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景名勝 : 中國 >北京 > 恭王府
顯示地圖
目錄
旅遊 Travel
恭王府 旅游
恭王府 旅游
  恭王府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於什剎海北岸的恭王府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也是今日北京城裏,60餘座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分為平行的東、中、西三路。中路的3座建築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後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160米,有40餘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3個院落,和中路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20多個景區各不相同。由於恭王府有着某些《紅樓夢》中所描繪的景物,因此有人說恭王府花園是大觀園的藍本。但是,許多人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王府的主人奕訴,是一等貴族,所以他的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格製,顯示其不可逾越的等級,明顯的標志是門臉和房屋數量。親王府有門臉5間,正殿7間,後殿5間,後寢7間,左右有配殿。低於親王等級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於這些數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顔色也是不能替越的。恭王府以前的主人是大姦相和坤,他修建的慶頤堂模仿了皇帝的寧壽宮,皇帝“加恩賜令自盡”時,這就是其中的一條罪狀。地址:前海西街17號交通:13、42、107、111、118、810、850等車可達。門票:60元(包括門票,專業講解員,參觀開放的景點及展廳,觀看王府大戲樓,並在戲樓內欣賞北京傳統節目演出、品嚐王府蓋碗茶和小吃)。如果衹是參觀恭王府,衹需要20元。
簡介 Introduction
恭王府 简介
  在風景秀麗的北京什剎海的西南角,有一條靜謐悠長、緑柳蔭蔭的街巷。在這條街巷之中,坐落着一座王府,它就是現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恭親王府。恭親王府的前身原為清代乾隆朝權臣和珅的第宅和嘉慶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
  恭王府作為清朝親王的府邸,其建築佈局規整、工藝精良、樓閣交錯,充分體現了皇室輝煌富貴的風範和民間清緻素雅的風韻。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南北長約330米,東西寬180餘米, 占地面積約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園占地28860平方米。
  府邸建築分東、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綫貫穿着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築是銀安殿和嘉樂堂,殿堂屋頂采用緑琉璃瓦,顯示了中路的威嚴氣派,同時也是親王身份的體現。東路的前院正房名為多福軒,廳前有一架長了兩百多年的藤蘿,至今仍長勢甚好,在京城極為罕見。東路的後進院落正房名為“樂道堂”,是當年恭親王奕欣的起居處。西路的四合院落較為小巧精緻,主體建築為葆光室和錫晉齋。精品之作當屬高大氣派的錫晉齋,大廳內有雕飾精美的楠木隔段,為和珅仿紫禁城寧壽宮式樣(此為和珅僭侈逾製,是其被賜死的“二十大罪”之一)。府邸最深處橫有一座兩層的後罩樓,東西長達156米,後墻共開88扇窗戶,內有108間房,俗稱“99間半”,取道教“屆滿即盈”之意。
  花園名為“朗潤園或萃錦園”,俗稱恭王府花園,徜徉於園中尤如漫步在山水之間。與府邸相呼應,花園也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以一座西洋建築風格的漢白玉拱形石門為入口,以康熙皇帝御書“福”字碑為中心,前有獨樂峰、蝠池,後有緑天小隱、蝠廳,佈局令人回味無窮。東路的大戲樓廳內裝飾清新秀麗,纏枝藤蘿紫花盛開,使人恍如在藤蘿架下觀戲。戲樓南端的明道齋與麯徑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構成園中之園。花園內古木參天,怪石林立,環山銜水,亭臺樓榭,廊回路轉。月色下的花園景緻更是千變萬化,別有一番洞天。諸多中外遊客慕名而至,尋覓着翠山碧水、麯徑幽臺在訴說的如煙往事。
