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佛教地理 : 世界遺産 : 地理學教育 : 九江 : 南苑街道 [顯示全部] > 廬山
目錄
·《李鹹用 Li Xianyong: 廬山 Lushan Mountain》·《王貞白 Wang Zhenbai: 廬山 Lushan Mountain》·《李中 Li Zhong: 廬山 Lushan Mountain》
·《晁補之 Chao Buzhi: 廬山 Lushan Mountain》·更多詩歌...·No. 6
·lú shān lú shān·No. 8·廬山簡況 Lushan Briefing
·氣候狀況 Climatic conditions·文化景觀遺産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廬山文化 Lushan Mountain Culture
·宗教文化 Religious Culture·旅遊景點 Attractions·其他文化 Other cultures
·旅遊交通 Shopping·廬山特産 Lushan specialty·廬山的世界之最 Lushan highest in the world
·獲一係列殊榮 Be a series of awards·廬山旅遊註意事項 Lushan Travel Notes·常規旅遊綫路 General Tours
·廬山八仙傳說 Legend of the Eight Immortals Lushan·關於廬山的詩詞 Poems about the Lushan·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英文解釋·近義詞·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廬山 Lushan Mountain》
詩人: 李鹹用 Li Xianyong

庐山
  非嶽不言嶽,此山通嶽言。高人居亂世,幾處滿前軒。
  秀作神仙宅,靈為風雨根。餘陰鋪楚甸,一柱表吳門。
  靜得八公侶,雄臨九子尊。對猶青熨眼,到必冷凝魂。
  勢受重湖讓,形難七澤吞。黑岩藏晝電,紫霧泛朝暾。
  蓮墮寧唯華,玉焚堪小昆。倒鬆微發罅,飛瀑遠成痕。
  疊見雲容襯,棱收雪氣昏。裁詩曾睏謝,作賦偶無孫。
  流礙星光撇,驚衝雁陣翻。峰奇寒倚劍,泉麯旋如盆。
  草短分雛雉,林明露擲猿。秋楓紅葉散,春石𠔌雷奔。
  月好虎溪路,煙深慄裏源。醉吟長易醒,夢去亦銷煩。
  有覺南方重,無疑厚地掀。輕揚聞舊俗,端用鎮元元。
《廬山 Lushan Mountain》
詩人: 王貞白 Wang Zhenbai

  嶽立鎮南楚,雄名天下聞。五峰高閡日,九疊翠連雲。
  夏𠔌雪猶在,陰岩晝不分。唯應嵩與華,清峻得為群。
《廬山 Lushan Mountain》
詩人: 李中 Li Zhong

  控壓潯陽景,崔嵬古及今。勢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湓浦春煙列,星灣晚景瀋。圖經宜細覽,題詠卒難任。
  靖節門遙對,庾公樓俯臨。參差含積雪,隱映見歸禽。
  峭拔推雙劍,清虛數二林。白蓮池宛在,翠輦事難尋。
  天近星河冷,竜歸洞穴深。𠔌春攢錦綉,石潤疊瓊琳。
  玄鶴傳仙拜,青猿伴客吟。泉通九江遠,雲出幾州陰。
  鼕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
《廬山 Lushan Mountain》
詩人: 晁補之 Chao Buzhi

  丹碧沉沉虎豹閑,鬆幢引度九重關。
  人間未覺渾無路,天上還驚更有山。
  瑤草紅泉供挹酌,金風白露送躋攀。
  良遊自嘆平生誤,便作歸來鬢已斑。
更多詩歌...
請鑒賞:

  戴復古 Dai Fugu:廬山 Lushan Mountain
  戴復古 Dai Fugu:廬山 Lushan Mountain
  戴復古 Dai Fugu:廬山 Lushan Mountain
  戴復古 Dai Fugu:廬山 Lushan Mountain
  鄧肅 Deng Su:廬山 Lushan Mountain
  寇準 Kou Zhun:廬山 Lushan Mountain
  章雲心 Zhang Yunxin:廬山 Lushan Mountain
No. 6
  又名匡山”、匡廬”。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濱長江,東臨鄱陽湖。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中群峰林立,飛瀑流泉,林木蒼翠,雲海彌漫。有仙人洞、花徑、大小天池、三疊泉、含鄱口、五老峰、香爐峰、秀峰、東林寺、廬山溫泉等名勝古跡。夏季涼爽,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避暑勝地。
lú shān lú shān
  山名,為中國著名避暑勝地。位於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涼爽,多霧,風景秀美,亞熱帶作物茂盛
No. 8
庐山
  山名。在 江西省 九江市 南,聳立於 鄱陽湖 、 長江 之濱。又名 匡山 、 匡廬 。相傳 周 有 匡 姓七兄弟結廬隱居於此,故名。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註·廬江水》。有 漢陽 、 香爐 、 五老 諸峰聳峙。三面臨水,江湖水氣鬱結。山多巉岩、峭壁、清泉、飛瀑之勝。著名勝跡有 白鹿洞 、 仙人洞 、 三迭泉 、 含鄱口 等。
廬山簡況 Lushan Briefing
  廬山的地圖位置中國江西省北部名山,位於九江以南,星子縣以西。聳峙於長江中下遊平原與鄱陽湖畔。自東北嚮西南延伸約25公裏,寬約15公裏。東西兩側為大斷中國江西省廬山的一條步道裂,山體多峭壁懸崖,相對高度1,200~1,400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4,836呎),山勢雄偉。傳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結廬為捨,因名廬山。又稱匡山、匡廬。東漢明帝(58~75年在位)時為中國佛教中心之一。6~8世紀又為道傢、詩人、學者駐地,寺廟道觀遍布。勝跡有白鹿洞、仙人洞、三疊泉、含鄱口等。山地夏季涼爽,7月平均氣溫21.9℃,為著名避暑地。江湖水氣鬱結,雲海彌漫,年平均霧日190天,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稱。山中牯嶺,又名牯牛嶺,以有大塊岩石狀如牯牛得名,海拔1,056米。清光緒年間先後為英、法、美等國強行租占。1935年始收回。現興建療養院、休養所等多處。廬山植物園因有地形屏障,亞熱帶、南亞熱帶植物在此馴化生長良好。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紀期間廬山有冰川發育,引起國際學術界矚目。因而廬山又是自然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82平方公裏,山體面積282平方公裏,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鼕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贊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藴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遊、朱熹、康有為、鬍適、郭沫若等1500餘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的文化名山的確立;從慧遠始建東林寺,開創“淨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蘭教於一身的宗教聖地的形成;從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弘揚“理學”,到教育豐碑的構建;從“藉得名山避世嘩”的隱居之廬,到上世紀初世界25個國傢風格的廬山別墅群的興建;從鬍先驌創建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到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從20世紀中葉,廬山成為國民政府的“夏都”,到廬山作為政治名山地位的確立……廬山的歷史遺跡,代表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處處閃爍着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光華,充分展示了廬山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美學價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國人民厚愛及世界的肯定,獲一係列殊榮:乃首批國傢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首批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世界遺産--我國第一處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𠔌20條,岩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𠔌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裏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𠔌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需要圖片地理位置
