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國牧羊犬
目錄
No. 1
  德國牧羊犬(英文名:german shepherd dog)[簡介]
  一條好的德國牧羊犬給人的印象是:結實、敏捷、肌肉發達、警惕、且充滿活力。非常平穩,前後軀非常和諧。體長略大於身高,身軀很深,身體輪廓的平滑麯綫要勝於角度。身軀堅固而非細長,不論在休息時還是在運動中,給人的印象都是肌肉發達、敏捷,既不顯得笨拙,也不顯得軟弱。理想的德國牧羊犬給人的印象是素質良好,具有無法形容的高貴感,但一眼就能分辨出來,不會弄錯。性別特徵非常明顯,根據其性別不同,或顯得雄壯、或顯得柔美。
  [氣質]
  這一品種有非常明顯的個性特徵:直接、大膽,但無敵意。表情:自信、明顯的冷漠,使他不那麽容易接近和建立友誼。這種品種必須平易近人、平靜地站在那裏、顯得很有信心,樂於接受安排,不固執。他應該泰然自若,但機會允許,他會顯得熱情而警惕,有能力作為伴侶犬、看門狗、導盲犬、牧羊犬或護衛犬,不論哪種工作,他都能胜任。他决不能顯得膽小、羞怯,躲在主人或牽犬師背後;决不能顯得神經質,四處張望、嚮上看或顯出緊張不安的情緒,如聽到陌生聲音或見到陌生事物,就夾起尾巴。在任何環境都缺乏信心,是心理素質不好的表現。缺乏良好的氣質,是屬於嚴重缺陷,最好讓他離開比賽現場。必須允許裁判檢查他的牙齒、睾丸等部位。有任何咬裁判的企圖都屬於失格。理想的德國牧羊犬應該是一種不易收買的工作犬,其身體構造和步態能使他完成非常艱巨的任務,這是製訂標準的首要目的。
  [體型]
  雄性的理想肩高約24~26英寸;雌性的理想肩高約22~24英寸。
  德國牧羊犬的體長略大於身高,理想的比例為10/8.5,身體長度的測量方法是從胸骨到骨盆末端,坐骨突起處。理想的身軀長度不是單由背部的長度提供,而是整體長度(勻稱的比例,與高度協調),從側面觀察,身軀長度的組成包括前軀的長度、馬肩隆的長度、後軀長度。
  [頭部]
  頭部高貴,綫條簡潔,結實而不粗笨,但是,整體不能太過纖細,要與身軀比例協調。雄性的頭部明顯地顯示出雄壯,而雌性的頭部明顯地顯示出柔美。
  表情:銳利、聰明、沉着。眼睛:中等大小,杏仁形,位置略微傾斜,不突出。顔色盡可能深。耳朵:略尖,與腦袋比例勻稱,嚮前,關註時,耳朵直立,理想的姿勢(耳朵姿勢)是,從前面觀察,耳朵的中心綫相互平行,且垂直於地面。剪耳或垂耳都屬於失格。
  從前面觀察,前額適度圓拱,腦袋傾斜,且長,口吻呈楔形,止部不明顯。口吻:長而結實,輪廓綫與腦袋的輪廓綫相互平行。鼻鏡:黑色。如果鼻鏡不是徹底的黑色屬於失格。嘴唇非常合適,頜部非常堅固。牙齒:42顆牙齒,20顆上顎牙齒和22顆下顎牙齒,牙齒堅固,剪狀咬和。上顎突出式咬和或鉗狀咬和不符合需要,下顎突出式咬和屬於失格。齒係完整。除了第一前臼齒外,缺少其他牙齒都屬於嚴重缺陷。
  [頸部、背綫、身軀]
  頸部結實,且肌肉發達,輪廓鮮明且相對較長,與頭部比例協調,且沒有鬆弛的皮膚。當他關註或興奮時,頭部擡起,頸部高高昂起,否則,典型的姿勢是頸部嚮前伸(支撐着頭部),而不是嚮上伸,使頭部略高於肩部,尤其是在運動時。背綫:馬肩隆位置最高,嚮後傾斜,過渡到平直的後背。後背直,非常穩固,沒有下陷或拱起。後背相當短,與整個身軀給人的印象是深、而可靠,但不笨重。胸部:開始於胸骨,豐滿,且嚮下到兩腿之間。胸深而寬,不淺薄,給心髒和肺部足夠的空間,嚮前突出,從輪廓上觀察,胸骨突在肩胛之前。肋骨:擴張良好,且長,既非桶狀胸,也非平板胸。肋骨嚮下延伸到肘部位置。正確的肋骨組織,在狗小跑時,能允許肘部前後自由移動。過圓的肋骨會影響肘部的運動,且使肘部外翻;過平或過短的肋骨會造成肘部內彎。肋骨適當嚮後,使腰部相對較短。腹部穩固,沒有大肚子。下腹麯綫衹在腰部適度上提
  腰部:從上面觀察,寬且強壯。從側面觀察,從最後一節肋骨到大腿的長度不正確,是不符合需要的。臀部長,且逐漸傾斜。尾巴:毛發濃密,尾椎至少延伸到飛節。尾巴平滑的與臀部結合,位置低,不能太高。休息時,尾巴直直地下垂,略微彎麯,呈馬刀狀。呈輕微的鈎子狀,有時歪嚮身體一側,屬於缺陷(會破壞整體外觀的程度)。當狗在興奮時或運動中,麯綫會加強,尾巴突起,但决不會捲麯到超過垂直綫。尾巴短,或末端僵硬都屬於嚴重缺陷。斷尾屬於失格。
  [前軀]
  肩胛骨長而傾斜,平躺着,不很靠前。上臂與肩胛骨構成一個直角。肩胛與上臂都肌肉發達。不論從什麽角度觀察,前肢都是筆直的,骨骼呈卵形而不是圓形。骹骨結實而有彈性,與垂直綫成25度角。前肢的狼爪可以切除,但通常保留。
  足爪短,腳趾緊湊且圓拱,腳墊厚實而穩固,趾甲短且為暗黑色。
  [後軀]
  從側面觀察,整個大腿組織非常寬,上下兩部分大腿都肌肉發達,穩固,且盡可能成直角。上半部分大腿骨與肩胛骨平行,而下半部分大腿骨與上臂骨平行。蹠骨(飛節與足爪之間的部分)短、結實且結合緊密。狼爪,如果後肢有狼爪,必須切除。足爪與前肢相同。
  [被毛]
  理想的狗有中等長度的雙層被毛。外層披毛盡可能濃密,毛發直、粗硬、且平貼着身體。略呈波浪狀的被毛,通常是剛毛質地的毛發,是允許的。頭部,包括耳朵內,前額,腿和腳掌上都覆蓋着較短的毛發,頸部毛發長而濃密。前肢和後腿後方,毛發略長,分別延伸到骹骨和飛節。缺陷:被毛柔軟;絲狀被毛;外層披毛過長;羊毛質地的被毛;捲麯的被毛;敞開的被毛。
  [顔色]
  德國牧羊犬的顔色多變,大多數顔色都是允許的。濃烈的顔色為首選。黯淡的顔色、褪色、藍色及肝色為嚴重缺陷。白色狗為失格。
  [步態]
  德國牧羊犬的步態屬於小跑型的。他的身體構造决定了他可以胜任他的工作。一般印象:其步態超出想象,有彈性、非常輕鬆、平滑而有節奏,步幅非常大而頻率很低。踱步時,步幅大,是因為前肢和後肢的步幅都非常大。小跑時,前後肢的步幅沒那麽大,但整體步幅依然相當大,動作有力但輕鬆,由於動作協調且平衡,所以步態穩固,就象上好潤滑油的機器一樣。足爪不論在嚮前伸展時還是嚮後蹬地時,都離地面非常近。為了能實現這一品種的理想步態,需要有非常發達的肌肉和強健的韌帶。後軀驅動力,通過後背,將強大的動力(略微嚮上)輸送給整個身體,並推動身體嚮前運動。(後肢)在身軀下伸展很遠的距離,踏過前足爪留下的足跡,後足爪緊密抓地,飛節、後膝關節、上半部分大腿開始運動,進行後蹬。直到後肢動作完成,後足爪始終貼近地面,平滑移動。過度伸展的後肢,會造成一個後足爪落在前足爪足跡外側,而另一後足爪落在前足爪足跡內側,這樣的動作不屬於缺陷,除非他偏離了正確的行走直綫,嚮一側斜行。
  傳動:典型的平滑、流暢的步態,需要一個堅實、穩固的後背。後軀的全部努力,都是通過腰、背、肩傳遞給前軀。正確的小跑,背綫必須保持穩固、水平,不能搖擺、滾動、甩動、或拱起。背綫不水平(馬肩隆低於臀部)屬於缺陷。為了配合後軀提供的嚮前驅動力,肩部必須完全放鬆,前肢必須伸展很大的幅度,以配合後軀的動作。德國牧羊犬的足跡不應該是兩條分的很開的平行綫,小跑時,足爪應該嚮內,靠近身體中心綫,以保持平衡。足跡靠近,但不能重疊或交叉。從前面觀察,前肢(從肩部到腳墊)形成一條直綫;從後面觀察,後肢(從臀部到腳墊)形成一條直綫。缺陷:錯誤的步態(不論從前面觀察、後面觀察、側面觀察),都被認為是嚴重缺陷。
  [失格]
  剪耳或垂耳
  鼻鏡不是完全的黑色
  下顎突出
  斷尾
  白色被毛
  德國牧羊犬的飼養和管理
  1、營養
  營養是維持犬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物質。主要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等。