  恭王府位於前海西街,建於1776—1785年,原為清代乾隆寵臣和珅的私宅,和珅因貪污罪於嘉慶年間被抄傢處死後,此處私宅便贈給了慶王。同治朝時,由於恭親王奕忻協同慈禧發動政變有功,慈禧太後便將此宅贈予他,而成為恭親王府。
  恭王府規模宏大,占地約6萬平方米,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擁有各式建築群落30多處,佈局講究,氣派非凡。其花園又名錦翠園,園內佈局、設計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造園模仿皇宮內的寧壽宮。全園以“山”字型假山拱抱,東、南、西面均堆土纍石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頗高。山頂平臺,成為全園最高點。居高臨下,可觀全園景色。
  由於恭王府府邸和花園設計富麗堂皇,齋室軒院麯折變幻,風景幽深秀麗,昔日有碧水瀠洄並流經園內,因此,一 嚮被傳為《紅樓夢》中的榮國府和大觀園。
  恭王府作為清朝親王的府邸,其建築佈局規整、工藝精良、樓閣交錯,充分體現了皇室輝煌富貴的風範和民間清緻素雅的風韻。
  恭王府是清道光帝第六子恭忠親王府第。前身為乾隆時大學士和珅的邸宅。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獲罪,邸宅入官,嘉慶帝將其一部分賜給其弟慶僖親王永磷,是為慶王府。以後鹹豐將慶王府收回,轉賜其弟奕沂,是為恭王府。鹹豐、同治年間曾整修,並在府後添建花園。
  王府的主人奕忻,是一等貴族,所以他的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規格,顯示其不可逾越的等級,明顯的標志是門樓和房屋的開間大小。親王府的門樓5間,正殿7間,後殿5間,後寢7間,左右有配殿。低於親王等級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於這些數字。屋頂的形式、屋瓦的顔色也是不能替代的。
福字文化 Fu word culture
恭王府 福字文化
恭王府 福字文化
  清代皇帝,在每年春節都要親筆御書大『福』字 , 賞賜給有功的王公大臣,以表示天子對臣下的恩寵。而王公大臣如能獲得皇帝賜賞的『福』字,會喜出望外,受寵若驚,感到皇帝對自己的信任,預示着官運亨通,飛黃騰達。
  康熙一生酷愛書法,雖然他的書法極佳,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在歷代皇帝的筆墨中最少,也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康熙對『福』字情有獨鐘,潛心長期鑽研其寫法,這或許是因為在古人看來,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一生都在追求『福』字的緣故。
  恭王府的『福』字碑為康熙御筆之寶,隱於密雲洞中,謂之『洞天福地』,縱觀康熙皇帝親筆所書的這個『福』字剛勁有力,頗具氣勢,右上角的筆畫像個『多』字,下邊為『田』,而左偏旁極似『子』和『纔』字,有偏旁像個『壽』字,故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為『多田多子多才多壽多福』,巧妙的構成了福字的含義,極富藝術性,且意味深長。更為珍貴的是碑的右上方,刻有康熙的玉璽以鎮福,因此此“福”字被譽為天下第一福。 恭王府府邸前身為乾隆權臣和珅的宅第,其後為慶王府,再後為恭王府。“多福軒”原為王府東路二宮門內的第一組完整四合院,是府邸中一處重要的殿堂,研究其歷史沿革並對它進行科學保護和修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恭王府作為一個大型宅第應始自和珅,東路“多福軒”應為和珅傢人的起居之所;乾隆五十四年固倫和孝公主下嫁和珅之子,我們根據有關史料和古代傳統習俗推測和珅應將“多福軒”等東路院落作為公主下嫁後的生活居所;和珅獲罪後西路居所賜予慶郡王永璘,並且東路建築內發現的高等級彩繪也證明,“多福軒”等東路建築應是由固倫和孝公主一直居住到去世。慶王府時期,“多福軒”被回收後究竟由何人使用因資料匱乏尚不得而知。恭王府時期,“多福軒”成為奕欣在王府中的會客之所,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溥偉承襲爵位和府邸居住至清朝滅亡,為還清復闢清朝所欠債款,溥偉不得已將恭王府房産變賣給天主教會學校。輔仁大學期間,“多福軒”成為其女院圖書館。1949年以後,“多福軒”成為供藝術單位使用的錄音棚,直至2002年方歸文化部恭王府管理處所有。
