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徑山寺投訴電話杭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71292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徑山寺位於浙江省余杭市徑山而得名。
徑山是天目山的東北高峰,這裏古木參天,溪水淙淙,山巒重疊,有“三千樓閣五峰岩”之稱。又有大鐘樓、鼓樓、竜井泉等著名勝跡,可謂山明、水秀、茶佳。山中的徑山寺,始建於唐代,宋孝宗曾御賜額“徑山興聖萬壽禪寺”。
自宋至元,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這裏不但飲茶之風很盛,而且每年春季,僧侶們經常在寺內舉行茶宴,坐談佛經,並逐漸將茶宴形成為一套較為講究的儀式,後人稱其為徑山茶宴。
宋理宗開慶元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徑山寺求學取經,拜徑山寺虛堂禪師為師。學成回國後,將徑山茶宴儀式,以及當時宋代徑山寺風行的茶碗一並帶回日本。在此基礎上,結合日本國情,使日本很快形成和發展了以茶論道的日本茶道。同時,將從天目山徑山寺帶過去茶碗,稱之為“天目茶碗”,在日本茶道中使用。至今,在日本茶道表演過程中,依然可以見到當年從中國帶去的“天目茶碗”的蹤影。所以,徑山寺在中國茶文化東傳過程中,曾經起過很好的作用。 |
|
在長樂鎮徑山。初建於唐,南宋時香火鼎盛,是江南五大禪院之首。規模極為宏大,有寺僧1700餘衆,寺廟建築1000多間。寺殿由於戰亂和失修,原有建築基本無存,現僅剩鐘樓一座,內懸明永樂元年大種一口,宋代鐵佛三尊,元至正年山歷代祖師碑一塊。
唐天寶四年(745),法欽禪師至徑山結庵。大歷三年(768),代宗下詔建徑山寺。南宋時孝宗親書“徑山興壽萬壽禪寺”額。徑山寺原屬“牛頭派”,建炎四年(1130)興“臨濟宗”,道譽日隆,被列為“江南”五山十剎之首(五山即徑山、靈隱、淨慈、天童、阿育王五大叢林),日本名僧俊芿、圓爾辨圓、無本覺心、南浦昭明等先後來寺學禪,一住數年。回國後傳臨濟宗法,並將種製茶技術和茶宴儀式傳回日本。茶宴後發展為日本茶道。又傳回紡織、製藥丸、打麥面、做豆腐、製醬等法。徑山禪寺法師亦有多人赴日本傳教。元明間日僧謁徑山者相繼不斷。寺屢毀屢建,解放後僅存大殿及孝宗禦碑、明代永樂大鐘、明代鐵香爐。1983年以後,每年有日僧數批來寺朝拜尋宗。(《余杭縣志》第十五編社會第805頁)補記:徑山寺已於1997年4月修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