  2、飼料
  飼料分為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調味料、添加劑及商品料。
  動物性飼料是犬的主食。如常用牛肉、牛奶、蛋類、魚類及畜禽類內臟等。在肉類中以牛肉最佳。
  植物性飼料主要是米,如大米、小米、小麥、高粱米、玉米等。另外還有菠菜、白菜等青菜類。
  調味料主要是食????,但過量會引起犬的敏感和中毒。
  添加劑包括礦物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商品料是指犬用係列顆粒飼料。
  3、德國牧羊犬幼犬的飼養和管理
  正在哺乳的德國牧羊犬的仔犬,在鼕季及早春要註意保溫,室內保持乾燥,使用紅外烘烤燈等。産房周圍環境應盡量保持清靜,防止仔犬被母犬積壓而死。其次要及時對仔犬補奶,抓好開食關,並逐漸斷奶。
  2-3月齡的德國牧羊犬的犬需耐心細緻地管理,這與幼犬的體質發育關係極大,且對神經係統的正常發育也有直接影響。因此,適當地帶犬運動鍛煉,對強健骨骼、肌肉組織,改善內臟器官機能,促進新陳代謝,適應不同氣候及環境條件等均有良好作用。免疫接種和預防性驅蟲,是保證犬健康成長的關鍵。適宜的免疫程序為45天時第一次免疫,以10天間隔再連續免疫2次,3月齡時註射狂犬疫苗,幼犬每月驅蟲1次。
  德國牧羊犬的幼犬的培育宜在2-6月齡時進行,要求達到體質健壯,發育正常,四肢有力,跑跳迅速自如。膽大靈活,能適應較復雜的環境,興奮、愛活動,銜取欲強,依戀性好,註意力集中,不隨意離開主人,不隨地揀吃東西,聽從主人口令。
  德國牧羊犬遺傳病-慢性退化脊髓神經障礙
  德國牧羊犬與其它犬種比較,這種病易發且多發於七歲以後的老犬這種中樞神經的病害最初的表現是後足行動不自由,不能很好的觸及地面。而且數月後過渡為局部的麻痹,行走慢慢的變得睏難,無痛感。尚無治愈的方法。腦下垂體障礙性矮犬癥腦下垂體的荷爾蒙分泌機能遺傳性的不全,因此對犬的成長造成障礙。出生後8周表現正常,在此之後成長延緩,最後皮毛全部脫落。
  德國牧羊犬急性胃炎及其治療
  犬胃粘膜的急性炎癥稱“急性胃炎”,是犬的常見病之一。
  一、 病因:
  1.急性胃炎與犬的飲食不當有關,最常見的是吃腐敗變質的食物,細菌或黴菌刺激粘膜而引起發炎。
  2.攝入異物,誤服藥物及化肥、殺草劑等化學物質也是引起急性胃炎的常見病因。
  3.繼發於某些疾病,如:犬瘟熱、犬傳染性肝炎、犬細小病毒病等。
  二、 癥狀:
  1.嘔吐、精神沉鬱、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特徵。
  2.病初嘔吐食糜,患病犬有極度口渴感,但飲水可見加重嘔吐癥狀。
  3.弓背、觸壓腹部疼痛敏感、脫水、皮膚彈力下降、眼球下陷。
  三、 治療:
  1.絶食:至少應禁食24小時,在此期間如不發生嘔吐,可多次給予少量的飲水。
  2.補液:可用5%葡萄糖生理????水20-40毫剋/千克體重,每日1-2次。
  3.止吐:肌註胃復安1毫剋/千克體重,每日兩次。
  4.消炎:一般急性胃炎不必用抗生素,必要時可用慶大黴素、卡那黴素。
  5.有食欲後可服用多酶片、乳酸菌片、復合維生素b等。
[簡介]
  一條好的德國牧羊犬給人的印象是:結實、敏捷、肌肉發達、警惕、且充滿活力。非常平穩,前後軀非常和諧。體長略大於身高,身軀很深,身體輪廓的平滑麯綫要勝於角度。身軀堅固而非細長,不論在休息時還是在運動中,給人的印象都是肌肉發達、敏捷,既不顯得笨拙,也不顯得軟弱。理想的德國牧羊犬給人的印象是素質良好,具有無法形容的高貴感,但一眼就能分辨出來,不會弄錯。性別特徵非常明顯,根據其性別不同,或顯得雄壯、或顯得柔美。
德國牧羊犬-歷史
  德國牧羊犬
  德國牧羊犬,分為短毛弓背犬和長毛平背犬兩種。這兩種犬在性格和智慧上沒有差異,不同的是他們的體型與毛質。在母犬繁殖出幼犬後其中的長毛直背犬通常會被飼養者淘汰,通常人們認為這是一種返祖現象至今這種情況仍然發生在許多純種德國牧羊犬身上。
  世界犬類之王”——德國牧羊犬德國牧羊犬又稱為“狼犬”,被譽為“世界犬類之王”。由於其酷似野狼的外表,曾一度被人臆測它可能是野狼的直屬後代,其實它原産於德國。1999年4月,德國牧羊犬迎來“百歲誕辰”。德國各牧羊犬協會與養犬愛好者以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來紀念“世界犬中之王”問世百年。1890年,德國育犬傢史蒂芬尼斯與馬艾爾先生開始改良繁育德國古老的牧羊犬——艾爾沙奇亞犬。戎馬出身的馮斯蒂法尼茨當時夢想着培育出一種既不咄咄逼人,但又不膽怯怕生的犬。他首先在自己的桌子上描繪出了他心目中的牧羊犬,然後纔用多種優良犬進行配種,直至達到理想的原型為止。1902年4月17日,德國牧羊犬正式誕生於德國西部的卡爾斯魯厄。當年,在一個犬展覽會上,一位名叫馮斯蒂法尼茨的騎兵隊長首次嚮人們展示了他經過無數次的配種試驗,精心培育出的優良犬種。養犬風源於英國,當時在上流社會把養犬視為時尚和富貴權勢的象徵。
  但牧羊犬的培育者馮斯蒂法尼茨卻反潮流而行,他認為養犬不應該衹成為一種觀賞和消遣,更重要的是為社會服務。本着這種精神,他在同年成立了“德意志養犬業餘愛好者協會”。德國牧羊犬於是成為當時極受人們歡迎的最優秀軍、警犬和牧羊犬,許多國傢都將它用它幫助軍、警搜殺毒品、緝捕逃犯、邊防巡邏等。此外,它還是極優秀的牧羊犬和護院犬。
  德國牧羊犬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量的德國牧羊犬引進英國,爾後又迅速輸至世界各地。成為分佈最廣,也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但最鐘愛牧羊犬還是德國人,目前全國共飼養有大約50萬衹,其中90%由家庭飼養,成為居民的好夥伴和守衛者,其餘的10%由警署、海關、救援組織等機構馴養。不過,牧羊犬也曾有過一段不光彩的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牧羊犬被派往前綫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曾命令他的軍隊招募20萬衹牧羊犬,這些經過嚴格訓練的德國牧羊犬成為護送炸藥的犧牲品和納粹集中營的看門犬。再後來,在柏林墻築起之後還充當了東西德邊境的守衛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和平年代中,德國牧羊犬成為影視明星,在許多電視係列片中擔任重要的角色,深受人們喜愛,特別是令青少年朋友癡迷。在電視係列片《雷剋斯警官》中,德國牧羊犬有出色的表演。該片被譯成26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放映,廣為流傳,德國牧羊犬也因此名揚四海。德國牧羊犬體形大小適中,有黝黑發亮的臉龐、厚厚的毛、竪立的耳朵、杏眼,肌肉結實,四爪鋒利,背脊筆直。身體雄健,各部位勻稱和諧,姿態端莊美觀,生理機能好,繁殖力強。由於絶大多數被毛為黑灰色,或者腹部為灰白色,背部為黑灰色,所以俗稱“黑背”。特別與衆不同的是,它的感覺極為敏銳,警惕性高,素有“天然警犬”之稱。它的聽覺靈敏,通常比人強16倍。行動時膽大兇猛,機警靈活,敏捷輕快,追蹤銜物欲高,奔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裏。靜態時安穩沉着,富於耐性,剛柔相濟,依戀性強,易於訓練。它聰慧、忠誠,與主人配合默契。因此,現在德國牧羊犬已被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特別是軍、警用犬,在追蹤、救護、搜毒、護衛等方面屢建奇功。