  合史料研究和現狀堪察,我們分析:“多福軒”自建成至今,在固倫和孝公主入住“和宅”前以及恭親王奕欣入住前進行過較大的修繕工程,其餘則是根據使用需要進行的日常維修和養護。基於“多福軒”歷史地位的特殊性和現存狀況,我們深感“多福軒”修繕已迫在眉睫。在文物局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註下,恭王府管理中心精心組織並和專傢、設計方、施工方共同努力,遵循文物修繕原則、以歷史資料為復原依據、以科學理念為指導對“多福軒”進行修繕。不久的將來,修繕後的“多福軒”將重新對外開放,以古代王府建築的完整形象和風貌展現自身的文物價值和歷史風采。
建築研究 Building Research
恭王府 建筑研究
恭王府 建筑研究
恭王府 建筑研究
  恭王府由於是在權臣和珅邸宅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和珅當年定罪的二十大罪狀中就有關於內檐裝修的“潛侈逾製”問題,如其中的第十三款“查得和珅房屋竟有楠木廳堂,其多寶格及隔斷門窗解放照寧壽宮制度”。因此恭王府的內 檐裝修在王府文化中別具一格,其所表現的特點尤為突出:
  一、 規格最高,可與宮殿建築比美:
  恭王府幾座主要廳堂的內檐裝修不僅是多寶格、隔斷,還可舉出仙樓、神殿帶毗盧帽的祭竈等裝修也與宮廷中別無二製。並有室內假山水池,裝修成室內小園林,更是別出心裁。
  二、 數量較多,形式多樣:
  從樣式雷圖中可以看到當年有內檐裝修的建築多達二十餘處,而且具有多種類型,如太師壁、寶座床、碧紗櫥、祭竈、萬字炕、幾腿罩、落地罩、炕罩、真假門、仙樓、書閣、多寶格、順山炕、前、後檐炕等。
  三、 界劃靈活,空間豐富:
  恭王府內各廳堂的空間根據使用功能劃分,格局多樣,其主要廳堂既有肅穆、莊嚴的開敞式大空間,又有私密性的小空間,既有對稱式的,也有非對稱式的,還有可以靈活組合的。有的適合接待高級賓客,有的用於薩滿教的祭祀活動,有的適合起居生活,有的作為寢息,不同的空間需求各得其所。
  四、 做工精細,技巧高超:
  從恭王府的裝修遺留物件中可知皆使用硬木,用材異常講究,加工的木料可以作出細小的截面,雕刻花紋起伏精確,而且使用圓形或麯綫拼出各種華格,衹有在精細的加工之基礎上才能完成,施工難度之大,令人嘆為觀止。 遺憾的是恭王府的原有內檐裝修,絶大部分已經無存,今天通過研究王府文化,要進一步將其發掘出來,結合今後的王府博物館展示要求,再現當年輝煌。
大事記 Events
恭王府 大事记
恭王府 大事记
恭王府 大事记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華殿大學士和珅在此開始建宅。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珅宅第基本建成。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乾隆去世後的第三天和珅獲罪,正月十六(2月20日),嘉慶皇帝列和珅二十大罪,抄傢籍産,正月十八(2月22日),嘉慶皇帝降旨賜和珅自盡。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皇帝將和珅宅第賜其弟(乾隆第十七子)慶郡王永璘,是為慶王府。嘉慶二十五年慶郡王永 璘卒,由其子及後人居住。
  鹹豐元年(1850年),鹹豐皇帝將慶王府賜給其六弟恭親王奕欣。鹹豐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恭親王奕欣遷居此府,始稱恭王府。光緒二十年(1894年)恭親王卒,由其孫溥偉襲爵恭親王。
  1912年,溥偉將恭王府所藏文物(除字畫外),全部賣給日本山中商會的山中定次郎。
  1920年左右,溥偉因復闢清王朝籌集經費及生活所迫,將恭王府抵押給天主教教會。十多年後利滾利,由輔仁大學代其償還欠債。
  1950年,輔仁大學由中央教育部接辦,其後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併。
  1950年,於府邸部分成立了北京藝術學院。
  1962年,周恩來總理在北京市副市長、著名紅學家王昆侖等同志的陪同下視察恭王府,指出要將恭王府保護好,將來有條件時對社會開放。
  1975年,周恩來總理在病重期間,委托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𠔌牧同志辦三件事:新建一座北京圖書館;修琉璃廠文化街;對社會全面開放恭王府
  1979年,在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𠔌牧同志的親自關懷下,占用恭王府的單位開始搬遷,恭王府的修復、開放工作提上日程。
