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總鰭魚
目錄
No. 1
  最珍稀的魚
  硬骨魚綱,總鰭亞綱的化石種類和現生種類的通稱。化石種類出現在古生代的泥盆紀,經歷了一個種類繁多、分佈廣泛的繁榮階段,直到中生代的白堊紀趨於絶滅。其中包括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四足動物祖先的骨鱗魚。化石總鰭魚和肺魚一樣具有鰾(肺),和肺魚不同之處是偶鰭構造較特殊。偶鰭基部有發達的肌肉,鰭內原骨骼排列和陸棲脊椎動物的四肢骨構造相似。這種肉質鰭不僅能支撐身體,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沿陸地移動。由地質史和發掘的化石證明,總鰭魚有可能進化為古代的兩棲類。早期的總鰭魚均生活於淡水內,從中生代三疊紀開始,有一支轉移到海中生活。這就是殘存至今的空棘魚類,著名的代表就是 1938年在非洲東南部沿岸捕捉到的矛尾魚(latimeria chalumnae)。當時曾轟動一時,被稱為活化石,因為人們認為早在6000萬年以前總鰭魚就已滅絶了。矛尾魚至今已捕到幾十條,均在科摩羅島附近,一般生活在200~400公尺的深海中,體重13~80公斤。
  總鰭魚類有一個強半的歪尾,兩對支身體的葉狀持的偶鰭,兩個背鰭,還有厚的斜方形的齒鱗。總鰭魚的內內胳有條強壯的脊索,頭骨和上下頜完全是硬骨質的。齶上有牙齒,鋒利而尖銳,很適合於捉住捕獲物,因此總鰭魚顯然是肉食性的魚類。把總鰭魚的牙齒橫切,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見到釉質層是強烈地褶皺起來的,形成一種麯麯折折迷宮似的圖案,這種牙齒稱為迷齒,與早期兩棲動物的牙齒結構相似。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總鰭魚有內鼻孔,現生深海種類也沒有。特別有意義的是偶鰭的內部結構,在偶鰭內有一塊與肢帶相關節的骨頭,在這塊骨頭的下邊是與之相關節的兩塊骨頭,在這兩塊骨頭的下邊還有一些嚮鰭的遠端輻射的骨頭。把這些骨頭與陸生脊椎動物的四肢骨相比,它們分別相當於四肢的骨的肱骨(股骨)、橈骨與尺骨(脛骨與腓骨),但是這樣的結構與陸生動物四肢仍然有一定差距。所以科學界對於到底誰是兩棲動物祖先的問題上,仍然在肺魚和總鰭魚之間搖擺。
  現存的總鰭魚衹有腔棘魚一種.
  圖為某種總鰭魚的胸鰭骨骼
相關詞
魚類古生物泥盆紀硬骨魚生物學
包含詞
總鰭魚目總鰭魚類總鰭魚亞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