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江西飲料 > 廬山雲霧茶
目錄
No. 1
  【名稱】
  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
産地
  中國江西廬山。
簡介
  “廬山雲霧”是一種緑茶的名稱,它産自廬山。
  坐落在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境內的廬山,雲煙繚繞,泉水潺潺,年平均180多天有霧,這種雲霧景觀,不但給廬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更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好的條件。“廬山雲霧”茶,也是因這一自然現象而得名。
  廬山種茶歷史久遠。據《廬山志》記載:在距今1800年前的東漢時期,佛教剛剛傳入中國,當時廬山有梵宮寺院300多座,而且當時的僧人已經開始在廬山種茶。
  這裏是廬山漢陽峰下一個叫康王𠔌的地方。相傳,1000多年前的唐代,被後人尊為茶聖的西江人士陸羽來到這裏,他用這裏的泉水烹煮茶湯,並發現這兒的水煮茶,味道鮮香。後人在《茶經》中看到了他當時的記錄,陸羽將天下評為二十水,他認為:廬山康王𠔌的泉水第一。
  好水出好茶,好茶多出在海拔高、溫差大、空氣濕潤的環境中。廬山雖地處江南,但由於海拔高,鼕季來臨時經常産生“雨凇”和“霧凇”現象,這種季節溫差的變化和強紫外綫的照射,恰好利於茶樹體內芳香物質的合成,從而奠定了高山出好茶的內在因素。所以,“廬山雲霧”茶的芽頭肥壯、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芳香油類和多種維生素。
  “廬山雲霧”茶的采摘,是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前後開始。尤其是清明之前所采的“明前茶”最為珍貴。此時大地剛剛回暖,茶芽非常稚嫩。《廬山志》中廖雨《採茶謠》記錄了“明前茶”的采製:“常年採茶早,今年採茶遲。四月寒風吹,石圃雲根凍,護香香一絲……”。采回的嫩芽必須在當天進行處理,要經過剎青、抖散、揉捻、理條、烘幹等多道加工工序。茶農加工一公斤成茶,大約需要十萬多個鮮嫩的芽頭。
  加工好的“廬山雲霧”,一芽一葉,色澤翠緑。浸泡出的茶湯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和浸出物,高香持久。
  茶與水的關係密不可分,陸羽將煮茶的水分為三等。他在《茶經》中寫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然而,廬山茶的品質,或許正是得益於廬山的自然環境和山間的泉水纔越顯高貴。而漢陽峰下這康王𠔌的水,卻是因廬山中有了好茶纔出名。
歷史
  雲霧茶始於晉代,唐朝時已聞名於世,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廬山乃志》 記載:“晉朝以來,寺觀廟宇僧人相繼種植。”相傳,廬山雲霧茶最早是一種野生茶, 後來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改造為傢生茶。他曾以自種自之茶款待好友,常話茶吟 詩,敘事談經,通宵達旦。到了唐代,廬山之茶已很出名了。 長松樹下小溪頭, 斑鹿胎中白布裘。 藥圃茶園為産業, 裏糜林鶴是交遊。 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廬山香爐峰下闢園植茶種藥時寫下的詩句。宋代,廬山名 茶被列為進獻皇帝的“貢茶“
成因
  因廬山多雲霧,故取名“雲霧茶”。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南面鄱陽湖,群 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霧氣上升,蔚成雲霧。由于云霧彌漫、空氣中溫度 大,光照透過雲層照在植物上,非常有利於茶葉的芳香物質合成,有“色香幽細比 蘭花”之喻。
成份
  雲霧茶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鹼、維生素c含量都高於一般茶葉。
特點
  它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飲後解渴提神,有利於 增進人體健康。這種茶似竜井,可是比竜井醇厚;其色金黃象沱茶,又比沱茶清淡, 宛如淺緑色碧玉盛在杯中。故以“香馨、味厚、色翠、湯清”而聞名於中外。 廬山雲霧茶以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高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絶”而久負盛名。成品茶外形飽滿秀麗,色澤碧嫩光滑,芽隱露,茶湯幽香如蘭,耐衝泡,飲後回甘香綿。