[氣質]
  這一品種有非常明顯的個性特徵:直接、大膽,但無敵意。表情:自信、明顯的冷漠,使他不那麽容易接近和建立友誼。這種品種必須平易近人、平靜地站在那裏、顯得很有信心,樂於接受安排,不固執。他應該泰然自若,但機會允許,他會顯得熱情而警惕,有能力作為伴侶犬、看門狗、導盲犬、牧羊犬或護衛犬,不論哪種工作,他都能胜任。他决不能顯得膽小、羞怯,躲在主人或牽犬師背後;决不能顯得神經質,四處張望、嚮上看或顯出緊張不安的情緒,如聽到陌生聲音或見到陌生事物,就夾起尾巴。在任何環境都缺乏信心,是心理素質不好的表現。缺乏良好的氣質,是屬於嚴重缺陷,最好讓他離開比賽現場。必須允許裁判檢查他的牙齒、睾丸等部位。有任何咬裁判的企圖都屬於失格。理想的德國牧羊犬應該是一種不易收買的工作犬,其身體構造和步態能使他完成非常艱巨的任務,這是製訂標準的首要目的。
[體型]
  雄性的理想肩高約24~26英寸;雌性的理想肩高約22~24英寸。
  德國牧羊犬的體長略大於身高,理想的比例為10/8.5,身體長度的測量方法是從胸骨到骨盆末端,坐骨突起處。理想的身軀長度不是單由背部的長度提供,而是整體長度(勻稱的比例,與高度協調),從側面觀察,身軀長度的組成包括前軀的長度、馬肩隆的長度、後軀長度。
[頭部]
  頭部高貴,綫條簡潔,結實而不粗笨,但是,整體不能太過纖細,要與身軀比例協調。雄性的頭部明顯地顯示出雄壯,而雌性的頭部明顯地顯示出柔美。
  表情:銳利、聰明、沉着。眼睛:中等大小,杏仁形,位置略微傾斜,不突出。顔色盡可能深。耳朵:略尖,與腦袋比例勻稱,嚮前,關註時,耳朵直立,理想的姿勢(耳朵姿勢)是,從前面觀察,耳朵的中心綫相互平行,且垂直於地面。剪耳或垂耳都屬於失格。
  從前面觀察,前額適度圓拱,腦袋傾斜,且長,口吻呈楔形,止部不明顯。口吻:長而結實,輪廓綫與腦袋的輪廓綫相互平行。鼻鏡:黑色。如果鼻鏡不是徹底的黑色屬於失格。嘴唇非常合適,頜部非常堅固。牙齒:42顆牙齒,20顆上顎牙齒和22顆下顎牙齒,牙齒堅固,剪狀咬和。上顎突出式咬和或鉗狀咬和不符合需要,下顎突出式咬和屬於失格。齒係完整。除了第一前臼齒外,缺少其他牙齒都屬於嚴重缺陷。
[頸部、背綫、身軀]
  頸部結實,且肌肉發達,輪廓鮮明且相對較長,與頭部比例協調,且沒有鬆弛的皮膚。當他關註或興奮時,頭部擡起,頸部高高昂起,否則,典型的姿勢是頸部嚮前伸(支撐着頭部),而不是嚮上伸,使頭部略高於肩部,尤其是在運動時。背綫:馬肩隆位置最高,嚮後傾斜,過渡到平直的後背。後背直,非常穩固,沒有下陷或拱起。後背相當短,與整個身軀給人的印象是深、而可靠,但不笨重。胸部:開始於胸骨,豐滿,且嚮下到兩腿之間。胸深而寬,不淺薄,給心髒和肺部足夠的空間,嚮前突出,從輪廓上觀察,胸骨突在肩胛之前。肋骨:擴張良好,且長,既非桶狀胸,也非平板胸。肋骨嚮下延伸到肘部位置。正確的肋骨組織,在狗小跑時,能允許肘部前後自由移動。過圓的肋骨會影響肘部的運動,且使肘部外翻;過平或過短的肋骨會造成肘部內彎。肋骨適當嚮後,使腰部相對較短。腹部穩固,沒有大肚子。下腹麯綫衹在腰部適度上提
  腰部:從上面觀察,寬且強壯。從側面觀察,從最後一節肋骨到大腿的長度不正確,是不符合需要的。臀部長,且逐漸傾斜。尾巴:毛發濃密,尾椎至少延伸到飛節。尾巴平滑的與臀部結合,位置低,不能太高。休息時,尾巴直直地下垂,略微彎麯,呈馬刀狀。呈輕微的鈎子狀,有時歪嚮身體一側,屬於缺陷(會破壞整體外觀的程度)。當狗在興奮時或運動中,麯綫會加強,尾巴突起,但决不會捲麯到超過垂直綫。尾巴短,或末端僵硬都屬於嚴重缺陷。斷尾屬於失格。
  [前軀]
  肩胛骨長而傾斜,平躺着,不很靠前。上臂與肩胛骨構成一個直角。肩胛與上臂都肌肉發達。不論從什麽角度觀察,前肢都是筆直的,骨骼呈卵形而不是圓形。骹骨結實而有彈性,與垂直綫成25度角。前肢的狼爪可以切除,但通常保留。
  足爪短,腳趾緊湊且圓拱,腳墊厚實而穩固,趾甲短且為暗黑色。
  [後軀]
  從側面觀察,整個大腿組織非常寬,上下兩部分大腿都肌肉發達,穩固,且盡可能成直角。上半部分大腿骨與肩胛骨平行,而下半部分大腿骨與上臂骨平行。蹠骨(飛節與足爪之間的部分)短、結實且結合緊密。狼爪,如果後肢有狼爪,必須切除。足爪與前肢相同。
  [被毛]
  理想的狗有中等長度的雙層被毛。外層披毛盡可能濃密,毛發直、粗硬、且平貼着身體。略呈波浪狀的被毛,通常是剛毛質地的毛發,是允許的。頭部,包括耳朵內,前額,腿和腳掌上都覆蓋着較短的毛發,頸部毛發長而濃密。前肢和後腿後方,毛發略長,分別延伸到骹骨和飛節。缺陷:被毛柔軟;絲狀被毛;外層披毛過長;羊毛質地的被毛;捲麯的被毛;敞開的被毛。
  [顔色]
  德國牧羊犬的顔色多變,大多數顔色都是允許的。濃烈的顔色為首選。黯淡的顔色、褪色、藍色及肝色為嚴重缺陷。白色狗為失格。
  [步態]
  德國牧羊犬的步態屬於小跑型的。它的身體構造决定了他可以胜任他的工作。一般印象:其步態超出想象,有彈性、非常輕鬆、平滑而有節奏,步幅非常大而頻率很低。踱步時,步幅大,是因為前肢和後肢的步幅都非常大。小跑時,前後肢的步幅沒那麽大,但整體步幅依然相當大,動作有力但輕鬆,由於動作協調且平衡,所以步態穩固,就象上好潤滑油的機器一樣。足爪不論在嚮前伸展時還是嚮後蹬地時,都離地面非常近。為了能實現這一品種的理想步態,需要有非常發達的肌肉和強健的韌帶。後軀驅動力,通過後背,將強大的動力(略微嚮上)輸送給整個身體,並推動身體嚮前運動。(後肢)在身軀下伸展很遠的距離,踏過前足爪留下的足跡,後足爪緊密抓地,飛節、後膝關節、上半部分大腿開始運動,進行後蹬。直到後肢動作完成,後足爪始終貼近地面,平滑移動。過度伸展的後肢,會造成一個後足爪落在前足爪足跡外側,而另一後足爪落在前足爪足跡內側,這樣的動作不屬於缺陷,除非他偏離了正確的行走直綫,嚮一側斜行。
  傳動:典型的平滑、流暢的步態,需要一個堅實、穩固的後背。後軀的全部努力,都是通過腰、背、肩傳遞給前軀。正確的小跑,背綫必須保持穩固、水平,不能搖擺、滾動、甩動、或拱起。背綫不水平(馬肩隆低於臀部)屬於缺陷。為了配合後軀提供的嚮前驅動力,肩部必須完全放鬆,前肢必須伸展很大的幅度,以配合後軀的動作。德國牧羊犬的足跡不應該是兩條分的很開的平行綫,小跑時,足爪應該嚮內,靠近身體中心綫,以保持平衡。足跡靠近,但不能重疊或交叉。從前面觀察,前肢(從肩部到腳墊)形成一條直綫;從後面觀察,後肢(從臀部到腳墊)形成一條直綫。缺陷:錯誤的步態(不論從前面觀察、後面觀察、側面觀察),都被認為是嚴重缺陷。
[失格]
  剪耳或垂耳
  鼻頸不是完全的黑色
  下顎突出
  斷尾
  白色被毛
鑒定標準
  德國牧羊犬外形鑒定標準圖
  身體過長
  身體過短
  臀部過傾斜
  背部過軟
  臀綫過傾斜,胸腹綫過收
  身體過長,腿過短
  整體感覺過笨重
  背綫,臀部均過傾斜,不豐滿
  背綫過短,肩部過低,站姿中要掩蓋這兩點以至於將後腿過於後伸
  德國牧羊犬各部位示意圖
  總體的要求 德國牧羊犬是中等大小的犬種。允許的體高德國牧羊犬雄性犬應在60cm-65cm之間,德國牧羊犬雌性犬應在55cm-60cm之間。標準的身高應各取中間值,即雄性犬62.5cm,雌性犬57.25cm。身長與體高的比例應為100:111-117,約9:10。體高的測量方式(以肩胛骨到地面的垂直距離為身高)。
