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xíng róng kū gǎo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枯槁枯萎,枯幹。身體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黃。
資料來源: 戰國·楚·屈原《漁父》顔色憔悴,面容枯槁。”
| | 槁:枯幹。指形體容貌消瘦不堪。 | | 形容枯槁 xíng róng kū gǎo
近 形銷骨立、骨瘦如柴
反 容光煥發、神采奕奕
【出自】戰國·楚·屈原《漁父》:“顔色憔悴,面容枯槁。”
【事例】看見王夫人~,衆人眼腫腮紅,便也大哭起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一十九回
【解釋】枯槁:枯萎,枯幹。身體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黃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 成語名稱
形容枯槁
漢語拼音
xíng róng kū gǎo
成語釋義
枯槁:枯萎,枯幹。身體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黃。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漁父》:“顔色憔悴,面容枯槁。”
使用例句
無 | | - n.: thin, bony, or emaciated appearance
| | 面黃肌瘦, 骨瘦如柴, 瘦小枯幹, 骨瘦如豺, 鳩形鵠面, 面有菜色, 臉黃肌瘦, 弱不禁風, 質似薄柳, 肌瘦如柴, 鳩鵠 | | 大腹便便, 心寬體胖, 心廣體胖, 熊腰虎背, 肥頭大耳, 腦滿腸肥, 虎背熊腰, 憨態可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