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廣德寺投訴電話遂寧市旅遊投訴電話:0825-96927
四川省旅遊投訴電話:028—8665730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川中佛教廟宇廣德寺,位於遂寧城西三裏許的臥竜山,建於唐朝(公元618年前後),原名石佛寺,大歷二年(767)更名為保唐寺,大歷十三年(778),敕名“禪林寺”,德宗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濟寺,昭宗天復三年(903),敕名“再興禪林寺”,北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敕名“廣利禪寺”,明武宗正德年間敕賜“廣德寺”。
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剋幽禪師來遂主持開山闡教後,高僧倍出,香火興盛,遐邇聞名。特別是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聲名大振,明代極盛,僧人千餘,曾主領川、黔、滇三百餘山,被尊為“西來第一禪林”,成為遠近嚮往的川中名勝及聞名西南的佛教聖地,每年二月香會、九月觀音生日期間,香客、遊人如雲,年久不衰。一千三百餘年來,廣德寺歷盡滄桑,幾度被毀,又數次重建。自1985年遂寧市政府報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開放寺廟以來,經十多年的維修、改建、擴建,寺容煥然一新,道場分外興隆,朝山進香者、覽勝旅遊者絡繹不絶,年逾百萬人次。 |
|
廣德寺聯繫方式地址:湖北省襄樊市城西l0公裏處廣德寺投訴電話襄樊市旅遊投訴電話:0710—3555282
湖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27—8712470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廣德寺景區榮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德寺門票價格5元
廣德寺原名雲居禪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位於湖北省襄樊市城西l0公裏處,寺院與國傢級古隆中風景區毗鄰,寺內古木參天,寺外碧水環繞,環境幽雅宜人,被清朝康熙皇帝賜封為“護法尊”的古銀杏樹幹年不衰,枝葉茂盛。寺院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是鄂西北著名古剎。鼎盛時期,騎馬觀山門,敲鐘開齋飯。是湖北省佛教歷史上著名的十方叢林,其影響涉及鄂、豫、川、陝、贛、蘇、浙等省、市。
據寺內碑載,明朝成化年間,襄王朱見淑的愛紀杜氏病故,襄王看中了雲居寺的風水,將愛妃葬在寺旁。因而,雲居寺主持道圓法師大為不滿,要率衆離去,襄陽諸佛寺院紛紛上書譴責襄王,襄王無奈衹好奏請皇帝出面調解。成化皇帝朱見深下了一道聖旨,讓襄王就近擇一風水寶地、,本府自備工料,建寺院一座給和尚。寺院建好以後還給了和尚,朱見深並將寺名改為“廣德寺”。“敕賜廣德寺”至今還懸在廣德寺山門上。
廣德寺南北長250米,東西長180米,護寺河長達1000餘米。主要建築有皇禪師石塔、東山門、南山門、天王殿、伽藍殿、韋馱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多寶佛塔、廂房、配房和跨院等,共有房屋127間。由於“文革”十年浩劫,廣德寺大部分殿宇被當作“四日”拆毀,到1978年,衹有天王殿、藏經樓、多寶佛塔、部分廂房存在。