  廬山廬山,是中國享譽古今中外的名山,位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雄踞於江西省北部,緊靠九江市區南端的沙河縣中心花園附近。可謂一山飛峙,斜落而俯視着萬裏長江,正瀕而側影着千頃闊湖,山清水秀景色泛勝。由長江、廬山、鄱陽湖相夾地帶,纔會形成襟江帶湖、江環湖繞,山光水色、嵐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廬山,渺渺江湖間”,形容恰到好處。也正因是如此,廬山纔不愧為一幅充滿魅力的天然山水畫捲。
  廬山是一座崛起於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係。它經過漫長復雜的地質運動:早在震旦紀就在淺海底開始沉積,經過“呂梁運動”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銼磨,後下沉淹沒汪洋海水繼得洗禮,直至白堊紀時發生“燕山運動”,掀起“褶皺”波濤重新露出水面,斷塊續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經長期積雪覆蓋,到四世紀末地球變暖,再經更強烈的冰川剝蝕,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崢嶸瀟灑,雄俊詭異,刻切劇烈。
  廬山地形走嚮,東西伸張,南北收縮,像片枇杷樹葉。東臨高壟,西接賽陽,南瀕黃竜山麓,北靠蓮花。其長約29公裏,寬約15公裏,周圍面積達到300平方公裏。由於廬山所處在亞熱帶地方,土質潮濕肥沃,氣候濕潤,有利各種植物發育。因此,在這廣袤的300平方公裏土地中,森林覆蓋率達 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概括說來,山上山下植物分佈有亞熱帶竹林,有熱帶常緑闊葉林,有溫帶落葉闊葉林,有寒帶針葉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時夾雜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個植物薈萃之所以成為勝地,也與植被的功績分不開。如此茂林修竹,不愧為幽雅翠境。
氣候狀況 Climatic conditions
庐山 气候状况
庐山 气候状况
  廬山氣候溫適,夏天涼爽,鼕天也不太冷,這是廬山又一優越條件。節令特色:春遲、夏短、秋早、鼕長。廬山氣溫,根據歷年記載:最高衹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為1℃,可見廬山氣溫適度。一至於四季,按季節平均計算差異也較正常:春季是11.5℃,夏季為22.6℃,秋季則為17.4℃,鼕季常在1℃左右。廬山頂端因處高空地帶,加上江環湖繞,濕潤氣流在前進中受到山地阻擋,易於興雲作雨。所以,廬山雨量豐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達168天。廬山雲霧較多,全年平均有霧日達192天。更奇異的是廬山雲霧常年此出彼沒和變化莫測,給廬山增添了妙景。廬山水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在雨量豐沛條件下,有多達90多座峰嶺的廬山,因地殼運動和冰川剝蝕的巧琢,有的峰嶺夾峙峽𠔌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淵澗,構成衆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斷,形成數量衆多景觀壯美的瀑布,此為廬山一奇。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各處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漢陽峰海拔達1474米,且山上樹林密佈,山下江湖環繞,加上常年雨水多,空氣濕度大,使夏季山上山下的氣溫差異較大。每年盛夏,鄱陽湖盆地赤日炎火,最高氣溫可達39℃以上,而山上夏季平均氣溫衹有22.6℃左右,早晚常在15~20℃之間。從揮汗如雨的山下來到涼爽宜人的山上,真是兩重世界兩重天,正如白居易所贊:“初到恍然別造一世界者。”
文化景觀遺産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中文名稱:廬山國傢公園
  英文名稱:Lushan National Park
  編號:200-015
  廬山於1996年根據文化遺産遴選標準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世界遺産委員會評價
  江西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裏的佛教和道教廟觀,代表理學觀念的白鹿洞書院,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聯繫的文化景觀。
  概 況
  廬山位於中國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裏,南北長、東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群峰間散布有許多壑𠔌、岩洞、瀑布、溪澗,地形地貌復雜多樣。
  現主要有12個景區、37個景點、230個景物景觀。廬山早有“神仙之廬”的傳說,水氣繚繞的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雲霧彌漫。廬山的年平均霧日多達191天,彌漫的雲氣為廬山平添了許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廬山是一座集風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為一體的千古名山。這裏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慕名登臨廬山,為其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晉代高僧慧遠(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東林寺,開創了佛教中的“淨土宗”,使廬山成為中國封建時代重要的宗教勝地。遺存至今的白鹿洞書院,是中國古代教育和理學的中心學府。廬山上還薈萃了各種風格迥異的建築傑作,包括羅馬式與哥特式的教堂、融合東西方藝術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築,以及日本式建築和伊斯蘭教清真寺等,堪稱廬山風景名勝區的精華部分。廬山不但擁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風光,更有着豐厚燦爛的文化內涵。
  廬山地處江南臺背斜與下楊子坳隱的交接帶,區內地層除三疊紀外均有係統的出露,構造明顯,展現出地殼演化的主要過程。
  廬山具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的誕生地、山麓郡陽湖濱.遺留着末次冰期時由古季風環流産生的獨特的風沙丘群。 更多同類內容
  該區地質構造復雜,形跡明顯。主要有北東嚮華夏式構造和北北東嚮新華夏式構造。許許多多的斷裂構造,形成衆多的山峰。廬山是第四紀強烈上升的斷塊山,當廬山上升之際、周圍相對下陷,鄱陽盆地進一步發展,繼而形成鄱陽湖。 選自:
  北部以招麯構造為主要特徵,形成一係列秀麗的嶺𠔌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則由一係列的斷層崖,形成雄偉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門澗。山地中分佈着寬𠔌和峽𠔌,外圍則發育着階地和𠔌階。山上和山麓地帶都存在着古地面。在廬山與長江的交接地帶、鄱陽湖的形成與擴張、塑造出一係列獨特的湖濱地貌,與之相連,長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變,湖洲交錯的鄱陽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種地貌的匯集,表現出極高的地理地質科學價值與旅遊觀賞價值。廬山衆多的奇峰怪石壑𠔌瀑泉岩洞等,形成了奇特瑰麗的山嶽景觀。
  雲霧頻繁,夏季涼爽,是廬山氣象的顯著特徵;土壤呈垂直分佈現象;植物顯示出中國第三紀植被組成的特點;昆蟲形成了廬山特有的種群。
  傳說
