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山西 >長治 >黎城縣 > 廣志山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廣志山投訴電話長治旅遊投訴電話:0355-2035096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在黎城與襄垣兩縣搭界處有一座海拔1807米高的廣志山廣志山俗稱廣志堖,又名中陽山。此山巍峨險峻,峭壁如削,峰頭聳入天際。晴天麗日,在此登高望遠,百裏之內,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胸志開豁,故從黎城乘車西北行30公裏,使可以到達廣志山的山腰。這裏腹地坦闊,草緑如茵,林泉相映,環境幽美。
  基於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解放以後,黎城縣在這裏建立了藥材場,進行經濟開發。他們種植品質優良的黨參、連翹、黃芪、紫鬍等數十種名貴藥材;還飼養着許多活潑可愛的梅花鹿,鹿兒活蹦亂跳,煞是好看。每當春夏之際,此地林木青翠,鳥語花香,景色十分迷人,在這蒼山翠鬆之間,掩映着一座千年古剎---老君廟。老君廟始建於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是上黨地區員古老的寺廟之一。供奉的乃是道教鼻祖、曾將孫悟空煉成鋼筋鐵骨、火眼金晴的太上老君。老君廟在古時曾是一座雄偉壯麗的建築:前後三殿,一殿更比一殿高。大殿懸梁挑角,雕梁畫棟。可惜年久失修,現僅存梳妝樓、戲樓和廂房數間。從老君廟沿山徑小路攀援上山,山石層層疊疊,青蒼撲野。約行二裏許,便可直達峰巔,峰尖有二個,相距20餘米,中間有一條高達9米的人造天橋相接。這兩個峰頂,高接雲天,上面分別建玉皇殿和碧霞宮一座,相互輝映,蔚為壯觀。隔日登臨山巔,上撫蘭天,下履鬆濤,如臨仙境一般。
  在這裏放眼遠眺,八百裏太行幹山萬壑,峰巒疊翠,氣象萬千,使人神移目眩,心胸豁朗。自古許多名人雅士在此登高言志,留下過許許多多詩篇。真是“凌巔始識天地雄”。清朝名士李潔登峰之後,賦詩贊嘆:“歸途還與銀蟾接,帶得天香下暮煙”。足見詩人迷戀廣志之深。“登上廣志堖,一覽衆山小”。千百年來,登臨廣志山的遊人絡繹不絶。每年農歷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初—兩次傳統廟會,規模盛大,香客無數。趕廟會的絶大多數是黎襄兩縣的百姓。
  提起廣志山的奶奶廟會,還流傳着這樣一個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相傳在很早以前,襄垣縣城北關住着一戶姓王的人傢,老夫妻膝下衹有一個女兒取名叫王招弟。這個招弟長到十七歲,仍沒招來一個弟弟。老倆口相隨上山燒香求子。誰知這招弟不守“本份”,她不顧當時未婚女子不能上山拜佛的封建規矩,竟然悄悄地跟隨而來,到了山上,老倆口到廟裏燒香,招弟媽突然發現招弟也跪在自己身後叩拜。她非常生氣,就衝着招第駡道:“我的姑奶奶,誰讓你來的?”隨手一巴掌打在招弟頭上。不料一巴掌擊中要害,把招弟打死了。招弟死後,人們就把她“說骨親”嫁給一個黎城人埋在廣志堖上,據說她成了神。人們為了紀念她,給她塑了像,修了一個奶奶廟,自此以後,“奶奶廟”香火不絶,襄垣黎城兩縣百姓也就結起了“親傢”。黎城人見了襄垣人叫“小舅子”,襄坦人見了黎城人戲稱“小外甥”。如此逗叫了數千年,誰也沒意見。
  廣志山不僅有着秀麗的風光和優美的民間傳說,它更是—座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勝地。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開來華北前綫,以太行山為依托,開闢了晉冀魯豫根據地。八路軍總部後方醫院就駐紮在這裏。1941年秋天,總部特務團在地方民兵的配合下,居高憑險英勇地痛擊了日軍的進攻。這就更為廣志山增添了光輝的色彩。今大的廣志山,已經成為名聞遐邇的遊覽勝地。為了適應旅遊業的發展需要,黎城人民政府拔款修繕了古遜遺址,修築了公路,提供了旅遊服務設施,對這裏進行了綜合開發利用。可以預見,廣志山一定會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No. 2
  廣志山裕稱廣志堖,位於黎城縣西部連際,距縣城35公裏,素以山勢高聳、風景美麗而馳名。瀏覽者,登其峰有開胸之志之感,故稱廣志山
  廣志山跨越平頭、柏峪兩個鄉,海拔1810米。山中蒼鬆翠柏,鬆木參天,叢生的灌木遮天蔽日,一片浩瀚;古老而幽靜的廟宇若隱若現,藏於林海之中;飛禽走獸遍及山間,野生藥材種類繁多,比比皆是,故有“寶堖”之稱。春末夏初的廣志山,草木蔥鬱,鳥語花香,置身其中,風景迷人,為夏季避暑勝地。
  廣志山的古代建築物主要是廟宇,規模較大的有三處,每處相隔一公裏,呈一綫狀,下層是最早的老君殿。據廟內碑載“老君殿始建於南唐交泰元年”,即公元958年,距今千餘年。中間規模最大,是廣志山建築物風格,景緻壯觀,別具風緻,和其他廟宇相比,堪稱建築藝術之傑作。玉皇殿、奶奶廟分建在頂峰的兩座山頭,雖相距僅20餘米,但因峭壁懸崖,無法通行,故與兩廟同時建起高達9米的天橋一座,供遊人通行。廣志山的廟宇,建築幽雅,結構合理,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清朝名士李潔登峰之後,賦詩贊嘆:“歸途還與銀蟾接,帶得天香下暮煙”。足見詩人迷戀廣志之深。“登上廣志堖,一覽衆山小”。千百年來,登臨廣志山的遊人絡繹不絶。每年農歷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初—兩次傳統廟會,規模盛大,香客無數。趕廟會的絶大多數是黎襄兩縣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