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拼音: zhāng guān lǐ dài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解釋: 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資料來源: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捲二十二《張公帽賦》諺雲‘張公帽掇在李公頭上。’有人作賦雲‘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例子: 但老船夫卻作錯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了。★瀋從文《邊城》十四謁後語: 張三的帽子給李四謎語: 亂扣帽子;錯把李逵當張順 张冠李戴
誤稱;使用不當的名稱;用詞不當 “水果”一詞,用來形容土豆,是張冠李戴 张冠李戴
把姓 張 的帽子戴到姓 李 的頭上。比喻認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有時亦有掉包舞弊之意。 宋 錢希言 《戲瑕》捲三:“ 張公 帽兒 李公 戴。”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張公帽賦》:“諺雲:‘ 張公 帽掇在 李公 頭上。’有人作賦雲:‘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 張公 之帽也,假 李老 而戴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漢革命團體文學社之歷史》:“如某報所云,未免 張 冠 李 戴,謬誤殊甚。” 清 孫承澤 《天府廣記·錦衣衛》:“彼卑官小卒,以衙門為活計,惟知嗜利,鮮有良心……甚至 張 冠 李 戴,增少為多,或久禁暗處,或苦打屈服。” zhāng guān lǐ dài 冠:帽子。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 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 张冠李戴 出处
明朝田藝蘅《留青日札》捲二十二《張公帽賦》:“諺雲:‘張公帽掇在李公頭上。’有人作賦雲:‘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把姓張的人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人頭上,這叫作“張冠李戴 ”,比喻認錯了對象或者弄錯了事實。為什麽非得拿姓張、姓李的人來說事呢?各種辭書都沒有解釋清楚,僅僅舉了一些例子,比如明人田藝蘅所著《留青日札》中有一篇《張公帽賦》:“諺雲:‘張公帽掇在李公頭上。’有人作賦雲:‘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因此就把“張冠李戴 ”的出處安在了田藝蘅頭上,可是人傢田藝蘅明明說“諺雲”,可見在他之前早就有了這個說法,田藝蘅衹不過轉述“諺雲”而已。如此不求甚解,真是典型的“張冠李戴 ”!
其實,這個成語出自武則天時的俗語“張公吃酒李公醉”,記載在張鷟的《朝野僉載》一書中:“天後時,謠言曰:‘張公吃酒李公醉。’張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張昌宗、張易之兩兄弟是武則天最寵愛的面首,此時,李姓王朝已經易姓,武則天改國號為周,篡奪了李姓的天下,她的兒子唐中宗李顯也被廢黜。“張公吃酒李公醉”這句當時的民謠,張鷟解釋為“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這種解釋沒有任何道理;“張公吃酒李公醉”一語非常刻薄,是諷刺李顯無法撼動母親的地位,奪回李姓的天下,在陪伴母親飲酒的宴會上,那邊廂“二張”飲酒飲得興高采烈,這邊廂李顯獨自一人悶悶不樂,懷有無限的心事,悶酒喝着喝着就喝醉了。這纔是“張公吃酒李公醉”的真正含義。
相似的說法還有李商隱的詩《竜池》:“竜池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衆樂停。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薛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業,壽王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李瑁。楊玉環本來是壽王妃,被李隆基看中,使用了一些陰謀手段搶奪而去,變成了著名的楊貴妃,一躍而為李瑁的繼母。唐玄宗李隆基在竜池舉行盛大的酒宴,薛王沒有任何心事,喝至沉醉,盡歡而回,可是李瑁呢?就如同當年的李顯一樣,心事重重,老婆都被當爹的奪去了,而且還在酒宴上顧盼生輝,他能不鬱悶嗎?不過跟李顯不一樣的,李瑁的悶酒再喝也喝不醉,酒宴歸來,李瑁仍然醒着,而且徹夜不眠。此之謂“薛王沉醉壽王醒”,同“張公吃酒李公醉”如出一轍。
唐代時,又從“張公吃酒李公醉”演化出另外一個俗語:“張公帽兒李公戴。”這句俗語就更刻薄了,此處的“李公”指武則天早已死去的老公高宗李治,“二張”的帽子戴到了李治頭上,不是緑帽子是什麽!這纔是“張冠李戴 ”這個成語的真正語源。
到了宋代,從“張冠李戴 ”的語源又演化出其他相似的諺語,比如“張三有錢不會使,李四會使卻無錢”,比如“張三李四”,等等。後來凡是一個成語或者俗語中同時出現張姓和李姓的,幾乎都源出於“張公吃酒李公醉”。
“張冠李戴 ”的真實含義從來沒有真正搞清楚過,直到本文才算徹底廓清,真乃快事!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但老船夫卻作錯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了。(瀋從文《邊城》十四) 破綻百出、似是而非 無可非議、毫釐不爽
對號入座 張三的帽子給李四 亂扣帽子;錯把李逵當張順 put Zhang's hat on Li's head <confuse one thing for another; misnomer>
---------------- 書籍出版術語 Book Publishing Terms 張冠李戴 :指在裝訂加工中將一册書的封面包在二册書的書芯上,又將上册書的封面包在下册或其他書芯上的現象。 成語名稱 張冠李戴 漢語拼音 zhāng guān lǐ dài 成語釋義 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 成語出處 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捲二十二《張公帽賦》:“諺雲:‘張公帽掇在李公頭上。’有人作賦雲:‘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使用例句 但老船夫卻作錯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張冠李戴 ”了。
★瀋從文《邊城》十四 n.: misnomer, put Zhang's hat on Li's head, confuse one thing for another, (literally) Zhang's hat on Li's head--wrong attribution, a mistake in identification, misappropriation v. confondre deux choses 不足為訓 , 不足為法 , 似是而非 , 似真似假 他山之石 , 引以為戒 , 前車之鑒 , 楚材晉用 , 楚纔晉用 , 殷鑒不遠 , 毫釐不爽 , 水到渠成 , 未可厚非 , 愜心貴當 , 情有可原 , 無可厚非 , 無可非議 , 晉用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