  有一種傳說,早在周初(大約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紀),也有說在周威烈王時候(即公元前四世紀),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據說匡俗字君孝,有的書稱匡裕,字子孝,也有稱為匡續的。從中國傳統的名與字的聯義看,其名為裕,是較為合理的,俗字是誤傳,俗、續二字罔音,也是傳聞之悅。但現在普遍流傳的名字是稱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為了方便,這裏依照人們熟悉的稱呼。此外,還有稱匡俗為廬俗,這種傳說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為氏,以氏為姓,倒還符合古代的慣例。至於他確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無從着手。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屢次回避,潛入深山之中。後來,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這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為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脫匡字的諱,而改稱康山。
  另一種傳說,在周武王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騎着白色驢子,入山煉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衹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為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為輔山。但是老子與武王並不同時,這同樣是神話故事。
  第三種傳說,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時間較晚,情節也有些不同。說是匡俗的父親東野王,曾經同都陽令吳芮一道,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東野王不幸中途犧牲。朝廷為了表彰他的功勳,封東野王的兒子匡俗於鄔陽(鄔,xiao音肖,鄔陽為今都陽縣一部分),號越廬君。越廬君匡俗,有兄弟七人,愛好道術,都到都陽湖邊大山裏學道求仙。這座越廬君兄弟們學道求仙的山,被人們稱為廬山
廬山文化 Lushan Mountain Culture
  廬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勝古跡遍布。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煙海的丹青墨跡和膾炙人口的篇章。蘇軾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衹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雲霧;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峰馬尾瀑;毛澤東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呂洞賓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詩景交融、名揚四海的絶境。廬山的名勝古跡還有:列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屯兵飲馬的小天池、憑欄可極目遠眺蜿蜒長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徑賞花的花徑、千年古樹三寶樹、觀鄱陽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種植物的植物園、如五老並立的五老峰、拋珠濺玉的三疊泉瀑布,被陸羽譽為天下第一泉的𠔌簾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隱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頂竜池水,等等。
  “蒼潤高逸,秀出東南”的廬山,自古以來深受衆多的文學家、藝術傢的表睞,並成為隱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動舞臺,從而為廬山帶來了濃濃的文化色彩,並使廬山深藏文化的底藴。
  山水文化,是人們以自然山水為素材而創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客觀世界和自身的過程中闢出的一片壯麗天地,亦是構成中華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廬山山水文化,是中國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國山水文化的歷史縮影。廬山的自然,是詩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東晉以來,詩人們以其豪邁激情、生花妙筆,歌詠廬山的詩詞歌賦有4000餘首。東晉詩人謝靈運的《登廬山絶頂望諸嶠》、南朝詩人鮑照的《望石門》等,是中國最早的山水詩之一,廬山並成為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之一。詩人陶淵明一生以廬山為背景進行創作,他所開創的田園詩風,影響了他以後的整個中國詩壇。唐代詩人李白,五次遊歷廬山,為廬山留下了《廬山遙寄盧侍禦虛舟》等14首詩歌,他的《望廬山瀑布》同廬山瀑布千古長流,在中國華大地及海外華人社會中傢喻戶曉,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極品。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不識廬山真面目,衹緣身在此山中”,成為充滿辯證哲理的名句……
  廬山風景,是以山水景觀為依托,滲透着人文景觀的綜合體。廬山,通過詩人、書畫傢、文學家、哲學家們的心靈審視,創造出衆多散發着特別濃郁人文氛圍的歷史遺跡。正如一位新加坡學者所評論的那樣:“如果說泰山的歷史景觀是帝王創造的,廬山的歷史景觀則是文人創造的。”
  陶淵明以廬山康王𠔌作為文化背景,創作的《桃花源記》,洋溢着“烏托邦”式的理想主義光燦。南朝時的《廬山二女》,以廬山為活動舞臺,成為中國早期志怪小說的名篇。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造就了一處名勝——花徑;他在廬山築有“廬山草堂”,所撰的《廬山草堂記》,是記述中國古代山水園林的名作。宋代理學家朱熹復興白鹿洞書院,並使其成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學在這裏千秋耕耘,並真切地記錄了這一具有深刻特徵的文化現象的過程和歷史。朱熹訂立的《白鹿洞書院學規》,成為中國封建教育的準則和規範,同時也影響了中國歷史文化的進程。
  山水詩、山水畫是中國山水文化中兩大華項,山水詩在廬山大放光采,山水畫亦在廬山一展風流,閃爍出耀人的輝光。東晉畫傢顧愷之創作的《廬山圖》,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幅獨立存在的山水畫,從此歷代丹青大師以廬山為載體,以這一藝術形式對廬山賦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國畫在理論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顧愷之的“傳神說”,然而這是受到東晉高僧慧遠在廬山闡發的“形盡神不滅論”哲學思想影響的結果。廬山東林寺蓮社“十八高賢”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畫山水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篇中國山水畫論,他所闡述的山水“暢神說”,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學觀,表現了一個新的美學思潮的興起。
  文人墨客對廬山抒情寫意,濃墨重彩,使廬山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科學家們對廬山進行科學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諦。現代地質學家李四光,以廬山第四紀地質地貌為研究對象,發表了《冰期之廬山》等一係列研究著作,從而開創了第四紀冰川學說,又由此而引發中外學者對廬山第四紀冰川的學術論爭,從而演奏出一部中國第四紀地質學的世紀交響麯……
宗教文化 Religious Culture
  在祖國的大地上,一說起四大佛教名山,幾乎婦孺皆知,而世界文化景觀——廬山的宗教文化則更引人入勝。廬山宗教文化的獨特性則在於“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這座雲霧繚繞的靈山中,釋道兩教從互爭雄長走嚮攜手共勉;在這座縹緲的仙山中,移植來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四顆具有極強生命力的“文化”,它們在廬山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把廬山變成了宗教的薈萃地,神靈的伊甸園,宗教文化在廬山文化中的獨特地位是極為顯著的。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淨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捨,開創“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捲,奠定了“道藏”基礎,並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餘國的基督教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東林寺
