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延鬍素
目錄
No. 1
  [來源]
  罌粟科(popaveraceae)延鬍素(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的乾燥塊莖。夏初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洗淨,置沸水中煮至恰無白心時,取出,曬幹。
  [産地分佈]
  主産浙江省,湖南、湖北、江蘇等省亦大面積栽培。
  [藥材特徵]
  本品呈不規則扁球形,直徑0.5~1.5cm。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網狀皺紋。頂端有略凹陷的莖痕,底部常有疙瘩狀凸起。質硬而脆,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主要化學成分]
  含多種生物鹼,總量在0.59~0.74%(北京栽培藥材)。其中有d-紫堇鹼(d-corydaline,即延鬍素甲素)、d1-四氫巴馬亭(d1-tetrahydropalmatine,即延鬍索乙素)、原鴉片鹼(protopine,即延鬍索丙素)、i-四氫黃連鹼(i-tetrahydrocoptisine,即延鬍索丁素)、d1-四黃連鹼(即延鬍索戊素)、i-四氫非洲防己鹼(i-tetrahydrocolumbamine,即延鬍索已素)、d-紫堇鱗莖鹼(d-corybulbine,即延鬍索庚素)、d-海罌粟鹼(d-glaucine,即延鬍索壬素及延鬍索癸素)、a-別隱品鹼(a-allo-oryptopine,即去氫延鬍索甲素)等。延鬍索乙素為主要鎮痛、鎮靜成分。去氫延鬍索甲素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療效。
  [功效主治]
  活血,利氣,止痛。用於胸脅、腕腹疼痛,經閉痛經,産後瘀阻,跌撲腫痛。3~9g。研末吞服1.5~3g 。
包含詞
3-延鬍素酸氨基丙腈酯延鬍素酸氨基丙腈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