們不屈的靈魂與古城同在。明朝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率大軍馳騁在崇武前綫,剿滅倭寇,人民纔得以安居樂業。600百多年來,古城一代又一代的軍民憑藉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用生命譜寫出可歌可泣的戰鬥詩篇。 “護竜官”、“崇山官”、“崇報祠”、“元飼宮”、“十二爺官”等,都是古城軍民為紀念抗倭犧牲的先烈而建造的。
崇武古城作為歷史的見證人,還曾目睹鄭成功大軍揮師東渡,收復祖國寶島臺灣;目睹崇武軍民隨人民解放軍揚帆南徵,解放祖國南大門廈門島;目睹1956年周總理親自指揮崇武海戰,擊沉擊傷入侵的美蔣“永泰”、“永昌”號軍艦。崇武古城,作為“抗倭名城”和“英雄名城”被載人史册,名滿天下。
◆ 洛陽橋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從北宋皇佑四年至嘉佑四年,前後歷時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由當時的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泉州府志》中有雲,“萬安橋未建,舊設海渡渡人,每歲遇颶風大作,沉舟被溺而死者無算”,因名渡口為“萬安渡”以禱之,故原名“萬安橋”。另據史料記載,初建時橋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有46座橋墩,500個扶欄,28個石獅,7座石亭,9座石塔,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模巨大,結構工藝技術高超,名震四海,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橋,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被譽為“海內第一橋”、“天下第一橋”,與盧溝橋、趙州橋、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 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的開端,因在江海交匯處造橋,江闊水深,時有風潮,在當時工程十分艱巨,造橋者首創“筏型基礎”以造橋墩,先沿橋梁的中綫拋置大量的石塊,在江底形成了一道矮石堤,然後再於上面建造橋墩,並在橋下種植了大量牡蠣,使得橋基和橋墩石之間膠結牢固,這種方法稱為“種蠣固基法”,堪稱獨具匠心,且充分利用了自然資源,是我國古代一項重要的科學創新,現橋長834米,寬7米,尚存船形橋墩46座,橋的北端築有橋堤,橋由堤接出有41孔,通過江中小島後,繼續南展有7孔,接入橋南端橋堤。洛陽橋全橋共48孔,長540米,若計及兩端橋堤,則橋全長為834米。橋每孔有花崗石梁7根,每根梁高約50釐米,寬約60釐米,長11米。橋面兩旁護以石欄,有石根500柱,石欄長度與橋長同,但欄板、石柱今已不全。橋墩砌體相當龐大,兩端砌成尖形,以分水勢。此外有石獅28衹、石亭7座、石塔9座、橋堍四角有石柱等。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等遺址,橋南有蔡襄祠,祠內有蔡襄《萬安橋記》宋碑,全文共153字,用楷體書寫,記載造橋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參與的人物等,分刻在兩石碑上,每碑高2.89米,寬1.46米,厚0.3米,碑字分為6行,每字長1.8釐米,寬1.5釐米,一通是原碑,一通是解放後摹刻的,被譽為書法、記文、雕刻“三絶”。
洛陽橋曾歷經多次重修,其中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的重修、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地震重修和1932年因泉惠公路通車而添架鋼筋水泥橋面三次工程,是歷次重修中規模較大的。
附《萬安橋記》全文:
泉州萬安渡石橋,始造於皇佑五年庚寅,以嘉佑四年十二月辛未迄功。址於淵,釃水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為其長而兩之。糜金錢一千四百萬,求諸施者。渡實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職其事者:廬錫、王實、許忠、浮圖義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陽祭襄為之合樂宴飲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返京,道由出是,因紀所作,勒於岸左。 |
|
◆中學
▲相關代碼及名稱
● 2001 惠安一中*
● 2002 洛江中學
● 2003 惠安三中*
● 2004 惠安四中*
● 2005 惠安五中*
● 2006 青山中學
● 2007 荷山中學*
● 2008 惠南中學*
● 2009 黃塘中學
● 2010 張坂中學
● 2011 岩峰中學
● 2012 東周中學
● 2013 獺江中學
● 2014 濱江中學
● 2015 輞川中學*
● 2016 蠃城中學
● 2017 惠安二中*
● 2018 嶼光中學
● 2019 梅峰中學
● 2020 蒼湖中學
● 2021 五峰中學
● 2022 山霞中學
● 2023 淨峰中學
●2024 小乍中學
● 2025 玉埕中學
● 2026 東園中學
● 2027 秀江中學
● 2028 百奇民族中學
● 2029 後西中學
● 2030 尾山中學
● 2031 美仁中學
● 2032 上坂中學
● 2033 錦水中學
● 2034 工農中學
● 2035 鬆林中學
● 2036 崇武中學*
● 2037 文筆中學
● 2038 吹樓中學
● 2039 大吳中學
● 2040 東橋中學
● 2041 襄惠中學
● 2042 東山中學
● 2043 候卿中學
● 2044 蓮山中學
● 2045 許厝中學
● 2046 瑞東中學
● 2047 科山中學
● 2048 嘉惠中學*
● 2049 延壽中學
● 2050 乍港中學
● 2051 夥成中學
● 2052 溪東附中
● 2054 高級中學*
● 2055 廣海中學*
● 2097 蠃光中學
● 2099 惠安綜合
帶 * 號為高中或帶有高中的中學 |
|
- n.: Hui'an County
|
|
惠安 |
|
江蘇 | 城鎮 | 鄉鎮 | 地埋 | 廣東 | 行政區劃 | 福建省 | 泉州市 | 島嶼 | 福建 | 地理 | 地名 | ????業公司 | ????業 | 泉港 | ????務局 | 蠃陽鎮 | 圖書館 | 行政村 | 村莊 | |
|
|
