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河南 >開封 >開封市區 > 開封博物館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開封博物館投訴電話開封旅遊投訴電話:0378-3934810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開封博物館座落在風光秀麗的包公湖南岸,是該風景區著名的文化藝術寶庫和旅遊勝地。其前身是河南省博物館,省館遷鄭後於1962年3月在其原址——開封市三勝街正式成立,1986年選擇現址擴建成今天的新館,1988年9月落成開放。新館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0000餘平方米,其中主體樓7000餘平方米,係呈“山”字形仿古建築,單檐歇山頂,黃琉璃瓦覆蓋。正面三層,中心大廳四層,共有展廳13個。
  
  南北兩側有石刻碑廊面積50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1500平方米,館藏文物5萬餘件,專業圖書5萬册,是河南省最大的地市級博物館之一。開封博物館現有正式人員近60名,其中專業人員40餘名,5名副高以上職稱,在開封地方史、宋史、陳列設計及文物鑒定方面頗具實力。館內現設置有:保管研究部、陳展策劃部、社會教育部、技術開發服務部,《開封文博》編輯部、安全保衛部和辦公室等。
  
  開封博物館屬於社會歷史與藝術性博物館,幾十年來為國傢收藏了大批珍貴文物。在現收藏的5萬件藏品中,包括陶器、瓷器、銅器、書畫、雕刻、石刻、貨幣、玉器、漆器、服飾及雜項等十八類,有“國寶”級文物數件,一級文物數十件,二級文物1000餘件,有的是天下僅存,也有的國內唯一,如石刻中的“開封府題名記碑”、“開封猶太碑”(共三塊。一是重建清真寺記碑,明弘治二年;二是尊崇道經寺記碑,明正德七年;三是清康熙十八年的祠堂述古碑記)、嘉祐二體石經和女真進士題名記碑等彌足珍貴。舉辦了數百次各類展覽,弘揚了古都開封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還造就了一批中高級的文博專業隊伍,取得了大批科研成果,先後出版了《古都開封》、《開封戰役資料記編》、《解放開封》、《汴景八景》、《包公正傳》、《宋都禦街春秋》和《開封猶太春秋》等著作,在文博界和社會學術界産生了廣泛影響。1989年開封博物館又創辦了專業性刊物《開封文博》,這是全省地市級館自辦刊物的第一傢,全國也不多見,頗為文博界所註目。
  
  開封博物館曾舉辦了《宋代歷史陳列》、《館藏文物展》、《館藏精品展》、《明清宮廷用品展》、《佛像藝術展》和《開封革命史展》等幾十個有影響的展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宋都開封的歷史特色,如在陳展大樓一樓大廳正面裝飾的當時為國內最大黃楊木雕——《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部分,顯示了本館主題。現有的基本陳列有四:一是《宋代歷史陳列》,它是我國舉辦最早的斷代史陳列之一,再現了宋代社會的概況;二是《館藏石刻精品展》,共展出了自漢以來各代石造像、碑刻、墓讀等精品180餘件,如北魏元氏墓讀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均高,頗為中外史學家和書法傢所推崇;三是《開封革命史展覽》,再現了古都開封近現代革命鬥爭的偉大業績,其中有李大釗、王若飛、肖楚女等革命傢的活動事跡及其故居、照片等;四是《猶太歷史文化陳列》,通過開封猶太三塊石碑及其清真寺等建築的拍片、摹本圖案介紹,較係統地介紹開封猶太歷史的情況,這是研究中國古代猶太人的唯一實物見證。
  