工藝
  廬山雲霧茶采摘期在四月下旬或五月上旬,要求衹采初展的一芽一葉,長度不超過 三釐米。采回後先剔出紫芽和病葉,然後攤於陰涼通風處四至五小時,再進行炒製。 廬山雲霧茶的加工製作十分精細,要經過殺青、揉捻、初幹、搓條、再幹等五道工 序方可完成。每道工序都有嚴格要求,如殺青要保持葉色緑翠;揉捻要用手工輕揉, 防止細嫩斷碎;搓條也用手工;翻炒動作要輕。這樣才能保證雲霧茶的品質優佳。
傳說
  江西省廬山出産雲霧茶,香氣清高滋味鮮爽,真是高山出名茶,名不虛傳。傳說孫悟空在花果山當猴王的時候,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忽然想起要嘗嘗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過的仙茶,於是一個跟頭上了天,駕着祥雲嚮下一望,見九洲南國一片碧緑,仔細看時,竟是一片茶樹。此時正值金秋,茶樹已結籽,可是孫悟空卻不知如何採種。這時,天邊飛來一群多情鳥,見到猴王後便問他要幹什麽,孫悟空說"我那花果山雖好但沒茶樹,想采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采得。"衆鳥聽後說:"我們來幫你採種吧。"於是展開雙翅,來到南國茶園裏,一個個銜了茶籽,往花果山飛去。多情鳥嘴裏銜着茶籽,穿雲層,越高山,過大河,一直往前飛。誰知飛過廬山上空時,巍巍廬山勝景把它們深深吸引住了,領頭鳥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領頭鳥一唱,其他鳥跟着唱和。茶籽便從它們嘴裏掉了下來,直掉進廬山群峰的岩隙之中。從此雲霧繚繞的廬山便長出一棵棵茶樹,出産清香襲人的雲霧茶。
茶禪一味
  廬山雲霧茶是茶禪相通的佳作。廬山雲霧茶歷史上多由寺廟僧侶培植,質優而量少,據《新廬山志》記載:"山僧或尋采入林者,所獲不過三數兩"。廬山種茶始於東晉名僧慧遠,慧遠曾於廬山居住三十餘年,講授佛學,發展種茶。
茶史追溯
  廬山雲霧茶係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産於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 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 …僧侶雲集。攀危岩,冒飛泉。更采野茶以充饑渴。各寺於白雲深處劈岩削𠔌,栽種茶樹,焙製茶葉,名雲霧茶。"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峰建草堂居住,親自開闢茶園種茶,並留有茶詩數首。北宋時,廬山雲霧茶曾列為"貢茶"。清代的李紱著有《六過廬記》,載有:"山中皆種茶,循茶徑而直下清溪。"可見當時廬山茶業之興盛。1951年,廬山雲霧茶進入國際市場試銷後,深受歡迎。1971年,廬山雲霧茶被列入中國緑茶類的特種名茶, 1982年在江西茶葉評比中,名列江西八大
  名茶之冠。同年,全國名茶評比又被定為中國名茶。
茶詩為證
  下馬西林寺(節選)
  白居易
  朝為公府吏,暮是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牙,陰竇瀉泉脈。
  熙熙風土暖,藹藹雲嵐積。
  散作萬壑春,凝為一氣碧。
  身閑易澹泊,官散無牽迫。
  詠意
  白居易
  春遊慧遠寺,秋上庾公樓。
  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
  身心一無係,浩浩如虛舟。
  富貴亦有苦,苦在心危憂。
  貧賤亦有樂,樂在身自由。
  朱德有詩贊美廬山雲霧茶雲:
  "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
  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名茶鑒賞
  廬山雲霧茶以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高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絶"而久負盛名。成品茶外形飽滿秀麗,色澤碧嫩光滑,芽隱露,茶湯幽香如蘭,耐衝泡,飲後回甘香綿。仔細品嚐,其色如沱茶,卻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於碗中。
  若用廬山的山泉沏茶品茗,就更加香醇可口。廬山雲霧茶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怡神解瀉、幫助消化、殺菌解毒、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功能,一舉揚名中外。在國際茶葉市場上,廬山雲霧茶更是深受歡迎、供不應求的高檔商品,"幸飲廬山雲霧茶,更識廬山真面目",這詩一般的贊語,足以說明它的地位和價值。
廬山雲霧茶
