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蕊花屬 > 彩葉草
目錄
No. 1
  名稱: 彩葉草
  學名: coleus blumei
  別名: 老來少、五色草、錦紫蘇 、洋紫蘇
  科屬: 唇形科鞘蕊花屬
  類別: 多年生草本植物--觀葉類
  水:喜濕潤,夏季要澆足水,否則易發生萎蔫現象。並經常嚮葉面噴水,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
  肥:多施磷肥,以保持葉面鮮豔。忌施過量氮,否則葉面暗淡。
  土:要求土壤疏鬆肥沃,一般園土即可。
  溫:喜溫暖,耐寒力較強,生長適溫15-25℃,越鼕溫度0℃左右,降至5℃時易發生凍害。
  光:喜陽光,但忌烈日曝曬。
  産地分佈
  原産於亞太熱帶地區,印度尼西亞爪哇。。現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
  形態特徵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株可長成亞灌木狀,但株形難看,觀賞價值低,故 多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50~8ocm,栽培苗多控製在3ocm以下。全株有毛,莖為四棱,基部 木質化,單葉對生,卵圓形,先端長漸尖,緣具鈍齒牙,葉可長l5cm,葉面緑色,有淡黃、桃紅、 紅、紫等色彩鮮豔的斑紋。頂生總狀花序、花小、淺藍色或淺紫色。小堅果平滑有光澤。彩葉草 變種、品種極多,五色彩葉草(var· verschaffel訊)葉片有淡黃、桃紅、朱紅、暗紅等色斑紋,長勢 強健。黃緑葉型彩葉草(chartreusetype)十小黃緑色,矮性分枝多。皺邊(fringedtype)葉 緣裂而波皺大葉型(large-leavedtype)具大型卵圓形葉,植株高大,分枝少,葉面凹凸不平。 各種葉型中還有不少品種,並且仍在不斷地培育新品種,使彩葉草在花卉裝飾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態習性
  喜溫性植物,適應性強,鼕季溫度不低於10℃,夏季高溫時稍加遮陰,喜充足陽光,光綫充足能使葉色鮮豔
  繁殖
  彩葉草可采用播種、扦插方法進行繁殖。播種法多用於播種後生長出的植株品 質不變的品種,可於2~3月在室內采取小粒種子盆播方法進行,溫度18~25。c條件下1一2 周即可出苗,發芽率高,出苗整齊。扦插針對扦插成活率高的、有性繁殖品質易變異的品種進行 繁殖,此法四季均可采用。於大株上剪取莖枝,剪去部分葉片,插穗長5一8cm,插於沙床申,保 持一定溫度、濕度,約一周即可迅速生根。也可采用水插的方式。
  觀賞應用
  色彩鮮豔、品種甚多、繁殖容易,為應用較廣的觀葉花卉,除可作小型觀 葉花卉陳設外,還可配置圖 案花壇,也可作為花籃、花束的配葉使用。
  栽培養護:彩葉草盆栽用土宜用腐葉土、泥炭加沙土,配部分基肥。除鼕季溫度過低造成植 株停長外,其他期間每隔10天追施一次液肥,生長期溫度應控製在20c以上,經常澆水或葉 面噴水,水量以不使葉片萎蔫為度,以防止徒長和感染苗腐病。幼苗期當長出4一6片葉時進行 多次摘心,可促進分枝。養成叢枝形,使植株形體飽滿。從培養溫室外移時,應事先煉苗,使其 逐步適應新環境。為保證觀賞,修剪整形要采取以下措施:不須留種的植株須摘去花穗,有利於 植株營養生長;為保持老株觀賞效果,通過修枝、摘心促生新枝,保持枝葉繁茂;彩葉草幼株色 彩鮮豔,老株觀賞價值低,可通過扦插繁殖新苗去除老株,灣可保留原有品種。
  裝飾應用
  室內擺設多為中小型盆栽,選擇顔色淺淡、質地光滑的套盆以襯托彩葉草華美的葉色。為使株形美麗,常將未開的花序剪掉,置於矮幾和窗臺上欣賞。庭院栽培可作花壇,或植物鑲邊。還可將數盆彩葉草組成圖案佈置會場、劇院前廳,花團錦簇。
  病蟲害
