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湖南 >長沙 >長沙市區 > 張仲景祠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張仲景祠投訴電話長沙市旅遊投訴電話:0731-5810110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張仲景祠,位於蔡鍔中路、現湖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院內。原有“張仲景祠”和“保節堂”,現均不復存在。
  
  張仲景,名機,河南南陽人。是我國漢代著名醫學家,史稱“醫聖”。相傳東漢靈帝時官至長沙太守,曾受業於同郡張伯祖,後成為名醫。他傢宗族有200餘人,漢獻帝建安年間,不到10年,死去2/3,死者又以傷寒病居多。王粲的七哀詩:“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所描寫的,就是過種慘死的情景。
  
  張仲景十分同情人民的遭遇,立志“勤求古訓,博採衆方”,為群衆治病,撰《傷寒雜病論》十六捲。全書除病理論證外,還有施治397法,120方,總結了漢以前民間醫療經驗,對祖國醫學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現在流傳的《傷寒論》與《金匱要略》都是他的原著。三國時名醫華陀看到張仲景的書後非常稱贊。
  
  張仲景祠,據載清嘉慶二年重修。民國時這裏亦辦過育英小學,抗戰時毀。1947年,長沙中醫界曾捐款重建新祠三間,改名仲景堂,後因修馬路,祠又廢。現在中醫院內刻一石碑紀念。
No. 2
  張仲景祠,位於蔡鍔中路、現湖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屋醫院院內。原有“張仲景祠”和“保節堂”,現均不復存在。
  張仲景,名機,河南南陽人。是我國漢代著名醫學家,史稱“醫聖”。相傳東漢靈帝時官至長沙太守,曾受業於同郡張伯祖,後成為名醫。他傢宗族有200餘人,漢獻帝建安年間,不到10年,死去2/3, 死者又以傷寒病居多。王粲的七哀詩:“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所描寫的,就是過種慘死的情景。
  張仲景十分同情人民的遭遇,立志“勤求古訓,博採衆方”,為群衆治病,撰《傷寒雜病論》十六捲。 全書除病理論證外,還有施治397法,120方,總結了漢以前民間醫療經驗,對祖國醫學事業發展作出了重 大貢獻。現在流傳的《傷寒論》與《金匱要略》都是他的原著。三國時名醫華佗看到張仲景的書後非常稱贊。
  張仲景祠,據載清嘉慶二年重修。民國時這裏亦辦過育英小學,抗戰時毀。1947年,長沙中醫界曾捐款重建新祠三間,改名仲景堂,後因修馬路,祠又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