  1982年2月,恭王府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按照中央領導同志提出的:“邊搬遷、邊修復、邊開放”的原則,基本完成了花園的搬遷工作和修復工程。
  1987年,國務院確定恭王府歸文化部管理。
  1988年,恭王府花園對社會開放。中國音樂學院搬出恭王府
  1989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同志、國傢副主席榮毅仁同志、國務院副總理鄒傢華同志到恭王府視察。1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同志到恭王府視察,並指示盡快開放恭王府
  1990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傢主席江澤民同志到恭王府視察。
  1996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同志到恭王府視察。8月日本首相橋本竜太郎先生參觀恭王府花園。
  1997年,在全國政協八屆五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就開放恭王府提出議案。12月文化藝術出版社遷出花園。
  1998年,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再次呼籲盡快全面開放恭王府
  1999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到恭王府視察並指示:“對文物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
  2000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到恭王府現場辦公,解决中國藝術研究院新址建設等問題。
  2001年3月,𠔌牧同志在北京市副市長汪光濤等同志的陪同下視察恭王府,並作出重要批示。
  2001年11月,恭王府自籌資金修復古建築“多福軒”,由文化部外聯局與雅高公司共同簽訂了聯合國教科文提供5萬美金修繕“多福軒”的協議。 2002年11月,恭王府管理處召開由清華大學主持的恭王府規劃方案的專傢論證會議。
  2003年3月,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處”更名為“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
  2003年11月5日,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𠔌牧同志到恭王府視察工作,中心主任𠔌長江同志對府邸主要建築的歷史和修復後的使用規劃做了介紹,修復“多福軒”工作得到李嵐清副總理的肯定。
維修狀況 Repair
恭王府 维修状况
恭王府 维修状况
  恭王府府邸古建修繕辦公室工作概況
  恭王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北京目前唯一保存比較完整可以對社會全面開放的王府建築。全面開放恭王府是周總理的遺願,受到黨的三代領導人的高度關註,黨和國傢領導人曾多次親臨視察並對保護和開放做出重要指示。在文化部的領導下,2002年府邸古建築已基本騰空,修繕工程即將全面展開。按照文化部要求,恭王府將在三年內完成府邸古建修繕工作,建成國傢級博物館,爭取於2008年對外開放。國傢財政部將撥經費1.8億,用於恭王府府邸的古建築修繕。因此,對府邸古建築進行保護修繕已成為恭王府的中心任務。為保證工程有效實施,恭王府管理中心經研究决定,成立“中心府邸古建修繕辦公室”,該辦公室專事負責府邸古建修繕工作。
  “中心府邸古建修繕辦公室”設主任、常務副主任、副主任及若幹工作人員,由恭王府管理中心各級領導及業務人員組成。
  “修繕辦公室”製定並頒布實施的《恭王府管理中心古建修繕辦公室工作運行規則》使修繕工作按程序、按規則有序運轉。
  2004年“修繕辦公室”全體成員在主任的領導下進行了卓有成效工作:
  1、委托“資金咨詢公司”與“項目管理公司”,為恭王府管理中心“府邸文物保護修繕工程”提供專項咨詢及管理
  服務,確保修繕工程優質、圓滿完成。
  2、完成《恭王府保護規劃》文本的修改、專傢論證及報批工作。該文本已於2004年8月獲國傢文物局批準,修繕工作以此為依據嚴格按程序進行運轉。
  3、完成“府邸文物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招標”工作,並在北京市勘察設計管理處招標辦公室備案。西城區公證處對評標進行了全程公證。
