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哲學史 : 歷史人物 : 名人 : 文學寫作 : 天文 : 刑法 > 康德
目錄
溥儀康德
溥儀康德
  康德(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7日)是溥儀在滿洲國的第二個年號。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德語:Immanuel Kant德語發音:[ɪˈmaːnu̯eːl ˈ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為啓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啓了德國唯心主義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 並且影響後世,誕生了新康德主義。康德是啓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理性主義法蘭西斯·培根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傢之一。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係統,並且有不少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有係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美學思想。《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標志着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嚮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學法律哲學歷史哲學方面也有重要論著。康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認為將感性直觀(經驗)轉化為知識的能力——純粹知性概念(即“範疇”),以及將知識外的理念(如上帝,心靈,自由)加以實踐的能力——純粹理性概念,都是理性的功能,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它們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

他的認識論倫理學分別是論證知識和道德的,他批判和吸收了英國經驗主義休謨貝剋萊)與歐陸的理性主義(主要是沃爾夫-萊布尼茲的理性傳統),對德國唯心主義費希特黑格爾)與浪漫主義影響深遠。認識論與倫理學構成康德哲學的兩大部分,前者關於“現象界”;後者關於“意志自由”是截然對立和二分的。兩者的中介成為康德“批判哲學”的終結思,自然與自由的溝通和統一就在於《批判力批判》中。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係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Immanuel Kant (UK/kænt/, US/kɑːnt/; German: [ɪˈmaːnu̯eːl ˈkant, -nu̯ɛl -]; 22 April 1724 – 12 February 1804) was a German philosopher and one of the central Enlightenment thinkers. Kant's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works in epistemologymetaphysicsethics, and aesthetics have made him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In his doctrine of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Kant argued that space and time are mere "forms of intuition" which structure all experience, and therefore that while "things-in-themselves" exist and contribute to experience, they are nonetheless distinct from the objects of experience. From this it follows that the objects of experience are mere "appearances", and that the nature of things as they are in themselves is consequently unknowable to us. In an attempt to counter the skepticism he found in the writings of philosopher David Hume, he wrote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1/1787), one of his most well-known works. In it, he developed his theory of experienc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ynthetic a priori knowledge is possible, which would in turn make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limits of metaphysical inquiry. Kant drew a parallel to 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 in his proposal that the objects of the senses must conform to our spatial and temporal forms of intuition, and that we can consequently have a priori cognition of the objects of the senses.[b]

Kant believed that reason is also the source of morality, and that aesthetics arise from a faculty of disinterested judgment. Kant's views continue to have a major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especially the fields of epistemologyethicspolitical theory, and post-modern aesthetics. He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son and human experience and to move beyond what he believed to be the failures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metaphysics. He wanted to put an end to what he saw as an era of futile and speculative theories of human experience, while resisting the skepticism of thinkers such as Hume. He regarded himself as showing the way past the impasse between rationalists and empiricists, and is widely held to have synthesized both traditions in his thought.

Kant was an exponent of the idea that perpetual peace could be secured through universal democrac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at perhaps this could be the culminating stage of world history. The nature of Kant's religious views continues to be the subject of scholarly dispute, with viewpoints ranging from the impression that he shifted from an early defense of an ontological argu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God to a principled agnosticism, to more critical treatments epitomized by Schopenhauer, who criticized the imperative form of Kantian ethics as "theological morals" and the "Mosaic Decalogue in disguise", and Nietzsche, who claimed that Kant had "theologian blood" and was merely a sophisticated apologist for traditional Christian faith.[c] Beyond his religious views, Kant has also been criticized for the racism presented in some of his lesser-known works, such as Anthropology from a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and "On the Different Races of Man".

Kant published other important works on ethics, religion, law, aesthetics, astronomy, and history. These include the Universal Natural History (1755), 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1788),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1797), the Critique of Judgment (1790), which looks at aesthetics and teleology, and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s of Bare Reason (1793).