廣德寺內多寶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負盛名,雄偉壯觀,其建築風格全國獨一。1988年1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身係磚石結構。通高17米,分塔座和塔首兩部分。塔座高7米,為八方形四券門,上造淺檐,下奠矮基,角貼圓柱,石雕竜首;每方設一佛龕,龕內供一石雕趺坐蓮臺佛像,四門皆有通南道入內,俗稱“八方四門”。正門南嚮,上額石匾陰刻“多寶佛塔”。檐下橫列鬥大“佛”字3個。塔內砌八角形亭式塔心柱,也有壁龕坐佛。北面通南一側,有石階梯可登座頂。塔身五座小塔和覆蓋樓梯口亭組。座頂主塔喇叭塔,高約10米,八方須彌座,刻仰復蓮瓣四層,上承復鉢式塔肚;再承須彌座,四面飾嵌佛石龕,座上置相輪,頂為銅鑄蓮花寶頂。主塔四方,各立一小塔,塔身作稍矮,為六角攢尖頂,頂上疊密檐三層,塔身也有嵌佛石龕。東側階梯。覆蓋的方亭為四角攢尖形,佛塔內外共有佛像48尊。
1991年,市政府撥專款180萬元,維修了廣德寺藏經樓、方丈院、知客樓、天王殿及山門,修復了大雄寶殿。經省人民政府批準,1997年1月,廣德寺為佛教活動場所正式開放。襄樊的廣大佛教界人士和信衆十分感謝,紛紛表示:要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要遵紀守法、愛國愛教,提倡人間佛教,壯嚴國土、利樂有情,為提高襄樊的知名度,為襄樊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多做貢獻。 |
|
一.中國皇傢禪林·廣德寺,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城西三裏許的臥竜山,建於唐朝(公元618年前後),原名石佛寺,大歷二年(767)更名為保唐寺,大歷十三年(778),敕名“禪林寺”,德宗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濟寺,昭宗天復三年(903),敕名“再興禪林寺”,北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敕名“廣利禪寺”,明武宗正德年間敕賜“廣德寺”。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剋幽禪師來遂主持開山闡教後,高僧倍出,香火興盛,遐邇聞名。特別是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聲名大振,明代極盛,僧人千餘,曾主領川、黔、滇三百餘山,被尊為“西來第一禪林”,成為遠近嚮往的川中名勝及聞名西南的佛教聖地,每年二月香會九月觀音生日期間,香客、遊人如雲,年久不衰。一千三百餘年來,廣德寺歷盡滄桑,幾度被毀,又數次重建。
自1985年遂寧市政府報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開放寺廟以來,經十多年的維修、改建、擴建,寺容煥然一新,道場分外興隆,朝山進香者、覽勝旅遊者絡繹不絶,年逾百萬人次。
廣德寺雖幾經更名,但它的香火多少年來並沒有因時代的演變而衰敗,可見它的特殊,就這一點也值得大傢前往一觀。
2006年05月25日, 廣德寺作為宋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鎮寺五寶(驚世文物)
廣德寺現有的五件鎮寺之寶,見證了千年的輝煌歷史,它們是:緬甸玉佛、明代聖旨坊、濟善塔、九竜碑以及兩顆皇帝御賜玉印。
第一寶 聖旨坊
聖旨坊屹立在十分級臺階之上,這是歷代僧侶在寺內11次拜迎皇帝聖旨的地方。聖旨坊初建於宋朝,現存的建築為明代成化年間改建的,橫匾有顔真卿親書的“敕賜禪林”四個金字,坊欄上面書寫“聖旨”二字,坊形如翼,是全國唯一的“聖旨碑坊”。由於剋幽禪師是皇室嫡親,歷朝歷代的欽差到該寺宣讀聖旨時,都親自進入寺廟內。而其它寺院如峨眉山等奉迎聖旨時,都要出廟門十裏。廣德寺接旨卻在廟中,可見位尊之極。
第二寶 “善濟塔”
開山祖師剋幽的肉身塔濟善塔是一座方形塔,塔高22米,石結構,初建於唐德宗貞元三年(787年),係唐代高僧“剋幽禪師”的靈塔,雖經千年塵風俗雨而巋然無損,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宋塔。
