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開放性脊髓損傷
目錄
疾病名稱
  開放性脊髓損傷
疾病概述
  直接或間接暴力作用於脊柱和脊髓均可造成脊髓損傷。脊髓損傷的發病學統計各國均沒有精確的數字,一般估計為20~60/100萬人/年。脊髓損傷是一種緻殘率大、後果嚴重的損傷,多見於青壯年,占全身損傷的0.2%-0.5%。脊髓損傷多伴發於脊柱外傷與骨折,在脊柱骨折患者中,伴發脊髓損傷的約占20%。脊髓損傷多發生於頸椎下部及胸腰段脊柱,這與脊柱骨折的好發部位是一致的。
  脊髓損傷可分為原發性脊髓損傷與繼發性脊髓損傷。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脊髓所造成的損傷。後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腫、椎管內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腫、壓縮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間盤組織等形成脊髓壓迫所造成的脊髓的進一步損害。實驗研究證明,原發性脊髓損傷常常是局部的、不完全性的,而損傷後在局部有大量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的釋放和蓄積,使脊髓局部微血管痙攣、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靜脈破裂,産生繼發性出血性壞死。這種脊髓損傷後脊髓中心部分大面積出血性壞死的自毀現象簡稱為出血性壞死,是脊髓損傷後繼發的重要病理過程。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疾病描述
  開放性脊髓損傷多見於戰時,如火器(槍彈、彈片)或刃器傷所致。
疾病病因
  火器(槍彈、彈片)或刃器傷所致。
診斷檢查
  1.病史開放性脊髓損傷多見於戰時,如火器(槍彈、彈片)或刃器傷所致。由於有傷道存在,診斷較容易。應仔細瞭解緻傷物的動能量、性質、射入部位、射入角度、傷道走行方向和深度,有無出口;以便及時發現身體其他部位的損傷,尤其是胸、腹髒器損傷。
  2.全身檢查應註意有無休剋。開放性脊柱脊髓火器傷易合併頸、胸、腹的大血管或內臟傷,應及早發現,予以抗休剋及相應處理。
  3.局部檢查應註意局部創口有無腦脊液或脊髓組織流出。刃器斷入創口內時應註意其位置,無手術條件時不可隨意拔出。
  4.神經係統檢查。
  5.脊柱x綫平片檢查同閉合性脊髓損傷。
  6.ct及mri掃描同閉合性脊髓損傷者,晚期傷員應行ct掃描及mri掃描。
治療方案
  早期徹底清創,是降低死亡率和減少並發癥的關鍵性措施。在戰時,應將專科手術隊盡量前伸,或使用一切交通工具盡快將傷員後送。
  1.清創
  (1)徹底清創,對預防傷道感染、骨髓炎、腦脊液漏、硬脊膜外膿腫、脊髓和顱內感染有重要作用。
  (2)清創範圍應包括軟組織、脊柱碎骨片和損傷的硬脊膜。在穿透傷中應清除硬脊膜內的凝血塊、碎骨片及較大的(直徑3mm以上)金屬異物,並徹底止血。手術野以外的金屬異物,不必勉強尋找。
  (3)手術中若硬脊膜未破,應根據脊髓有無腫脹或出血,除需要切開減壓外,不應切開硬脊膜。對硬脊膜的裂口,修整後應予縫合,如有缺損,可用腰背筋膜修補。椎管與胸、腹腔相通的瘻口也應閉合,以免形成腦脊液漏,如瘻口較大不能直接縫合時,則可取一塊肌肉瓣覆蓋,然後縫合。
  (4)時機:①應爭取在48~72h內行早期清創術。不僅有利於脊髓功能的早期恢復,而且也可促使創口愈合;②對傷後時間較長已有明顯化膿感染的創口,則應先控製感染後再予清創;③有休剋、呼吸和循環功能不全、急性腎功能衰竭者,應先予處理,待穩定後再手術。
  2.早期椎板切除減壓術
  目的:①解除因碎骨片、凝血塊及異物對脊髓、馬尾或神經根的壓迫;②清創並縫合創口,爭取創口得到一期愈合;③探查瞭解神經組織損傷的程度與範圍,為脊髓功能的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3.術後處理及護理 。
  4.康復治療 。
診斷檢查
  1.病史 開放性脊髓損傷多見於戰時,如火器(槍彈、彈片)或刃器傷所致。由於有傷道存在,診斷較容易。應仔細瞭解緻傷物的動能量、性質、射入部位、射入角度、傷道走行方向和深度,有無出口;以便及時發現身體其他部位的損傷,尤其是胸、腹髒器損傷。
  2.全身檢查 應註意有無休剋。開放性脊柱脊髓火器傷易合併頸、胸、腹的大血管或內臟傷,應及早發現,予以抗休剋及相應處理。
  3.局部檢查 應註意局部創口有無腦脊液或脊髓組織流出。刃器斷入創口內時應註意其位置,無手術條件時不可隨意拔出。
  4.神經係統檢查。
  5.脊柱X綫平片檢查 同閉合性脊髓損傷。
  6.CT及MRI掃描 同閉合性脊髓損傷者,晚期傷員應行CT掃描及MRI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