  【名稱】:廬山雲霧茶(古稱“聞林茶”)
  【産地】:中國江西廬山。
  【簡介】
  “廬山雲霧”是一種緑茶的名稱,它産自廬山。
  坐落在中國江西省九江市境內的廬山,雲煙繚繞,泉水潺潺,年平均180多天有霧,這種雲霧景觀,不但給廬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更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好的條件。“廬山雲霧”茶,也是因這一自然現象而得名。
  廬山雲霧茶有兩大産地,一個是廬山頂的五老峰上的一片茶園,另外一個比較大型的廬山雲霧茶産地在廬山半山腰的馬尾水旅遊生態風景區。(又因該景區擁有媽祖文化的傳播,故又稱媽祖雲霧茶)
  廬山種茶歷史久遠。據《廬山志》記載:在距今1800年前的東漢時期,佛教剛剛傳入中國,當時廬山有梵宮寺院300多座,而且當時的僧人已經開始在廬山種茶。
  這裏是廬山漢陽峰下一個叫康王𠔌的地方。相傳,1000多年前的唐代,被後人尊為茶聖的西江人士陸羽來到這裏,他用這裏的泉水烹煮茶湯,並發現這兒的水煮茶,味道鮮香。後人在《茶經》中看到了他當時的記錄,陸羽將天下評為二十水,他認為:廬山康王𠔌的泉水第一。
  好水出好茶,好茶多出在海拔高、溫差大、空氣濕潤的環境中。廬山雖地處江南,但由於海拔高,鼕季來臨時經常産生“雨凇”和“霧凇”現象,這種季節溫差的變化和強紫外綫的照射,恰好利於茶樹體內芳香物質的合成,從而奠定了高山出好茶的內在因素。所以,“廬山雲霧”茶的芽頭肥壯、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芳香油類和多種維生素。 廬山雲霧茶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怡神解瀉、幫助消化、殺菌解毒、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功能,一舉揚名中外。
  “廬山雲霧”茶的采摘,是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前後開始。尤其是清明之前所采的“明前茶”最為珍貴。此時大地剛剛回暖,茶芽非常稚嫩。《廬山志》中廖雨《採茶謠》記錄了“明前茶”的采製:“常年採茶早,今年採茶遲。四月寒風吹,石圃雲根凍,護香香一絲……”。采回的嫩芽必須在當天進行處理,要經過剎青、抖散、揉捻、理條、烘幹等多道加工工序。茶農加工一公斤成茶,大約需要十萬多個鮮嫩的芽頭。
  加工好的“廬山雲霧”,一芽一葉,色澤翠緑。浸泡出的茶湯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和浸出物,高香持久。
  茶與水的關係密不可分,陸羽將煮茶的水分為三等。他在《茶經》中寫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然而,廬山茶的品質,或許正是得益於廬山的自然環境和山間的泉水纔越顯高貴。而漢陽峰下這康王𠔌的水,卻是因廬山中有了好茶纔出名。
  【歷史】
  雲霧茶始於晉代,唐朝時已聞名於世,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廬山乃志》 記載:“晉朝以來,寺觀廟宇僧人相繼種植。”相傳,廬山雲霧茶最早是一種野生茶, 後來東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改造為傢生茶。他曾以自種自之茶款待好友,常話茶吟 詩,敘事談經,通宵達旦。到了唐代,廬山之茶已很出名了。 長松樹下小溪頭, 斑鹿胎中白布裘。 藥圃茶園為産業, 裏糜林鶴是交遊。 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廬山香爐峰下闢園植茶種藥時寫下的詩句。宋代,廬山名 茶被列為進獻皇帝的“貢茶”
  【成因】
  因廬山多雲霧,故取名“雲霧茶”。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南面鄱陽湖,群 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霧氣上升,蔚成雲霧。由于云霧彌漫、空氣中溫度 大,光照透過雲層照在植物上,非常有利於茶葉的芳香物質合成,有“色香幽細比 蘭花”之喻。
  【成份】
  雲霧茶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鹼、維生素C含量都高於一般茶葉。
  【特點】
  它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飲後解渴提神,有利於 增進人體健康。這種茶似竜井,可是比竜井醇厚;其色金黃象沱茶,又比沱茶清淡, 宛如淺緑色碧玉盛在杯中。故以“香馨、味厚、色翠、湯清”而聞名於中外。
  【工藝】
