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性單純性胃炎 |
|
由於化學因素(如烈酒、藥物等)、物理因素(如攝入過於粗糙食物、進食過多等)及生物因素(細菌或細菌毒素等)、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性變化。臨床上以感染或進食了被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後所致的急性單純性胃炎為多見。一般起病較急,在進食污染食物後數小時至24h 發病,癥狀輕重不一,表現為中上腹不適、疼痛,以至劇烈的腹部絞痛,厭食、惡心、嘔吐,因常伴有腸炎而有腹瀉,大便呈水樣,嚴重者可有發熱、嘔血和(或)便血、脫水、休剋和酸中毒等癥狀。 |
|
消化內科 |
|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指各種外在和內在因素引起的急性廣泛性或局限性的胃黏膜急性炎癥,若合併腸道炎癥則稱急性胃腸炎。急性胃炎的癥狀體徵因病因不同而不盡相同,其病因多樣,包括急性應激、藥物、缺血、膽汁反流和感染等。目前臨床上將急性胃炎分為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化膿性胃炎、急性腐蝕性胃炎四大類,以前兩種較常見。急性單純性胃炎(acutesimple gastritis)是臨床常見多發病,一般短期可以治愈,少數可留有後遺癥。 |
|
臨床上以感染或進食了被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後所致的急性單純性胃炎為多見。一般起病較急,在進食污染食物後數小時至24h 發病,癥狀輕重不一,表現為中上腹不適、疼痛,以至劇烈的腹部絞痛,厭食、惡心、嘔吐,因常伴有腸炎而有腹瀉,大便呈水樣,嚴重者可有發熱、嘔血和(或)便血、脫水、休剋和酸中毒等癥狀。因飲酒、刺激性食物和藥物引起的急性單純性胃炎多表現為上腹部脹滿不適、疼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癥狀,癥狀輕重不一,伴腸炎者可出現發熱、中下腹絞痛、腹瀉等癥狀。體檢有上腹部或臍周壓痛。腸鳴音亢進。 |
|
由化學、物理(機械的和溫度的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等引起,以後者較為多見。在進食被微生物和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單純性胃炎中,微生物包括沙門菌屬、嗜????桿菌、幽門蠃桿菌、輪狀病毒及諾沃剋病毒等,細菌毒素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為多見。
發病急,常於進污染食物後數小時至24小時發病。主要癥狀為上腹部不適、腹痛、惡心、嘔吐、吐物為酸臭的食物,嘔吐劇烈時可吐出膽汁,甚至血性液體。如同時合併腸炎,可出現臍周絞痛,腹瀉大便呈糊狀或黃色水樣便,不帶膿血,一日數次至十數次。可伴有發冷發熱、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甚至休剋,體徵可有上腹或臍周輕壓痛,腸鳴音亢進。一般患者病程短,3-5天即可治愈。 |
|
化學物質,如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抗炎藥可抑製細胞綫粒體內的氧化磷酸化,從而抑製細胞膜上的na+-k+-atp 酶和主動運輸係統,導致黏膜的滲透性增加,細胞內水鈉瀦留,細胞腫脹並脫落;還可通過抑製環氧化物酶,阻斷內源性前列腺素e2 和i2 的合成,上皮分泌的碳酸氫鈉及黏液減少,h+反彌散,從而破壞胃黏膜屏障。洋地黃、利血平和某些抗癌藥物等均可刺激胃黏膜,損害胃黏膜屏障。胃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分泌增加,表面覆蓋白色或黃色分泌物,黏膜皺襞上常見點狀出血和(或)輕度糜爛。鏡檢見表層上皮細胞脫落,固有層血管受損引起出血和血漿外滲,伴多量中性粒細胞浸潤。 |
|
診斷:
1.癥狀體徵。
2.實驗室檢查。
3.內鏡檢查。
實驗室檢查:感染因素引起者末梢血白細胞計數一般輕度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伴腸炎者大便常規檢查可見少量黏液及紅、白細胞,大便培養可檢出病原菌。
其他輔助檢查: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明顯充血、水腫,有時見糜爛及出血點,黏膜表面覆蓋黏稠的炎性滲出物和黏液。但內鏡不必作為常規檢查。 |
|
1.一般治療 應去除病因,臥床休息,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藥物,給予清淡飲食,必要時禁食,多飲水,腹瀉較重時可飲糖????水。
2.對癥治療 針對不同的癥狀進行治療。
(1)腹痛者可行局部熱敷,疼痛劇烈者給予解痙止痛藥,如阿托品、復方顛茄片、山莨菪鹼等。
(2)劇烈嘔吐時可註射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每次10mg,2~3 次/d;針刺足三裏、內關等穴位。
(3)必要時給予口服h2 受體拮抗藥,如西咪替丁1.2g/d、雷尼替丁300mg/d,減少胃酸分泌,以減輕黏膜炎癥;也可應用鋁碳酸鎂(6~8 片/d)或硫糖鋁(0.75g/次,3 次/d)等抗酸藥或黏膜保護藥。
3.抗感染治療 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療,但由細菌引起尤其伴腹瀉者,可選用小檗鹼(黃連素)、呋喃唑酮(痢特靈)、磺胺類製劑、諾氟沙星(氟哌酸)等喹諾酮製劑、慶大黴素等抗菌藥物,但需註意藥物的毒副作用。