  胸深占身高的45%,前肢占身高的55%,頭部長度占身高的40%,尾部自然下垂,長度以犬自然站立時超過飛節處為宜。犬在自然站立時,頸部成45°角自然由肩胛部伸出。(見圖)
  為敘述方便和便於理解現將狼犬的整體結構分為頭部、前軀、軀幹、後軀四個部分進行表述,並附以常見的審查級別用語,供犬友參考切磋。
狼犬各部位的區分
  一、頭部:這一部分很好理解,即狼犬頸部以前,我們俗稱的頭。
  二、前幅、前軀:這一部分應理解為頸部往後至肩胛骨。包括犬的脖子、肩胛、
  前胸、前腿。
  三、中幅、軀幹:這一部分是指狼犬從肩胛骨往後至骨盆以前,不包括“骨盆”。
  主要包括背、腰、腹。
  四、後幅、後軀:這一部分是指狼犬骨盆以後的所有部位,主要包括尾、後腿。
  狼犬各部位區分的說明
  狼犬各部位的區分不一定很嚴謹,衹是為了敘述和理解上的方便。比如前軀,是否包括頸部,還有待論證。後軀是否應該包括尾部也有待於研究。鑒於SV審查的順序及國內、臺灣、日本的習慣,加上語言翻譯上的差別,故在此加以說明,重點在於對狼犬部位的理解。如對SV審查評語的翻譯,有前軀、前面、前幅等等。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叫法。
  頭 部 頭部:這一部分主要包括眼、耳、鼻、嘴、牙及整體的搭配,也就是審查評語中常提到的“表情”。
  德國牧羊犬的頭部大小適中(絶不是以大為好)頭部的長度以體高的百分之四十為宜,額部的寬度與頭的長度為一比二,不宜過長過細。鼻頸部與額頭部等長,眼在中間(見示意圖)高於鼻頸部,即眼的上方從側面看要高於鼻頸的部分,前額與鼻頸處平直為缺點,犬的上下頜健壯有力。鼻梁上綫前部略有隆起與上頜綫平行。
  耳部:兩耳適中,直立挺拔。正面看去,鼻頸的寬度與兩耳基部的距離相等。耳朵內傾與外斜均為缺點。
  眼部:中等大小、圓、稍突出、顔色為衡量眼睛的重要指標,即暗黑色為上暗紅為次……總之眼睛的顔色越重越好。
  齒部:牧羊犬全部牙齒42枚。上牙20枚,下牙22枚。呈剪刀狀咬合。上下頜比例適中,上頜或下頜過長,或過短為缺陷,即我們常說的被蓋咬合與反咬合,先天缺齒為嚴重缺陷(見示意圖)
  狼犬頭部毛色沒有具體規定,但鼻的前端與下頜吻部必須是黑色,否則為嚴重缺點。口腔內軟組織部分,即我們俗稱的腮皮,顔色深為好。
  ABCD犬齒示意圖
  上顎 下顎
  頭部的觀察是評審狼犬好壞的一個重要的環節。許多極為重要的評審指標是要通過對狼犬頭部各部位的考核來决定的。如:狼犬的氣質、秉性、膽量、註意力、眼睛的神態、顔色、耳朵的形狀、總體的表情等等。
  現將德國SV對狼犬頭部主要考評的“硬件指標”及審查級別用語歸納如下:
  一、頭部本身的審查項目:
  a. 犬頭:很健壯、健壯、稍窄、瘦小。
  b. 眼睛:暗黑色、暗色、淺(見左側示意圖)
  c. 上頜骨:健壯、滿意、偏窄、鬆。
  d. 下頜骨:健壯、滿意、偏窄、鬆。
  e. 牙齒:健康、堅固、完整齊全、剪刀式咬合,有點兒軟,部分變成褐色,有缺齒位,門齒輕度咬開。因犬會老而引起:是/否。輕度咬開。雙層前磨牙:p1或左,p1或右;p1和左,p1和右
  二、通過頭部需要評審的項目
  1. 本性:穩定的、天然的、安靜的
  2. 註意力:現有的、現有滿意
  3. 神經狀況:穩定的、神經輕度緊張
  4. 不拘束性:現有的、現有滿意
  5. 撲咬冷漠:現有的、現有滿意
  6. 情緒(性欲)自我保護性,可負載性:現有的、顯而易見的
  7. 面部表情:充滿活力、富於表情
  前幅/前軀
  這一部分主要包括頸部、前胸、肩胛與前肢。
  這是德國狼犬結構極為重要而正是被國內犬友忽視的部位。
  頸部:狼犬的頸部應結實、挺拔、肌肉發達、皮膚不可鬆懈。狼犬在自然站立時,頸部應與身體成45°角,興奮時略有擡高,疾走或疲勞時稍低。見示意圖
  前胸:前胸主要由肩胛骨和上腕骨構成。理論上應成90°角,但能達到標準的很少,限115°以內的均為極格,越靠近90°越好。這一項可理解為現代德國狼犬骨骼角度改良與發展的方向。肩胛骨與上腕骨的比例與角度對狼犬的動態有着决定性的影響,是衡量狼犬好壞的重要指標。見示意圖
  前肢:前肢長度應大於胸深,占體高的55%。習慣上從側面看去,因狼犬的下胸有毛,應占體高的一半50%左右。下胸綫應在狼犬前肢肘關節之上,否則會對狼犬的運動構成障礙,這一點很重要。現有些犬友衹盲目追求“扁扇”大胸深,應該在標準比例範圍內。見示意圖
  肘腕:前肢趾爪部分即腕關節,應與前肢成23°角,以便狼犬在長距離行走時節省體力。正面看去,狼犬的前肢距離適中,兩腿筆直,前胸過寬或過窄均為缺點。這一部分應強調的除正確的角度與比例之外,就是肘關節,現在德國狼犬已開始要求除股關節外,肘關節也需要做X光檢查,方可入選種犬。股關節與肘關節一樣,在德國狼犬骨骼發育環節中是比較薄弱的地方。因遺傳或管理不善,極易造成跛足或殘疾,嚴重影響狼犬的“役使“性能。
  趾部:這部分包括前肢與後肢,狼犬的各趾間要緊密,趾要短並靠攏,趾骨隆起,富有彈性,後肢趾可稍長,以便跳躍。爪的結構堅實,顔色以黑為上,越淺越下白色為明顯的缺點。
  關於前肢的審查項目和級別用語
  首先是對狼犬正體的描述這一項涉及前肢部分較多主要有:
  01. 身高:大型、中大型、中等大小
  02. 胸深:比例適中、可再深些、可再淺些
  03. 前胸角度:可再大些、可再小些、略傾斜
  04. 體質:健壯、中等健壯、乾燥、有點強壯、偏瘦
  05. 肢體:健壯、中等健壯、乾燥滿意、有點粗、有點細
  06. 肌肉:健壯、健壯滿意、乾燥、乾燥滿意
  07. 前肢體站立/韌帶強度:很好、好、滿意
  08. 前後爪趾強度:好、滿意
  09. 正面:端正、嚮趾尖寬/窄位稍傾、不完全端正、活動部位的隆肉輕度鼓起
  10. 步距——前邁步:很好、好、可以自由邁步、滿意
  總體的審查用語還有:根據身高有大型、中大型、中型。根據骨量大小還有大量、中量等。主要是臺灣翻譯使用較多。
  總體評價審查用語有:前面角度、肩胛骨、上腕骨、頸部的長度、擡高度、胸部比例、形態、正前面的正確度(前腕骨直/否、比例正確/不正確)等
  動態評審涉及前胸的評審項目和審查用語較多,如:前伸、步態等。將在狼犬的動態鑒賞中重點介紹。
  標準前軀角度示意圖標準前軀骨骼角度示意圖標準前肢、趾骨骼圖
  前趾骨應靠緊隆起、富有彈性標準肩胛骨與上腕骨比例
  夾角約為:100°名犬那茲 Natz Steigerhof
  前軀角度相當好,幾乎完美前胸角度過深,肩胛骨長,
  上腕骨短,比例嚴重失調前肢肘部骨骼示意圖,前胸過深對活動將造成影響狼犬前軀角度對比示意圖 A B C D 上面四幅狼犬圖片全部來自於1999年德國SV彩色專輯。其中狼犬的肩胛部被放大,並加以骨骼示意圖片。從這四幅組合圖中不難看出:A犬:前胸部角度明顯不夠,遠遠大於狼犬的結構標準(90-115°)其肩胛骨與上腕的角度約在120°以上。
  B犬:前胸角度較大,主要的毛病是肩胛骨過長,上腕骨過短,標準的結構兩塊骨頭約等長。
  C犬:這衹犬的缺點與B犬正好相反,即上腕骨過長,而肩胛骨過短。
  D犬:這是一隻前軀角度相當不錯的狼犬,是VA級的那茲。本犬的前軀角度與結構相當突出。是國內犬友相當熟悉的一隻名犬。
  中幅/軀幹 這一部分主要包括狼犬的背、腰、胸、腹。應以狼犬的肩胛往後至後十字骨以前。其中上綫是國內犬友比較重視的部位即所說的“背綫”
  “弓背”。
  胸部:這一部分是指狼犬的上胸與下胸。下胸的位置是狼犬身高比例的重要數據。胸部的上綫即是肩胛往後“背綫的起點”。
