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恐鰐 (deinosuchus)
此種巨大的四足食肉動物是屬於後白堊紀時期巨型陸棲鰐魚的一種。身長約十五米。
恐鰐 的大小相當於今天最大的鰐魚的三倍,它的名字就是“可怕的鰐魚”的意思。它生活在沼澤中,悄悄地等候在那裏,捕殺從這裏經過的恐竜。它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
長度:可能有15米長
類別:鰐
品種:
d. hatcheri (type)
d. riograndensis
d. rugosus
恐鰐 生活在六千七百萬年前,體長可達12至15米,是古鰐類中最大的一種,能捕食和它同時代的恐竜。
恐鰐 (denosuchus)
die--noh--sook-uhs
名稱含義:“恐怖的鰐魚”
時代:6500萬年前
化石産地:北美洲西部
大小:體長15米
迄今最大的肉食動物之一,比與它
同時代的最大的肉食性恐竜兇暴
霸王竜還要長。它也許吃恐竜
中生代的生物圈並非由恐竜完全主宰———
不論是在普通大衆的印象裏,還是在古生物學家的心目中,恐竜都是距今億萬年前中生代當之無愧的地球霸主。但是,近日一支由12名古生物學家組成的探險隊,在秘魯北部的亞馬孫河盆地卻發現了身長可達13米,體重達9噸,體長如同一輛公共汽車一般的超級巨鰐。人們在挖掘出的各種恐竜骨骼化石上,包括異常兇狠、無敵於天下的霸王竜身上,都發現巨鰐留下的致命的傷痕。大約在1.1億年前形成的白堊紀,巨鰐是當之無愧的“食肉動物之王”。
秘魯亞馬孫流域發現13米長巨鰐化石。
2005年夏天,一隻由12名古生物學家組成的探險隊在秘魯北部的亞馬孫河盆地進行考察。當地林木繁茂,河流密佈,空氣異常悶熱潮濕,是一片人跡罕至的熱帶雨林。不過這樣的環境卻是古生物學家們眼中的“天堂”,各種古老的動植物都能在此處自由生長,呈現出一派生生不息的動人景象。亞馬孫河流域是世界最著名的出産鰐魚的地方,兇狠的鈍鰐和寬吻鰐是那裏的霸主。探險隊小心翼翼地在林中穿巡,避免驚動那些可怕的鄰居。
8月末的一天,探險隊員在濃密的矮樹叢下面發現幾塊形狀異常的石頭。經驗豐富的考察隊員經過仔細觀察就馬上判斷出這是動物化石。隨後,他們經過艱苦細緻的發掘,從大約1.1億年前形成的白堊紀河流沉積層中挖出了一些體積巨大的下顎化石、牙齒化石以及一些脊柱化石。這些古生物學家們面對所發現的巨大化石骨骼感到迷惑不解:它與以前任何所報道的恐竜化石都不相同,卻與經常在身邊穿梭鰐魚的骨骼十分相似,但拼合起來的龐大身軀又無法令人相信它就是鰐魚,因為與現代鰐魚那3米多長的身軀相比,這種魔鬼般的傢夥實在大得驚人。
探險隊還用這些化石拼出了鰐魚頭骨:長1.3米、牙齒就有5釐米長。根據鰐魚的頭與身長比例,古生物學家們推測,這條巨鰐的身長可達13米,體寬2.5米,是現代最大鰐魚的10到15倍,體重達9噸,比兇猛的霸王竜還要重1噸。而且這條鰐魚的牙齒絲毫沒有老化的現象,估計它還應能繼續生長,直到 16至20多米長。因為爬行動物隨着年齡的增加,體長幾乎是可以無限增加。
超級巨鰐是殘忍的殺手,它能撕碎霸王竜的身體。