No. 3
  (1724—1804) 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理論的創始人。
▲德國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創始人。
生平概述
  伊曼努爾·康德生於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貝格大學。從1746年起任家庭教師4年。1755年完成大學學業,取得編外講師資格,任講師15年。在此期間康德作為教師和著作傢,聲望日隆。除講授物理學和數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8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的主要著作有:《關於自然神學和道德的原則的明確性研究》(1764)、《把負數概念引進於哲學中的嘗試》(1763)、《上帝存在的論證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視靈者的幻夢》(1766)檢驗了有關精神世界的全部觀點。1770年被任命為邏輯和形而上學教授。同年發表《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從1781年開始,9年內出版了一係列涉及廣阔領域的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短期內帶來了一場哲學思想上的革命。如《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範圍內的宗教》出版後被指控為濫用哲學,歪麯並蔑視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於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講課和著述中再談論宗教問題。但1797年國王死後,他又在最後一篇重要論文《學院之爭》(1798)中重新論及這一問題。《從自然科學最高原理到物理學的過渡》本來可能成為康德哲學的重要補充,但此書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最後一章。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伊曼努埃爾.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時形容枯槁,瘦得衹剩下一把骨頭,遺體放在那裏就像一個木乃伊。而且他的遺體也確實像一個木乃伊那樣被展覽: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長隊瞻仰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纔被下葬。
  去世時的康德似乎僅僅是自己的一個影子,臨死前的若幹年裏,他的身體和精神都極為衰弱,作為哲學家的康德也衹剩下了一個影子,那時德國哲學界的風雲人物是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等人早,他們作為德國唯心主義的領軍人物譽滿天下。1799年,康德發表了生前最後一篇文章-“論與費希特科學學之關係”。在這篇封筆之作中,康德對費希特的科學哲學給予的評價是:一錢不值。這是康德作為哲學家的最後一句話,從此他就告別了哲學舞臺-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後的康德很快就從哲學的影子變成了人類思想天空裏的一顆巨星,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家、現代存在主義哲學奠基人卡爾.雅斯貝斯(1883~1969)將康德與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奧古斯汀(354-430)並列稱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學奠基人”。
  生平概述2:
  康德於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nigsberg),他出生時,有“武王”之稱的普魯士國王弗裏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裏已經統治了11個年頭。
  康德的父親是一個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強調宗教的精神,重視虔誠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時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響。八歲時,康德開始上學,學校提倡的是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他從此開始一生都對宗教祈禱和教堂唱詩感到反感。也是因為學校的教育,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學簡單地來說也是對虔信派的一種反動。
  1740年,康德進了科尼斯堡大學。人們現在無法考證他當時註册了什麽專業,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經常聽哲學課。1748年,24歲的康德大學畢業,因為他的父親已經去世兩年,他衣食無托,前途渺茫。由於大學沒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鎮去做家庭教師。
  康德曾說再也沒有哪個家庭教師比他還差,但是實際上他這是謙虛,因為他教過的學生對他的口碑都不錯。在做家庭教師期間,他發表了第一本著作-“關於生命力的真實估計之思考”,內容是關於笛卡兒、牛頓和萊布尼茨提出的哲學與科學命題。五年的家庭教師生涯後康德重返科尼斯堡,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過家乡。返回家乡後,康德再次進入大學學習。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體論”獲得碩士學位,三個月後獲得大學私人助教資格,開始教授哲學。在私人助教這個教職上,康德一幹就是15年,學生的聽課費就成了他的生活來源。因為康德的課很受歡迎,願意聽他的課的學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無憂。
  在任助教期間,康德開始經常發表著作。他的論題包羅萬象,從自然科學、美學、神學甚至到巫術應有盡有,但貫穿其中的問題衹有一個,那就是哲學研究應該如何進行:是從理性的觀點出發,從普遍真理中推導出有關事物的真理還是從經驗出發,通過觀察得出普遍的結論?