  背與腰:這是構成狼犬“背綫”的重要部分,其中胸椎13節,腰椎9節。狼犬後腿發力時,腰椎與胸椎的接點可有適當的隆起,背與腰是狼犬步態的主要構成部分。即常說的“腰背步容”。狼犬在慢步與速步運動時,要求背腰部要穩,不能前後或左右擺動,力的傳遞要有效。
  腹部:德國牧羊犬的腹部需要註意的最大問題就是不能往上吊。狼犬的腹綫要求要相對的平直,即從前胸下綫至腹部的下綫,基本上是平直的,而不能是越往後越往上吊,這是狼犬區別於其他獵犬的部位。
  胸部的橫斷面應成倒卵型,“扁扇”是缺點,絶不是優點,這一點應特別註意。當然胸部的橫斷面如成圓筒型也同樣是缺點。總之,胸、腹部應有足夠的空間,方能滿足狼犬內臟的工作要求。軀幹部的比例約成方型為好。胸部上綫至腰部應由高至低,形成一條流暢的綫,即我們常常強調的背綫。
  後幅/後軀 德國牧羊犬的後軀主要指的是後十字骨以後的部位,應包括後十字骨,即我們常說的尻部、後肢、尾。這一部分的重點是後肢與十字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盆。尾部雖然有具體的要求,但占整個狼犬標準的比重不大,尤其是長度,要求超過飛節即可。
  尻部:這一部分也叫十字骨,骨盆。是目前德國牧羊犬改良和發展的重要部位。現代德國牧羊犬要求尻部要盡量的長靜態站立時與地面約23°夾角縱觀德國狼犬的審查評語,衹有說長度不夠,角度可在傾斜些、可在長些等等的評語,還沒聽說過某某狼犬的尻部過長,由此可見一斑。後十字骨與大腿股骨的交接處,即股骨頭是目前德國狼犬普遍存在的較為嚴重的狼犬發育問題。現德國SV規定,凡入選種犬或參加V級以上比賽的狼犬,此處必須有合格獸醫在X光照影(HD)的基礎上做出的健康結論,否則將被否决。
  後肢:後肢由三大部分組成,首先是大腿骨,也可稱股骨。過膝關節後叫小腿骨也可稱脛骨。然後過飛節處往下一般稱做中足骨。接下是趾部。
  1. 大腿骨除對股骨頭處有着嚴格的要求外,其本身與後十字骨的角度也是狼犬標準的重要一環。狼犬在靜態標準站立時,大腿骨與後十字骨應成90°至100°夾角,如果大於100°,即我們常說的後退彎度不夠,臺灣一般稱做後腿“淺”。如果小於90°,即後腿的彎度過大,也稱做過深。
  狼犬後十字骨示意圖狼犬後軀骨骼示意圖尻部/十字骨長度明顯不足
  嚴重失格尻部/十字骨長度不足狼犬骨骼圖 2. 下腿骨/徑骨:下腿骨在後肢的中間部位,接連膝關節與飛節,審查評語稱跳躍關節。下腿骨除要求有合適的長度外,與大腿骨的外角和與中足骨的內角均為120°至130°。股骨與骨盆應為90°至100°。徑骨要求比大腿骨略長。股骨頭膝關節、飛節三個部分的夾角是構成狼犬後肢角度的關鍵環節。
  對於後趾的要求與標準與前趾基本一樣,衹是後趾骨可稍長些,要求趾骨緊靠並隆起。以具有更佳的功能。爪的標準同樣是緊密、結實。顔色以黑為上,越淺越下,白色為嚴重缺點。
  後肢是狼犬運動的主要“動力來源”,因此要求股部應寬大,附着的肌肉豐滿有力,韌帶結實,富有彈性。
  後肢的飛節處是常被忽視的部位,此處要求一定要緊密、結實。觀察的方法是:在狼犬發力後蹬時,從後面看,飛節不應有左右的擺動,應堅實、有力。
  尾部:這一部分是國內狼犬愛好者比較重視的部位,狼犬的尾椎由18-23節組成,由後十字骨前端嚮後下方伸出,標準的尾部應自然下垂,興奮時的高度不超過後背,呈軍刀狀自然彎麯,尾部絶不是越長越好,尾部過長,必然肌肉不能放鬆,極易形成圈尾或各種畸形的彎麯。
  雄性狼犬的生殖係統發育健壯,表露無疑,反之為缺點。
  這一部分的審查項目及審查級別用語主要有:
  一、 生殖器表露:突出、顯而易見的、現有的
  二、 體質: 健壯、中等健壯、乾燥、有點強壯、偏瘦
  三、 體態特徵: 標準比例、肢體特別舒展、某部位稍短、長、營養豐富、矮瘦
  四、 肢體: 健壯、健壯滿意、乾燥、乾燥滿意、有點粗、有點細
  五、 肌肉: 健壯、健壯滿意、乾燥、乾燥滿意
  六、 爪趾強度: 好、滿意
  七、 臀部、尻部:標準長度、稍短、短
  八、 步距——後推步:很有效、有效、有效滿意
  九、 行走步態: 前/後腿走直綫、前/後趾道窄、前/後趾道寬、 腿稍嚮內彎麯、
  輕度桶式步、側對步(兩腿同時嚮前的步態)
  十、 肢體站立/韌帶強度:很好、好、滿意
  十一、跳躍關節強度:好、滿意、不堅固
  完全正確的後軀角度,
  正確的尻部位置與長度 股骨長,脛骨短,後腿角度稍大,即所說的後軀角度深 股骨、脛骨長度不足,後肢角度不夠, 即所說的“淺” 德國牧羊犬協會(SV)在决定製訂德國牧羊犬標準後,作為該標準創建協會的德國犬協(VDH)於1899年9月20一在法蘭剋福舉行的第一屆會員大會上擬定了德國牧羊犬標準。此後,邁爾和施特凡尼茨進行了建議修改。由於1901年7月28日的第六屆會員大會,1908年9月23日在科隆舉行的二十三屆會員大會,1930年9月5日威斯巴登舉行的董事會及顧問會議以及1961年3月25日的不成功繁育會議和董事會議上進行了補充。後又在世界牧羊犬協會(WUSV)範圍內進行修訂,並於1976年8月30日在WUSV大會上最終通過决議。經授權,董事會和顧問委員會於1991年3月23日至24日對德國牧羊犬標準進行了修改和編輯。
  德國牧羊犬在本協會建立後,於1899年開始有計劃的繁育。它是從當時中德和南德的放牧犬種繁育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得到高水平的有天賦的工作犬。為達到該目的而製定了德國牧羊犬標準。此標準不僅涉及犬的身體外型特徵,而且涉及犬的性格特點。
  外形 德感牧羊犬體形適中,有輕微的延展性;強壯,有強健和發達的肌肉,以及強壯的骨骼;通體緊奏和諧。重要的比例數據普遍的看法是,雄性犬的身高在60—65釐米之間,雌性犬的身高在55—60釐米之間。體長必須超過體高,超出幅度在10%—17%。
  特性 德國牧羊犬必須具有很好的自我防衛能力,很強的平衡神經係統,以及具有絶對無私的奉獻精神。同時,它還必須保持良好的自然本能,除非這種本能需要被人類加以限製。德國牧羊犬還必須具有飽滿的精神狀態,行動輕盈敏捷;必須具有勇氣和膽量,以及一種頑強拼搏和戰鬥的本能,他還必須具有強烈的占有欲望。上述這些都是對德國牧羊犬最本質的要求。衹有具備這些條件它纔可能成為人類的忠實伴侶,肩負起保衛、警戒和放牧的職責。
  頭 德國牧羊犬的頭應寬大,與整個身體的比例要協調,頭的長度應占體高的大約40%。但頭型不能顯得粗笨,形狀不清,特別是不能過長。頭部皮膚從整體外觀來看必須幹爽,富有彈性,不能有皺折和鬆懈的皮膚。兩耳之間的距離必須適中,前額和嘴鼻末梢之間的比率應50/50,前額的寬度與其長度必須相同。從雙耳到鼻尖部的頭蓋骨必須具有平滑的麯綫,而且頭蓋骨和口鼻部之間要有一個明顯的分區。額頭的上部和下部必須發育良好。口鼻部必須挺直,儘管這樣可能並不盡如犬意。嘴唇必須緊而有彈性,有良好的褶皺,顔色為黑色。
  鼻 必須是黑色。
  嘴 德國牧羊犬的嘴必須強壯有力,發育完好,而且健康,並具有完整的牙齒,牙齒全部長齊應有42顆。另外,德國牧羊犬的嘴必須具有像剪刀般的咬合力,換句話說,就是上下牙齒間閉鎖可以形成剪刀般的結構。同時,上顎必須可以覆蓋下顎,上下顎的邊緣位置是指犬的正前方的上下牙齒的上邊層和下邊層,且上邊層和下邊層不可完全形成閉合綫,而是上牙齒可以壓蓋住下牙齒,上下齒之間形成類似剪刀般關閉狀態。另外,顎骨必須發育良好,以便牧羊犬牙齒正常發育。眼德國牧羊犬的眼睛大小適中,呈杏核狀,並有略微的傾斜,雙眼不能有突起。眼睛的顔色越黑越好。牧羊犬出現輕浮和輕率的眼神是不盡如人意的,這對犬的表現力有相當大的破壞。