探險隊負責人秘魯國傢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者洛道爾夫·薩拉斯9月9日嚮媒體介紹了此次發現。他說,不論是從超級巨鰐的體型上看,還是從其生理結構來看,這個大傢夥都是個殘忍的殺手。它強大有力的跨骨,甩一下尾巴能夠産生數萬磅的衝擊力。巨鰐窄且長的嘴內分佈着大小100多顆鋒利的獠牙,並有咬合嚴密的深復牙(即上門牙和犬牙過分突出於下牙),足以撕碎體型碩大的霸王竜和巨型烏龜。它們的鼻孔和眼睛突出於面部。和今天的印度鰐一樣,它在水中獵食的時候可以將巨大的身體隱藏水中,但眼睛部位卻正好浮在水面上,隨時觀察岸邊的獵物。
薩拉斯還表示,在亞馬孫森林的這項珍貴發現應該能證明,現在的亞馬孫叢林曾經是內海,或許跟加勒比海相連。他還給大傢描繪出這樣一幅場景:13 米長的巨大鰐魚隱藏在巨大的湖泊邊,虎視眈眈,蓄勢待發。一群恐竜正小心翼翼地在旁邊喝水。突然,巨鰐張開雙顎,迅猛地撲嚮獵物,銳利的巨齒瞬間刺透了恐竜堅硬的皮膚……
巨鰐化石在世界各地曾被多次發現。
此前,在世界各地也不斷發現各種巨鰐存在的證據。1892年,人們挖掘出一些巨大的骨骼碎片和牙齒,經專傢論證認為這是一種相當恐怖的巨型鰐魚化石,後來將這種鰐魚命名為“恐鰐 ”。科學家們還在恐鰐 化石附近發現了許多鴨嘴竜的骨骼化石,有些骨骼上面還帶着傷痕。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這些傷痕極有可能是“恐鰐 ”所賜。食草的鴨嘴竜身高可達9米多,推測體重可達12噸,是一般恐鰐 的兩倍。然而在7500萬年前,當這些龐大的鴨嘴竜來到沼澤岸邊找水喝時,竟還是會被比自己小得多的恐鰐 咬翻在地、生吞活剝,這種場景真令人感到非常恐懼。
1997年到2000年間,在非洲撒哈拉“伽都法噢瓦”地區,意思是“駱駝也害怕進去的地方”,古生物學家們搜集了重達20噸的化石,其中包括幾塊約 1.8米長的完整古鰐頭骨及大量脊椎、肢骨和鱗甲片化石,足以構成一個古鰐魚完整骨架的一半。面對拼裝出的化石個體,人們目瞪口呆:這種鰐體長如同一輛公共汽車,從頭到尾長達12米多,估計體重超過8噸。“血盆大口”遠不足以形容它的大嘴,因為光它的嘴就長達1.8米,裏面生着100多顆匕首似的獠牙。探險隊的古生物學家將這種鰐魚命名為薩科蘇剋斯,即“食肉動物之王”。這衹巨鰐從頭到尾都覆蓋有堅硬的鱗甲片,每片鱗甲直徑約30釐米,並和樹木一樣長有年輪。古生物學家們仔細地數了數巨鰐鱗片上的年輪,推算出它的平均年齡應該是50至60歲。
他們認為,這衹絶對恐怖的巨型爬行動物生活在中生代白堊紀中期,距今1.1億年至9000萬年間,但它並不是現代鰐魚的直係祖先,而衹是近親。現代鰐目動物的雛形出現於2.3億年前的中生代三疊紀晚期,隨後分化成了許多種類。在侏羅紀早期,它們分化成完全不同的兩支,一支在水中,一支在陸地。
巨鰐化石對生物進化史研究有獨特的價值。
美國哥倫比亞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家戴維·斯科威默爾認為:超級巨鰐化石可以說是地球史前生物考古史上稍遜於恐竜化石的發現。這一重大的發現彌補了地球生物進化史上鰐類的一段歷史空白,有助於幫助人類對地球生物的進化史做更進一步的瞭解。
美國古生物學家保羅·賽羅諾指出,人們還曾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層中陸續發現過一些與超級巨鰐體形不相上下的巨型鰐魚,這說明巨型鰐魚不僅曾與恐竜同時存在,還延續到恐竜已經絶跡的新生代。巨型鰐類動物在生物進化史中曾多次出現,有力證明了生物生態和進化的多樣性。還有專傢認為,這幾種史前巨鰐化石的發現,嚮傳統的古生物觀念提出了一個重大的挑戰———中生代的生物圈是否真如人們所料想的那樣由恐竜完全主宰。從發掘的化石來看,鰐魚不僅能夠與恐竜同時存在,而且似乎比恐竜還要兇猛,更有甚者它還能躲過白堊紀末期萬物滅絶的大劫難,也許它纔是地球真正的統治者。 中文名稱:恐鰐