  同時,開封博物館還根據當前形勢和社會熱點推出緊扣時代主題的展覽和一些科普展覽,深受社會各界的註目,為開封的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
No. 2
  開封博物館始建於1962年3月,其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省館遷鄭後在其原址三勝街正式成立的。因館址原有建築殘破,不適應各方面業務的開展,遂於1986年選擇現址擴建為如今的新館。新館於1988年9月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開封文化事業的一大盛事。開封市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性歷史藝術類博物館。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包府坑中路。1962年3月成立。前身為開封市展覽館。
  新館位於環境幽雅、風光旖旎、翠柳垂蔭的包公湖南岸與隔湖相望的包公祠相互映輝,成為包公湖風景區著名的文化藝術寶庫和旅遊勝地。全館總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主體樓7000餘平方米,係呈“山”字形仿古建築,單檐歇山頂,黃琉璃瓦覆蓋,典雅凝重,宏偉壯觀,其陳展樓面積5000餘平方米,中心大廳四層,正面展廳三層,兩翼展廳二層,共有展廳13個,文物倉庫面積1500平方米,館藏文物5萬餘件,專業圖書近5萬册,彌足珍貴。,是河南省最大的地市級博物館之一。開封博物館現有正式人員近60名,其中專業人員40餘名,5名副高以上職稱,在開封地方史、宋史、陳列設計及文物鑒定方面頗具實力。館內現設置有:保管研究部、陳展策劃部、社會教育部、技術開發服務部,《開封文博》編輯部、安全保衛部和辦公室等。 開封博物館屬於社會歷史與藝術性博物館,幾十年來為國傢收藏了大批珍貴文物。在現收藏的5萬件藏品中,包括陶器、瓷器、銅器、書畫、雕刻、石刻、貨幣、玉器、漆器、服飾及雜項等十八類,有“國寶”級文物數件,一級文物數十件,二級文物1000餘件,有的是天下僅存,也有的國內唯一,如石刻中的“開封府題名記碑”、“開封猶太碑”(共三塊。一是重建清真寺記碑,明弘治二年;二是尊崇道經寺記碑,明正德七年;三是清康熙十八年的祠堂述古碑記)、嘉祐二體石經和女真進士題名記碑等彌足珍貴。舉辦了數百次各類展覽,弘揚了古都開封悠久的歷史文化。同時還造就了一批中高級的文博專業隊伍,取得了大批科研成果,先後出版了《古都開封》、《開封戰役資料記編》、《解放開封》、《汴景八景》、《包公正傳》、《宋都禦街春秋》和《開封猶太春秋》等著作,在文博界和社會學術界産生了廣泛影響。1989年開封博物館又創辦了專業性刊物《開封文博》,這是全省地市級館自辦刊物的第一傢,全國也不多見,頗為文博界所註目。 同時,開封博物館還根據當前形勢和社會熱點推出緊扣時代主題的展覽和一些科普展覽,深受社會各界的註目,為開封的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
  陳展大樓一樓大廳正面裝飾有大型黃楊木雕——《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部分,反映了北宋東京的繁華盛況。館內有《宋代石刻藝術》、《宋代歷史》、《古代和近代史》、《開封革命史》、《明清工藝品》、《館藏文物》、《古代開封猶太人》七個展廳。珍藏不同時期的文物2萬餘件,歷史、專業圖書3萬餘册,是歷史研究和參觀遊覽的重要場所。聞名中外的“9.18大案”即發生在這裏,該案的破獲,使衆多文物珍品失而復得。
  一樓南展廳是《開封革命史陳列》,展覽再現古都開封近現代革命鬥爭的偉大業績。其中,李大釗、王若飛、蕭楚女等卓越革命傢,在開封的活動事跡及其故居照片等,多達400餘件。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感人至深,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二樓南展廳是《宋代歷史陳列》,也是開封博物館最具代表性的斷代史陳列。開封是北宋舊都,外地來汴,以一睹宋都舊貌為快。在文物較少,全國斷代史陳展尚嫌不足情況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舉辦了此展覽。展覽將宋代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係統形象地展現在觀衆眼前。
  開封是我國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資源豐富,是文物博物事業賴以發展的堅實基礎,開封博物館屬於社會歷史與藝術性博物館,幾十年來為國傢徵集收藏了大批珍貴文物,尤其是去年和今年,又徵集了數百件具有較高價值的近、現代文物,如抗洪實物、聲討北約實物、紀念香港、澳門回歸的實物等,受到了省文物局領導和專傢的一致好評,稱開封博物館在徵集近、現代文物方面走在了省內其他博物館的前面 
  該館館藏文物2萬多件,一級品23件。石刻有1000多件,大部分是起自北魏止於明代的墓志。其中北魏《元懷志》,字體秀潤,尚存有隸書筆意;唐代《泉男生志》,出自歐陽通的手筆,和西安的道因法師碑,同是歐陽通僅存的手跡;宋代《王尚恭志》,是司馬光所書,全志一筆不苟,端莊凝重,所記耆英會史料,為史學界所重視。
  該館以《宋代文物陳列》為基本陳列。其中“東京開封府”部分,展出的《北宋東京圖》是該館的科研成果,已被《中國通史》等書所采用。
  該館的“宋城考古隊”,對北宋東京的外城、內城、皇城進行勘探,基本勘清了外城、皇城的輪廓。該館還編寫了《古都開封》、《開封戰役資料選》、《開封勝跡》、《汴京八景及其他》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