  康德的著述和講課使他稱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哲學家,他的影響開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學生慕名而來成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與哥德和席勒一起成為魏瑪古典派頂梁柱的赫爾德。儘管如此,康德很長的時間裏沒有得到教授職位,期間他拒絶了科尼斯堡提供給他的詩學藝術教授聘書。他還拒絶了來自埃爾朗根大學和耶拿大學的教授聘書,他衹願意在科尼斯堡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因為他不願意離開家乡,而且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他遷居他鄉。康德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胸腔狹窄,心髒和肺的活動餘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癥傾嚮,小時候甚至十分厭世。”
  1770年,康德在46歲時終於獲得了科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教授一職,他的就任報告題目是“感性與知性世界的形式與根據”。當上教授以後,康德沉寂十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而是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1781年,他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僅憑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三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偉大哲學體係,它們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麽?康德的回答是:我們衹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了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麽更多的用處了,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
  對於康德來說,要想回答我們能知道什麽這個問題,就要首先看看認識者和被認識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古典哲學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相應,康德問道:這種一致如何纔成為可能?事物是具體的和物化的,而語言是抽象的,這兩種東西怎麽會一致?實際上人的感知提供的衹是物體的某些特性,如質量、體積、形狀、數量、重量、運動速度等,沒有這些特性,我們就無法對物體展開想象。這是物體的主要特性。物體還有其它從屬特性,如顔色、聲音、味道和溫度感覺等,這些從屬特性雖然是物體的一部分,但是人們可以進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們可以把一輛藍色的桌子想象成緑色的桌子。這種主要特性和從屬特性的區別讓人進一步問:外部世界真實狀況究竟是什麽?因為如果我對物體的某些特性可以進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說這些特性似乎衹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樣才能肯定世界衹不過是存在於我的頭腦當中?因此,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衹有在人的頭腦中纔成為可能。
  這當然是令人絶望的極端懷疑主義。如果人們不甘於接受這一觀點該怎麽辦?也許一種我們無法認知的外部世界確實存在,那我們又該怎麽辦?康德以前,哲學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就是把這一問題推給上帝:我們的思想與外部世界一致,因為這是上帝願意這樣安排的。但問題是:我們怎麽知道上帝讓我們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康德把這個問題徹底給顛倒了。在此之前,人們讓認識嚮外部事物看齊,而康德說,如果我們顛倒一下,讓事物嚮我們的認識看齊,該會如何?康德把這一思維方法與哥白尼的“日心說”相比較:哥白尼以前,人們認為一切星球圍着我們地球轉,哥白尼卻說,我們地球是在圍着其它星球轉。
  康德帶來了哲學上的哥白尼式轉變。他說,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認為,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衹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論斷就是:知性為自然立法。他的這一論斷與現代量子力學有着共同之處:事物的特性與觀察者有關。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類感知的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存在於時間和空間裏的物質被人類的理解力加工為經驗,而康德把人類理解力的形式稱為“(絶對)範疇”,這些人類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們對靈魂、世界和上帝的設想,康德把它們理解為某種製約原則,人們的經驗世界就是通過這些原則得以構造。