拉丁文名:Deinosuchus(戴諾蘇剋斯)
名稱含義:“恐怖的巨鰐”
生存年代: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距今約8000萬到7300萬年前
亞種:
D. hatcheri (模式種)
D. riograndensis
D. rugosus
------------------------------------------------------------------------------
恐鰐 (學名:Deinosuchus),是種已滅絶大型鰐,屬於短吻鰐超科,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東部海岸地區。恐鰐 的屬名在希臘文意為“恐怖的巨鰐”,δεινός/deinos意為“恐怖”,σουχος/suchos意為“鰐魚”。
恐鰐 是史上出現過最大型的鰐類之一,可能會以恐竜為食。目前發現的恐鰐 化石主要以頭骨為主。根據近年研究,古生物學家對於恐鰐 的身長估計值,較之前的估計值短。由於恐鰐 的化石相當破碎,關於恐鰐 的身長,目前有差異相當大的不同估計值。在1954年,內德·科爾伯特(Edwin Harris Colbert)與羅蘭·伯德( Roland T. Bird)估計恐鰐 的下顎長度為2米,並與其他大型鰐魚相比較,提出恐鰐 的身長為15米。在1999年,格裏高利·艾利剋森(Gregory M. Erickson)與Christopher A. Brochu提出較短的版本,認為恐鰐 的身長為8—10米。2002年,大衛·史威莫(David Schwimmer)提出:生存於北美洲東部的恐鰐 ,身長為8米,體重為2噸;生存於北美洲西部的恐鰐 ,身體較大,身長為12米,體重為8噸。
雖然恐鰐 的身長有不同的估計值,但它們的體型明顯地大於任何現存的鰐類。即使是其中最小的估計值,其體重仍大於任何現存鰐類。恐鰐 被認為是史上最大型的鰐之一。其他的史前巨型鰐類包含:白堊紀早期非洲的肌鰐帝王肌種、中新世巴西的普魯斯鰐巴西種、中新世與上新世印度的鳥嘴鰐。
棲息地
恐鰐 的化石主要在美國許多地區發現,包含阿拉巴馬、密西西比、蒙大拿、佐治亞、紐澤西、北卡羅來納、新墨西哥、德剋薩斯、猶他和懷俄明。在2006年,墨西哥北部發現一個恐鰐 的皮內成骨,這次首次在美果以外地區發現恐鰐 化石。恐鰐 的化石最常在佐治亞州的灣岸平原地區發現,接近阿拉巴馬的邊界。
根據恐鰐 的化石分佈,這群巨鰐可能生存於河口環境。某些恐鰐 化石被發現於海相沉積層,但可能是恐鰐 進入海洋尋找食物,如同今日的灣鰐。在阿古哈組(Aguja Formation),某些恐鰐 可能生存於????沼或潮汐帶,該地區也發現最大型的恐鰐 化石。
與恐鰐 同棲息地的阿爾伯脫竜,是一種9米長的獸腳類恐竜,可能也是在霸王竜等巨型獵食者出現以前,當時陸地上的食物鏈頂層,很有可能會與恐鰐 發生衝突。
食性
1954年,內德·科爾伯特與羅蘭·伯德首次提出,恐鰐 很可能以生存於相同地區的恐竜為食。內德·科爾伯特在1961年再次重申這個理論:“這種鰐魚應該會以恐竜為食,不然為何它們的體型可以生長到超越恐竜?恐鰐 會在水中攻擊岸邊的獵物,哪裏是獸腳類恐竜無法獵食的區域。”
