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dé qí suǒ zāi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指得到所需要的
解釋: 所:處所,環境。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
資料來源: 先秦·孟軻《孟子·萬章上》:“子産曰:‘得其所哉,得其所載!”
|
|
謂得到合適的處所或位置。語出《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産,子産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捨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産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
亦省作"得其所" Also save to "properly" |
亦省作“ 得其所 ”。 1.謂得到合適的處所或位置。語出《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 鄭子産 , 子産 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捨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 子産 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唐 韓愈 《與崔群書》:“所以如此雲雲者,以為足下賢者,宜在上位。託於幕府,則不為得其所。” 明 劉基 《鬱離子·公孫無人》:“然則王之所以處鳥獸魚鱉,無不得其所矣。” |
形容十分得意 Described very pleased |
形容十分得意。 瞿秋白 《<魯迅雜感選集>序言》:“衹要看當時 段祺瑞 、 章士釗 的走狗‘現代評論’派,在一九二七年之後是怎樣的得其所哉,就可以知道這中間的奧妙。” 聞一多 《劍匣》詩:“現在我得着這些材料,我真得其所了。” |
|
所:處所,環境。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或得到理想的安置。也形容因某事而稱心快意的情緒。 |
|
得其所哉 |
|
dé qí suǒ zāi |
|
所:處所,環境。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也形容因某事而稱心快意的情緒。 |
|
《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産,子産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捨之,圉圉焉;小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産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
|
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産,子産使校人①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捨之,圉圉②焉;少則洋洋③焉;攸然④而逝。”子産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謂子産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 |
|
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官②圉圉(yu):疲憊的樣子。③洋洋: 舒緩搖尾的樣於。④攸然:迅速的樣子。 |
|
從前有人送條活魚給鄭國的子産,子産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畜養在池塘裏。那人卻把魚煮來吃了,回報說:“剛放進池塘裏時, 它還要死不活的;一會兒便搖擺着尾巴活動起來了;突然間,一下子就遊得不知去嚮了。”於産說:“它去了它應該去的地方啦!”那人從子産那裏出來後說:“誰說子産聰明呢?我明明已經把魚煮來吃了,可他還說‘它去了它應該去 的地方啦!它去了它應該去的地方啦!” |
|
他的庶務!掌櫃的當庶務叫作“~”。 ★老捨《老張的哲學》十四 |
|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指得到所需要的 |
|
- v.: be in one's element (like fish in water), in a very satisfactory position or circustance, very much satisfied
|
|
春風得意, 盡如人意, 求仁得仁, 瓜熟蒂落, 各取所需, 馬到成功, 瓜熟蕂落 |
|
功虧一簣, 功敗垂成, 南轅北轍, 嚮隅而泣, 壯志未酬, 不卑不亢, 事與願違, 以指撓沸, 付之東流, 付諸東流, 喟然而嘆, 咳聲嘆氣, 哀聲嘆氣, 唉聲嘆氣,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癩蝦蟆想吃天鵝肉, 龜冷搘床, 背道而馳, 鋒芒畢露, 適得其反, 截然相反, 救經引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