  幼苗期易發生猝倒病,應註意播種土壤的消毒。生長期有葉斑病危害,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室內栽培時,易發生介殼蟲、紅蜘蛛和白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基本資料
  名 稱: 彩葉草
  學 名: Coleus blumei
   名: 老來少、五色草、錦紫蘇 、洋紫蘇
  科 屬: 唇形科錦紫蘇屬
  類 別: 多年生草本植物--觀葉類
  水:喜濕潤,夏季要澆足水,否則易發生萎蔫現象。並經常嚮葉面噴水,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
  肥:多施磷肥,以保持葉面鮮豔。忌施過量氮,否則葉面暗淡。
  土:要求土壤疏鬆肥沃,一般園土即可。
  溫:喜溫暖,耐寒力較強,生長適溫15-25℃,越鼕溫度0℃左右,降至5℃時易發生凍害。
  光:喜陽光,但忌烈日曝曬。
産地分佈
  原産於亞太熱帶地區,印度尼西亞爪哇。現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
形態特徵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株可長成亞灌木狀,但株形難看,觀賞價值低,故 多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50~8Ocm,栽培苗多控製在3Ocm以下。全株有毛,莖為四棱,基部 木質化,單葉對生,卵圓形,先端長漸尖,緣具鈍齒牙,葉可長l5cm,葉面緑色,有淡黃、桃紅、 紅、紫等色彩鮮豔的斑紋。頂生總狀花序、花小、淺藍色或淺紫色。小堅果平滑有光澤。彩葉草 變種、品種極多,五色彩葉草(Var· verschaffel訊)葉片有淡黃、桃紅、朱紅、暗紅等色斑紋,長勢 強健。黃緑葉型彩葉草(ChartreuseTyPe)十小黃緑色,矮性分枝多。皺邊(FringedTyPe)葉 緣裂而波皺大葉型(Large-LeavedType)具大型卵圓形葉,植株高大,分枝少,葉面凹凸不平。 各種葉型中還有不少品種,並且仍在不斷地培育新品種,使彩葉草在花卉裝飾中占有重要地位。
種類介紹
  根據繁殖方法,可以將彩葉草分為兩種類型。1.種子繁殖類型:播種繁殖可以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該類型有以下5種葉型品種:
  大葉型(large~leaved type),具大型卵圓形葉,植株高大,分枝少,葉面凹凸不平。
  彩葉型(Rainbow type),葉小,長橢圓形,先端尖,葉面平滑,葉色有紅、橙紅、黃緑、白地緑斑等。
  皺邊型(Fringed type),葉緣裂並且有波皺,裂紋與波紋的變化很大,葉色也有很多種。柳葉型(Willow~leaved type),葉細長,柳葉狀,葉緣具不規則的缺裂和鋸齒。
  黃緑葉型(Chartreusetype),葉小,黃緑色,抗日灼,植株矮且多分枝。營養繁殖類型:一些不捻性、低捻性或尚不能用播種繁殖方法保持品種性狀者。
  常見的園藝變種為五色彩葉草(var.verschaffeltii),葉片上有淡黃、桃紅、朱紅、暗紅等色斑紋。另外同屬觀賞性較高的有小紋草(C.pumilus),原産菲律賓和斯裏蘭卡。株高15~20釐米,多年生草本,莖橫臥。葉對生,菱形,長2~3釐米,葉面暗褐色,邊緣緑色,背面色淡。花藍緑色圓錐花序長10~12釐米。叢生彩葉草(C.thyrsoideus),亞灌木,株高80~100釐米,葉鮮緑色,呈心髒狀卵形。緣具粗鋸齒。花亮藍色,輪傘花序,着花3~10朵,呈穗狀排列。花期11~12月,鼕季噴在觀花。
生態習性
  喜溫性植物,適應性強,鼕季溫度不低於10℃,夏季高溫時稍加遮陰,喜充足陽光,光綫充足能使葉色鮮豔
栽培管理