  4、與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簽訂《恭王府府邸文物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承包合同》,正式委托該院對府邸文物修繕工程進行古建修繕、復建、緑化及地下管網的總體方案設計工作。
  5、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簽定“恭王府府邸文物保護修繕工程部分建築基址考古發掘合同”,對銀鑾殿及東路垂花門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目前考古工作已結束,現場發掘成果為復建設計提供了依據。
  6、與中國林科院木材研究所簽定“恭王府府邸古建築主要木構件材質狀況勘查”合同,對府邸古建糟朽木構件進行檢測,工作已按期完成,為修繕設計提供了科學依據。
  7、聘請博物館和古建專傢就府邸博物館功能建設、彩畫、設計方案等相關專題進行研討,取得較好效果。
  8、與北京熱力集團簽訂規劃設計合同,進行熱力工程報裝、方案設計及規劃報批等工作。
  10、完成熱力外綫管網工程施工及監理招標工作,並與施工單位和監理公司分別簽定了合同,爭取2005年6月份完成工程任務。
  11、與西城區特迪雅拆遷公司簽定了搬遷合同,部分居民已遷出恭王府
  12、多方查找王府歷史資料,並取得較大成效,為原貌修繕及府邸建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澄懷擷秀” 建築修繕概況 "Clarification of mind and captures show" Construction Restoration Overview
恭王府 “澄怀撷秀” 建筑修缮概况
恭王府 “澄怀撷秀” 建筑修缮概况
  “澄懷擷秀”位於恭王府花園西北部,為面嚮水池而建的一組建築。2001年前由天主教愛委會使用,2001年 歸還恭王府。根據清代“樣式雷”圖記載,該建築由正房和東西耳房組成;修繕前西耳房已無存、東耳房殘損嚴重,正房雖保留較完整但也殘破不堪;為此恭王府决定對這組建築進行搶救性修繕,並將整修後的建築作為花園的一部分對遊客開放。2002 年我單位委托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對“澄懷擷秀 ”現存留的兩座建築現狀進行實地勘察。並根據現狀及有關資料進行修繕設計。北京恭王府古建園林建築公司承擔了工程施工任務。
  “澄懷擷秀”正房情況
  正房為勾連搭硬山頂,面闊五間前後出廊;前後檐繪有蘇式彩畫做裝飾。勘察中發現多處因年久失修而出現的建築殘破現象。改建後與文物原狀不符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前檐臺階為水泥製作,屬後人改建與原狀不符。
  臺階等部分石構件斷裂、歪閃、風化嚴重。
  墁地方磚及磚砌體有不同程度的風化、破損現象
  室內木構件油漆剝落、部分油漆顔色已改動。
  屋檐木構件多處糟朽。
  屋頂部分建築構件鬆動脫落、殘缺不全。
  屋脊相接處滲漏嚴重。
  前後屋檐下的灰磚散水已不存在。
  “澄懷擷秀”東耳房情況
  東耳房面闊三間,經查除部分建築構件殘損嚴重外,加建、改建較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問題 :
  墻體裝修已改動,大部分階條石斷裂走閃。
  室外地面臺階因地面擡高已被掩埋。
  山墻及房脊有部分地方已坍塌。
  柱頂石大部分被掩埋、露出部分已風化酥鹼。
  前後屋檐多數已糟朽。
  屋檐下已無磚散水等。
  澄懷擷秀東耳房修繕前 澄懷擷秀東耳房修繕後
  在調研基礎上,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製定出修繕設計方案並得到批準。
  北京恭王府古建園林建築公司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修繕原則,按照文物修繕工程的規範及古建築傳統施工工藝對該組文物建築進行了修繕。
  對後代加建和改建的建築物及室內裝修形式進行拆除、並按原形式進行恢復。
  對正房、東耳房分別采取揭瓦及落地大修等修繕措施。
  更換屋檐糟朽木構件。
  補配加固殘缺鬆動的建築構件。
  重新修砌散水,重砌墻體 。
  更換、補配前後臺階。
  補墁地面方磚。
  對木構件重新進行油飾等。
  恭王府古建園林建築公司在施工中嚴格按照修繕原則辦事,盡可能保留文物原狀,如:對正房前後檐原繪蘇式彩畫采取除塵不重繪的處理方式,既使原存歷史遺跡得到有效的保護,又展示出文物整修後的風采。
  結束語