  “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而康德1788年發表的“實踐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倫理學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簡單化地說,康德告訴我們說:我們要盡我們的義務。但什麽叫“盡義務”?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絶對)範疇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這樣做,永遠使得你的意志的準則能夠同時成為普遍製訂法律的原則。”康德認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為雖然受客觀因果的限製,但是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於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麽希望?康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須假設有上帝的存在,假設生命結束後並不是一切都結束了。“判斷力批判”中,康德關心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學鑒賞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應該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干涉內政的主權國傢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創始人。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
  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係起源星雲說。康德在書中指出:太陽係是由一團星雲演變來的。這團星雲由大小不等的固體微粒組成,“天體在吸引力最強的地方開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較大的團塊,團塊越來越大,引力最強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陽。外面微粒的運動在太陽吸引下嚮中心體下落是於其他微粒碰撞而改變方向,成為繞太陽的圓周運動,這些繞太陽運轉的微粒逐漸形成幾個引力中心,最後凝聚成繞太陽運轉的行星。衛星的形成過程與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雲說發表後並沒有引起人們的註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雲說發表以後,人們纔想起了康德的星雲說。
生平和著作年表
  1724年4月22日 伊曼努爾。康德生於哥尼斯堡。
  1730年 入小學
  1732年 入中學
  1737年 母親去世
  1740年9月24日 康德考取哥尼斯堡大學
  1746年 父親去世。 《論活力的正確評價》一書付印。該書於1749年出版
  1747年 康德在安德施牧師傢當教師(在古姆比年附近的猶德早村)
  1750年 在休裏增少校傢當教師(在奧斯德羅德羅附近的阿爾恩斯多爾夫村)
  1753年 在凱瑟琳伯爵傢教師(勞登堡 吉爾西德區)
  1754年 回到哥尼斯堡,6月 《對一個問題的研究,地球是否由於繞軸旋轉時發生過變化》;8月 《關於從物理學觀點考察地球是否已經衰老的問題》
  1755年3月 《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4月17日 提出學位論文《論火》;5月13日 碩士學位考試;6月12日 得到碩士學位;9月27日 求職論文答辯。 《對形而上學認識論基本原理的新解釋》
  1756年1----4月 論述裏斯本地震的兩篇文章和一本書;4月10日 為取得教授職位進行文化答辯。《唯物單子論》
  1757年春 《自然地理學講授提綱》
  1758年 1月(至1762年7月)康德-----俄國臣民。春 《運動和靜止的新學說》;12月 康德爭取基波剋死後虛懸的教授職位,未成。12月14日 嚮伊麗莎白女皇呈交的申請書。
  1759年10月 《試對樂觀主義作若幹考察》
  1760年6月 《對豐剋先生夭亡的想法》
  1762年 《三段論法四格的詭辯》 赫德爾聽康德講課(到1764年)12月 《證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根據》
  1763年 《將負值概念引入哲學的嘗試》
  1764年 《對於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的觀察》《論腦病》《對自然神論和道德原則的明晰性的研究》
  1765年 《關於1765年鼕季學期講課時間表的通知書》
  1766年2月 康德被認命為王傢圖書館副館長。 《視靈者的幻想》
  1768年 《論空間方位區分的基本根據》
  1769年 埃爾蘭根大學聘請擔任教授職務
  1770年1月 耶拿大學聘請;3月31日 被任命哥尼斯堡大學邏輯和形而上學編內正教授職務8月21日 學位論文《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答辯
  1771年 評論莫斯卡提的作品
  1772年2月21日 緻函赫茨,談到寫作《純粹理性批判》的構思
  1772年 5月 康德辭去圖書館副館長一職
  1775年 《論各種不同的人種》
  1776-1777年 論“博愛”的兩篇文章
  1778年 策特裏茨大臣勸說康德,要他轉到哈勒大學工作
  1780年 康德成為哥尼斯堡大學評議委員會成員
  1781年5月 《純粹理性批判》問世
  1783年 《未來形而上學導論》 評舒爾茨所著《道德學入門》一書
  1784年 康德購置一所私人住宅。10月 《從世界公民的觀點撰寫世界通史的想法》;12月 《問答:什麽是啓蒙運動》
  1785年1月和11月 康德評論赫德爾的書《人類歷史哲學思想》;3月 《論月球上的火山》;4月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11月 《論人種概念的確定》
  1786年1月 《對人類歷史起源的推測》;春 《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原理》;夏 康德被推選為大學校長;10月 《何謂在思維中確定方向》;12月7日 康德被選為柏林科學院院士
  1787年6月 《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出版;12月31日 緻函萊因霍爾德,說明哲學體係的三元結構
