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 > 延慶
目錄
遼德宗耶律大石延慶
遼德宗耶律大石延慶
  延慶(1124年二月或1125年-1133年)是西遼君主遼德宗耶律大石的年號,共計10年。
花園天皇延慶
花園天皇延慶
  延慶(1308年十月九日至1311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花園天皇、鐮倉幕府徵夷大將軍為久明親王與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師時。
  德治三年十月九日(1308年11月22日)改元延慶
  延慶四年四月二十八日(1311年5月17日)改元應長
年號
  1、延慶(1132年-1134年)西遼德宗耶律大石的第一個年號。
  2、延慶(1308年十月九日至1311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花園天皇、鎌倉幕府徵夷大將軍為久明親王與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師時。
  出處——《後漢書捲二十二·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論》:“建武之世,侯者百餘,若夫數公者,則與參國議,分均休咎,其餘並優以寬科,完其封祿,莫不終以功名延慶於後。”
北京市延慶縣
  1、歷史
  延慶縣歷史悠久,約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類生活。春秋時期,延慶縣曾是山戎活動的地區。春秋晚期和戰國初期地屬燕國。秦統一六國後,屬上𠔌郡。西漢在延慶境內設夷輿、居庸二縣,屬上𠔌郡。東漢撤夷輿合入居庸縣。三國、晉皆沿舊製。北魏居庸縣為上𠔌郡治,北魏孝昌年間(公元525年到527年),杜洛周在此發動了反魏起義後,居庸縣遭到破壞,縣廢。東魏天平中(公元534至537年)復置。北齊為懷戎縣地。
  唐初屬北燕州。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北燕為媯州;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在延慶境內置媯川縣,屬媯州;後又在今延慶城設防禦軍;唐末改稱縉山縣,為儒州治。後晉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石敬塘割幽雲十六州於契丹,此地遂歸遼;遼設儒州縉山縣屬南京道。金皇統元年(公元1141年)縉山縣歸德興府,廢州存縣。元初廢州,復改縉山縣屬上都路奉聖州;後因元仁宗誕生於縣境香水園(今瀋傢營鎮上下花園一帶),他登基後於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九月升縉山縣為丈竜慶州,隸大都路,領懷來縣。
  明初,蒙古族退居漠北,竜慶州屬永平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三月廢州,遷民於關內,在居庸關設隆慶衛,駐軍屯守,後於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又增設永寧衛,屬後軍都督府;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三月,明成祖朱棣北巡,駐蹕團山(今舊縣鎮團山),以媯川平坦,土地肥沃,設隆慶州,轄永寧、懷來二縣,移民屯墾,直隸京師宣府;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為避穆宗年號,改為延慶州、延慶衛。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撤永寧縣入永寧衛;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撤永寧衛入延慶州。
  1912年,全國廢州改縣,延慶州改為延慶縣。1928年成立察哈爾省,延慶縣屬之。1937年8月25日,日本侵略軍占領延慶後,延慶縣隸屬三個偽政府統治。以延慶縣城為中心設延慶縣,隸屬偽蒙疆自治政府察南政廳(後改為宣化省);劉斌堡以東隸屬偽華北自治政府昌平縣。
