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建區以來,開發區牢固堅持以發展德資企業為主的招商理念,着力引進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占地面積少、抵禦風險能力強、環境污染小的德資企業,取得了顯著成效。自1993年第一傢德國獨資企業——剋恩•裏伯斯(太倉)有限公司落戶以來,截止2006年底,開發區已有捨弗勒、慧魚、托剋斯、通快、愛剋奇、林德納、寶適等76傢德企落戶,總投資5億美元。使太倉經濟開發區成為德國工商界知名的中國經濟開發區之一,成為了德國企業投資中國的首選地,也使太倉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德資企業最密集的地區之一,被譽為“中國的德企之鄉”。
二、産業特色:
進區的德資企業以精密機械加工、汽車配件製造、新型建築材料為主體産業,産業優勢十分明顯,技術含量普遍較高。
一批如生産用於汽車工業和精密製造工業的滾針軸承、用於發動機配氣係統的液壓挺桿的捨弗勒公司;生産氣(液)壓缸衝壓設備、金屬板連接技術及設備的托剋斯衝壓技術公司、生産新型建築緊固件係列的慧魚公司;擁有基礎金屬零件加工技術的通快公司;生産電子控製係統的科絡普公司等産品和技術水平均居國際同行業領先地位,其産品主要用於滿足國內市場需要,部分産品出口東南亞。
三、企業發展:
目前,進區德資企業生産、銷售兩旺,企業在區內的發展信心倍增,前期進區的德資企業中80%以上已經完成增資擴産,企業規模正在逐步擴大。這體現出德資企業對投資太倉經濟開發區的高度信心,體現出在太德資企業取得了良好的投資匯報,也體現出德國企業進一步拓展中國—亞太市場的戰略發展思路。如:捨弗勒(中國)有限公司、剋恩-裏伯斯(太倉)有限公司、太倉托剋斯衝壓技術有限公司、慧魚(太倉)建築錨栓有限公司、太倉安德烈.斯蒂爾動力工具有限公司、迪美斯(太倉)窗型材有限公司、瑞好聚合物(太倉)有限公司等企業都完成了第三、甚至第四、第五期的增資擴産,並從租房辦廠到置地建業,進一步嚮企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拓展。
為了進一步增強在太德資企業的發展後勁,2001年,由江蘇省和德國巴符州兩地政府共同組建了一個專門為德資企業培訓專業員工的培訓中心,采用德國“雙元製”教學模式,每屆容量24名學員,每年定期招生,滾動發展,為越來越多來太投資的德資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專業員工,堪稱“中德合資合作的典範”。
四、遠景目標:
太倉經濟開發區實現“百傢戰略”——即力爭到2008年實現德資企業總數超100傢,項目總投資超10億美元,企業增資率超90%。其中,捨弗勒(中國)有限公司將完成2億美元投入,建成捨弗勒工業園,成為其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生産基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