  1788年1月 《論目的論原理在哲學中的運用》;春 《實踐理性批判》出版;夏 康德第二次參加校務會議
  1789年 卡拉姆金拜訪康德
  1790年 《批判力批判》出版;《純粹理性批判》第三版
  1791年8月 費希特為了與康德認識,來到哥尼斯堡 ;9月 《神正論的所有哲學嘗試歸於失敗》
  1792年4月 《論人的劣根性》
  1793年春 《論理性範圍內的宗教》;9月 《論格言:道理上可以說得過去,可是實踐上卻行不通》
  1794年5月 《論月球對氣候的影響》;6月《論萬物的終結》;7月28日 康德被選為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0月12日 康德因為就宗教問題發表意見受到國王申斥
  1795年 《永久和平論》發表
  1796年 《論靈魂的器官》;6月23日 康德最後一次講課
  1797年 《道德形而上學》發表;6月14日 哥尼斯堡的大學生們紀念康德學術活動五十周年;7月《關於迅速簽訂哲學上永久和平條約的通告》;9月 《論出於利他動機而說謊的虛妄權利》
  1798年4月4日 康德被選為西恩(意大利)科學院院士; 《學科間紛爭》 《人類學》發表
  1799年8月 《關於費希特所著《知識學》的聲明》發表
  1800年 最後一篇單獨發表的著作-----德語立陶宛語詞典的跋;9月 耶捨出版康德的《邏輯學》
  1801年11 月14日 康德請求解除他科學院評議委員會成員的職務
  1802年 林剋出版康德的《自然地理學》
  1803年 林剋出版康德的《教育學》;12月15日 寫最後一篇日記
  1804年2月12日 康德逝世;2月28日 安葬。5月 林剋出版《自萊布尼茨和沃爾夫以來德國形而上學的成就
國內譯介情況
  康德“三大批判“之中譯本,在此就我所知所讀進行一比較。
  1、《純理批判》。共六個中譯本(鬍譯本、藍譯本、牟譯本、韋譯本、鄧譯本、李譯本)
  上個世紀30年代,鬍仁源曾有一譯本(商務版),這條信息我衹是在三聯《讀書》上看到過。從未見過原譯本。下來便是藍公武之譯本(商務版),該譯本在上個世紀是國內通用的版本。使用半文半白體,流暢,但對一些文言功底較差的人來說很難讀。一些譯名亦在商榷之間。接下來應該是牟宗三先生的譯本,名為《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其中含有牟先生的評註,故為“譯註”,僅在港臺廣為使用,國內除部分學者外,皆無緣拜讀。其中術語之翻譯與大陸譯本亦多不相同。我曾見到過牟先生的這個譯本,無奈僅是一見,卻無緣拜讀。九十年代初,韋卓民的中譯本出版(華中師範版),該書是作為遺著整理纔得以面世的。無奈因出版社的知名度不夠高且發行面不夠廣,未能産生廣泛影響。韋譯本之術語,基本成為目前認同的標準,但該版本校對極差(再版後依然多有舛誤,令人多少有些詫異),語句流暢性相較藍譯本亦較差。以上譯本皆從英文譯出。學術界呼喚新的從德文直譯過來的譯本,醖釀數年後,在2004年,恰逢紀念康德逝世200周年之際,鄧曉芒的譯本出版。鄧曉芒與其師楊祖陶自90年代中期開始便開始出版其康德研究著述,書中所引皆為自德文直譯過來的,開始的譯文簡直不通,但經過多年的研習,2003、2004年陸續出版的三大批判譯得很好。起碼是我所見過的譯本中最好的。自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康德哲學的研究便成為“顯學”,與鄧曉芒同時,李秋零也從德文直接翻譯了《純理批判》。但竊以為鄧譯本要優於李譯本。
  2、《實踐理性批判》,共四個譯本(關譯本、牟譯本、韓譯本、鄧譯本)
  與《純理批判》相比,《實踐理性批判》的翻譯要容易一些。這不僅是篇幅上的原因,還有其內容上的原因(與個體能接得上,不像《純理批判》那樣晦澀與思辨)。最早通用的是關文運譯本,譯文很不錯。牟宗三先生的譯本名為《康德的道德哲學》,我甚至連見之緣分都沒有,甚憾!以上皆是據英譯本譯出。直到上世紀末,韓水法的譯本出版,該譯本是據德文本翻譯的,譯文亦很優秀。接下來便是2003年出版的鄧曉芒譯本。與韓譯本各有勝場。
  3、 《判斷力批判》(共三個譯本,宗白華、韋卓民合譯本、牟譯本、鄧譯本)
  宗、卓合譯本一直在國內廣泛使用,譯文有滯感。牟譯本《判斷力之批判》無緣見。鄧譯本據德文本譯出,現基本已取代宗、卓合譯本。
  《康德美學文集•判斷力批判》 曹峻峰譯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年
  附:《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共兩個譯本,何譯本、李譯本)
  國內通行的為何兆武之譯本,無奈其譯本連一些基本的術語都譯的差強人意,應為其本人非哲學出身故。我有幸曾讀到李明輝先生的譯本(復印件),書名為《歷史哲學論文集》,翻譯得很好。
  此外還有《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道德形而上學基礎》、《實用人類學》等書之譯出,李秋零更是從2000年開始翻譯《康德著作全集》(2003年至今已出三捲,共九捲,據德文本譯出)。且拋開譯本本身不談,最起碼對於康德哲學引介之功是巨大的。
  我剛剛調動工作,從西安來到南寧,書並沒有隨身帶來(害得我很多書都重買),因此我衹能就我印象和記憶模糊的說一下版本,無法校訂。
  1、鄧曉芒譯本是2003~2004年出版的,人民出版社。
  2、李秋零譯本也是從2003年開始出版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韓水法的譯本是1999年商務版。
  4、藍譯本乃是五十年代商務版,後來又陸續重印。
  5、韋譯本《判斷力批判》下捲是七十年代末出版,商務版。其《純粹理性批判》譯本是90年華中師範大學出版,2000(或是2001)再版(精裝)。
  6、宗白華《判斷力批判》上捲是五、六十年代商務版。後陸續重印。
  7、何譯《歷史理性批判文集》九十年代末(印象中是1999)商務版。
  8、關文運《實踐理性批判》印象中是1956年商務版,直到本世紀初纔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重印。商務版的現在大體衹在圖書館纔可見到。
  9、牟宗三先生譯本大陸少見,基本都是臺北學生書局印行。除《判斷力批判》乃是晚出(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纔出版)外,另外兩部譯本在五、六十年代即已出版。後不斷在港臺重印。
  10、李明輝《歷史哲學論文集》是臺北聯經九十年代出版。
  11、鬍仁源的譯本乃是30年代商務印書館出版。