  1945年9月20日,八路軍解放了延慶縣城,以青竜橋為界,青竜橋以南為國民黨統治區,青竜橋以北為共産黨領導的解放區。1946年10月12日,國民黨軍隊侵占延慶縣城之後,再次出現分屬共産黨和國民黨管理的兩個延慶縣。1948年5月19日,解放軍解放了延慶縣城。延慶縣屬察哈爾省,1952年改屬河北省,1958年10月劃歸北京市。
  延慶縣自古以來就是人傑地靈。遠在秦朝,曾有延慶人王次仲改倉頡文為隸書,始皇三召而不至。金代始創真大道道教,其後真大道道教第五代祖師酈希成即是延慶縣人。明朝戶都尚書李衍是延慶城人。清代於成竜生於延慶城北。
  延慶人民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抗日戰鬥中,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延慶縣人做出了巨大犧牲。
  2、詳細介紹
  延慶縣地處北京市西北部,距北京市區74公裏,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門。縣域地處東經115°44′—116°34′,北緯40°16′—40°47′,東與懷柔相鄰,南與昌平相聯,西面和北面與河北省懷來、赤城接壤,是一個北東南三面環山,西臨官廳水庫的小盆地,即延懷盆地,延慶位於盆地東部。
  全縣轄11鎮4鄉,373個行政村,總人口27.353萬人,農業人口19.92萬人,非農業人口7.43萬人。耕地面積31773.7公頃。人均耕地1.74畝。總面積1992.5平方公裏。全境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海坨山為境內最高峰,海拔2241米,也是北京市第二高峰。
  延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屬溫帶與中溫帶、半幹旱與半濕潤帶的過渡連帶。氣候鼕冷夏涼,年平均氣溫8℃。最熱月份氣溫比承德低0.8℃,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有首都北京的“夏都”之稱。
  林木資源豐富,有較高的利用率。有林地面積12萬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60%,鬆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內現存有華北地區唯一的原始油鬆林。探明的礦産資源有金、銀、銅、鐵、鉛、鋅、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海泡石、石英石、磁粘土礦等,其中地熱資源較為豐富,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延慶地處永定河、潮白河水係上遊,屬獨立水係。境內有四級以上河流18條,三級河流兩條,媯水河是全境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1064.3平方公裏。全縣水資源總量7.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64億立方米,地下水2.2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088立方米,是北京市人均占有量的5倍。
  生態經濟蓬勃發展,生態環境優良,地處北京市的上風上水地區,大氣、水的質量均達到國傢一、二類標準。為保護好首都的這一淨土、淨氣、淨水,該縣確定了“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加大了植樹造林、緑化美化力度,加大了對植被的恢復和保護力度,先後建立了玉渡山、野鴨湖、鬆山等12個國傢級、市級縣級自然保護區和10平方公裏的縣城防護林體係。99年被國傢環保總局評為國傢級生態示範縣。
  延慶的交通、通訊發達。京包、大秦鐵路、110國道穿境而過。八達嶺高速公路開通後,從北京市區到延慶僅需50分鐘。縣鄉公路四通八達,村級公路縱橫成網。通訊設施完善,實現了長途傳輸的數字化、光纜化。在縣城內各地區設立了多個公用電話亭,以滿足居民和遊客對通訊的需求。
  縣城面貌煥然一新,修建了緑地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市廣場——媯川廣場,擁有5000畝水面面積的媯水公園和擁有1000畝水面的夏都公園,占地面積1200畝的濕地公園、占地面積500畝的江水泉公園、香水苑公園,把延慶妝扮成了名符其實的花園式城市。
