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
|
①偶然;無緣無故毀譽之來,皆不徒然,不可不思。②白白地;枉然徒然勞神費力|願言寄三鳥,離思非徒然。 |
|
無緣無故;偶然 |
|
皆不徒然 |
|
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
|
我找不到他們,徒然跑了半天 |
|
僅僅如此。《史記·春申君列傳》:“今君相 楚 二十餘年,而王無子,即百歲後將更立兄弟……君又安得長有寵乎?非徒然也,君貴用事久,多失禮於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何以保相印 江 東之封乎?” |
|
偶然。謂無因。《後漢書·竇融傳》:“毀譽之來,皆不徒然,不可不思。”《南史·王曇首傳論》:“ 王曇首 之才器, 王僧綽 之忠直,其世祿不替也,豈徒然哉!” 宋 蘇軾 《石氏畫苑記》:“ 幼安 識慮甚遠,獨口不言耳。今年六十一,狀貌如四十許人,須三尺,鬱然無一莖白者,此豈徒然者哉。” 清 宋犖 《<明遺民詩>序》:“嗚呼!詩必發憤而作,非徒然也。” |
|
猶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南朝 梁 任昉 《為範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瞻彼景山,徒然望慕。” 唐 杜荀鶴 《亂後宿南陵廢寺》詩:“男兒仗劍酬恩在,未肯徒然過一生。” 元 趙雍 《水調歌頭》詞:“功名自來無意,富貴浮雲何濟,於我亦徒然。”《明史·王叔英傳》:“生既已矣,未有補於當時;死亦徒然,庶無慚於後世。” 秦牧 《<長河浪花集>序》:“徒然感嘆往事,無補實際,衹好用今後有生之年的辛勤努力,來補償過去的不足。” |
|
- n.: vainness, all for naught, for nought, for vain, without cause or reason, for nothing, only, in vain, useless, meaningless
- adv.: unnecessarily
|
|
- adv. inutilement, vainement, en vain
|
|
無結果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