▲年號:康德
  康德是溥儀在滿州國第二個年號。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
  中國民國期間紀年的方式:康德年+1933=公元紀年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廢除年號紀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國紀年。
▲中國歷史人物:康德
  北齊康德,代人也。歷數州刺史、並省尚書,封新蔡郡王。
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
  另見詞條:伊曼努爾·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唯心主義,不可知論者,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定者。
  在康德去世的1804年,出生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時期的代表人物:費爾巴哈(1804~1872)Feuerbach,Ludwig Andreas
生平概述1
  伊曼努爾·康德生於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貝格大學。從1746年起任家庭教師9年。1755年完成大學學業,取得編外講師資格,任講師15年。在此期間康德作為教師和著作傢,聲望日隆。除講授物理學和數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8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的主要著作有:《關於自然神學和道德的原則的明確性研究》(1764)、《把負數概念引進於哲學中的嘗試》(1763)、《上帝存在的論證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視靈者的幻夢》(1766)檢驗了有關精神世界的全部觀點。1770年被任命為邏輯和形而上學教授。同年發表《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從1781年開始,9年內出版了一係列涉及廣阔領域的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短期內帶來了一場哲學思想上的革命。如《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範圍內的宗教》出版後被指控為濫用哲學,歪麯並蔑視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於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講課和著述中再談論宗教問題。但1797年國王死後,他又在最後一篇重要論文《學院之爭》(1798)中重新論及這一問題。《從自然科學最高原理到物理學的過渡》本來可能成為康德哲學的重要補充,但此書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最後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伊曼努埃爾.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時形容枯槁,瘦得衹剩下一把骨頭,遺體放在那裏就像一個木乃伊。而且他的遺體也確實像一個木乃伊那樣被展覽: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長隊瞻仰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纔被下葬。
  去世時的康德似乎僅僅是自己的一個影子,臨死前的若幹年裏,他的身體和精神都極為衰弱,作為哲學家的康德也衹剩下了一個影子,那時德國哲學界的風雲人物是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等人早,他們作為德國唯心主義的領軍人物譽滿天下。1799年,康德發表了生前最後一篇文章-“論與費希特科學學之關係”。在這篇封筆之作中,康德對費希特的科學哲學給予的評價是:一錢不值。這是康德作為哲學家的最後一句話,從此他就告別了哲學舞臺-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後的康德很快就從哲學的影子變成了人類思想天空裏的一顆巨星,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家、現代存在主義哲學奠基人卡爾.雅斯貝斯(1883~1969)將康德與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奧古斯汀(354-430)並列稱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學奠基人”。
生平概述2
  康德於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科尼斯堡(Königsberg),他出生時,有“武王”之稱的普魯士國王弗裏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裏已經統治了11個年頭。
  康德的父親是一個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強調宗教的精神,重視虔誠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時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響。八歲時,康德開始上學,學校提倡的是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他從此開始一生都對宗教祈禱和教堂唱詩感到反感。也是因為學校的教育,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學簡單地來說也是對虔信派的一種反動。