  談起了廬山的宗教文化,引人註目的佛教場所當數廬山東林寺,東林寺始建於東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由江州刺史桓伊資助,慧遠興建,該寺曾為全國八大道場之一,一度成為全國佛教第二中心,寺中現有“唐經幢”、“護法力士”、“柳公權東林寺殘碑”、“李北海東林寺殘碑”、“王陽明遊東林寺碑”等珍貴文物。古往今來,多少詩人學者,諸如陶淵明、李白、白居易、柳公權、蘇軾、黃庭堅、嶽飛、陸遊、康有為等相繼來過東林寺,並在此留下了許多寶貴墨跡和詩篇,堪稱江西佛教叢林之冠。使得佛教在廬山出現“鐘聲長鳴,香煙繚繞”的昌盛時期。
  正當佛教在廬山蓬勃興盛的時候,南朝名道陸修靜也來廬山開闢道場,廬山道教由此而迅速發展。同時也開始了佛、道兩傢在廬山共爭共榮的局面。說起廬山道教的福地洞天,當數廬山仙人洞,其實廬山仙人洞衹是一個由砂崖構成的岩石洞,由於大自然的不斷風化和山水長期衝刷逐漸形成的天然洞窟,這裏不僅是歷來最為遊人喜愛的勝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傳唐代名道呂洞賓曾在此洞中修煉,直至成仙,後人為奉祀呂洞賓,將此洞窟更名為仙人洞。洞內有一石製殿閣——純陽殿,兩旁有兩副對聯:“稱師亦稱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靈異,嶽陽三醉神仙”,洞旁蒼色的山岩下,依山臨壑建有一棟鬥拱彩繪,飛檐凌空的殿閣,名老君殿,殿為歇山式單層建築,整個建築顯得莊重而又輕巧,內供太上老君 李聃騎牛雕像。
  廬山歷史上有寺廟360所,道觀200餘處,使得廬山成為南方的宗教中心。在釋、道兩教在廬山爭雄之際,隨着1858年九江被強闢為通商口岸,外國人可入內地遊歷、通商,自由傳教,為外國傳教士進入九江打開了方便之門。美以、美會、聖公會都屬基督教教派,來華始自19世紀初葉,登臨廬山牯嶺則在1886年,始作俑者是一位來自英國肯特郡的傳教士李德立。1886年剛到中國,時住漢口的李德立聽聞駐漢口的宗教團體涉足廬山,以金錢和不平等條約所賦予的特權,霸占廬山長衝一帶,開始了開闢牯嶺,傳教布道的活動,1895年至1920年間,以李德立為首的基督教勢力一時甚囂塵上,泛濫起來,廬山上僅教堂就有13座,教會派別16個。每年夏季,基督教傳教士雲集廬山,常達數百人。這些教會組織或舉辦討論會,或開辦培訓班,或商議教會事宜,或傳輸宗教信義,或創立學校、醫院和慈善機關,將宗教的觸角延伸到廬山的每一個角落。
  當以李德立為首的基督教勢力開始經營牯嶺的時候,天主教、東正教勢力也接踵而至,聞風而動。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俄國東正教牧師尼娑盜買到廬山約之塔寺地産——蘆林地區,後轉租星洲地區,這樣,沙俄東正教在星洲租藉地區“建房一切佈置”隨意進行起來,據《廬山志》記載:“俄東正教堂歷來侵占界外之地甚多”。東正教在廬山勢力甚囂一時,1917年俄國 十月革命勝利,蘇俄政府一再努力,迫使北洋軍閥政府在1924年5月31日簽訂了《中俄解决懸案大綱協定》,自此,沙俄在華勢力灰飛煙滅,廬山東正教勢力消弭無形。
  法國傳教士見英、俄宗教勢力蜂擁上山,也迫不及待,加緊涉透,1914年9月,時任統領江西北境六府五教的樊體愛簽訂租約,在廬山強租土地,獲得77畝新地,成為樊體愛為首的天主教在廬山擴張的巢穴,期間,天主教在山教會組織不少,有安息會、循道會、倫敦會、雅禮會等9個教派,他們以租藉地為營地,以教堂為中心,與基督教、東正教勢力互為呼應,廣為活動,此時的廬山處處遊蕩着外國宗教勢力的幽靈。
  與西方宗教勢力稱盛廬山不同的是,伊斯蘭教悄然而來,默默無聞。1925年,少許穆斯林在廬山建起了唯一一座供他們進行宗教活動的聖所——清真寺,力量弱小而單薄,在林立的教堂中黯然失色,毫不起眼,長期占據廬山的佛道兩教也在西方宗教勢力的衝擊和排擠下,而失去了市場,日落西山,風光不再。
  物換星移,星鬥變換,無論是經歷過興盛與衰敗的佛道兩教,還是近代介入廬山的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而今都以嶄新的姿態,煥發了生機和活力,風格各異的宗教建築,蕓蕓的宗教徒,裊裊的香火,清悅的梵音,構成了廬山神秘而具魅力的宗教世界,一山兼具六教,廬山一道亮麗的風景綫,一道永遠讓人追溯的課題,從而受到海內外宗教人士的註目。
  做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宗教勝地,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積極將宗教文化與旅遊結合起來,開闢極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勝地遊,東林寺、西林寺、黃竜寺、諾那塔寺院、仙人洞道院、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清真寺等宗教遺跡場所一道道玄秘深邃、斑駁陸離的風景獻給來山朝聖的海內外遊人。
旅遊景點 Attractions
  主體旅遊景點主有:美廬別墅、廬山會議會址、花徑、錦綉𠔌、仙人洞、竹山寺、大天池、竜首涯、石門澗、黃竜潭、烏竜潭、三寶樹、蘆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園、大口瀑布、三疊泉、五老峰。
  南麓旅遊景點:秀峰、白鹿洞書院、觀音橋、大漢陽峰、桃花源(康王𠔌)、小天池、愛蓮池、落星墩。
  輻射景點有:獅子洞、鞋山、廬山西海、竜宮洞、石鐘山、觀音島、魯溪洞、九宮山等。
  廬山園門票優惠新規定
  廬山是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傢5A級旅遊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進一步塑造廬山品牌,提升品位,回報社會,廬山管理局决定對來山遊客旅遊實行進山門票優惠。具體規定如下:
  一、老年人、兒童及殘疾人
  (一)凡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人來廬山旅遊,憑有效證件(身份證、護照)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二)身高1.4米以下(含1.4米)的少年兒童來廬山旅遊,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三)殘疾人來廬山旅遊,憑殘疾證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二、現役軍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消防部隊的現役軍人、殘疾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憑有效證件(軍官證、士官證、士兵證、軍人傷殘證、軍隊離退休證),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三、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的優惠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憑有效證件(代表證或委員證、身份證兩證齊全),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四、對全國先進模範群體的優惠
  獲得國傢級表彰的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奬章獲得者、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五四”青年奬章獲得者、新長徵突擊手、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紀檢監察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的先進模範,憑有效證件(榮譽證書、身份證兩證齊全),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五、在校學生和教師
  (一)在校大學生來廬山旅遊、實習,憑有效證件(學生證、身份證兩證齊全)在園門登記後,實行7.5折優惠,即淡季(每年12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由135元/人優惠到100元/人,旺季(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由180元/人優惠到135元/人。
  (二)在校中學生及中等專業學校學生,憑有效證件(學生證、身份證兩證齊全)在園門登記後,實行5折優惠,即淡季由135元/人優惠到70元/人,旺季由180元/人優惠到90元/人。
  (三)教師在教師節期間(9月5日—12日),憑有效證件(教師資格證、身份證兩證齊全),在園門登記後,實行5折優惠,即由180元/人優惠到90元/人。
  六、旅遊業內人士
  持國傢導遊證的導遊人員和旅行社經理資格證者(憑導遊證、資格證和上崗證)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七、新聞媒體從業人員
  全國省級以上新聞單位的記者與江西省地市級以上新聞單位的記者來山采訪,憑有效證件(國傢新聞出版署核發的記者證或采訪證和身份證兩證齊全),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八、此前頒布的園門票優惠管理規定與此相抵觸的,以本暫行規定為準。本暫行規定由廬山管理局旅遊局負責解釋,廬山園門管理局組織實施。
