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河南 >南陽 > 彭雪楓紀念館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彭雪楓紀念館投訴電話南陽旅遊投訴電話:0377-63397139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彭雪楓紀念館坐落於鎮平縣城北隅,毗鄰公路,占地面積9200餘平方米。迎面是彭雪楓的高大銅像,聳立於晶瑩剔透的花崗石基座上,使這位德纔兼備、智勇雙全的優秀的政治傢和軍事傢聰穎剛毅的光輝形象栩栩如生地得以展現。石基上鎸刻的“彭雪楓”題字,選用本人墨跡,下筆有神,灑脫蒼道,別有韻味。銅像兩側的兩塊石碑,一碑介紹彭雪楓的生平事跡,一碑記敘建造紀念館的經過。院內空曠處則用花木草卉點綴。主體建築展覽館,位於後部的中央,兩層,乳白,別具一格。總面積2350平方米,將600餘幅有關彭雪楓烈士戎馬一生的珍貴照片,分作八個部分集中展覽,再現了烈士光輝燦爛的一生。
鎮平縣彭雪楓紀念館
  鎮平彭雪楓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坐落於縣城北隅,毗鄰312國道,占地面積9200餘平方米。迎面是彭雪楓的高大銅像,聳立於晶瑩剔透的花崗石基座上,使這位德纔兼備、智勇雙全的優秀的政治傢和軍事傢聰穎剛毅的光輝形象栩栩如生地得以展現。石基上鎸刻的“彭雪楓”題字,選用本人墨跡,下筆有神,灑脫蒼道,別有韻味。銅像兩側的兩塊石碑,一碑介紹彭雪楓的生平事跡,一碑記敘建造紀念館的經過。院內空曠處則用花木草卉點綴。主體建築展覽館,位於後部的中央,兩層,乳白,別具一格。總面積2350平方米,將600餘幅有關彭雪楓烈士戎馬一生的珍貴照片,分作八個部分集中展覽,再現了烈士光輝燦爛的一生。
   紀念彭雪楓誕辰一百周年 宿遷雪楓公園開園
  9月5日,在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傢、軍事傢彭雪楓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宿遷市隆重舉行雪楓公園開園儀式和係列紀念活動,追憶彭雪楓同志的光輝一生,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彭雪楓之子、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炮政委彭小楓上將,省委副書記張連珍出席開園儀式並講話。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許湘東,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炮政治部副主任鄧天生,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陳一遠,副省長黃莉新,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副院長柴宇球,解放軍二炮某部政委郭俊波等出席紀念活動,並為雪楓公園開園剪彩。
  彭雪楓同志1907年出生於河南省鎮平縣,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2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他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徵北戰,智勇雙全,戰功卓著,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産黨人的好榜樣”。參加過中央紅軍歷次戰役,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長兼駐晉辦事處主任、新四軍遊擊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等職,領導開闢了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1941年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及淮北軍區司令員,鞏固發展了淮北抗日根據地。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裏莊指揮作戰時壯烈殉國,年僅37歲。
  彭小楓在開園儀式上說,父親彭雪楓是在黨的培養和人民的哺育下成長起來的高級將領和民族英雄,長期艱苦卓絶的革命鬥爭實踐,造就了他無産階級革命傢、軍事傢、政治傢的優秀品質和人格魅力。我們要學習他對黨忠貞、信念堅定的崇高風範,堅决聽從黨的指揮、忠誠黨的事業,堅定共産主義的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為黨和人民百折不撓、奮鬥終生;學習他恪守宗旨、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把人民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永遠做人民利益的堅决維護者和忠實捍衛者;學習他英勇善戰、銳意進取的革命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奪取勝利,不斷在新的徵程中創造新的業績;學習他堅持原則、追求真理的浩然正氣,始終牢記“兩個務必”,永葆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