  1740年,康德進了科尼斯堡大學。人們現在無法考證他當時註册了什麽專業,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經常聽哲學課。1748年,24歲的康德大學畢業,因為他的父親已經去世兩年,他衣食無托,前途渺茫。由於大學沒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鎮去做家庭教師。
  康德曾說再也沒有哪個家庭教師比他還差,但是實際上他這是謙虛,因為他教過的學生對他的口碑都不錯。在做家庭教師期間,他發表了第一本著作-“關於生命力的真實估計之思考”,內容是關於笛卡兒、牛頓和萊布尼茨提出的哲學與科學命題。五年的家庭教師生涯後康德重返科尼斯堡,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過家乡。返回家乡後,康德再次進入大學學習。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體論”獲得碩士學位,三個月後獲得大學私人助教資格,開始教授哲學。在私人助教這個教職上,康德一幹就是15年,學生的聽課費就成了他的生活來源。因為康德的課很受歡迎,願意聽他的課的學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無憂。
  在任助教期間,康德開始經常發表著作。他的論題包羅萬象,從自然科學、美學、神學甚至到巫術應有盡有,但貫穿其中的問題衹有一個,那就是哲學研究應該如何進行:是從理性的觀點出發,從普遍真理中推導出有關事物的真理還是從經驗出發,通過觀察得出普遍的結論?
  康德的著述和講課使他稱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哲學家,他的影響開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學生慕名而來成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與哥德和席勒一起成為魏瑪古典派頂梁柱的赫爾德。儘管如此,康德很長的時間裏沒有得到教授職位,期間他拒絶了科尼斯堡提供給他的詩學藝術教授聘書。他還拒絶了來自埃爾朗根大學和耶拿大學的教授聘書,他衹願意在科尼斯堡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因為他不願意離開家乡,而且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他遷居他鄉。康德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胸腔狹窄,心髒和肺的活動餘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癥傾嚮,小時候甚至十分厭世。”
  1770年,康德在46歲時終於獲得了科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教授一職,他的就任報告題目是“感性與知性世界的形式與根據”。當上教授以後,康德沉寂十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而是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1781年,他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僅憑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三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偉大哲學體係,它們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麽?康德的回答是:我們衹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了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麽更多的用處了,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
  對於康德來說,要想回答我們能知道什麽這個問題,就要首先看看認識者和被認識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古典哲學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相應,康德問道:這種一致如何纔成為可能?事物是具體的和物化的,而語言是抽象的,這兩種東西怎麽會一致?實際上人的感知提供的衹是物體的某些特性,如質量、體積、形狀、數量、重量、運動速度等,沒有這些特性,我們就無法對物體展開想象。這是物體的主要特性。物體還有其它從屬特性,如顔色、聲音、味道和溫度感覺等,這些從屬特性雖然是物體的一部分,但是人們可以進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們可以把一輛藍色的桌子想象成緑色的桌子。這種主要特性和從屬特性的區別讓人進一步問:外部世界真實狀況究竟是什麽?因為如果我對物體的某些特性可以進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說這些特性似乎衹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樣才能肯定世界衹不過是存在於我的頭腦當中?因此,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衹有在人的頭腦中纔成為可能。
  這當然是令人絶望的極端懷疑主義。如果人們不甘於接受這一觀點該怎麽辦?也許一種我們無法認知的外部世界確實存在,那我們又該怎麽辦?康德以前,哲學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就是把這一問題推給上帝:我們的思想與外部世界一致,因為這是上帝願意這樣安排的。但問題是:我們怎麽知道上帝讓我們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康德把這個問題徹底給顛倒了。在此之前,人們讓認識嚮外部事物看齊,而康德說,如果我們顛倒一下,讓事物嚮我們的認識看齊,該會如何?康德把這一思維方法與哥白尼的“日心說”相比較:哥白尼以前,人們認為一切星球圍着我們地球轉,哥白尼卻說,我們地球是在圍着其它星球轉。