  九、本暫行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廬山開放時間:
  6:00上午-8:00下午
  廬山溫泉
  晉代已是中國著名的醫療溫泉,廬山𠔌濂泉,唐代便被“茶聖”陸羽評為“天下第一泉”。建於公元1014年的廬山觀音橋,單孔石拱,屹立千年,完好無損。公元十六世紀後,藥物學家李時珍、地理學家徐霞客、開創中國植物志先河的吳其等也先後登上廬山,進行科學考察。本世紀三十年代,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廬山首先發現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創立了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中國植物學奠基人之一的鬍先嘯,曾詳細考察“廬山之植物社會”,首在廬山建立了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中國第一座起正規的植物園—廬山植物園。
  廬山主要景點介紹:
  錦綉𠔌
  錦綉𠔌 自天橋循左側石級路前行至仙人洞,為一段長約1.5公裏的秀麗山𠔌,這便是廬山1980年新闢的著名風景點──錦綉𠔌。相傳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采擷花卉、草藥處。這兒四時花開,猶如錦綉,故名。北宋文學家王安石詩云:“還傢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綉𠔌中春。”據說是他遊覽即興之作。
  花徑
  花徑公園位於牯嶺街西南2公裏處的如琴湖畔。有公路抵達,沿大林路步行,順路可見冰川遺跡──冰桌巨石,又叫飛來石。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貶任江洲(九江)司馬時,於公元816年登廬山遊覽。時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卻桃花盛開,白居易有感吟詩一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秀 峰
  秀峰是香爐峰,雙劍峰、文殊峰、鶴鳴峰、獅子峰、龜背峰、姊妹峰等諸峰的總稱。 鶴鳴峰下,原坐落着被稱為“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秀峰寺。秀峰寺原名開先寺,後康熙皇帝手書“秀峰寺”從此改為秀峰寺。 秀峰內“漱玉亭”、“玉峽”、“竜潭”、“瀑布”、“觀瀑亭”、“日照亭”等勝景和歷史名人留下的許多珍跡。 著名的開先瀑布,唐代大詩人李白贊頌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五老峰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絶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它根連鄱湖,峰尖觸天,海五老峰拔1358米。
  碧竜潭瀑布
  廬山瀑布有許多以“竜”字為名,如“臥竜潭”、“神竜潭”、“烏竜潭”、“黃竜潭”等。在距廬山牯嶺約10多裏處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這就是“碧竜潭瀑布”,也即王傢坡瀑布。這個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個砍柴的樵夫發現的,此後四方遊客爭相觀賞,被視作山北絶勝。其水來自梭子崗北麓,由於這裏層岩疊石,水流一路逶迤環繞。在註入碧竜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挂瀑,而每層分為兩條似白練般的懸瀑,連成數十米長,猶如雙竜倚天,俯墜潭中。潭旁建有“觀瀑亭”。在潭中還有一巨石橫列,站在石上可東望鄱陽湖。
  三寶樹
  由黃竜潭沿林間石階上行約300米即到三寶樹。此處濃蔭蔽日,緑浪連天,三棵參天古樹凌空聳立,二棵是柳杉,各高600餘米,一棵為銀杏,高約1600米,主幹數人合抱不攏,形同寶塔。三寶樹相傳為千年古可柯,樹下石碑上鎸有“晉僧曇詵手記”6字。寶樹已被重點保護。
  美 廬
  “美廬”,曾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轅”,曾是當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 緑蔭籠罩下的“美廬”別墅,為石木結構,主樓為兩層,附樓為一層,占地面積為455平方米,建築面積為996平方米。而整個“美廬”庭園占地面積為4928平方米,建築占地面積,僅占其中不足10%,因而顯得庭園特別敞淨,而建築主體卻又顯得適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纖弱,産生出一種和諧的美。
  蘆林湖
  從黃竜寺沿石階麯徑上行約20分鐘,便到蘆林大橋。一路密林蔽日,樹幹高聳挺拔,夏日人行其間頗感涼爽身輕。蘆林大橋高30米,橋壩一體,攔水成湖,湖水如鏡,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𠔌之中,在縹緲的雲煙襯托下,猶如天上神湖。二、三百萬年前,廬山處於第四紀冰期,這裏是一個典型的冰窖,是當年廬山最大的屯積冰雪的𠔌地。
  1954年在此築壩蓄水,於是高峽出平湖,青山緑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為廬山添一勝景。毛澤東同志曾多次於湖中遊泳。 廬山會議舊址
  廬山會議舊址
  位於牯嶺東𠔌擲筆峰麓。鬆柏茂密,溪水潺潺,環境優美。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築之一,於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名“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飾華麗。1959年中國共産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均在此召開。毛澤東同志主持了這三次重要會議。現在,這裏已闢為廬山會議紀念館。裏面保存着當年許多珍貴的實物、照片、材料和根據紀錄片製作的錄相片,供遊人觀看。 右側不遠處的“廬山大廈”為外觀4層、內有6層的鋼筋水泥建築,原為國民黨軍官訓練團的中下級軍官住所,正面額上原有蔣介石題寫的“廬山傳習學捨”四個大字。位於會址和大廈中間的一座宮殿式建築即為1935年落成的廬山圖書館。
  大口瀑布
  大口瀑布是廬山管理局近年開發出來的景點,遊客可乘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也可以從含鄱口坐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大口瀑布又稱彩虹瀑布,因為往往在雨過天晴過了以後,在這裏往往可以從燦爛的陽光下看到五顔六色的彩虹,但比起三疊泉來,它就顯得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烏竜潭
  烏竜潭原由三個大小不一的潭淵組成,古書中記載:“烏竜潭凡三潭,中、上兩潭皆高數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衹見一潭。潭水分五股從巨石隙縫中飛揚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銀鍛的竪琴,在日夜撥動着琴弦。
  黃竜潭
  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竜潭、烏竜潭。 ——兩潭相鄰,各有千秋。黃竜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𠔌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衝擊成暗緑色的深潭。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之感。大雨初過,隆隆不盡的悶雷回蕩在密林之中。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五老峰東南,全院山地面積為3000畝,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山環水合,幽靜清邃 ,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書院“始於唐、盛於宋,沿於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李渤隱居這裏讀書,養一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長慶間(公元821--943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白鹿築臺榭,植花木。
  植物園
  從含鄱口沿石階而下走數百米即抵植物園大門。是我國著名的亞熱帶高山植物園,創建於1934年,面積3平方公裏。是中國最早的植物園之一,長江中下遊地區植物物種遷地保存的重要基地。已收集國內外植物標本10萬餘種,引種馴化3400多種。稱為“活化石”的我國水杉,繁殖萬株。植物園不僅是科研基地,且為風景勝地,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態,分成11個展區,供遊客鑒賞。園中有休息廳,林蔭下設石凳石桌,供遊人休憩。