4.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因嘔吐、腹瀉導致水、電解質紊亂時,輕者可給予口服補液,重者應予靜脈補液,可選用平衡????液或5%葡萄糖????水,並註意補鉀;對於有酸中毒者可用5%碳酸氫鈉註射液予以糾正。 |
|
預後:常在數天內恢復。如致病因素持續存在,可發展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最終可導致胃腺體萎縮。
預防:本病應註意飲食衛生,預防發病最為重要。 |
|
根據病史和癥狀、體徵一般可作出診斷。但若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有酗酒或服水楊酸????製劑等誘因者,應考慮急性糜爛性胃炎的可能。以上腹痛為主要癥狀者應與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癥等疾病相鑒別。
1.急性膽囊炎 本病的特點是右上腹持續性劇痛或絞痛,陣發性加重,可放射到右肩部,墨菲(murphy)徵陽性。腹部b 超、ct 或mri 等影像學檢查可確立診斷。
2.急性胰腺炎 常有暴飲暴食史或膽道結石病史,突發性上腹部疼痛,重者呈刀割樣疼痛,伴持續性腹脹和惡心、嘔吐;血尿澱粉酶在早期升高,重癥患者腹水中澱粉酶含量明顯增高。b 超、ct 等輔助檢查可發現胰腺呈彌漫性或局限性腫大有利於診斷。
3.空腔髒器穿孔 患者多起病急驟,表現為全腹劇烈疼痛,體檢有壓痛與反跳痛、腹肌緊張呈板樣,叩診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x 綫透視或平片可見膈下遊離氣體。
4.腸梗阻 腸梗阻呈持續性腹痛,陣發性加劇,伴劇烈嘔吐,肛門停止排便排氣。早期腹部聽診可聞及高亢的腸鳴音或氣過水聲,晚期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腹部x 綫平片可見充氣腸襻及多個液平。 |
|
嘔吐、腹瀉嚴重時可有失水及(或)酸鹼平衡紊亂。 |
|
胃炎是多發病,有些國傢在50~60 歲的人群中,胃炎的發病率高達60%~80%以上。 |
|
(1)桂花心粥:粳米50剋,桂花心2剋,茯苓2剋。粳米淘淨。桂花心、茯苓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分鐘,濾渣,留汁。粳米,湯汁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2)鮮藕粥:鮮藕適量,粳米100剋,紅糖少許。將鮮藕洗淨,切成薄片,粳米淘淨。將粳米、藕片、紅糖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3)橙子蜂蜜飲:橙子1衹,蜂蜜50剋。將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後帶皮切成4瓣。橙子、蜂蜜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25分鐘,撈出橙子,留汁即成。代茶飲。
(4)枸杞藕粉湯:枸杞25剋,藕粉50剋。先將藕粉加適量水小火煮沸後,再加入枸杞,煮沸後,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100?150剋。
(5)桔皮粥:鮮桔皮25剋,粳米50剋。先將鮮桔皮洗淨後,切成塊,與粳米共同煮熬,待粳米熟後食用。每日1次,早餐食用。
(6)蜂蜜桃汁飲:蜂蜜20剋,鮮桃1個。先將鮮桃去皮,去核後壓成汁,再加入蜂蜜和適量溫開水即成。每日1~2次,每次100毫升。 |
|
急性單純性胃炎病因簡單,治療起來不復雜,衹要按下列措施進行救護,很快恢復正常。
(1) 去除病因,臥床休息,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和藥物。酌情短期禁食,然後給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質飲食,利於胃的休息和損傷的愈合。
(2) 鼓勵飲水,由於嘔吐腹瀉失水過多,病人在盡可能情況下多飲水,補充丟失水分。以糖????水為好(白開水中加少量糖和????而成)。不要飲含糖多的飲料,以免産酸過多加重腹痛。嘔吐頻繁的病人可在一次嘔吐完畢後少量飲水(50毫升左右),多次飲入,不至於嘔出。
(3) 止痛。應用顛茄片、阿托品、654-2等藥均可。還可局部熱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 伴腹瀉、發燒者可適當應用黃連素、氟哌酸等抗菌藥物。病情較輕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對胃的刺激。
(5) 嘔吐腹瀉嚴重,脫水明顯,應及時送醫院靜脈輸液治療,一般1-2天內很快恢復。
(6) 預防為主,節制飲酒,勿暴飲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損傷胃粘膜的藥物。急性單純性胃炎要及時治療,愈後防止復發,以免轉為慢性胃炎,遷延不愈。 |
|
急性單純性胃炎
急性胃炎中最常見的一種。是由化學、物理因素、以及細菌或細菌毒素刺激損傷胃粘膜後引起的炎性改變。多見於飽餐、酗酒或食入被細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和刺激性藥物之後。臨床以感染所致的急性單純性胃炎為多見。大多在24小時內發病,表現為上腹不適、疼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常伴發腸炎 (稱急性胃腸炎)有水樣腹瀉。嚴重時可有發熱、脫水、酸中毒,甚至引起休剋。治療應去除病因、休息。給予解痙、止痛藥、補充液體等對癥處理,有細菌感染者,可選用抗生素。預防:應註意飲食衛生、勿暴飲暴食、節制飲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