  恭親王後裔愛新覺羅毓嶦先生對此次修繕工程非常滿意,親筆題寫了“澄懷擷秀”四個大字,現已製成匾額懸挂在正房明間前檐,使此座建築更具特色。修繕工程於2004年“五一”前竣工並對遊客開放,歷時兩年的修繕不僅使原殘破建築得到了有效的改觀,而且使其與花園內其他建築相互呼應形成一個整體格局,為恭王府花園增添了一處新的景觀。
恭王府“多福軒”修繕工程 Prince Gong's Mansion, "Fuk Hin" renovations
  “多福軒”院為進入恭王府府邸東路二宮門內的第一進院落,由於長期被占用、疏於管理,院內整體建築已面貌全非;在上級有關領導、部門的關心支持和我單位的努力下,於2002年騰退後歸恭王府所有。
  多福軒”院由正殿、正殿東西耳房、月臺、東西廂房、廂房南耳房等組成;正殿及東西耳房為硬山捲棚頂、上覆灰色 筒瓦、垂脊帶獸,前後檐均繪有彩畫做裝飾;其中正殿面闊五間前後出廊、殿前月臺方磚墁地,東、南、西各有石臺階一處;月臺南部現存古藤兩株。
  “多福軒”正殿是恭親王奕欣會客之所,據傳恭親王曾與李鴻章在此接見過英、法聯軍談判代表,商談《北京條約》 ;因此從歷史角度來看具有重要意義且一直受到史學界的關註。為使此處古建築盡快恢復原有歷史風貌,我單位决定利用自籌資金對院內正殿、正殿東西耳房及月臺等主要建築進行修繕;其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資助五萬美元用於“多福軒”院正殿的修復建設,充分體現了教科文組織對恭王府現存文物建築修繕的重視和支持。
  2001年底——2002年初,我單位委托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古建築研究室對“多福軒”院內的建築現狀進行實地勘察及修繕設計。現狀調查發現:院內雜草叢生;散水破損嚴重;地面鋪裝方磚受損缺失;磚石臌閃、酥鹼,有裂隙;屋面溝滴、脊獸部分殘損丟失;椽、檐、柱等木構件部分糟朽;門窗及室內裝飾添建改建十分嚴重,其中正殿內部裝有吊頂、隔音墻,被改建為錄音棚。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根據現狀勘測及有關歷史資料完成修繕設計方案,並上報北京市文物局和國傢文物局;2003年4得到原則同意的批復意見;2003年10月,北京恭王府古建園林建築公司承擔了工程施工任務,北京建業興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對工程進行全過程監理。
  “多福軒”正殿修繕工程自2003年10月底開工。首先對院落環境進行整治,清除院內生長的雜草樹木,拆除室內外添建、改建的建築及其構件;支搭架子清除屋面滋生雜草;全面排查屋頂瓦面,鏟除酥裂灰泥背、編號拆除望板、檐椽等木構件,對糟朽嚴重的望板、飛椽,使用新材料局部補配更換;重做墊層背、灰泥背、重瓦瓦面;配全殘缺溝頭、滴水及脊獸;對墻內木柱糟朽部分進行剔除處理,用包鑲做法對殘缺木柱進行修補加固,並做防腐處理;對糟朽嚴重的木柱進行墩接處理;剔除木柱表面殘破地仗,重做地仗油飾;修理、補配山墻缺失木墻板,保留板門一麻五灰飾紅油;按原狀補配室內天花、修補殘缺破損彩繪;剔除水泥地面;對殘損較嚴重的地面方磚更換新磚鋪墁,並補配缺失方磚;修復加固斷裂條石;歸安走閃石構件;剔補臺幫酥鹼磚體;加砌城磚散水;拆砌殘破臌閃墻磚等。對於正殿外檐80年代時期所繪的蘇式彩畫,經反復研究論證後認為與原貌不符,决定在此次修繕中按內檐旋子大點金彩繪樣式翻至外檐重新繪製,現已完工並取得較好效果。
  恭王府管理中心領導對府邸內首例修繕工程十分重視,在設計與施工期間多次聘請有關專傢召開論證會,就設計及 修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論證、把關;並明確指示:恭王府古建築修繕工作必須遵照文物保護法;有歷史根據的、按歷史根據進行修復;找不到歷史根據的、充分聽取專傢意見,按專傢指導進行修復;無歷史根據、專傢也拿不準的,按現狀進行修復;要按規矩、按傳統工藝將恭王府古建築修成精品工程。為使修繕更加到位、不留遺憾,我單位同志在專傢帶領下多方查找歷史資料,已有較大進展和收穫。
  ① “多福軒”正殿在原設計中僅明間有門、次間為窗;修繕過程中發現次間檻墻和檻窗所用木料較差,曾懷疑前人建造偷工減料;經查找有關資料,發現樣式雷圖及1937年營造學社恭王府實測圖上繪製的“多福軒”正殿,其明間、次間均為隔扇門,屬三明兩暗格局。而目前次間現存的檻墻和檻窗是後人改動所致。為此,請設計單位依據查詢所得資料對原設計進行了修改,恢復了三開間隔扇門的歷史原狀。
  ② 正殿明間後部現存兩根木柱,原設計曾考慮為太師壁形式;後經查閱1940年輔仁大學校友會刊物,發現此處原為四扇屏門,現已根據歷史照片恢復原屏門佈局。
  ③ 以上實例證實:實測圖和照片等資料的查找不僅為“多福軒”的修繕提供了歷史依據,而且使修繕工程少走了許多彎路,為恢復“多福軒”歷史原貌發揮了重大作用。