  彩葉草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盆栽之時,施以骨粉或復合肥作基肥,生長期隔10~15天施一次有機液肥(盛夏時節停止施用)。施肥時,切忌將肥水灑至葉面,以免灼傷腐爛。彩葉草喜光,過蔭易導致葉面顔色變淺,植株生長細弱。除保持盆土濕潤外,應經常用清水噴灑葉面,衝除葉面所蓄積塵土,保持葉片色彩鮮豔。幼苗期應多次摘心,以促發側枝,使之株形飽滿。花後,可保留下部分枝2~3節,其餘部分剪去,重發新枝。彩葉草生長適溫為20℃左右,寒露前後移至室內,鼕季室溫不宜低於10℃,此時澆水應做到見幹見濕,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否則易爛根。
  彩葉草盆栽以小型為好,一般成苗上內徑10釐米筒盆,經20天至3 0天養護,株高達15釐米即可擺放觀賞,室內放置應選南窗口漫射光綫較強處,保持盆土幹濕適度,空氣清新,環境清潔。室外養護,入夏應放疏蔭環境。全年可追施稀薄液肥3次。如果主莖生長過高應及時摘心。在不采收種子的情況下,最好在花穗形成的初期把它摘除,因為抽穗以後株姿大多鬆散失態,降低觀賞效果。10月初,入中、高溫室越鼕,此期可重剪來更新老株,同時,結合翻盆進行換土。最大用盆內徑14釐米為止,再大不便擺放。
  彩葉草小堅果成熟後很容易自然脫落,還怕暴風驟雨吹打,故應於萼片變黃時把花穗輕手逐個剪下來脫粒,落地種子雖有一些能萌芽出苗,但因不能耐寒,故起不到自播繁衍的作用。
繁殖方法
  通常播種繁殖可以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有些尚不能用播種繁殖方法保持品種性狀的,需采取扦插繁殖。
  在有高溫溫室的條件下,四季均可盆播,,一般在3月於溫室中進行。用充分腐熟的腐殖土與素面沙土各半摻勻裝入苗盆,將盛有細沙土的育苗盆放於水中浸透,然後按照小粒種子的播種方法下種,微覆薄土,以玻璃板或塑料薄膜覆蓋,保持盆土濕潤,給水和管護。發芽適溫25℃至30℃,10 天左右發芽。出苗後間苗1次至2次,再分苗上盆。播種的小苗,葉面色彩各異,此時可擇優汰劣。
  扦插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極易成活。也可結合植株摘心和修剪進行嫩枝扦插,剪取生長充實飽滿枝條.截取10cm左右,插入幹淨消毒的河沙中,入土部分必須常有葉節生根,扦插後疏蔭養護,保持盆土濕潤。溫度較高時,生根較快,期間切忌盆土過濕,以免爛根。15天左右即可發根成活。也可水插,用晾涼的半杯白開水即可,插穗選取生長充實的枝條中上部2-3節,去掉下部葉片,置於水中,待有白色水根長至5-10毫米時即可栽入盆中。
  繁殖技巧
  播種用土為草炭土1、細沙的混合土1,撒播即可,彩葉草的種子為好光性種子,因此播後不需覆土,發芽適溫20~25℃,保持基質濕潤,8~10天發芽。扦插四季皆可進行,20℃左右1周生根,水插也很容易生根。播種苗長出1對真葉時上盆,盆土為草炭土2、壤土1、河沙1,加入足夠的底肥,生長期經常追肥,包括追施過磷酸鈣和和骨粉。溫度保持在20℃以上,幼苗期視培養目的决定是否摘心,若要培養出株形豐滿的植株,則應摘去主幹,以促進側枝生長。若要培養成圓錐形的株形,則不必摘去主幹。彩葉草適應性較強,管理較簡單,溫度適應範圍為10~30℃,低於10℃,植株停滯生長,低於5℃植株枯死。彩葉草為喜光植物,光照充足,可使葉色鮮明,但在夏季高溫時應避免陽光直射,高溫強光會使色素遭到破壞,引起葉緑素增加,導致植株色彩不鮮明,甚至偏緑,影響觀賞。因此夏季高溫時應適當遮蔭。其它季節則不能遮蔭,因光綫暗淡會使葉色灰暗。彩葉草葉大而薄,應保證水分供應,土壤乾燥則葉面的彩色褪色,尤其夏季應保證盆土濕潤,同時應經常嚮地面和葉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但不能積水,積水容易使根係腐爛、葉片脫落。鼕季則控製澆水,溫室溫度維持在15℃,保證幹濕周期明顯,周期要短。對肥料的要求不高,生長季節每月施1~2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肥料。花序出現後,若不採種則應及時摘去,以免消耗營養,同時使株形散亂,影響觀賞價值。若要採種則待花序由青變黃時收割。
  盆栽方法