恐鰐 通常被認為采取類似現今鰐魚的獵食模式,將身體沉浸在水中,攻擊接近岸邊的恐竜或其他陸棲動物,直到獵物溺死。在大彎國傢公園附近發現的數節鴨嘴竜尾椎,帶有恐鰐 的齒痕,加強恐鰐 會以部份恐竜為食的理論。
大衛·史威莫等人提出:恐鰐 可能會以海龜為食。恐鰐 可能會用嘴部後段、較鈍的牙齒,咬碎海龜的龜殼,以海龜為食。在恐鰐 的北美洲東部化石發現處,經常發現側頸龜亞目的Bothremydidae科化石,數個此種海龜的龜殼已發現齒痕,很有可能是由大型鰐魚所留下。
在2002年,大衛·史威莫提出恐鰐 的食性可能依據生存地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變化。生存於北美洲東部的較小型恐鰐 ,生態位可能類似現今的美洲鰐,有多種食物來源,例如:海龜、大型魚類及小型恐竜。德剋薩斯與蒙大拿的恐鰐 體型較大、較為少見,可能主要以鴨嘴竜等大型恐竜為食。
大衛·史威莫也提出,當時北美洲東部沒有任何獸腳類恐竜的體型大於恐鰐 ,因此恐鰐 可能是這個地區的頂級掠食者。
發現與分類
1858年,地質學家埃比尼澤·埃蒙斯(Ebenezer Emmons)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登郡發現兩個大型牙齒。埃蒙斯將這兩個牙齒歸類於Polyptychodon,並建立新種P. rugosus,這個屬當時被歸類於鰐魚,現為上竜亞目的一屬。這兩顆牙齒的外形粗厚、微彎,琺琅質的表面有垂直的溝痕。這兩顆牙齒是已知最早被科學敘述的恐鰐 化石。
1903年,約翰·貝爾·海徹爾(John Bell Hatcher)與T.W. Stanton在蒙大拿州柳樹溪區,發現數個皮內成骨化石。這些皮內成骨最初被歸類於甲竜科的包頭竜。除了皮內成骨,當地還挖出脊椎、肋骨、恥骨等化石。隨者更多化石的挖出,海徹爾發現這些化石屬於一種大型鰐魚,專門研究恐竜的海徹爾對這些化石失去興趣。海徹爾在1904年死去,W.J. Holland繼續研究這些鰐魚化石。
1909年,W.J. Holland將這些化石建立為新屬:恐鰐 (Deinosuchus),模式種是Deinosuchus hatcheri,種名是以發現化石的海徹爾為名。
1940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挖掘團隊在德州大彎國傢公園挖出許多大型鰐魚化石。在1954年,內德·科爾伯特與羅蘭·伯德發表這些化石的研究,命名為怖鰐(Phobosuchus riograndensis)。在1979年,唐諾·貝爾德(Donald Baird)與傑剋·霍納(Jack Horner)發現怖鰐與恐鰐 是相同物種,怖鰐成為恐鰐 的異名。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重建頭部模型時,參考古巴鰐的頭部,並利用石膏重建出大部分頭部。科爾伯特與伯德認為這個版本太過保守,認為若是參考灣鰐來重建,可製作出更大體型的恐鰐 模型。由於當時不清楚恐鰐 是否具有寬廣口鼻部,科爾伯特與伯德計算恐鰐 頭部比例時發生錯誤。儘管重建時發生錯誤,這個恐鰐 頭部模型已成為一般大衆對恐鰐 的第一印象。