  恭王府古建園林建築公司經過一年的努力,修繕工作取得較大進展,目前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除室內書架等部分裝飾尚未完成外,其餘工作基本告結束。修繕後的“多福軒 ”正殿、東西耳房及月臺已重新嚮衆人展現出古代王府建築的風采和價值。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Location
恭王府 地理位置
恭王府 地理位置
恭王府 地理位置
恭王府 地理位置
  地址:前海西街17號
  交通:13、42、107、111、118、810、850、814等車可達。
  門票:70元(包括門票,專業講解員,參觀開放的景點及展廳,觀看王府大戲樓,並在戲樓內欣賞北京傳統節目演出、品嚐王府蓋碗茶和小吃)。如果衹是參觀恭王府,衹需要40元。
遊覽路綫 Routes
恭王府 游览路线
  恭王府最好春秋時節遊玩,滿園翠緑茵茵,長亭若隱若現。
  景點電話66168149 66016132
  【景點門票】70元
  【開放時間】8:30—17:00
  遊覽綫路一:大門入園——後罩樓——竜王廟——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明道齋(展室)——大戲樓——緑天小隱——福字碑——澄懷擷秀——秋水山房——榆關——出園
  遊覽綫路二:大門入園——後罩樓——西洋門——獨樂峰——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竹子院——明道齋(展室)——牡丹院——大戲樓——蝠廳(茶藝)——邀月臺——滴翠岩——秘雲洞(福字碑)——澄懷擷秀——湖心亭——妙香亭——榆關——竜王廟——出園
  遊覽綫路三:大門入園——後罩樓——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福字碑——緑天小隱——蝠廳(茶藝)——大戲樓——荷花院——竹子院——明道齋(展室)——垂花門——藝蔬圃——流杯亭——妙香亭——榆關——渡鵲橋——澄懷擷秀——湖心亭——出園
美食小吃 Delicacies
恭王府 美食小吃
恭王府 美食小吃
  恭王府畔“厲傢菜”
  在北京後海的北沿和南沿,分別坐落着清朝兩個最大的王府,即醇王府和恭王府恭王府東側有一條羊房鬍同,別看地方不大,裏面卻有一傢海內外聞名的餐館——厲傢菜餐館。
  餐館的主人是厲善麟先生,內掌櫃是王曉舟女士。厲傢菜屬宮廷菜,其配方和製作技術均為祖傳。厲善麟的祖父厲子嘉,在清朝同治和光緒年間,任內務府都統,深受慈禧信任。專期主管皇宮內膳食。慈禧垂簾聽政,吃飯也要和皇上在一起,其每餐之菜式都在一百種左右。那時,衹要一聲“傳膳”令下,浩浩蕩蕩的太監隊伍便立即擡着膳桌和食盒魚貫而入。厲子嘉的任務就是統一管理皇宮裏的這些膳食,每日製定膳單,到膳房查看烹飪質量等。慈禧和皇帝吃的每一道菜,都要經他品嚐,於是,久而久之,他便成為美食專傢和烹飪高手了。
  後來,厲子嘉把許多宮廷菜配方和做法教給了兒子厲俊峰,然後又傳給了孫子厲善麟。厲善麟對廚藝烹調極具天才,在繼承祖傳技藝的基礎上,又結合現代營養和自己的體會不斷有所創新。例如,他所仿製的慈禧日常食用的“燕翅席”,就更加別緻:第一道為小菜,計有炒鹹什、醬黃瓜、蝦子芹心、芥菜墩、北京熏肉、鳳乾雞、琥珀桃仁、桂花糖藕、玫瑰小棗、炒紅果等;第二道為熟菜,計有黃燜魚翅、白扒鮑魚、軟炸鮮貝、澆汁活魚、燒鴨和清湯燕菜等;第三道是湯和甜食,計有鳥魚蛋雞湯、炒蛋羹、核桃甜酪等。
  厲傢菜一經問世,很快即引起轟動。在一次參加宴席比賽時,驚震全場觀衆,評比獲第一名。英國大使在他的餐館一邊吃一邊說:“太好了,你不用做廣告,我衹要在使館區一說,這裏就推不開門了。”果然沒過幾天,各國駐華大使和跨國公司老闆們都蜂擁而至,如果不提前半個月預訂,肯定是吃不上的。
  厲先生的餐館衹有三人,除他和夫人外,還有他的女兒。他並不想當企業傢,更多的是為了宏揚中國古老的飲食文化和吃的藝術。他一九四三年畢業於輔仁大學,當過教授,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夫人畢業於醫科大學,是兒科大夫,日語很流利。在餐館裏,外賓比中國人多,當歐美客人來時,厲先生接待,當日本客人光臨,便由夫人出面。前美國國務卿貝剋、加拿大總理剋拉剋、拳王阿裏、電腦神童比爾.蓋茨等都曾是厲傢菜的座上賓。港臺客人也不少,成竜、汪明荃等等。
曾經的主人 Former owner
恭王府 曾经的主人
  恭王府的主人,是一等貴族,所以他的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格製。明顯的標志是門臉和房屋數量。 親王府有門臉5間正殿7間,後殿5間,後寢7間,左右有配殿。低於親王等級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於這些數字。
