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作者: 司馬紫煙 Sima Ziyan 作者:司馬紫煙
第 一 章
第 二 章
第 三 章
第 四 章
第 五 章
第 六 章
第 七 章
第 八 章
第 九 章
第 十 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詩人: 白居易 Bai Juyi 白頭新洗鏡新磨,老逼身來不奈何。耳裏頻聞故人死, 眼前唯覺少年多。塞鴻遇暖猶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 獨有衰顔留不得,醉來無計但悲歌 。 詩人: 劉應炎 Liu Yingyan 悲矣乎,杞人憂兮天莫支, 權臣秉鈞兮社稷危。外夷相侵民流離, 大廈將傾誰設施。悲矣乎, 吾將抱徐衍之石兮,歌箕子之黍離。 ①悲壯地歌唱:慷慨~ㄧ~當哭。
②指悲壯的或哀痛的歌:一麯~。 悲傷的歌麯 哀聲歌唱 悲歌 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樂府詩集·悲歌 行》 悲壯地歌唱。《淮南子·說林訓》:“善舉事者若乘舟而悲歌 ,一人唱而千人和。” 晉 陶潛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慷慨獨悲歌 , 鐘期 信為賢。” 宋 蘇軾 《次韻範淳父送秦少章》:“後生多名士,欲薦空悲歌 。” 峻青 《海娘娘》:“這時候,人的心裏就會情不自禁地産生一種慷慨悲歌 ,拔劍起舞的熱烈情感呢。” 悲壯或哀痛的歌。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徐幹》:“行觴奏悲歌 ,永夜繫白日。”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厄 宋 圍 陳 ,奏悲歌 於 下蔡 。”《紅樓夢》第二七回:“昨宵庭外悲歌 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艾青 《嚮太陽》詩:“永遠的唱着一麯人類命運的悲歌 。” ◎譯 名 輓歌
◎片 名 Elegy
◎年 代 2008
◎國 傢 美國
◎類 別 愛情/劇情
◎語 言 英語
◎字 幕 N/A
◎IMDB評分 7.2/10 (632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974554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視頻尺寸 624 x 336
◎文件大小 1CD 50 x 15MB
◎片 長 108 min
◎導 演 伊莎貝爾·科賽特 Isabel Coixet
◎主 演 佩內洛普·剋魯茲 Penélope Cruz ....Consuela Castillo
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David Kepesh
派翠西婭·剋拉剋森 Patricia Clarkson ....Carolyn
彼得·薩斯加德 Peter Sarsgaard
丹尼斯·霍珀 Dennis HopperDeborah Harry
Chelah Horsdal ....Susan Reese
Sonja Bennett ....Beth
米歇爾·哈裏遜 Michelle Harrison ....Student
◎簡 介
本片改編自菲利普·洛斯的小說《垂死生物》。主人公大衛是一位頗有聲望的文化評論傢,同時在紐約一所大學裏兼任講師。大衛單身漢的不羈生活在遇到24歲的康斯薇拉時受到了嚴重挑戰,這個來自富有的古巴家庭的學生,引起了他強烈的占有欲……
————————————————————————————————————————————————
劉天華二鬍名麯《悲歌 》
憂心忡忡 悲情忿忿
《悲歌 》又名《處世難》,1927年創作。大凡悲歌 之類,往往情緒壓抑怨憤,音調哀愁低沉。有的呼天搶地痛不欲生,有的欲哭無淚難以名狀。但此麯卻非一般,它不是個人或家庭遭受什麽不幸的“小悲小哀”,而是對國傢、民族前途命運充滿關切的“大悲大憤”,是劉天華內心情感強烈表露的産物。頗有點春秋戰國時期屈原大夫寫“離騷”的心情,又有點南宋抗金名將嶽飛仰天長嘯的激憤。其氣勢和震撼力,自然不能和兩位古人的作品相比,這或許是五四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弱點和劉天華本人經歷的局限性所致吧!
劉天華一貫主張從“東西方調和與合作中,打出一條新路來”,這首"悲歌 "正是他創作思想的體現。從作麯技法上看,這是一首單段體散板式的宣敘調,節奏很自由。它沒有引子,沒有鋪墊,一開始就單刀直入,進入了“角色”。旋律綫隨着情緒的起伏上揚或下落,完全不受人聲音域的限製,而是十分“器樂化”的。此麯現存資料有兩種弓法,都是劉天華親傳。其實從此麯産生直至天華逝世,弓法一直未最後確定,甚至連小節綫也是為便於初學者而勉強劃分的。這樣的情況,在二鬍麯創作中可以說很少見,在十大二鬍麯中是唯一的一首,這或許是由於此麯情緒跌宕,使作者很難確定一種唯一合適的弓法來加以表達。兩種弓法在連奏斷奏上有不同的處理,從而産生不同的呼吸和語氣。初學者可選擇一種,照譜練奏;成熟的演奏者則不必太拘泥,可以將兩種弓法加以溶和,自由運用和發揮。
《悲歌 》是劉天華創作的第四首二鬍獨奏麯,如果說,前三首主要是“繼承傳統音樂”的産物,那麽,這一首則有明顯的藉鑒西洋技法的印記。大量使用變化音(#I)(#5),甚至把五聲音階中常用的小三度(35)(61),變成大三度(3#5)(6#1),這或多或少會産生一些洋味,但聽來卻比較自然,並無怪誕彆扭的感覺。樂麯開頭幾小節象是西洋音樂的大調式,中間出現了"#5",又象是和聲小調。其實它的基本調式仍是中國五聲音階商調式。出現得最多的一個音“2”,是它的主音,樂句不論長短,總是圍着這個音轉,最後由鄰近音導入主音結束,全麯總體上仍保持着中國民族音樂的基本風格。劉天華對西洋音樂的技巧,不是模仿和照搬,而是融會貫通,西為中用。這首《悲歌 》可說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 beige
悲歌
elegy
一種表現哀傷情緒的聲樂麯或器樂麯。聲樂麯如J.馬斯內的《悲歌 》(原為《復仇女神》的配劇音樂),器樂麯如С.В.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麯(作品3之1)。
(錢仁康) n.: elegy, threnody, a woeful song, sad melody (song), sing with grieved sound, sad melody, stirring strains, dirge, sing with solemn fervour, elegy, sad melody, threnody, dirge, stirring strains, threnode n. mélodie triste, air mélancolique;
élégie, chant funèb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