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
目錄
No. 1
  wēi shēng
  (1).細小的生命;卑微的人生。唐駱賓王《螢火賦》:“彼翾飛之弱質,尚矯翼而凌空。何微生之多躓,獨宛頸以觸籠。”唐李商隱《過楚宮》詩:“微生盡戀人間樂,衹有襄王憶夢中。”宋蘇軾《謝除侍讀表》之二:“奉永日之清閑,未知所報;畢微生於盡瘁,終致此心。”宋楊萬裏《宿竜回》詩:“大熟虛成喜,微生亦可嗟。”清唐孫華《戒殺詩次東坡岐亭韻》:“微生共含靈,飛沉各自得。”
  (2).復姓。春秋時魯有微生高(《漢書·古今人表》作尾生高)、微生畝。見《論語·公冶長》、《論語·憲問》。
  ①姓氏源流:微生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出自姬姓。據《路史》載:“魯公族有微生氏。”微生氏是周文王的後代,大多居住在魯國(今山東省境內)。魯國公族裏有微生氏,來自貴族。有些人並不是微生傢族的嫡係後代,而僅因為出生在勢力強盛的微生世傢,引以為榮,就改姓為微生氏。現今山西省境內,有不少姓微生的人,估計就是春秋魯國公族聚集後的後人。
  ②得姓始祖:周文王。微生氏出自姬姓,源自周文王的後代,居住在魯國,魯國公族裏,産生了微生這支姓,所以微生姓也是很高貴的一支。根據《路史》上記載的“魯公族有微生氏”,證明其出身極為高貴,是魯國公族之後。推溯起來,其祖先是歷史上的聖君周文王,因為,魯國的公族是周文王的後裔。歷史上的魯國,在今山東省麯阜一帶,微生氏傢族的老傢便在這裏。中國百傢姓裏,還有姓微的人,但微姓不是微生姓簡化以後産生的。故微生氏後人奉周文王為微生姓的始祖。
  遷徙分佈:微生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傢姓前一百位。微生復姓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的後代,居住在魯國,魯國公族裏,又産生了微生這支姓,所以微生姓也是很高貴的一支。現在山西省境內,有不少姓微生的人。中國百傢姓裏,還有姓微的人,但微姓不是微生姓簡化以後産生的,而是另有起源,這一點古書上有記載,有本《潛夫論》說,徽姓起源於周朝初年一個叫微子的人,他是貴族,是商王湯的後代,周朝建立後周武王封他到宋地,徽子於是建立了宋國。商王族源自上古的子姓,周王族源自上古的姬姓,所以微生和微這兩種姓,有不同起源。微生姓的先人有微生高和微生畝,他倆都是春秋時代的名人,在寫春秋歷史的史書上記載着他們的名字。微生姓望居魯郡(西漢初將秦朝原有的薛郡改為魯國。三國微生姓出自百傢姓大全。 魏及晉代改為魯郡。相當於現在山東省麯阜、泗水一帶地區)。
  ③歷史名人: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當時人認為他為人爽直、坦率。孔子說:“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醋焉,乞諸其鄰而與之。”意思說:“人傢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爽、坦率,但是孔子認為大傢的話說過分了,他並沒有符合這種修養。有人嚮他要一杯醋,他沒有,自己便到別一傢去要一杯醋來,再轉給這個要醋的朋友。孔子認為這樣的行為固然很好,很講義氣,但不算是直道。”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呀?有人嚮他討些醋,他不直說沒有,而嚮鄰人討來轉給他。不管孔老夫子對學生的評價如何,但說明了當時在普通老百姓傢左鄰右捨都能要到一點醋了。微生高是個以直著稱的人,他還做了一件很守信的事,把命都送掉了:他跟一個女子在橋下約會,那女的沒來,大水卻來了,他也不逃走,最後抱着橋柱被淹死了。
  微生畝:姓微生,名畝,春秋時魯國的隱士。微生畝嘗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微生畝對孔子道:“你為什麽這樣忙忙碌碌的呢?不是要逞你的口才嗎?”孔子道:“我不是敢逞口才,而是討厭那種頑固不通的人。
  ④郡望堂號:
  郡望:魯郡。漢改薛郡為魯國,治魯縣(秦以今山東省麯阜為魯縣)。晉為魯郡。北齊為任城郡。又隋有魯州魯郡,唐有兗州魯郡,雖轄有麯阜(隋改魯縣為汶陽,繼又恢復麯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
  堂號(缺)
英文解釋
  1. n.:  microbe
包含詞
微生物微生子微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