  延慶是京郊的農業大縣,是首都北京的農副産品供應基地。農業資源豐富、無污染、氣候冷涼,為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幾年,根據市場的需求,加大了農業內部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以特種出口蔬菜和名特優新果品為主的特色農業。蔬菜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特種菜發展迅猛,被北京市政府命名為“首都北菜園”。盛産名優果品,玫瑰紅蘋果曾榮獲全國林業博覽會金奬及馬來西亞博覽會銀獅奬,紅地球、裏紮瑪特、黑澳林三個優質品種葡萄獲全國評比第一名。 全縣10多萬畝糧田被國務院緑色食品辦公室批準為“緑色食品基地”。
  延慶製定了多方面的優惠政策,使工業經濟迅速發展,吸引了國內外多傢知名企業落戶延慶。形成了以製藥、建築建材、食品釀造、毛紡、消防等五大優勢行業為主的工業格局。其中,延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八達嶺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發展入區企業達769傢。
  延慶縣的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是京郊第一旅遊大縣。年均接待遊客近900萬人次。八達嶺長城是世界聞名的旅遊景區,自1961年開放以來纍计接待遊客1.2億多人次和400位國傢元首及衆多世界風雲人物,1999年被評為國傢級文明景區。有塞外小灕江之稱的竜慶峽及玉渡山風景區、鬆山、古崖居、康西草原、媯河漂流、媯海遠航、硅化木地質公園、倉米古道等一大批旅遊景區,每年都吸引着數以百萬計的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度假。旅遊業配套設施完善,八達嶺溫度假村、華風溫泉大城堡、中銀酒店、聖世苑、新風酒店、燕春酒店等一批高中檔的服務設施,為遊客提供了便捷優質的服務。同時,充分利用自身的冷涼優勢,成功舉辦了多屆消夏避暑節和冰燈、冰雪節活動,延慶的消夏避暑節、冰雪節和竜慶峽冰燈節已經成為京郊旅遊的熱點,受到旅遊屆的廣泛關註。
  3、行政區劃
  2005年,延慶縣轄11個鎮(延慶鎮、康莊鎮、八達嶺鎮、大榆樹鎮、井莊鎮、永寧鎮、四海鎮、千傢店鎮、舊縣鎮、瀋傢營鎮、張山營鎮)、4個鄉(大莊科鄉、香營鄉、劉斌堡鄉、珍珠泉鄉)。共有27個社區、376個村委會。
  2000年,延慶縣轄11個鎮、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75433人,其中:延慶鎮 87891人、康莊鎮 27152人、八達嶺鎮 8577人、永寧鎮 26674人、舊縣鎮 21974人、張山營鎮 23811人、四海鎮 6252人、千傢店鎮 10156人、瀋傢營鎮 12022人、大榆樹鎮 14572人、井莊鎮 11947人、大莊科鄉 5288人、劉斌堡鄉 7107人、香營鄉 8514人、珍珠泉鄉 3496人。
  延慶縣轄11個鎮、4個鄉:延慶鎮、康莊鎮、八達嶺鎮、永寧鎮、舊縣鎮、張山營鎮、四海鎮、千傢店鎮、瀋傢營鎮、大榆樹鎮、井莊鎮、大莊科鄉、劉斌堡鄉、香營鄉、珍珠泉鄉。
  延慶鎮 轄20個社區(新興西社區、新興東社區、川北東社區、川北西社區、東外社區、石河營西社區、石河營東社區、高塔社區、永安社區、康安社區、振興南社區、穎澤洲社區、湖南社區、雙路社區、溫泉南東裏社區、蓮花苑社區、泰安社區、恆安社區、燕水佳園社區、振興北社區)、45個村委會(解放街村、自由街村、民主街村、勝利街村、東關村、西關村、北關村、蔣傢堡村、雙營村、廣積屯村、王泉營村、司傢營村、百眼泉村、民主村、南辛堡村、李四官莊村、𠔌傢營村、小營村、石河營村、蓮花池村、上水磨村、下水磨村、王莊村、三裏河村、趙莊村、八裏莊村、孟莊村、老仁莊村、祁傢堡村、米傢堡村、唐傢堡村、卓傢營村、陶莊村、魯莊村、郎莊村、張莊村、西辛莊村、小河屯村、付於屯村、東五裏營村、新白廟村、東屯村、中屯村、西屯村、西白廟村)。
  康莊鎮 轄1個社區(康莊鎮社區)、31個村委會(榆林堡村、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四街村、刁千營村、馬坊村、西桑園村、西紅寺村、郭傢堡村、小北堡村、大豐營村、大營村、火燒營村、太平莊村、張老營村、許傢營村、馬營村、苗傢堡村、劉浩營村、屯軍營村、小曹營村、大王莊村、北曹營村、南曹營村、小王莊村、小豐營村、東紅寺村、王傢堡村、東官坊村、大路村)。