  耳 德國牧羊犬的耳朵大小適中,質地硬而挺拔,耳根部要寬,長在犬的頭蓋骨之上。耳朵始終處於直立狀態,朝嚮發聲目標,耳闊嚮正前方開放。犬耳略有傾斜可視為有缺陷,如果犬耳不能直立,呈耷拉狀,則是非常嚴重的缺陷,另外犬在奔跑過程中耳朵可以嚮後背。
  頸 牧羊犬的頸部必須強壯,具有很好的肌肉組織,特別在咽喉部應無多餘和鬆懈的皮膚。頸部與軀幹的夾角為45度。
  軀幹 德國牧羊犬要有一條平滑的被綫,它從頸背開始,經過一個發育良好能形成一直綫的肩部,其間不應有任何可見的凹凸起伏。犬的背部一定要結實,強而有力,有很好的肌肉組織。腰部要寬,發育要好,同樣要有很好的肌肉組織。臀部必須長,略微嚮下傾斜,與水平夾角為23度,特別是頂部要平滑,不能有任何的凹凸,並與尾部起點形成自然的過度。
  胸部 德國牧羊犬的胸部必須有合適的寬圓度,且長而明顯。胸的縱深長度應占犬的總高度的45%
  肋部 德國牧羊犬的肋部必須有合適的麯度,過分渾圓和平癟都將視為缺憾。
  尾部 德國牧羊犬的尾巴下部要長有濃密的毛,長度至少要達到爪關節,理想的長度是達到爪骨的中間。當尾巴處於靜止時,尾巴應有輕微的彎麯,好象一把軍刀。當尾巴擡起擺動,其彎麯度會增加。禁止通過外科手術改變牧羊犬尾巴的形狀。
  前腿 德國牧羊犬的前腿無論從任何方向看都必須是絶對筆直的,從正面看,兩腿必須平衡。肩胛和上臂必須有同樣的長度,有發育完好的肌肉組織,並且和身體有緊密的骨骼連接。肩胛骨與上臂的理想夾角應為90度,但是通常狀態下110度左右的夾角都是可以接受的。同時,雙肘必須與身體連接緊密,但應有保持站立和活動的距離。部的長度必須是前腿長度的1/3,它與前腿的夾角大約為20度—22度。進一步說,就是部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夾角(超過20度—22度),從而不致影響牧羊犬的耐久力。
  爪 德國牧羊犬的爪子呈圓形,腳趾間應該緊密,有半圓狀的拱型,爪子的低部要有豐厚的腳墊,能夠耐磨,不能有脆嫩的表皮。犬的指甲短粗,有力,呈黑色。
  後腿 後腿骨的位置延伸到牧羊犬的背部,從後背來看,兩側的後腿骨應該是平衡的,上、下大腿骨的長度幾乎相同,兩骨的夾角大約在120度。大腿必須強壯有力,有很好的肌肉組織,爪關節必須強健,堅固,位於其後爪的垂直綫上。
  步態 德國牧羊犬的基本步態是交互舉起前右腳與後左腳而快走或小跑。要達到這種步態,犬的四肢必須在行進中保持身體兩側的平衡,犬在前衝過程中,犬的後腿要達到犬的身體的中點,兩條後腿距前腿的距離一定要相等,同時犬在前衝時身體的背綫沒有明顯的改變。德國牧羊犬的體高與其四肢比例適當,衹有這樣犬才能在做大跨越是顯得輕鬆自如。犬在前衝時頭部嚮前,尾巴微微上翹,動作舒展平衡,從耳朵尖經過背部直到尾巴尖形成一條弧綫。
  皮膚 緊綳,沒有任何皺折。
  體毛 德國牧羊犬的標準體毛類型分為表層體毛和下層體毛。表層體毛必須濃密,直硬,密佈在外。頭部、耳部、爪部和腿部的毛發必須長而濃密。後腿的毛可以形成一個類似“褲子”的富毛區。
  顔色 德國牧羊犬毛發的基本顔色應該是黑色,並伴有雲狀的黑毛,同時其背部和面部也均為黑色。再有,牧羊犬的胸肋部可以是白色,但這種顔色是不甚理想的。犬的鼻毛必須完全是黑色,面部的黑毛過少,眼部周圍的黑毛過少,以及指甲和尾巴尖呈淺色或白色都應視為缺乏色素沉着。牧羊犬的下層體毛應為淺灰色。白色是不被允許的。
  高度和重量
  雄性: 高度60~65釐米 重量30~40公斤
  雌性: 高度55~60釐米 重量22~32公斤
  睾丸 雄性犬必須有對睾丸,而且必須在陰囊中發育完好。
  缺陷 任何偏離上述標準的現象都將被視為德國牧羊犬的缺陷,缺陷的嚴重程度可以被準缺的確認等級。
  嚴重缺陷 偏離上述牧羊犬繁殖標準,並且影響到牧羊犬的實用性和觀賞性,都被視為牧羊犬的嚴重缺陷。另外,牧羊犬缺少色素沉着、超重、鬆懈和懶散,定嚮能力喪失或有缺欠,爪子發育差也將視為有嚴重缺陷。
  耳朵的缺陷 雙耳長在頭蓋骨兩側過低的位置上,耳朵柔軟、耳尖翻捲。
  其他缺陷
  1、 脆弱的個性和過分的神經質以及神經性嘶咬。
  2、 被證明有嚴重的髖關節病癥。 3、單聲的嗥叫、哭嗥、睾丸畸形。
  4、尾巴和耳朵畸形。 5、犬有殘損。 6、犬牙不全。
  7、犬爪有殘缺。 8、超過或低於德國牧羊犬正常身高標準1釐米。
  9、白化病。
  10、如果犬的頭部毛發是白色,(當然假如犬的鼻部和眼部的毛發仍是黑色的,則被認可。)
  11、長毛犬。(頭部的毛發軟、長、疏鬆,特別是耳朵內側的外側的毛發過長,前後腿的後部毛發過長,尾巴下部的毛發過長。)
  12、完全沒有表皮絨毛的長毛犬,且犬的毛發從背部中間嚮身體的兩側下垂。
關於配種
  要想飼養純正的德國牧羊犬,必須要考慮幾個因素。
  首先要買一條雌性的幼犬作為將來犬場的基礎,應該從聲望較好的犬捨引進,而且有很好的血統為前提條件。
  當幼犬長到9個月大的時候,她的第一次發情期就快來了,一般情況下,德國牧羊犬在1歲之前,應該帶她去獸醫那裏照一次X光片檢查她的髖關節(HD)是否正常,但這時還不能準確的預測出她的HD情況。(在大多數國傢,1歲時檢查HD,在美國則等到2歲時。)
  有經驗的牧羊犬飼養者從身體的勻稱性,牙齒和她的頭腦來判斷她是否是一條優秀德國牧羊犬,當這些符合標準時,再看她的HD是否合格。如果這些都令人滿意的話,就可以考慮是否讓她作種,當然還要符合各國對牧羊犬育種要求。
  産房
  應該選擇陽光充足,乾燥,有供暖設施的房間作為産房。幼犬成長很快,當幼犬7周大的時候,他們就需要較大的空間,所以還應該找一個空間較大的地方。另外,必須製作一個合適的産床,材料要選擇木製的,高1米左右,四壁可以拆卸,在一面留一個出入口,大小合適,能夠讓愛犬自由進出,也起到防風的作用。當幼犬斷奶後,産床可以拆掉,以備下次使用。
  犬床同時也可以作為産床,木製結構,用蠃絲固定,易於拆卸。
  可以拆卸的隔板,高1米
  木製底座
  檔板,用蠃絲固定
  出入口
  時間表
  幼犬最好的出生時期是春天。
  配種年齡
  母犬應該在多大時配種?許多有經驗的飼養者認為母犬在第3次發情的時候,但有些犬每4個月就發一次情,所以我們至少應該等到21個月大的時候,也就是說2歲左右。
  在德國,當母犬沒有達到HD的標準,以及沒有取得育種資格時是不能産崽的,在符合這些要求時,也至少有2歲了。
  母犬發情的周期是每4.5-5個月,最多不超過6個月。當然季節和天氣也起到很大作用,母犬的發情期與周圍的環境和氣候規律有很大關係。如果想讓母犬育種,應該準確地記錄下每次的發情時間和天數,以便計算出最理想的配對時間。
  配種時間
  總體來說,最理想的配種時間是母犬發情的第12天,有些個別的母犬發情時間衹有12-14天,就另當別論了。
  有些犬可以在發情的第6-7天配種,有些犬在發情的第16-17天前不會讓公犬碰她。所以沒有統一的定律,飼養者必須自己準確地作記錄,至少知道自己愛犬的每次發情的天數。
  有經驗的飼養者認為當母犬流的血變為淡紅,變稀時,就可以配種了。有些認為當主人撫摸母犬的尾根或者陰部時,母犬的尾巴主動橫嚮一邊,就是可以配種的徵兆了。這些方法多數情況下是有效的,但是如果完全依靠這些,有時也會耽誤了配種的最佳時間。
  最保險的方法是讓一條公犬來測試母犬的反應。如果母犬主動上前挑逗公犬並把尾巴橫嚮一邊時,就可以配種了。
德國牧羊犬喂養的幾個要領
  一、如何處理剛生下的仔犬
  1.胎兒的臍帶如何處理?