  三疊泉
   三疊泉位於五老峰下部,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溪水分三疊泉飛瀉而下,落差共155米,極為壯觀,撼人魂魄。 三疊泉每疊各具特色。一疊直垂,水從20多米的巔萁背上一傾而下;二疊彎麯,直入潭中。“上級如飄雪拖練,中級如碎玉摧冰,下級如玉竜走潭。” 站在第三疊擡頭仰望,三疊泉拋珠濺玉,宛如白鷺千片,上下爭飛;又如百副冰綃,抖騰長空,萬斛明珠,九天飛灑。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節,飛瀑如發怒的玉竜,衝破青天,凌空飛下,雷聲轟鳴,令人嘆為觀之。
  博物館
  在蘆林湖畔,有一棟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築。那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一號”。別墅係1961年興建,單層平頂,中有內院,總面積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解放前廬山各棟中外別墅中的精品、陳列品和歷史文物是館藏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博物館的展品中,特別引人註目的是清代畫傢許從竜歷時6年所繪製的《五百羅漢圖》。原畫共有200幅,幾經戰亂,衹剩110幅,後經多方搜集又找回兩幅,現共有112幅,都存放在博物館內。 博物館內展出歷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漢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特別是明清代的展品,都柔潤細膩,非常精美。 博物館內還收藏了蔣介石用過的“蔣”字瓷盤,宋美齡的象牙柄扇,以及蔣介石五十歲辰時,官僚們贈送的佩劍和銅硯。此外,館中還藏有青銅器、陶器、工藝品、金石篆刻、歷代錢幣等藏品,其中也有許多是難得的珍品。
  東林寺
  東林寺,坐落於廬山西麓,是淨士宗發源地。東林寺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於東晉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創建,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它椽摩棟接,丹輝碧映,“規模宏遠,足稱萬僧之居”,是中國佛教八大道場之一。唐代,東林寺極盛一時,經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經講學,慧遠和東林的教義也隨之傳入日本。據說,日本的“東林教”即淵源於此。在歷史上,東林寺對於中尼、中印、中日的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曾作出了貢獻。 群山環抱,溪水回流的東林寺,寺南翠屏千仞,寺前一泓清流。
  含鄱口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竜首崖
   大天池西南側一崖拔地千尺,下臨絶壑,孤懸空中宛如蒼竜昂首,飛舞天外,這就是著名景點“竜首崖”。遊客若從懸崖左邊的石亭中觀看,竜首崖懸壁峭立,一石橫亙其上,恰似蒼竜昂首。崖下紮根石隙的幾棵虯鬆在微風吹拂下,恰似竜須飄飛。這就是竜首崖。
  仙人洞
  仙人洞為廬山著名景點之一。位於錦綉𠔌的南端,有參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蓋下,一洞中開為仙人洞。洞高、深各約10米,幽深處有清泉下滴,稱“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題詞。洞中央“純陽殿”內置呂洞賓石像,傳說八仙中的劍仙在此修道成仙。每當雲霧繚繞之時,驟添幾分仙氣。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傢的洞天福地,改稱仙人洞。毛澤東同志的著名詩句“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使仙人洞景點名揚四海。是來廬山的客人必遊並留影之處。
  漢陽峰
  “東南屏翰聳崔巍,一柄芙蓉頂上栽。四面水光隨地繞,萬層峰色倚天開。當頭紅日遲遲轉,俯首青雲得得來。到此乾坤無障礙,遙從瀛海看蓬萊。”這就是廬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的漢陽峰。據說,在月明風清之夜,站在峰巔上,可觀漢陽燈火,故名。 漢陽峰峰巔上,有一方形石臺,名與禹王臺,為大禹治水登臨處。每當晴天一碧,萬裏無雲,登此臺眺望,江漢倒懸,楚楚環供,大有“一覽衆山小”之慨。 漢陽峰南為紫霄峰、東北有小漢陽峰。西北乃一峽𠔌,係張性斷層,長七、八公裏,是廬山較大的山𠔌之一,名“康王𠔌”,相傳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𠔌為原型。𠔌的末端有一飛瀑,史載“𠔌簾泉”,傳說諸葛亮見此瀑,大為驚嘆。
  石門澗
  石門澗瀑布是廬山衆多瀑布中最早錄入史册的。兩千多年前的《後漢書地理》中就有記載:“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存焉”。 ——石門澗面對峰崖,隔澗箕立,結成危樓險闕。最窄處的“小石門”,兩崖之間僅存一縫,遊人入“門”須側身才能通過。峪𠔌間,高崖懸流成瀑,深𠔌積水成湖。潛隱湖底的雜亂怪石與兀立溪澗的巨岩,沿澗巧布,成為“石臺”,最大的一塊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數十人,石上攜有“石門澗”三個大字。
  小天池
  小天池位於廬山牯嶺北面,池中之水置於高山而終年不溢不涸。池後山脊上,屹立着一座白塔似的喇嘛塔。塔建於1936年。 小天池山對面還有一怪石,遠望似一雄鷹伸頸欲鳴。鷹首有巨石疊就,一石伸出鷹嘴崖,石縫中緑樹芳草婆娑似羽毛,名鷂鷹嘴。
  牯嶺
  牯嶺,廬山的中心。三面環山,一面臨𠔌,海拔1164米,方圓46.6公裏,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
  大天池
  登上廬山西部海拔900餘米的天池山頂,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門澗,東瞻佛手岩,西眺白雲峰。二水縈回,四山豁朗。此處原建有天池寺,現已廢。但原寺前呈長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靈如玉。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臺,因供奉文殊菩薩而得名文殊臺。現存之臺為石木水泥混合結構,石室五楹,上有平臺。登臺眺望,山戀突起,群峰相連,遠波明來,極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朧之夜,閑坐臺上,眼前深𠔌中經常會出現點點如同燈光般的亮點, 由少漸多,時大時小,時聚時多,時隱時現,閃閃爍爍,人稱“佛燈”。宋代著名理學家王陽明就曾於一個月暗星稀的夜晚,臥此臺上,看到了這樣的奇異景象,並以詩記之:“老夫高臥文殊臺,拄杖夜撞青天開。撒落星辰滿平野,山僧盡道佛燈來。” 天池山脊上聳立着一座寶塔,塔四周布滿了漫山遍野的青鬆。微風起時,鬆濤起伏,它頗似一桿乘風破浪的船桅,蕩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為一閣式石塔,五層六面,高20餘米,始建於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現塔係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資易地重建。塔內藏有銀佛像、宋幣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於山脊的另一棟外觀粗壯、輪廓呈現圓形、傘頂的佛殿,名圓佛殿。塔西有一石質方臺,名天心臺,為林森所建。臺下有碩大臥石,平滑如鏡,上鎸“照江崖”字樣。 竜首崖之險、凌虛閣之雲、文殊臺之佛光,堪稱大天池“三絶”。
  鐵船峰
  鐵船峰俗稱“桅桿石”,與竜首崖隔澗相望。高峰矗立,似巨艦昂首,故名。相傳,東晉大將軍王敦,軍事大權在握,欲篡奪帝位。一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請許遜等人,席間讓人釋夢。言昨晚夢一木破,問是否吉祥。許遜等人知其用心,便釋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輕舉妄動“。王敦聽後不悅,暗起殺心。許遜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來,幸好許遜學有法術,呼來二竜挾船開飛,並告誡衆人緊閉雙目,不得窺視。當船飛臨廬山紫霄峰上空時,雲霧迷漫,船底擦着樹梢沙沙作響,舟人奇而竊視,二竜突然離去,船隨即墜於紫霄峰下的石門洞旁,而成為鐵船峰。
  1992年在鐵船峰頂建有靜觀亭及近人石刻等。
  觀音橋景區
  號稱“江南第一古橋”的千年國寶--觀音橋,橋長:19.4米,寬:4.8米建於公元1014年,它以雄偉的氣勢橫跨在廬山的大峽𠔌----棲賢大峽𠔌之中,是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禦碑亭
