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廟後山投訴電話本溪市旅遊投訴電話:0414-2846970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廟後山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山城子村東,距本溪水洞15公裏,也是遊關門山和湯溝溫泉的必經之地。這座古人類遺址,自1978年發現,至1982年,國傢、省和市考古工作者在這裏先後進行了四次重點發掘。出土了大量古生物化石、石器和用火痕跡。考古學家認為,這遺址大約和北京猿人同期。在遺址中,還發現兩顆人牙,一段小孩股骨,兩塊幼兒頂骨和一根小孩橈骨。
在a洞堆積物中,還有大量哺乳動物化石,現已鑒定出76種。主要有師氏中華河狸、腫骨鹿、三門馬、李氏野豬、碩獼猴、劍齒虎、中華縞鬣狗、更新獐、洞熊、葛氏斑鹿等。同時還發掘60餘副有人工打製痕跡的石製品,如石斧、石鏟、石球、石鑿、石網墜和石紡輪等。二副骨器是骨針、骨刀。石器原料主要為安山岩。石器文化雖然同賈蘭坡教授提出的華北舊石器時代文化兩大係統即“河—西村係”、“周口店第一地點(北京人遺址—峙峪係)”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有其自身顯著的特點,故命名為“廟後山文化”。在遺址中還發現有炭粒、灰燼及燒骨。另外,在b洞上層堆積物中還出土大量的磨製石器和陶器等文化遺物。這些說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早期,我們的祖先就已分佈到本溪這塊土地上,並用勤勞的雙手為中華民族的遠古文化創造出光輝燦爛的篇章。廟後山遺址經科研部門進行年齡測定,其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中、晚期(距今約40萬年前),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早期,絶對年齡最早可達33萬年左右。
廟後山遺址中位置最北的一處,為研究遼東地區古人類分佈和發展以及古地理、古氣候等方面提供了寶貴資料,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舊石器文化遺址. |
|
廟後山位於遼寧本溪縣山城子鎮山城子村,是一處古人類文化遺址,距縣城小市10公裏,距關門山風景區15公裏,交通方便。
廟後山古遺址是一天然洞穴,據考證,約40萬年以上。
國傢學部委員、著名地質考古學家賈蘭坡教授先後多次來廟後山考察。並撰寫了《廟後山》一書,於1986年由國傢文物出版社出版,引起國際上考古學術界的矚目。廟後山文化遺址已分別載入《中國東北史》、《中國大事記》和《中國百科全書》(考古捲),為中國歷史增添了輝煌的篇章。 |
|
廟後山人 | 廟後山遺址 | 廟後山洞穴堆積 | 廟後山古人類遺址 | 中國最北部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本溪小市鎮廟後山 | 中國最北部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本溪小市鎮廟後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