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恆星時:
一種時間係統,以地球真正自轉為基礎:即從某一恆星升起開始到這一恆星再次升起(23時56分4秒)。考慮地球自轉不均勻的影響的為真恆星時,否則為平恆星時。
恆星時是天文學和大地測量學中所使用的一種計時單位。 恆星時是根據地球自轉來計算的,它的基礎是恆星日
世 界 時
世界時是以地球自轉運動為標準的時間計量係統。地球自轉的角度可用地方子午綫相對於天球上的基本參考點的運動來度量。為了測量地球自轉,人們在天球上選取了兩個基本參考點:春分點和平太陽。
以春分點作為基本參考點,由春分點周日視運動確定的時間,稱為恆星時(簡稱st)。某一地點的地方恆星時,在數值上等於春分點相對於這一地方子午圈的時角。
以平太陽作為基本參考點,由平太陽周日視運動確定的時間,稱為平太陽時(簡稱mt)。平太陽是美國天文學家紐康(s.newcomb,1835 ╟ 1909年)在十九世紀末引起的一個假想參考點。它在天赤道上作勻速運動,其速度與真太陽視運動的平均速度相一致,其赤經為:
a☉=18h38m45s.836+8640184s.542t+0s.0929t2
式中t是從1900年1月0日12時起計的儒略世紀數。
以平子夜作為0時開始的格林尼治平太陽時,稱為世界時(簡稱ut)。
世界時是由恆星時推導出來的,其轉換公式為:
ut0=st-a☉-λ+12h
λ為觀測地點的經度(東經)采用值。
各天文臺通過觀測恆星得到的世界時初始值記為ut0。不同地點的觀測者在同一瞬間求得的ut0是不同的。在ut0中引起由極移造成的經度變化改正Δλ,就得到全球統一的世界時ut1。即
ut1=ut0+Δλ
Δλ=(xsinλ-ycosλ)tgφ
x、y是瞬間地極坐標。它同λ一樣,都以cio為標準。Φ為觀測地點的地理緯度。ut1是全世界民用時的基礎;同時它還表示地球瞬時自轉軸的自轉角度,因此又是研究地球自轉運動的一個基本參量。在ut1中加入地球自轉速度季節性變化改正Δts,可以得到一年內平滑的世界時ut2。即
ut2=ut1+Δts=ut0+Δλ+Δts
從1962年起,國際上統一采用的Δts表達式為:
Δts=0s.022sin2πt-0s.012cos2πt-0s.006sin4πt+0s.007cos4πt
t以年為單位,從貝塞耳歲首起算。
Δλ和Δts的數值由國際時間局(bih)計算並通報各國。 |
|
恆星時ST(sidereal time)
恆星時是天文學和大地測量學標示的天球子午圈值,是一種時間係統,以地球真正自轉為基礎:即從某一恆星升起開始到這一恆星再次升起(23時56分4秒)。考慮地球自轉不均勻的影響的為真恆星時,否則為平恆星時。
以地球相對於恆星的自轉周期為基準的時間計量係統。
春分點相繼兩次上中天所經歷的時間稱為恆星日,等於23時56分409秒平太陽時,並以春分點在該地上中天的瞬間作為這個計量係統的起點,即恆星時為零時,用春分點時角來計量。為了計量方便,把恆星日分成24個恆星小時,一恆星小時分為60恆星分,一恆星分分為60恆星秒。所有這些單位統稱為計量時間的恆星時單位,簡稱恆星時單位。按上述係統計量時間,在天文學中稱恆星時。
恆星日與太陽日。附圖左:一顆遙遠的恆星(小紅圓)和太陽中天,在當地的子午綫上。中間: 衹有遙遠的恆星中天(一個平恆星日)。右: 幾分鐘之後太陽纔中天完成一個太陽日。 |
|
hengxingshi
恆星時
見世界時。 |
|
- n.: sidereal hour
- adj.: sidereal, sidereal time
|
|
真恆星時 | 平恆星時 | 恆星時係統 | 地方恆星時 | 格林尼治恆星時 | 格林尼治平恆星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