  德國牧羊犬 母犬能夠本能地用自己的牙齒咬斷胎兒的臍帶,繁殖人不必幫忙,但胎兒過多或是年老的母犬往往因疲勞過度而忘記咬斷臍帶,此時則需要繁殖人用經消毒殺菌的外科剪刀剪斷。剪斷後會有少量出血,母犬會主動舔幹淨,其唾液有消毒作用,約2-3天後傷口就會痊愈了。
  2.出生後呈假死狀態的幼犬如何急救?
  一些幼犬可能因難産或分娩時間過長而在出生時呈假死狀態,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試試一下幾種方法進行急救:
  1) 用清潔、乾燥的毛巾或棉花把幼犬鼻部和嘴部的黏液擦掉,幫助它呼吸。
  2) 把幼犬浸在約45度的熱水裏,提高其體溫,促進其血液循環。
  3) 對德國牧羊犬幼犬實施人工呼吸。
  4) 將少量葡萄酒或威士忌滴入幼犬嘴裏,必要時可註射強心劑。
  以上述方式反復做急救,施救人員應有耐心,堅持到底,、不可放棄。
  3.出生時特別虛弱的幼犬如何護理?
  即使是同胎犬,也不一定體重都相同,如有體型較小,但吸食母乳時表現出旺盛精力的幼犬,都屬於健康的德國牧羊犬。但如果有因體型小而虛弱,不能充分得到母乳的犬,則應註意加強看護,讓它吸乳量多的乳房,或用奶瓶喂以牛奶,此外還需添加一些營養劑,或註射幫助發育的藥劑。衹要在出生不久的時期註意看護和管理,體型方面的不足是完全可以得到彌補的。
  4.註意幼犬的保暖
  幼犬在鼕天出生的話,外部環境的溫度是很重要的。如果室內暖氣不夠熱,溫度較低,那就得想點辦法升溫,比如買個電暖器。因為剛剛出生的幼犬體質孱弱,不會自行調節體溫,出生以後的體溫會由38度跌至32度。此時它們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甚至不懂得打冷顫。
  還有,給德國牧羊犬幼犬用的小棉被的質地一定要柔軟,而且要保暖性好。其實不用去買新的毛毯,穿過的舊絨衣、運動服這時候都能派上用場。在人工保持被窩溫度的同時,盡可能不要把幼犬和母犬分開,因為它們十分依賴外在的熱源,尤其喜歡躺在母犬腹部旁邊。除非幼犬生病了需要隔離單獨治病——幼犬對疾病的抵抗力很弱,隔離可以預防它們互相傳染。等長到6周大的時候纔可以分開睡覺。
  幼犬喜歡撒嬌,平時在窩裏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叫聲凄厲或是狂吼亂叫那就不正常了,應該趕緊檢查一下它窩裏是否溫度過低,或者是否餓着了。
  5.如果要增加德國牧羊犬母犬的乳汁分泌,應該喂以哪些食物?
  母乳分泌充足,幼犬有充足的食物才能發育良好。如果一胎産下五衹幼犬,如果乳汁分泌正常,則可讓母犬哺乳至第三周,無需額外補乳。
  對幼犬而言,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因為它營養最充足,溫度適宜,並含有傳染病抗體。在出生第十天起,幼犬的食量就會日漸增長,母犬的食欲也會增加,此時應喂以營養豐富的食物,一天3-4次,以促進乳汁分泌。新鮮的肉、內臟、青菜、蛋黃、魚肉、乳油、牛乳等等都可以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可以適量添加維生素、鈣片、乳汁分泌荷爾蒙等藥劑。此外,一日兩次將母犬牽出戶外,做適度運動、曬曬太陽,都可以幫助保持母體健康。食物中添加酵母劑、乳酶生(表飛鳴)可以幫助消化,防止下痢或便秘。大型犬在這段時期的飼育費用開支較大,但為了今後培養成名犬,這些開支都是值得的。
  6. 德國牧羊犬母犬拒絶喂乳時應如何處理?
  某些神經過敏的母犬在産頭胎時往往因為受到驚嚇而不願哺乳,此時應設法使母犬情緒穩定下來,然後令它橫臥,把幼犬拿到母犬乳房旁,繁殖人在一邊照顧幼犬吸食母乳。
  有時因幼犬爪過長,抓傷母犬乳房而使母犬不願意哺乳,此時則應該把爪剪短。
  最重要的還是要糾正母犬的拒哺心態,不要慣壞母犬,以免在母犬生産時不願意主動照顧幼犬,養成完全依賴人工照顧的不良習慣。
  7. 幼犬的排便
  幼犬剛出生時既看不見東西也站不起來,衹能聽到細微聲響,而且衹對部分刺激有反應。初生幼犬的反射性作用與人類的嬰兒相似,比如哭叫,幼犬用哭叫聲告訴母犬自己需要照顧。如果輕輕按摩幼犬的排泄器官,它就立即會排便,幼犬出生最初3周內,衹會在母犬舔它們的時候纔排泄。母犬吃掉幼犬的糞便是正常行為,目的是要令狗窩清潔,以免糞便惹來蟲和細菌。幼犬3周大時,纔開始懂得自己排泄。最初3周內,對德國牧羊犬幼犬不用干涉太多,衹要細心地照顧母犬,常常幫它清潔身體和梳理被毛即可。
  1.幼犬出生前應該預先準備好狗窩,位置必須固定,選位時不要放在風口的位置。
  2.狗窩周圍的溫度應該保持穩定,至少在21度以上,否則容易着涼。
  3.除非必要,否則盡量避免把幼犬抱起來。抱的時候要非常註意,因為這時候的幼犬和人類的嬰兒一樣,身體非常脆弱。抱時先將一隻手放於幼犬的後腿下,另一隻手放於它的胸口下,然後用雙臂合力托起。
  4. 盡量不要騷擾德國牧羊犬幼犬,最好也不要帶陌生人前來玩賞。母犬在産下幼崽的最初幾天,是極其維護幼犬的,即使進食也會盡量守在窩邊快速吃完,警覺性頗高是它的天性,人過多幹擾反而會弄巧反拙。
  5. 出生後的幼犬抵抗力極弱,極易感染細菌,導致夭折。所以衹有在幼犬長到6周大才能抱它外出。並且外出時天氣一定要好,如果陰冷、颳風或有雨則不可到戶外,以免受寒或引緻肺炎、氣管炎等疾病。
  二、安全渡過少年時代
  德國牧羊犬大約2周後,幼犬纔睜開眼。此時它們沒有感官與情緒可言,衹對接觸與溫度有反應。3周以後,母犬便不會太維護幼犬,每天和幼犬接觸的時間會明顯減少,這是天性使然。幼犬長到6周大以後,母子相處的時間會更少。幼犬體型很快會增大,心理卻還沒有發育成熟,因此一定要按照它的實際年齡進行照顧,不要因為體形比較大,就以為它們已經長大,不需要照顧了。
  3周大的幼犬就能站起來了,此時的幼犬開始主動與外界接觸。4周大時,開始有能力走路,可以離開狗窩,學習到適當的地方排便。所以最好在幼犬4周大時,開始引導它在指定的地方排便,使它習慣那兒所留下的氣味。3周大的幼犬食欲最強,而且那時母狗會脫毛,這都屬於正常現象。4周大時,幼犬可以憑聲音分辨出聲源的方向,那時耳朵會展開,活動加強。4至5周大時,各種機能基本上就和成熟犬相近了。
  5周大時,幼犬便開始適應四周的環境,此時不妨稍稍施加壓力,訓練它們的機警性。同時註意不要過度溺愛,以避免它們日後在情緒上和反應上均出現不協調的問題。
  三、如何斷奶和喂食
  1. 幼犬出生後第幾天斷奶?