  如果你看到深宅大院的門口聳立着石獅,你馬上就可以判定大院的主人是不低於五品的官員;如果你再仔細數一數石獅頭上的捲毛疙瘩,你就會進一步認定品極;皇帝門口的石獅上有13排疙瘩,親王12排,爵位越低,數量遞減。
  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顔色也是不能替越的。恭王府以前的主人是大姦相和珅,他修建了慶頤堂,模仿了皇帝的寧壽宮。皇帝“加恩賜令自盡”時,這是其中的一條罪狀。
  因為知名,所以許多人衹知道北京的恭王府是和珅的私宅,而不知道因改賜道光皇帝第六子弈欣為王府而得名。甚至當自己走出那個熱熱鬧鬧的恭王府之後,對究竟誰是恭親王還是一無所知的人也不會是少數。對絶大多數人來說,“和珅”也並不是從書中讀出來的,而是在電視劇裏的王剛身上演繹出來的。
  據說,不少王府都有後花園。但經歷滄桑,早已面目全非。衹有恭王府是北京現存最完整、佈置最精細的一座清代王府。著名學者侯仁之先生甚至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之說,可見對恭王府地位和意義的評價之高。當年,恭親王調集百名能工巧匠融江南園林與北方建築格局為一體,匯西洋建築及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為一園,添置山石林木,彩畫斑斕,使得整個後花園成了園林設計和建設的典範和樣板,建築藝術價值極高。如此說來,人們蜂擁而至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但遺憾的是,絶大多數人都不是為了清史而來,也不是為了園林而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和珅而來。
  現在開放的衹是恭王府的後花園,真正的恭王府還在修繕中。恭王府的後花園是1996年10月起開放的,前些年遊人寥寥。國慶節放假,想起來去看看,沒有想到這裏早就成了旅遊的熱點。人擠人、人挨人,哪兒哪兒都是人腦袋。也許,一是因了國慶長假,二是得益於紀曉嵐和和珅在熒屏上鬥嘴。
  順着人流或者說是逆着人流在恭王府的後花園轉。園中的導遊穿得十分豔麗,解說詞裏似乎也是張嘴和珅閉嘴和珅的。沒有人提到嘉慶四年的正月初四,嘉慶褫奪了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兩職,抄了其傢,估計全部財富約值白銀八億兩,相當於國庫十幾年的總收入。這樣一個大貪官,原本是可以作為反腐倡廉的反面教員的。但人群中的人們似乎沒有人管這一套。
  和珅無子,在花院門內竪起了“獨樂峰”假山石,導遊說很快他就有喜了。對面的水池修了個蝙蝠的形狀,和珅就福運不斷了。和珅的書房外面的柱子上都鑲成了竹子狀,以求自己的官運節節高。垂花門前的兩棵竜爪槐據說和珅居住時就有,不知道有沒有什麽依據。
  過去常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如今,讀萬卷書對許多人來講已經是一種苛求了,行萬裏路的人倒是大有人在。衹是,這種戲說歷史式的“行”法,行得再多,似乎對開拓眼界、增長見識、提高修養也沒有太多的幫助吧。
館藏精品 Fine collection
  溥心畲臨《吳彝召伯虎敦銘文扇面》
  此扇面為 1949 年臨吳彝召伯虎敦銘文。溥氏書法不僅行楷著稱於世,篆隸書法也頗具功力。他曾“初寫泰山秦碑、說文部首、石鼓文,次寫《曹全》、《禮器》、《史晨》諸碑”。是幅金文,用筆精到,藏鋒用筆,間架勻稱,饒富金石韻味。溥心畲書法作品最多的是行揩書作,而臨習金文之作,殊為難得,此為其精心之品。
領導簡介 Leaders
  𠔌長江,男,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法定代表人,負責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的全面工作。
  2003年4月任現職務後,根據文化部領導關於“恭王府府邸要進行修復,修復完成後要與花園連為一體,辦成一個博物館”的指示精神,在經過調查、思考和論證後,提出了,將恭王府博物館定位為“王府文化”。這個定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贊賞,專傢們認為是“填補了國傢的一項空白”。文化部孫傢正部長的評價是“定位準確”。
門票價格 Ticket prices
  恭王府門票價格:40元/人 學生:20元/人 殘疾人:20元/人(現在北京市有活動殘疾人免費) 70歲以上免費
相關詞
旅遊建築園林景點乾隆和珅柳蔭街
包含詞
清恭王府恭王府戲樓恭王府花園
北京恭王府恭王府福字碑瀋陽市恭王府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