  康德帶來了哲學上的哥白尼式轉變。他說,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認為,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衹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論斷就是:知性為自然立法。他的這一論斷與現代量子力學有着共同之處:事物的特性與觀察者有關。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類感知的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存在於時間和空間裏的物質被人類的理解力加工為經驗,而康德把人類理解力的形式稱為“(絶對)範疇”,這些人類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們對靈魂、世界和上帝的設想,康德把它們理解為某種製約原則,人們的經驗世界就是通過這些原則得以構造。
  “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而康德1788年發表的“實踐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倫理學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簡單化地說,康德告訴我們說:我們要盡我們的義務。但什麽叫“盡義務”?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絶對)範疇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這樣做,永遠使得你的意志的準則能夠同時成為普遍製訂法律的原則。”康德認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為雖然受客觀因果的限製,但是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於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麽希望?康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須假設有上帝的存在,假設生命結束後並不是一切都結束了。“判斷力批判”中,康德關心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學鑒賞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應該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干涉內政的主權國傢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創始人。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
  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係起源星雲說。康德在書中指出:太陽係是由一團星雲演變來的。這團星雲由大小不等的固體微粒組成,“天體在吸引力最強的地方開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較大的團塊,團塊越來越大,引力最強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陽。外面微粒的運動在太陽吸引下嚮中心體下落是於其他微粒碰撞而改變方向,成為繞太陽的圓周運動,這些繞太陽運轉的微粒逐漸形成幾個引力中心,最後凝聚成繞太陽運轉的行星。衛星的形成過程與行星相似。
  但是,但是由於當時形而上學自然觀的排斥,此理論並沒有引起人們的註意,長期被埋沒。直到1796年,法國著名數學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體係論》一書中,獨立地提出了另一種太陽係起源的星雲假說,人們纔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論,因而後人把此學說稱為康德一拉普拉斯學說。整個十九世紀,這種學說在天文學中一直占有統治的地位。
百科辭典
  Kangde
  康德
    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1724年 4月22日出生於柯尼斯堡一個手工業者的家庭。在故鄉讀完了中學和大學,並在那裏度過一生。1804年 2月12日去世。康德在1755年獲柯尼斯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以後就在母校任教。他教授形而上學(哲學)和邏輯學、數學和力學、物理學和地理學、人類學和自然通史等課程,直到1797年退休。康德在青年時代,主要興趣是在自然科學上。1754年,發表一部論述大洋潮汐的著作,提出地球自轉由於潮汐的摩擦作用而減慢的假說。這個假說後來得到證實。1755年,他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首先明確地提出太陽係演化的星雲假說,從當時形而上學的僵化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康德認為,太陽係是由一團稀薄的、龐大的、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原始星雲演化而成的(見康德和拉普拉斯星雲說)。康德星雲說的有些基本原理,直到今天仍然為新的太陽係起源與演化假說所沿用,有的則被拋棄了。康德星雲假說是首先在觀測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天體演化理論,對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發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鄭文光)
    
英文解釋
  1. n.:  Kant,  Immanuel Kant (1724-1804), German philosopher,  Immanuel Kant
相關詞
哲學學術理論百科辭典著作名著經院哲學認識論
謝林鬍塞爾形而上學康德哲學笛卡兒先天綜合判斷先驗的判斷世界史觀
德國更多結果...
包含詞
康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