  彩葉草盆栽以小型為好,一般成苗上內徑10釐米筒盆,經20天至3 0天養護,株高達15釐米即可擺放觀賞,室內放置應選南窗口漫射光綫較強處,保持盆土幹濕適度,空氣清新,環境清潔。室外養護,入夏應放疏蔭環境。全年可追施稀薄液肥3次。如果主莖生長過高應及時摘心。在不采收種子的情況下,最好在花穗形成的初期把它摘除,因為抽穗以後株姿大多鬆散失態,降低觀賞效果。10月初,入中、高溫室越鼕,此期可重剪來更新老株,同時,結合翻盆進行換土。最大用盆內徑14釐米為止,再大不便擺放。
  彩葉草小堅果成熟後很容易自然脫落,還怕暴風驟雨吹打,故應於萼片變黃時把花穗輕手逐個剪下來脫粒,落地種子雖有一些能萌芽出苗,但因不能耐寒,故起不到自播繁衍的作用。
  水插繁殖
  1.準備容器:扦插容器可以是廣口瓶,也可用礦泉水瓶剪掉上部,取下部註滿清水備用。容器務必要幹淨,用水也一定要水質清潔,而且最好還另取大可樂瓶貯水一天以上,備為扦插和後續管理之用。
  2.剪取插穗:當主枝或經過摘心的側枝長有4個節或長10釐米左右時,挑選莖幹粗壯者,基部僅留1節至2節的對生葉片,將上部剪下,剪口要平滑,沒有擠壓撕裂的傷口。然後,將插穗最下部的一對葉片剪掉,並且每3個至5個插穗集中整齊基部,用白綫鬆束在一起,待為水插。
  3.水插管理:一般以插穗自瓶口入水3釐米至4釐米最好。此後,置之於散射光處擺放,註意每2天至3天換一次清水(備貯水),並註意每天補足瓶內因蒸發而下降的水位。一般在18℃至25℃條件下,7 天至10天就可見生有白根了。
  4.及時上盆:彩葉草的不定根,除莖節處易生外,平直粗壯的莖部也會萌出,這為插穗盡早成型提供了條件。當見插穗基部生有多條1 釐米至2釐米不定根時,可及時上盆或定植。註意操作要精心,不要損傷根係,一般再在花蔭處養護10天左右,即可進入正常管理。
觀賞應用
  色彩鮮豔、品種甚多、繁殖容易,為應用較廣的觀葉花卉,除可作小型觀 葉花卉陳設外,還可配置圖 案花壇,也可作為花籃、花束的配葉使用。
  室內擺設多為中小型盆栽,選擇顔色淺淡、質地光滑的套盆以襯托彩葉草華美的葉色。為使株形美麗,常將未開的花序剪掉,置於矮幾和窗臺上欣賞。庭院栽培可作花壇,或植物鑲邊。還可將數盆彩葉草組成圖案佈置會場、劇院前廳,花團錦簇。
病蟲防治
  幼苗期易發生猝倒病,應註意播種土壤的消毒。生長期有葉斑病危害,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室內栽培時,易發生介殼蟲、紅蜘蛛和白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幼苗猝倒病是播種繁殖瓜葉菊常遇到的一種病害,常可見到幼苗葉色翠緑即倒伏死亡,或腐爛或幹枯,該病主要由瓜果腐黴菌和立枯絲核菌引起,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鼕,由種子或水滴噴濺傳播。防治方法見鳳仙花猝倒病防治。幼苗期要根據設定的株形進行摘心,若想培養為叢生而豐滿的園柱形,則必須對幼苗的主幹摘心,若想培養為圓錐形,則主幹不摘心而是對側枝進行多次摘心,若不採種,則應及時對花序摘心。
花木百科
  彩葉草介紹
  彩葉草 (Coleus blumei Benth.)
  科屬:
  唇形科 彩葉草
  別名:
  五色草、洋紫蘇、錦紫蘇
  形態特徵:
  莖四棱,基部木質化。葉對生,卵形或圓形,質薄,有深粗齒,長尖,葉色有黃、紅、紫、橙、緑等色。花型小,穗狀輪傘花序自枝頂抽生而出,長15~30cm。小堅果平滑,種子千粒重0.15剋,壽命4~5年。花期為夏、秋季。
  分佈與習性:
  原産印度尼西亞,在我國南北各地
  喜溫暖而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輕鹼土。
  繁殖與栽培:
  一般播種法繁殖。
  應用:
  優良的盆栽觀葉。可供夏秋花壇佈置,亦是優良的小型觀葉盆花。尤適用與毛氈花壇。剪取枝葉可作插花、花籃、花圈的彩色配葉。葉可入藥,能治蛇傷。
英文解釋
  1. lat.:  coleus blumei
近義詞
老來少, 五色草, 錦紫蘇, 洋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