  禦碑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整個禦碑亭的建造風格比較獨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為了紀念周顛仙等人就在這臺上建起了禦碑亭。亭中至今還保存着朱元璋的禦碑。碑上刻着這位朱皇帝親自撰寫的《周顛仙人傳》和《四仙詩》。這塊禦碑高約4米、寬1.3米、厚0.23米。
其他文化 Other cultures
  廬山是“以豐富的文化背景和美麗的自然環境並存的世界名勝”。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廬山出現了英、俄、美、法等18個國傢風格的別墅近千幢,“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本世紀三十年代,廬山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1937年,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産黨再次上廬山與將介石會談;稍後,發表了抗日的重要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毛澤東三次登上廬山,主持召開了世人矚目的三次中共中央會議。
  廬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養了廬山豐富的歷史文化,二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廬山作為天下名山的獨特的魅力。
旅遊交通 Shopping
  廬山旅遊交通十分方便,航空、水運、鐵路、公路已形成廬山的立體交通網絡。
  航空:南昌、九江廬山機場,每天均有航班往返與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昆明、青島、廈門、海口、汕頭、溫州、珠海、福州、濟南、武漢、西安等大中城市。航空、鐵路售票均已全國電腦聯網,可預售全國各地飛機、火車票。
  水運:長江沿綫每天有近二十個班輪停靠九江。
  鐵路:可自京九綫、武九綫及武汕綫抵九江或廬山站。
  市內交通:到廬山旅遊一般要取道九江。九江客運碼頭旁有去廬山的中巴,甘棠湖煙水亭附近也有“廬山一日遊”中巴。而且九江地處黃金水道——長江中下遊,是京九鐵路與萬裏長江唯一的交點城市,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廬山(牯嶺)至各交通站 公裏
  九江航運港 38
  九江廬山機場 40
  九江火車站 34
  廬山(沙河)火車站 38
廬山特産 Lushan specialty
  廬山特産可以概括為“一茶三石”。
  廬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係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産於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宋代列為“貢茶”。 廬山雲霧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仔細品嚐,其色如沱茶,卻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於碗中。它的味道,類似“竜井”,卻比竜井更加醇厚,若用廬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朱德同志有詩云:“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廬山石雞:廬山石雞是一種生長在陰澗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棘腦蛙,體呈赭色,前肢小,後肢強壯。因其肉質鮮嫩,肥美如雞而得名。廬山石雞晝藏石窟,夜出覓食。形體與一般青蛙相似,但體大,肉肥,一般體重三、四兩,大的重約一斤左右。
  廬山石魚:廬山石魚體色透明,無鱗,體長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銹花針長短差不多,就是長上七至八年,長短也不超過一寸,故又名銹花針。廬山石魚因長年生活在廬山泉與瀑布中,把巢築在泉瀑流經的岩石縫裏,故稱石魚。石魚生長在廬山的峽𠔌溪流中,體小,長而略扁,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因而遐邇聞名。石魚不論炒、燴、燉、泡都可以,營養成分豐富,尤為産婦難得之滋補品。
  廬山石耳:廬山石耳與黑木耳同科,是一種野生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於它形狀扁平如人耳,又附着在岩上生長,所以稱之為“石耳”。石耳營養價值極高,內含很多的肝糖、膠質、鐵、磷、鈣及多種維生素,營養十分豐富,是一種高蛋白滋陰潤肺之補品。
  廬山鮮筍:産自江西省廬山生態保護區的食用鮮筍,以其獨特的自然環境,被公認為是無污當的保健美容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選擇緑色食品,首當廬山鮮筍。鮮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多纖維的保健食品,在其蛋白質中,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有8種。此外還含有大量的鬍蘿蔔素、維生素B1、B2、C以及鈣、磷、鋅、鎂等微量元素,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湖口糟魚:據史學家考證,傳統糟魚起源於原始社會晚期的鄱陽湖口與長江交匯地區,故稱"湖口糟魚"。湖口糟魚, 自明朝萬歷年間,曾是湖口地方貢品被選送朝廷。産品選用亞洲第一大無污染的淡水湖--鄱陽湖所産鮮魚為源料,經傳統工藝糟醉而成。滋味醇和,鹹鮮適口是旅遊休閑,居傢迎賓饋贈朋之佳品。
  桂花酥糖:與桂花茶餅同稱"桂花雙壁"。采用白芝麻仁、食油、富強粉、白砂糖、飴糖和桂花等精製而成。此傳統名産呈乳白色,質地細嫩酥脆綿軟,具有潤肺、建胃、止咳等功效。
  桂花茶餅:以優質茶油、芝麻、桂花和面粉為主要原料,采用傳統工藝精製。有"小而精、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等特點,歷史悠久。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之說。
廬山的世界之最 Lushan highest in the world
  廬山的電影院應是世界上放映場次最多的電影院,也是最特殊的電影院,它每天都放映《廬山戀》。因此《廬山戀》也是世界上放映場次最多、觀看人數最多的電影,是世界上唯一一部連續不間斷長時間放映的電影!
  廬山電控設備廠
  九江廬山電控設備廠地處江西省九江市南郊的蓮花鎮。廠區占地面積兩萬捌千平方米。風景秀麗,素有花園式工廠之美稱。企業始建於1969年,是原機電部高頻感應加熱設備、電磁振動給料設備生産的骨幹企業。
獲一係列殊榮 Be a series of awards
  首批國傢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首批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世界遺産地——我國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1996年12月 聯合國批準廬山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1998年 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2002年 中華十大名山 2004年 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2006年 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2007年5月8日 廬山風景名勝區被國傢旅遊局批準為首批5A級旅遊景。
廬山旅遊註意事項 Lushan Travel Notes
  1)廬山氣溫比九江低7-10度之間,早晚氣溫比較涼請備好外衣;
  2)因特有的雲霧氣候,含有大量的水份,所以會帶給入住遊客陰涼潮濕之感;
  3)廬山山頂取水非常睏難,賓館洗澡的熱水是限時供應,請註意賓館供水洗澡的時間;
  4)老區條件有限,賓館接待條件無法與大城市相比。山上比山下要低一等(山上三星相當於山下二星);
  5)用餐口味南北各地有別,如方便可帶些本地的小吃或開胃菜;
  6)山區公路彎多而急可能會暈車;緑化比率高故有蚊等昆蟲;請遊客自帶常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如;暈車藥.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
  7)廬山在旺季為了緩解各景區之間的交通壓力,實行倒車(不能一團一專車);因車輛數量有限,旺季人多車少,等車1小時屬正常現象;
  8)乘坐景交車應註意,每次下車時應物品隨身攜帶,如有遺失很難找回;
  9):廬山交通部門為了確保安全,特別規定旅遊車在22:00到早6點之間不允許上山,請組團社在安排行程時要註意!!!
  10)在景點要註意一切消費和活動要遵紀守法小心上當,有什麽不清楚的可咨詢導遊或相關機構!!!
