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 > 怨王孫
目錄
《怨王孫 complain prince's descendant》
詩人: 韋莊 Wei Zhuang

  錦裏,蠶市。滿街珠翠,千萬紅妝。
  玉蟬金雀,寶髻花簇鳴□(左王右當),綉衣長。
  日斜歸去人難見,青樓遠,隊對行雲散。
  不知今夜,何處深鎖蘭房,隔仙鄉。
《怨王孫 complain prince's descendant》
詩人: 李清照 Li Qingzhao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怨王孫 complain prince's descendant》
詩人: 張元幹 Zhang Yuangan

  小院春晝。
  晴窗霞透。
  把雨燕脂,倚風翠袖。
  芳意惱愉多。
  暖金荷。
  
  多情不分群葩後。
  傷春瘦。
  淺黛眉尖秀。
  紅潮醉臉,半掩花底重門。
  怨黃昏。
  
《怨王孫 complain prince's descendant》
詩人: 張元幹 Zhang Yuangan

  如對營丘著色山。
  坐客有歌怨王孫者,請予賦其情抱,葉子謙為作三弄,吹雲裂石,旁若無人,永福前此所未見也。
  老子於此,興復不淺
  霽雨天迥。
  平林煙暝。
  燈閃沙汀,水生釣艇。
  樓外柳暗誰傢。
  亂昏鴉。
  
  相思怪得今番甚。
  寒食近。
  小砑魚箋信。
  屏山交掩,微醉獨倚欄幹。
  恨春寒。
  
No. 5
  詞牌名。又名“憶王孫”。雙調,五十三字。參閱 清 萬樹 《詞律》捲六註。參見“ 憶王孫 ”。
No. 6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怨王孫
  【內容】:
  湖上風來波浩渺,
  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
  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
  青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
  似也恨、人歸早。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傢。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緻,提出詞“別是一傢”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註》。(《辭海》1989年版)
  【註釋】:
  紅稀香少:鮮花衰萎,空氣中飄散的香味也淡薄了。紅,與李清照《如夢令》“緑肥紅瘦”中的“紅”用法相同。
  蘋:多年生水草,又名“田字草”。
  汀:邊平地。
  似:《歷代詩餘》等作“應”。
  【賞析】:
  此詞,作者以親切清新的筆觸,寫出暮秋湖上水光山色的優美人迷人,表現了她對自然風光的喜愛之情。從情緻上看出,她此時的生活是安靜、平和、閑適、歡快的,此詞當屬李清照早期的作品。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ting)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紅稀香少:鮮花枯萎,空氣中飄散的香味也淡薄了。
  蘋:多年生水草,又名“田字草”。
  汀:水邊平地。
  這首記寫秋天郊遊的詞作,當寫於詞人南渡前的早期。秋天給人們帶來的常常是蕭瑟冷落的感覺,自宋玉“悲秋”以來,文人筆下的秋景,總呈現出一種悲涼蕭瑟之色。然而李清照這首《怨王孫》中的秋景,展現的是一幅清新廣阔的畫圖,詞人不僅賦予大自然以靜態的美,更賦予生命和感情,由此見出詞人不同凡俗的情趣與襟懷。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詞作開首,詞人敘己泛舟湖上,時值深秋,觸目所見,秋風陣吹,湖面煙波浩渺,湖上的荷花已是香消玉殞。首二句的描述,似埋下蕭瑟的氛圍,悲秋的情調,然而接下卻筆觸一轉,寫出:“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詞人心胸寬闊、朗爽,不僅不感到悲,反以為喜、以為親。這裏詞人不說自己面對湖光山色感到親切,反說“水光山色”與人親近。這種移情於物的表現手法,把自己陶醉山水之情更真切地表達了出來。李白詩有“相看兩不厭,衹有敬亭山”,辛棄疾詞有“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表現手法略同,衹不過李清照寫得更自然明白和直接罷了。
  詞作下片,詞人集中筆觸描繪湖面景緻。“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湖面上已無夏日那種“十裏荷花”盛景,和“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情緻,但詞人睹此情形,絲毫沒有惆悵、悲涼之感,而是覺得枯老的荷葉和飽滿的蓮房,也一樣給人以歡愉。更何況還有臨近岸邊的蘋花汀草,似經過清露潑洗過一番,清爽,蔥俊。這裏用“洗”字,既把秋天肅爽、靜朗的特徵勾劃出來,也把詞人不同一般的闊大胸襟給表現了出來。 “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這裏的表現手法與上二句“水光山色與人親”相似。詞人明明是自己留戀這裏的湖光山色,深深地沉醉其中,不願離去。但卻不明說,反婉轉地說是眠沙鷗鷺捨不得遊人離去,以致不肯理睬歸去的遊人。這種表達手法,更深切、更含蓄地表現了詞人的情懷。
包含詞
即怨王孫怨王孫春暮
怨王孫春情怨王孫/憶王孫
慶同天即怨王孫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慶同天(即怨王孫)怨王孫(春暮)
怨王孫(春情)憶王孫(雙調五十四字,憶君王、怨王孫、闌幹萬裏心、畫娥眉、怨王孫、豆葉黃、獨腳令)
憶王孫(三十一字三平韻兩葉韻,憶君王、怨王孫、闌幹萬裏心、畫娥眉、怨王孫、豆葉黃、獨腳令)憶王孫(三十一字五平韻,憶君王、怨王孫、闌幹萬裏心、畫娥眉、怨王孫、豆葉黃、獨腳令)
怨王孫(與河傳、月照梨花二詞同調)憶王孫三十一字五平韻憶君王怨王孫闌幹萬裏心畫娥眉怨王孫豆葉黃獨腳令
憶王孫雙調五十四字憶君王怨王孫闌幹萬裏心畫娥眉怨王孫豆葉黃獨腳令憶王孫三十一字三平韻兩葉韻憶君王怨王孫闌幹萬裏心畫娥眉怨王孫豆葉黃獨腳令
怨王孫與河傳月照梨花二詞同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