  張連珍代表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嚮參加紀念活動的彭雪楓同志親屬及各界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她說,江蘇是彭雪楓同志生前生活、戰鬥過的地方,也是彭雪楓同志的長眠之地。六十多年來,彭雪楓同志的革命精神、英雄事跡和光輝形象,在江蘇大地代代相傳,是江蘇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紅色資源。我們要學習彭雪楓同志堅定的共産主義信念,為人民事業鞠躬盡瘁的高尚品質,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作風,勤奮好學、開拓前進的創新精神。雪楓公園的建設、開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緬懷先烈、教育後人的基地。要充分利用、不斷拓展雪楓公園的教育功能,將其建設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瞭解黨的歷史、增強國防觀念、加強黨性修養的重要陣地,成為廣大群衆發揚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擁軍熱情的重要陣地,成為青少年繼承先烈遺志、陶冶道德情操、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陣地,在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
  活動當天還舉辦了彭雪楓紀念館開館儀式、電影《彭雪楓縱橫江淮》首映式、“雪楓百年”專題晚會,祭掃了位於泗洪縣半城鎮的雪楓墓園
夏邑縣彭雪楓將軍紀念館
  夏邑縣彭雪楓將軍紀念館
   彭雪楓將軍紀念館 位於夏邑縣城東北17公裏八裏莊村,為紀念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1944年9有11日壯烈殉國於此所建。1982年始建,1985年10月15日落成。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張震及省、地、縣部分領導人參加了落成典禮。紀念館占地面積3150平方米,建築面積430平方米。館內鬆柏青翠,迎門是一座醒目的臥碑,正面刻“彭雪楓將軍壯烈殉國處”,碑陰刻有彭雪楓生平事跡。中央坐落彭雪楓將軍半身塑像,底座正面鎸刻有國防部長張愛萍題寫的“彭雪楓將軍”5個大字。另有“彭雪楓同志事跡展覽堂”、“新四軍第四師指揮部舊址”及“彭將軍遺體停放處“等建築。展覽室陳列有彭雪楓將軍一生戰鬥經歷介紹和240幅畫片,並有毛澤東、朱德、彭雪懷、陳毅、賀竜、李先念等黨和國傢領導人題詞。館內文物保存完好,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弘揚將軍的革命精神,激勵後人圖強奮進,一九八四年由中共河南省委報請中共中央批準,在將軍殉國地建立“彭雪楓將軍紀念館”。
  開館以來,接待了中央、省、市領導和大批全國各地、各界群衆,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活動場所。將軍的輝煌業績和革命精神,贏得了億萬人民的共同敬仰,成為激勵人們奮發嚮上的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最近確認的33位軍事傢之一的彭雪楓同志是我黨我軍著名的青年將領,是一位德纔兼備、智勇雙全的優秀政治傢和軍事傢。他自1925年獻身革命,二十年如一日,“對黨忠貞,為民赴湯”,“功垂祖國,澤被長淮”。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被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譽為“中華民族英雄”、“共産黨人好榜樣”。
  1907年九月九日,雪楓同志誕生在河南省鎮平縣七裏莊一個貧苦的農民傢中。大革命時期,他在黨的影響教育下,接受了馬列主義,投身“五卅”運動。一九二五年五月加入共青團。一九二六年九月轉入共産黨。積級從事學運、農運、兵運、組織參加了北京南苑暴動。成為北京東城區著名的學生運動領袖和地下黨負責人。一九三零年五月,奉命到紅軍中工作,歷任紅軍大隊政委、支隊長、師班委、師長、江西軍區政委、中央軍委第一局(作戰局)局長、縱隊司令員等職。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披堅執銳,首登長沙城,喋血八角亭,殲敵婁山關,直下遵義城,四渡赤水,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攀登大鼓山,通過大草原,鏖戰直羅鎮,他所指揮的部隊屢為前鋒,戰績卓著。成為紅軍時代聞名全軍的青年將領。
包含詞
鎮平縣彭雪楓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