惠安縣志 | 惠安縣醫院 | 惠安縣圖書館 | 惠安縣????務局 | 惠安縣博物館 | 惠安縣齋詠梅 | 惠安縣中醫院 | 惠安縣荷山中學 | 惠安縣人民醫院 | 惠安縣淨峰中學 | 惠安縣皮膚醫院 | 惠安縣商業賓館 | 惠安縣臺灣飯店 | 惠安縣教育基金會 | 惠安縣中國旅行社 | 惠安縣惠泉大酒店 | 惠安縣八一大酒店 | 惠安縣友誼大酒店 | 惠安縣榮興皮革廠 | 惠安縣宏華皮革廠 | 惠安縣洛陽皮革廠 | 惠安縣東紅服裝廠 | 惠安縣和平服裝廠 | 惠安縣鬆柏服裝廠 | 惠安縣新燕服裝廠 | 惠安縣惠坂皮革廠 | 惠安縣蠃東大酒店 | 惠安縣金都大酒店 | 福建惠安縣紡織廠 | 惠安縣健強服裝廠 | 惠安縣南旺服裝廠 | 惠安縣潮流服裝廠 | 惠安縣興業服裝廠 | 惠安縣惠峰服裝廠 | 惠安縣梧塘服裝廠 | 惠安縣友誼服裝廠 | 惠安縣聖發服裝廠 | 惠安縣僑實服裝廠 | 惠安縣恆信服裝廠 | 惠安縣霞陽服裝廠 | 惠安縣獅興服裝廠 | 惠安縣杏林服裝廠 | 惠安縣中源服裝廠 | 惠安縣寶英工藝廠 | 惠安縣彬河工藝廠 | 惠安縣傑興工藝廠 | 惠安縣衛生防疫站 | 惠安縣德盛工藝廠 | 惠安縣東橋中心小學 | 惠安縣鑫協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恆祥達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成磊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祥興工藝公司 | 惠安縣藝峰石雕工藝公司 | 惠安縣豪磊石業工藝廠 | 惠安縣雙輝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泰順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藝興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新合興石木工藝廠 | 惠安縣興盛工藝品有限公司 | 惠安縣鴻利達塑膠工藝廠 | 惠安縣鑫藝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宏恆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明興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華霞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揚藝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崇霞工藝石雕廠 | 惠安縣宗興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聯友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福全興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興霞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泉勇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隆盛皮塑工藝廠 | 惠安縣弘揚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肖厝東輝工藝廠 | 惠安縣磊安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芝晶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惠北華僑醫院 | 惠安縣煌盛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張坂東華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東嶺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大明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華新波麗玩具廠 | 惠安縣皮膚病防治院 | 惠安縣精神病療養院 | 惠安縣惠東華僑醫院 | 惠安縣惠南華僑醫院 | 惠安縣洛江華僑醫院 | 惠安縣鵬興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祥波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峰榮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三協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山明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鵬磊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朝發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彬華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豪光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聯利興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金竜達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惠南雕刻工藝廠 | 惠安縣世興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張坂三惠工藝廠 | 惠安縣大裕工藝品廠 | 惠安縣舜泰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霞華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山霞聯青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張坂雄盛工藝廠 | 惠安縣銀偉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錦峰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華隆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貽順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玉竜鞋塑工藝廠 | 惠安縣平全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祥發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恆鴻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國磊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培利興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竜香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惠榮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進峰竹製品工藝廠 | 惠安縣慶發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霞飛石影雕工藝廠 | 惠安縣南具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恆盛達塑膠工藝廠 | 惠安縣昆寶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園正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古明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華星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安磊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溪峰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碧泉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古典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廣遠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德盛包袋工藝廠 | 惠安縣崇武海峽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五峰美圓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張坂玉祥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秋豪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隆霞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雕霞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蠃陽霞東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江平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張坂鎮鵬義工藝廠 | 惠安縣新達慧木製工藝廠 | 惠安縣飛燕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大昌工藝有限公司 | 惠安縣晶雕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義興木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群力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恆業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嵋山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輞川新獻工藝廠 | 惠安縣信立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榮磊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張坂前福工藝廠 | 惠安縣盟盛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紫雲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曉東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洛陽鎮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興森達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崇武協藝工藝廠 | 惠安縣洛陽樹盛工藝廠 | 惠安縣泉磊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建明興福利工藝廠 | 惠安縣華竜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雲峰石業工藝公司 | 惠安縣力山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晉祥雕工藝有限公司 | 惠安縣恆利達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霞東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霞港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迪峰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美明木雕工藝廠 | 惠安縣崇武霞飛石雕工藝廠 | 惠安縣僑康陶瓷工藝廠 | 惠安縣碩磊石材工藝廠 | 惠安縣福盛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狼豹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奇大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富士來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恆前鞋業製品廠 | 惠安縣錦泰鞋業公司 | 惠安縣黎明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奇特立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騰飛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穎仕達鞋業公司 | 惠安縣廈惠鞋業聯合公司 | 惠安縣竜步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順達盛鞋業公司 | 惠安縣恆惠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愛化達鞋業公司 | 惠安縣洛陽上田服裝廠 | 惠安縣明達服裝鞋件廠 | 惠安縣明盛羽絨服裝廠 | 惠安縣飛華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廈惠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正大鞋業公司 | 惠安縣捷安特鞋業有限公司 | 惠安縣福達威服裝廠 | 惠安縣盟利達鞋帽服裝廠 | | 更多結果... |
|
|
東嶺鎮 | 東園鎮 | 張坂鎮 | 洛陽鎮 | 百崎回族鄉 | 崇武鎮 | 黃塘鎮 | 淨峰鎮 | 蠃城鎮 | 蠃陽鎮 | 塗寨鎮 | 紫山鎮 | 小岞鎮 | 輞川鎮 | 東橋鎮 | 山霞鎮 | 小乍鎮 | 百崎鄉 | 小岝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