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強迫性思維
目錄
No. 1
  強迫性思維(obsessional thinking):又稱強迫觀念(obsessive idea)。是指患者腦海中反復多次出現某一觀念或概念,伴有主觀的被強迫感覺和痛苦感。患者完全能夠意識到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荒謬的,並力圖把這些想法從腦海中驅趕出去,但對這種思想並不能自由地加以干涉或控製,因此常有“控製不住”的體驗,同時伴有煩躁焦慮的情緒,存在自我強迫和反強迫。如果病人一慣過於嚴格要求自己,禁忌意識特別強烈,那麽這種衝突就會更容易出現。因為一旦出現某一非份的或違背自我生存原則的欲念就會極度地焦慮,無時無刻不想排除這種念頭,而作為排除的目標,這種念頭必然相位而長期存在。如過於拘謹的人常被以性為主題的思維所折磨,虔誠的教徒則為瀆神的思維而苦惱,其特點往往是越是註意什麽或擔心什麽就越會出現什麽內容的強迫。強迫性思維包括強迫想象、強迫觀念和強迫意嚮。
  (一)精神分裂癥  疾病早期可見,但強迫癥狀內容多較荒謬和不可理解,患者對強迫癥狀無強烈的情感體驗,無自知力,伴有其他精神分裂癥狀的癥狀。
  (二)抑鬱癥  其強迫帝王將相伴隨抑鬱情緒而存在,病情好轉時其強迫癥狀也隨之變好,伴有明顯的情緒抑鬱,自責自貶,思維聯想遲緩等。
  (三)強迫性神經癥  最常見,包括強迫性疑慮、強迫性回憶、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性意嚮,強迫性對立觀念。患者對自身狀況能夠充分認識,明知不對或不必要,但不能擺脫,有明顯的痛苦體驗,主動求治。
  1.強迫懷疑:患者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復産生懷疑,既而産生強迫性檢查行為。如出門後懷疑是否關好門窗、寫信是否寫錯地址等,為此而反復檢查。
  2.強迫性窮思竭慮:患者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現象反復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毫無意義,但無法控製,其思維經常糾纏在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上而不能擺脫,這一癥狀在青少年中纔可以看到,如想"為什麽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 ,"為什麽一加一等於二卻不等於三" 。
  3.強迫聯想:患者腦子裏出現聽到或看到某一觀念或某一句話,便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另一個觀念或詞句。
  4.強迫回憶:患者對經歷過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識中反復出現,雖自知無此必要,但無法自控。有時強迫回憶和強迫懷疑可同時出現,患者在強迫回憶時懷疑自己回憶有錯又不得不從頭想起,加重其不安和痛苦;有時患者表現為發呆,實際上是在想,若被打斷或認為"想得不對"時,就得從頭再想起,因怕人打擾而表現出煩躁、躲避人等退縮性表現。
包含詞
混合性強迫性思維和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