近年來,更多恐鰐 的化石被發現。大部分是破碎的化石,但有助於古生物學對恐鰐 進行更多的研究。Christopher A. Brochu提出,恐鰐 的皮內成骨形狀獨特,是辨別恐鰐 的特徵之一。在2002年,大衛·史威莫根據更多的恐鰐 化石,建構出完整度達90%的頭部電腦模型。科爾伯特與伯德根據牙齒特徵,將恐鰐 歸類於鰐科。根據格裏高利·艾利剋森等人在1999年提出的係統發生學研究,恐鰐 是短吻鰐超科的原始物種。因此,恐鰐 並非最大型的鰐科動物,而是最大型的短吻鰐科動物。 物種簡介 Introduction of species 恐鰐 (學名:Deinosuchus),是種已滅絶大型鰐,屬於短吻鰐超科,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東部海岸地區。恐鰐 的屬名在希臘文意為“恐怖的巨鰐”,δεινός/deinos意為“恐怖”,σουχος/suchos意為“鰐魚”。
恐鰐 是史上出現過最大型的鰐類之一,可能會以恐竜為食。目前發現的恐鰐 化石主要以頭骨為主。 根據近年研究,古生物學家對於恐鰐 的身長估計值,較之前的估計值短。由於恐鰐 的化石相當破碎,關於恐鰐 的身長,目前有差異相當大的不同估計值。在1954年,內德·科爾伯特(Edwin Harris Colbert)與羅蘭·伯德( Roland T. Bird)估計恐鰐 的下顎長度為2米,並與其他大型鰐魚相比較,提出恐鰐 的身長為15米。在1999年,格裏高利·艾利剋森(Gregory M. Erickson)與Christopher A. Brochu提出較短的版本,認為恐鰐 的身長為8—10米。2002年,大衛·史威莫(David Schwimmer)提出:生存於北美洲東部的恐鰐 ,身長為8米,體重為2噸;生存於北美洲西部的恐鰐 ,身體較大,身長為12米,體重為8噸。
雖然恐鰐 的身長有不同的估計值,但它們的體型明顯地大於任何現存的鰐類。即使是其中最小的估計值,其體重仍大於任何現存鰐類。恐鰐 被認為是史上最大型的鰐之一。其他的史前巨型鰐類包含:白堊紀早期非洲的肌鰐帝王肌種、中新世巴西的普魯斯鰐巴西種、中新世與上新世印度的鳥嘴鰐。 恐鰐 的化石主要在美國許多地區發現,包含阿拉巴馬、密西西比、蒙大拿、佐治亞、紐澤西、北卡羅來納、新墨西哥、德剋薩斯、猶他和懷俄明。在2006年,墨西哥北部發現一個恐鰐 的皮內成骨,這次首次在美果以外地區發現恐鰐 化石。恐鰐 的化石最常在佐治亞州的灣岸平原地區發現,接近阿拉巴馬的邊界。
根據恐鰐 的化石分佈,這群巨鰐可能生存於河口環境。某些恐鰐 化石被發現於海相沉積層,但可能是恐鰐 進入海洋尋找食物,如同今日的灣鰐。在阿古哈組(Aguja Formation),某些恐鰐 可能生存於????沼或潮汐帶,該地區也發現最大型的恐鰐 化石。
與恐鰐 同棲息地的阿爾伯脫竜,是一種9米長的獸腳類恐竜,可能也是在霸王竜等巨型獵食者出現以前,當時陸地上的食物鏈頂層,很有可能會與恐鰐 發生衝突。 1954年,內德·科爾伯特與羅蘭·伯德首次提出,恐鰐 很可能以生存於相同地區的恐竜為食。內德·科爾伯特在1961年再次重申這個理論:“這種鰐魚應該會以恐竜為食,不然為何它們的體型可以生長到超越恐竜?恐鰐 會在水中攻擊岸邊的獵物,哪裏是獸腳類恐竜無法獵食的區域。”
恐鰐 通常被認為采取類似現今鰐魚的獵食模式,將身體沉浸在水中,攻擊接近岸邊的恐竜或其他陸棲動物,直到獵物溺死。在大彎國傢公園附近發現的數節鴨嘴竜尾椎,帶有恐鰐 的齒痕,加強恐鰐 會以部份恐竜為食的理論。
大衛·史威莫等人提出:恐鰐 可能會以海龜為食。恐鰐 可能會用嘴部後段、較鈍的牙齒,咬碎海龜的龜殼,以海龜為食。在恐鰐 的北美洲東部化石發現處,經常發現側頸龜亞目的Bothremydidae科化石,數個此種海龜的龜殼已發現齒痕,很有可能是由大型鰐魚所留下。