  廬山雲霧茶采摘期在四月下旬或五月上旬,要求衹采初展的一芽一葉,長度不超過 三釐米。采回後先剔出紫芽和病葉,然後攤於陰涼通風處四至五小時,再進行炒製。 廬山雲霧茶的加工製作十分精細,要經過殺青、揉捻、初幹、搓條、再幹等五道工 序方可完成。每道工序都有嚴格要求,如殺青要保持葉色緑翠;揉捻要用手工輕揉, 防止細嫩斷碎;搓條也用手工;翻炒動作要輕。這樣才能保證雲霧茶的品質優佳。
  【傳說】
  江西省廬山出産雲霧茶,香氣清高滋味鮮爽,真是高山出名茶,名不虛傳。傳說孫悟空在花果山當猴王的時候,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忽然想起要嘗嘗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過的仙茶,於是一個跟頭上了天,駕着祥雲嚮下一望,見九洲南國一片碧緑,仔細看時,竟是一片茶樹。此時正值金秋,茶樹已結籽,可是孫悟空卻不知如何採種。這時,天邊飛來一群多情鳥,見到猴王後便問他要幹什麽,孫悟空說"我那花果山雖好但沒茶樹,想采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采得。"衆鳥聽後說:"我們來幫你採種吧。"於是展開雙翅,來到南國茶園裏,一個個銜了茶籽,往花果山飛去。多情鳥嘴裏銜着茶籽,穿雲層,越高山,過大河,一直往前飛。誰知飛過廬山上空時,巍巍廬山勝景把它們深深吸引住了,領頭鳥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領頭鳥一唱,其他鳥跟着唱和。茶籽便從它們嘴裏掉了下來,直掉進廬山群峰的岩隙之中。從此雲霧繚繞的廬山便長出一棵棵茶樹,出産清香襲人的雲霧茶。
  【茶禪一味】
  廬山雲霧茶是茶禪相通的佳作。廬山雲霧茶歷史上多由寺廟僧侶培植,質優而量少,據《新廬山志》記載:"山僧或尋采入林者,所獲不過三數兩"。廬山種茶始於東晉名僧慧遠,慧遠曾於廬山居住三十餘年,講授佛學,發展種茶。
  【茶史追溯】
  廬山雲霧茶係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産於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 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 …僧侶雲集。攀危岩,冒飛泉。更采野茶以充饑渴。各寺於白雲深處劈岩削𠔌,栽種茶樹,焙製茶葉,名雲霧茶。"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峰建草堂居住,親自開闢茶園種茶,並留有茶詩數首。北宋時,廬山雲霧茶曾列為"貢茶"。清代的李紱著有《六過廬記》,載有:"山中皆種茶,循茶徑而直下清溪。"可見當時廬山茶業之興盛。1951年,廬山雲霧茶進入國際市場試銷後,深受歡迎。1971年,廬山雲霧茶被列入中國緑茶類的特種名茶, 1982年在江西茶葉評比中,名列江西八大
  名茶之冠。同年,全國名茶評比又被定為中國名茶。
  【茶詩為證】
  下馬西林寺(節選)
  白居易
  朝為公府吏,暮是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牙,陰竇瀉泉脈。
  熙熙風土暖,藹藹雲嵐積。
  散作萬壑春,凝為一氣碧。
  身閑易澹泊,官散無牽迫。
  詠意
  白居易
  春遊慧遠寺,秋上庾公樓。
  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
  身心一無係,浩浩如虛舟。
  富貴亦有苦,苦在心危憂。
  貧賤亦有樂,樂在身自由。
  朱德有詩贊美廬山雲霧茶雲:
  "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
  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名茶鑒賞】
  廬山雲霧茶以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高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絶"而久負盛名。成品茶外形飽滿秀麗,色澤碧嫩光滑,芽隱露,茶湯幽香如蘭,耐衝泡,飲後回甘香綿。仔細品嚐,其色如沱茶,卻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於碗中。
  若用廬山的山泉沏茶品茗,就更加香醇可口。廬山雲霧茶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怡神解瀉、幫助消化、殺菌解毒、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功能,一舉揚名中外。在國際茶葉市場上,廬山雲霧茶更是深受歡迎、供不應求的高檔商品,"幸飲廬山雲霧茶,更識廬山真面目",這詩一般的贊語,足以說明它的地位和價值。
相關詞
媽祖文化廬山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