常規旅遊綫路 General Tours
  1、五日遊旅遊綫路
  D1 :北山公路-北山園門-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如琴湖-天橋-錦綉𠔌-仙人洞-大天池-竜首岩-懸索橋-鐵船峰
  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
  D3 :蘆林湖-回竜路-黃竜寺-三寶樹-黃竜潭-烏竜潭-電站大壩-石門澗
  D4 :博物館-會址-東𠔌名人別墅-美廬-周恩來紀念室-牯嶺街
  D5:太乙峰-九奇峰-仰天坪-漢陽峰-秀峰-白鹿洞-天沐溫泉
  2、四日遊旅遊綫路
  D1 :北山公路-北山園門-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如琴湖-天橋-錦綉𠔌-仙人洞-大天池-竜首岩-懸索橋-石門澗-鐵船峰
  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
  D3 :電站大壩-烏竜潭-黃竜潭-三寶樹-黃竜寺-回竜路-蘆林湖-太乙峰-九奇峰-仰天坪
  D4 :博物館-會址-東𠔌名人別墅-美廬-周恩來紀念室-牯嶺街
  3、三日遊旅遊綫路
  D1 北山公路-北山園門-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如琴湖-天橋-錦綉𠔌-仙人洞-大天池-竜首岩-懸索橋-石門澗-鐵船峰
  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
  D3 牯嶺街-周恩來紀念室-美廬-東𠔌名人別墅-博物館-蘆林湖-回竜路-黃竜寺-三寶樹-黃竜潭-烏竜潭-電站大壩
  4、二日遊旅遊綫路
  D1 北山公路-北山園門-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如琴湖-天橋-錦綉𠔌-仙人洞-大天池-蘆林湖-會址-東𠔌名人別墅-美廬-周恩來紀念室-牯嶺街
  D2 含鄱口-大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
  5、一日遊旅遊綫路
  X1 北山公路-北山園門-小天池-望江亭-花徑-如琴湖-天橋-錦綉𠔌-仙人洞-蘆林湖-博物館-會址-東𠔌名人別墅-美廬-周恩來紀念室-牯嶺街
  X2 南山公路-南山園門-含鄱口-植物園-蘆林湖-回竜路-黃竜寺-三寶樹-黃竜潭-烏竜潭-電站大壩-懸索橋-石門澗-竜首岩-大天池
  X3 含鄱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博物館-會址-美廬-周恩來紀念室-牯嶺街
廬山八仙傳說 Legend of the Eight Immortals Lushan
  傳說,更為玄妙。廬山太平宮住着一位姓鬍的道士。有一天一個自稱“回道人” 的道士路過太平宮,此人儀表堂堂,穿着講究,很有幾分“氣宇昂昂,風神奕奕”的樣子,但是,宮中卻沒有人理睬他,衹有鬍道士用一杯茶招待了他,兩人邊喝茶邊談笑起來。一會兒,“回道人”用手指指胸口,嚮鬍道士討酒喝,鬍道士拿出一壺酒,他一口氣喝了一百多杯還嫌不夠,從清晨喝到傍晚仍毫無醉意,並邀請鬍道士再到他的住處去喝,鬍道士說天色已晚,便婉言謝絶了。
關於廬山的詩詞 Poems about the Lushan
  七律·登廬山
  毛澤東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嚮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
  七絶·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毛澤東
  暮色蒼茫看勁鬆,
  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
  無限風光在險峰。
  七絶·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 照 香 爐 生 紫 煙,
  遙 看 瀑 挂 前 川。
  飛 流 直 下 三 尺,
  疑 是 銀 河 落 九 天。
  七絶·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 間 四 月 芳 菲 盡,
  山 寺 桃 花 始 盛 開。
  常 恨 春 歸 無 覓 處,
  不 知 轉 入 此 中 來。
  七絶·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 看 成 嶺 側 成 峰,
  遠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識 廬 山 真 目,
   緣 身 在 此 山 中。
  五律·登廬山絶頂望諸嶠
  (東晉)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 彌遠不能輟。
  但欲淹昏旦, 遂復經圓缺。
  積峽忽復啓, 平途俄已絶。
  巒壠有合沓, 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 鼕夏共霜雪。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Lu Shan
  廬山
  Lu Shan
    中國著名風景遊覽區及避暑勝地。位於江西九江市南,北近長江,東濱鄱陽湖,交通便利。廬山係第三紀末或第四紀初,受喜馬拉雅運動影響,因斷層作用使地塊上升而形成的塊狀山,呈東北一西南走嚮,面積約349平方公裏。相傳殷、周時,有匡氏兄弟結廬隱居於此,故稱“匡廬”和“廬山”。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高出附近的鄱陽湖平原約1450米。
    廬山屬中亞熱帶濕潤山地氣候,以春溫、夏涼、秋爽、鼕寒為特點。森林蔭鬱,植被豐富。海拔1167米的牯牛嶺,簡稱牯嶺,為廬山著名避暑勝地。年均溫較近在咫尺的九江市低5.6℃,7月均溫低7.0℃。故當江南暮春季節,廬山卻正當桃李始華之際;長江中、下遊盛夏酷暑時期,廬山卻溫和如春。牯嶺年均降水量多達1833.6毫米,較九江市多548毫米;雷暴較多,夏季平均雷暴日達39天;廬山年均霧日191天,3~5月為多霧月,月均霧日多達20天;7月霧日較少,亦達13天。廬山山體主要由砂岩構成,山勢雄偉,加以降水豐富,故多瀑布,如:五老峰東九疊𠔌的三疊泉,秀峰寺的馬尾泉和黃岩瀑布,石鏡峰下的玉簾泉,觀音橋上的玉淵潭,王傢坡的雙瀑,三寶樹附近的黃竜潭、烏竜潭等。三疊泉匯集五老峰和大月山的泉水,分三級飛瀉,一級最大落差達60米,氣勢極為雄偉。
     廬山三疊泉
    廬山多名勝古跡,主要遊覽地有仙人洞、五老峰、含鄱口、三疊泉、大天池、香爐峰、文殊臺、竜首崖、黃竜潭、廬林湖、白鹿洞書院、玉淵潭、烏竜潭、嶽母墓、秀峰、周恩來紀念室等處。廬山風景隨季節變化,四季各有其勝。此外,在含鄱口北面山𠔌中有廬山植物園,為中國著名南北植物馴化基地。山麓於1990年建成九江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庫。
    為便於遊人登山,已先後在山北、山南修建了登山公路及大型登山纜車。
    山區特産有石耳、石魚、石雞、雲霧茶;藥用植物有厚樸、黃精、黨參、白芨、烏頭等。
     (馬巨賢)
    
英文解釋
  1. n.:  Lushan Mountain,  Mt. Lu, a famous summer resort (in Jiangxi)
近義詞
廬山
廬山
相關詞
旅遊文化名勝古跡世界遺産內江佛教大安法師淨土祖庭
江西九江瀑布上海建築寺廟地理別墅
景區景點珠海蔣介石抗日戰爭演說歷史事件
詩詞文學李白唐詩更多結果...
包含詞
廬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