  幼犬的斷奶期一般以出生後2個月為原則,但這不是說必須整整哺乳兩個月,實際上也很少有母犬哺乳滿兩個月的。通常在生産後30天至第40天左右的時候,母犬就會漸漸厭煩喂乳,此時母乳的分泌會急速減少,尤其在一胎幼犬數量較多時更會加劇母犬的厭煩。
  德國牧羊犬母犬的乳房通常是左右各五個,一共十個,少數衹有八個或少於八個的。靠後的幾個乳房分泌量較多,因此應該適度施以人工干涉,讓幼犬交換吸吮各個乳房,以保證每一隻吸乳量平均,發育較差的犬應多吸食分泌量較大的乳房。幼犬進入第二個月就可以開始做斷奶準備。漸漸減少喂奶次數,增加輔食比例,到第45天時就可以完全斷奶,但可以讓幼犬繼續與母犬共同生活至第三個月。
  2.斷奶的要領
  斷奶期計劃定在出生後第二個月,過渡期間要做得自然,因為食物突然變化對幼犬是很危險的,很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由母乳轉變為普通食物的過程應循序漸進,不要讓幼犬有異常感覺,在其不知不覺中完成轉換是最理想的。
  在出生後三星期內的養育可以完全交給母犬,不需要任何人工干涉(有的繁殖者在第二周就開始喂輔食),但前提是要母犬身體健康,乳汁分泌正常,且同胎幼犬數量在7衹以下。在完全由母犬自行喂養的頭三周內,應給母犬喂食營養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肉、蛋黃等,一天最少三次,並經常供應牛奶、清水,以促進乳汁分泌;進入第三周後,可以開始用攪碎了的食物代替母乳,給幼犬喂食碎牛肉或脂肪含量低的魚肉,每衹犬每次喂一小勺,一天三次;從第四周開始增至一天四次,另加些牛奶和蒸軟的蔬菜作為輔助性食物,此時便可以開始準備斷奶;第五周開始,每天喂食5-6次,分量依次稍稍遞增,食物中添加一些魚肝油、鈣粉和維生素劑。現在市面上出售的狗罐頭、濕狗糧營養平均,可每天喂兩三次,每次不要超過一勺。如果衹有幹狗糧,應該先用溫水泡一泡,然後等到幹糧被泡軟了再給幼犬吃。讓幼犬學吃固體食物時,母犬也應該在場。
  德國牧羊犬一天六次的喂食時間分別為7點、10點、13點、16點、19點和22點,夜間喂食營養成分較高的食物可促進犬的發育。幼犬食物中必須含有肉類,並保持占全部食物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比例。吃剩的殘食必須拿走,不可留在犬捨裏,喂食的時間也須嚴格遵守。
  3.食具及喂食的註意事項
  食具應選擇耐熱、耐磨損、已消毒的金屬製品,幼犬最好使用較重、底部寬大、不易翻倒的食具。應給每衹幼犬配備單獨使用的食具,並將其固定在與幼犬頸部同樣高的地方,讓幼犬進食時不必太費力。如果把食具放在地上或低處,幼犬在進食時必然要低頭,重心前移至前肢上,這種不自然的姿勢容易引發前肢彎麯。
  4.最理想的德國牧羊犬幼犬食物
  碎肉和魚肉(脂肪較少的)是幼犬不可欠缺的食物,其次是牛奶、蛋、青菜、面、飯、骨粉、各種維生素、肝油、牛和豬的內臟、雞鴨頭等,磨碎的鬍蘿蔔營養價值很高且價格便宜,拌上蜂蜜便是絶好的幼犬狗糧。為了讓幼犬牙齒強健、咬嚼正常,應讓它經常咬牛骨頭。此外,新鮮清潔的飲水也是絶對必須的。
  5.狗糧與人的食物有何分別?
  人類是雜食的,德國牧羊犬犬則是完全肉食的動物。犬類的腸胃、牙齒的構造先天就是適合肉食,可以說是生理上的需要,肉類不限定是牛肉,魚肉、羊肉、豬肉、馬肉都可以。總之幼犬的食物中必須有三分之一以上為肉類。
  6.幼犬是否必須喂以營養劑或鈣粉?
  平常的食物如果營養搭配合理,則沒有另外添加的必要了,因為這些營養元素最好不要從藥製品中攝取,而應該從自然食物中獲得,因此,蜂蜜和生牛奶是最有利用價值的營養食物。
  四、調配飼料的重要性
  1.若要打造堅強結實的狼犬體質,應怎樣喂養?
  所謂堅強結實的體質,就是指肌肉乾燥、脂肪不過多的體質。這種體質的基本要素就是充足的骨骼和發育良好的筋肉,促使形成這種體質的主要元素是高質量的動物性蛋白質。關於蛋白質的攝取量衆說紛紜,但就一般標準來說,出生7-8個月時,體重一公斤需要大約6-8剋的蛋白質。比如說,一隻體重10公斤的幼犬需要喂200-300剋牛肉,同時要註意調和蛋白質中的酸。單靠一種食物不能攝取完全的蛋白質,必須在豬牛羊肉、禽肉、魚肉之外添加適量的植物性蛋白質。
  如果為了迎合德國牧羊犬的喜好而任意喂以脂肪或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使犬攝取的熱量數倍於實際所需,就會造成肥胖體質。因此,要打造堅強結實的體質,應該給予足夠的蛋白質和無機物,配合適量的脂肪和澱粉類食物。
  2.如果想養成體型龐大的犬,喂食時應註意什麽?
  調配狗糧時要註意犬衹所需的各種營養的搭配比例:犬衹體重一公斤,則需要蛋白質8-10剋、脂肪2-3剋、碳水化合物30-40剋,每十公斤則需要熱量800-1500剋。有人認為犬是肉食動物便給予過量的蛋白質,反而會增加犬的消化係統和泌尿係統的負擔,阻礙幼犬的身型發育。
  蛋白質的需求量因犬的出生月數和種類而不同。就人類來說,成人的蛋白質需求量是每一公斤體重即需要一剋,但嬰兒一公斤體重卻需要四剋。
  德國牧羊犬蛋白質的來源,前文已提及,就是優質的肉類、奶酪、奶粉、蛋類等,把肉切碎或磨碎比較容易消化,另添加20%的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腐、小麥粉等;熱量來源要選擇易消化、好吸收的東西;澱粉質食物要加水充分加熱煮熟後搗成漿糊狀喂給幼犬,澱粉質食物中,麵條、面包要優於米飯;不要在食物中摻過多湯汁和牛奶,保持適當濕度即可,牛奶和水要單獨喂食;脂肪的來源除乳油等動物性油之外,再加約四分之一的植物性油;無機物的補充需利用生肉、蛋類、牛奶、奶製品、魚貝類、骨頭等,不要用水果和青草代替以上食物,幼犬可以完全不需食用青菜。
  3.如果要培養出骨架粗大的德國牧羊犬,應怎樣喂食?
  骨骼大部分是由鈣質構成,但不可衹供給鈣質,因為鈣質形成骨質時還需要配合適量磷質和維生素D配合。另外,鈣質也分易吸收的和不易吸收的,含在母乳和牛奶中的鈣質是最易於吸收的,因此應多喂幼犬牛奶和奶製品。又如蔬菜、海草類食物,雖含有大量鈣質,但並不容易消化吸收,如果幼犬的腸胃不夠強健,則完全無法吸收。
  4.先天虛弱的幼犬應如何喂食?
  對於因早産或産後先天不足的幼犬,繁殖人應細心觀察它的食欲和糞便狀態,適度喂食新鮮的碎牛肉、魚肉,以及加有各種維生素劑的牛奶、生蛋黃和含有大量無機物的食物,調配成粥狀易於消化,此外還可以加些市面上所售的、為虛弱嬰兒所配的營養品。
  5. 德國牧羊犬幼犬出現下痢或嘔吐癥狀時,應喂以什麽食物?
  先查明下痢的原因,對癥下藥,同時為了減少腸胃負擔減少食物分量,盡量限製食用不易消化的澱粉質、脂肪類食物,必要時斷絶喂食普通食物,衹喂牛奶。
  癥狀較輕時,易消化的生肉、半熟雞蛋也是較好的食物,如果幼犬食欲旺盛,還可以把面包煮軟以後當做食物。
  總之,幼犬鬧肚子時衹喂食生牛肉和清水即可。
  6. 德國牧羊犬幼犬發燒時應如何喂食?
  幼犬若發燒,體力消耗必然大於平時,如果不及時補充能量就不容易把疾病治好。在幼犬食欲和腸胃狀態允許的範圍內盡量多給熱量豐富的食物;食欲不好時,喂以加糖或者蜂蜜的牛奶。發燒時間過久會導致維生素C缺乏,用水果、青菜、橙汁等食物補充維C是不適當的,衹要充分給予生肉,就不會缺乏維C了。
  幼犬若發燒,喂以它愛吃、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即可,不必特別加以限製。
德國牧羊犬-飼養和管理
  1、營養:營養是維持犬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物質。主要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等。2、飼料:飼料分為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調味料、添加劑及商品料。動物性飼料是犬的主食。如常用牛肉、牛奶、蛋類、魚類及畜禽類內臟等。在肉類中以牛肉最佳。植物性飼料主要是米,如大米、小米、小麥、高粱米、玉米等。另外還有菠菜、白菜等青菜類。調味料主要是食????,但過量會引起犬的敏感和中毒。添加劑包括礦物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商品料是指犬用係列顆粒飼料。3、德國牧羊犬幼犬的飼養和管理:正在哺乳的德國牧羊犬的仔犬,在鼕季及早春要註意保溫,室內保持乾燥,使用紅外烘烤燈等。産房周圍環境應盡量保持清靜,防止仔犬被母犬積壓而死。其次要及時對仔犬補奶,抓好開食關,並逐漸斷奶。2-3月齡的德國牧羊犬的犬需耐心細緻地管理,這與幼犬的體質發育關係極大,且對神經係統的正常發育也有直接影響。因此,適當地帶犬運動鍛煉,對強健骨骼、肌肉組織,改善內臟器官機能,促進新陳代謝,適應不同氣候及環境條件等均有良好作用。免疫接種和預防性驅蟲,是保證犬健康成長的關鍵。適宜的免疫程序為45天時第一次免疫,以10天間隔再連續免疫2次,3月齡時註射狂犬疫苗,幼犬每月驅蟲1次。德國牧羊犬的幼犬的培育宜在2-6月齡時進行,要求達到體質健壯,發育正常,四肢有力,跑跳迅速自如。膽大靈活,能適應較復雜的環境,興奮、愛活動,銜取欲強,依戀性好,註意力集中,不隨意離開主人,不隨地揀吃東西,聽從主人口令。
相關詞
軍事黑背狼青警犬狼犬工作犬
包含詞
白色德國牧羊犬沉着穩定勇敢頑強的德國牧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