  八達嶺鎮 轄1個社區(八達嶺鎮社區)、15個村委會(石峽村、幫水峪村、裏炮村、外炮村、營城子村、東曹營村、大浮坨村、小浮坨村、程傢窯村、岔道村、西撥子村、南元村、東溝村、石佛寺村、三堡村)。
  永寧鎮 轄1個社區(永寧鎮社區)、36個村委會(河灣村、北溝村、清泉鋪村、羅傢臺村、王傢堡村、水口子村、偏坡峪村、二鋪村、營城村、馬蹄灣村、西山溝村、永新堡村、獅子營村、上磨村、吳坊營村、小莊科村、前平坊村、孔化營村、新華營村、左所屯村、北關村、西關村、小南元村、盛世營村、南關村、太平街村、利民街村、和平街村、阜民街村、王傢山村、南張莊村、東灰嶺村、彭傢窯村、西灰嶺村、頭司村、四司村)。
  舊縣鎮 轄1個社區(舊縣鎮社區)、22個村委會(白草窪村、三裏莊村、燒窯峪村、北張莊村、白羊峪村、黃峪口村、白河堡村、閆傢莊村、耿傢營村、 車坊村、舊縣村、東羊坊村、米糧屯村、古城村、常傢營村、常裏營村、盆窯村、團山村、大柏老村、小柏老村、西竜灣村、東竜灣村)。
  張山營鎮 轄1個社區(張山營鎮社區)、32個村委會(大莊科村、佛峪口村、水峪村、鬍傢營村、姚傢營村、東門營村、下營村、西五裏營村、前黑竜廟村、後黑竜廟村、西卓傢營村、下盧鳳營村、上盧鳳營村、張山營村、馬莊村、小河屯村、上板泉村、下板泉村、玉皇廟村、西羊坊村、辛傢堡村、丁傢堡村、靳傢堡村、田宋營村、吳莊村、竜聚山莊村、晏傢堡村、中羊坊村、黃柏寺村、上郝莊村、韓郝莊村、蘇莊村)。
  四海鎮 轄1個社區(四海鎮社區)、18個村委會(西溝裏村、西溝外村、四海村、椴木溝村、菜食河村、海字口村、岔石口村、永安堡村、郭傢灣村、石窯村、大勝嶺村、南灣村、黑漢嶺村、大吉祥村、上花樓村、王順溝村、前山村、樓梁村)。
  千傢店鎮 轄1個社區(千傢店鎮社區)、19個村委會(河口村、石槽村、紅石灣村、千傢店村、河南村、下德竜灣村、水頭村、大石窯村、紅旗甸村、六道河村、大栜樹村、沙梁子村、四潭溝村、下灣村、菜木溝村、牤牛溝村、水泉溝村、花盆村、平臺子村)。
  瀋傢營鎮 轄1個社區(瀋傢營鎮社區)、22個村委會(瀋傢營村、東王化營村、馮莊村、新合營村、曹官營村、臨河村、香村營村、北老君堂村、興安堡村、魏傢營村、連傢營村、前呂莊村、後呂莊村、馬匹營村、孫莊村、下郝莊村、北梁村、八裏店村、西王化營村、河東村、下花園村、上花園村)。
  大榆樹鎮 轄1個社區(大榆樹鎮社區)、25個村委會(姜家臺村、陳傢營村、楊戶莊村、阜高營村、奚官營村、下辛莊村、上辛莊村、宗傢營村、大榆樹村、高廟屯村、劉傢堡村、北紅門村、南紅門村、東桑園村、大泥河村、小泥河村、小張傢口村、下屯村、東杏園村、西杏園村、嶽傢營村、簸箕營村、新寶莊村、程傢營村、軍營村)。
  井莊鎮 轄1個社區(井莊鎮社區)、31個村委會(南老君堂村、艾官營村、寶林寺村、東小營村、王木營村、房老營村、井傢莊村、小鬍傢營村、東石河村、三司村、二司村、柳溝村、果樹園村、王仲營村、東紅山村、張伍堡村、西紅山村、八傢村、東溝村、西二道河村、窯灣村、老銀莊村、馮傢廟村、孟傢窯村、曹碾村、箭桿嶺村、蓮花灘村、門泉石村、碓臼石村、北地村、西三岔村)。
  大莊科鄉 轄1個社區(大莊科鄉社區)、29個村委會(東二道河村、臺自溝村、榆木溝村、東太平莊村、黃土梁村、小莊科村、裏長溝村、大莊科村、漢傢川河北村、漢傢川河南村、董傢溝村、慈母川村、沙門村、景而溝村、沙塘溝村、霹破石村、鐵爐村、西沙梁村、瓦廟村、車嶺村、松樹溝村、暖水面村、水泉溝村、旺泉溝村、竜泉峪村、香屯村、東三岔村、解字石村、東王莊村)。
  劉斌堡鄉 轄1個社區(劉斌堡鄉社區)、16個村委會(劉斌堡村、大觀頭村、周四溝村、紅果寺村、上虎叫村、下虎叫村、營盤村、營東溝村、馬道梁村、山西溝村、山東溝村、山南溝村、小觀頭村、觀西溝村、姚官嶺村、小吉祥村)。
  香營鄉 轄1個社區(香營鄉社區)、20個村委會(屈傢窯村、黑峪口村、上垙村、下垙村、山底下村、東白廟村、孟官屯村、小堡村、香營村、新莊堡村、後所屯村、裏仁堡村、聶莊村、莊科村、高傢窯村、小川村、八道河村、南窯村、三道溝村、東邊村)。
  珍珠泉鄉 轄1個社區(珍珠泉鄉社區)、15個村委會(珍珠泉村、秤溝灣村、廟梁村、下水溝村、上水溝村、下花樓村、八畝地村、轉山子村、水泉子村、雙金草村、小川村、小鋪村、蒼米道村、南天門村、桃條溝村)。
近義詞
延慶
延慶居委會, 延慶社區
延慶
延慶
相關詞
北京村莊地理職業學校長城山峰行政區劃鄉鎮
地域文化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地名更多結果...
包含詞
延慶縣延慶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