在2002年,大衛·史威莫提出恐鰐 的食性可能依據生存地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變化。生存於北美洲東部的較小型恐鰐 ,生態位可能類似現今的美洲鰐,有多種食物來源,例如:海龜、大型魚類及小型恐竜。德剋薩斯與蒙大拿的恐鰐 體型較大、較為少見,可能主要以鴨嘴竜等大型恐竜為食。
大衛·史威莫也提出,當時北美洲東部沒有任何獸腳類恐竜的體型大於恐鰐 ,因此恐鰐 可能是這個地區的頂級掠食者。 發現與分類 Discovery and Classification 1858年,地質學家埃比尼澤·埃蒙斯(Ebenezer Emmons)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登郡發現兩個大型牙齒。埃蒙斯將這兩個牙齒歸類於Polyptychodon,並建立新種P. rugosus,這個屬當時被歸類於鰐魚,現為上竜亞目的一屬。這兩顆牙齒的外形粗厚、微彎,琺琅質的表面有垂直的溝痕。這兩顆牙齒是已知最早被科學敘述的恐鰐 化石。
1903年,約翰·貝爾·海徹爾(John Bell Hatcher)與T.W. Stanton在蒙大拿州柳樹溪區,發現數個皮內成骨化石。這些皮內成骨最初被歸類於甲竜科的包頭竜。除了皮內成骨,當地還挖出脊椎、肋骨、恥骨等化石。隨者更多化石的挖出,海徹爾發現這些化石屬於一種大型鰐魚,專門研究恐竜的海徹爾對這些化石失去興趣。海徹爾在1904年死去,W.J. Holland繼續研究這些鰐魚化石。
1909年,W.J. Holland將這些化石建立為新屬:恐鰐 (Deinosuchus),模式種是Deinosuchus hatcheri,種名是以發現化石的海徹爾為名。
1940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挖掘團隊在德州大彎國傢公園挖出許多大型鰐魚化石。在1954年,內德·科爾伯特與羅蘭·伯德發表這些化石的研究,命名為怖鰐(Phobosuchus riograndensis)。在1979年,唐諾·貝爾德(Donald Baird)與傑剋·霍納(Jack Horner)發現怖鰐與恐鰐 是相同物種,怖鰐成為恐鰐 的異名。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重建頭部模型時,參考古巴鰐的頭部,並利用石膏重建出大部分頭部。科爾伯特與伯德認為這個版本太過保守,認為若是參考灣鰐來重建,可製作出更大體型的恐鰐 模型。由於當時不清楚恐鰐 是否具有寬廣口鼻部,科爾伯特與伯德計算恐鰐 頭部比例時發生錯誤。儘管重建時發生錯誤,這個恐鰐 頭部模型已成為一般大衆對恐鰐 的第一印象。
近年來,更多恐鰐 的化石被發現。大部分是破碎的化石,但有助於古生物學對恐鰐 進行更多的研究。Christopher A. Brochu提出,恐鰐 的皮內成骨形狀獨特,是辨別恐鰐 的特徵之一。在2002年,大衛·史威莫根據更多的恐鰐 化石,建構出完整度達90%的頭部電腦模型。科爾伯特與伯德根據牙齒特徵,將恐鰐 歸類於鰐科。根據格裏高利·艾利剋森等人在1999年提出的係統發生學研究,恐鰐 是短吻鰐超科的原始物種。因此,恐鰐 並非最大型的鰐科動物,而是最大型的短吻鰐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