第三寶 九竜碑
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塊九竜碑,雙竜戲珠下面是唐、宋9個皇帝敕封廣德寺的記載。
第四寶 “緬甸玉佛”
是該寺一代高僧清福大和尚於清代光緒三十二年,獨步萬裏,西去緬甸、印度諸國取經求法時請回來的。
第五寶 皇帝御賜鎮山法印
御賜鎮山法印在全國屈指可數,廣德寺卻獨得兩枚。一顆是宋真宗親敕廣德寺的觀音珠寶印,上有“禦敕廣利禪寺觀音珠寶印”字樣。另一顆則是明武宗敕賜的“四國文玉印”。明武宗為了便於管理西南地區的寺院,特嚮廣德寺敕賜“四國文玉印”,上刻有漢字、緬甸文、僧伽羅文和巴利文之拉丁字母四種文字,統領川、滇、黔大小寺院,蓋過此印的通牒出國也可以毫無阻攔。
——————————————————————————————————————————————————————
二.湖北省襄樊市廣德寺,原名雲居寺。位於襄陽縣城西約13公裏處。四周呈方形,面積約30000平方米,有一條寬約10米的小溪環繞。殿宇林立,古樹參天,苔蘚匝地,異常幽靜。
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名“雲居禪寺”,明成化年間(1465~1487)由隆中遷此,因憲宗御筆親賜“廣德禪林”,遂一直沿襲至今。寺內原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伽藍殿、韋馱殿、觀音殿、藏經樓、方丈房等建築,現僅存天王殿、藏經樓、方丈房和多寶佛塔。天王殿為硬山頂,因人為破壞,已改原有風姿,內部完整,外部改成民用建築。藏經樓為重檐硬山頂式,係清代重修。大雄寶殿重檐九脊,翼角惲飛。多寶佛塔建於明弘治七年(1494年)至弘治九年間,為磚石仿木結構,通高約17米,由塔座、塔峰兩部分組成。塔座高7米,成八角形,上迭淺檐,下奠矮基,磚砌角柱,石雕竜首。各墻均設有壁龕,上供石雕跌坐蓮臺佛像一尊,各壁設有石雕券門4個,正門上方石匾橫書“多寶佛塔”4字,下置3個“佛”字,嚴謹渾厚,蒼勁有力。塔峰置5座小塔,居中者為喇嘛塔,高10米,下置須彌座,上置蓮臺,與覆鉢式塔肚承接;上置相輪,頂置鐵空蓋。
主塔四周有四座六角形五層密櫓式磚塔,並設有佛龕。塔的上下內外共嵌有石雕坐佛45尊,故稱多寶佛塔。古塔旁有銀杏一株,4人合抱,高約35米。明嘉靖帝曾效漢武帝封鬆柏故事,賜以“大將軍”封號;以後,清乾隆帝又加封為“感應大將軍”,樹旁尚有碑刻似記其事。多寶佛塔現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德寺原名雲居禪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位於湖北省襄樊市城西l0公裏處,寺院與國傢級古隆中風景區毗鄰,寺內古木參天,寺外碧水環繞,環境幽雅宜人,被清朝康熙皇帝賜封為“護法尊”的古銀杏樹千年不衰,枝葉茂盛。寺院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是鄂西北著名古剎。鼎盛時期,騎馬觀山門,敲鐘開齋飯。是湖北省佛教歷史上著名的十方叢林,其影響涉及鄂、豫、川、陝、贛、蘇、浙等省、市。
據寺內碑載,明朝成化年間,襄王朱見淑的愛紀杜氏病故,襄王看中了雲居寺的風水,將愛妃葬在寺旁。因而,雲居寺主持道圓法師大為不滿,要率衆離去,襄陽諸佛寺院紛紛上書譴責襄王,襄王無奈衹好奏請皇帝出面調解。成化皇帝朱見深下了一道聖旨,讓襄王就近擇一風水寶地、,本府自備工料,建寺院一座給和尚。寺院建好以後還給了和尚,朱見深並將寺名改為“廣德寺”。“敕賜廣德寺”至今還懸在廣德寺山門上。
廣德寺南北長250米,東西長180米,護寺河長達1000餘米。主要建築有皇禪師石塔、東山門、南山門、天王殿、伽藍殿、韋馱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多寶佛塔、廂房、配房和跨院等,共有房屋127間。由於“文革”十年浩劫,廣德寺大部分殿宇被當作“四日”拆毀,到1978年,衹有天王殿、藏經樓、多寶佛塔、部分廂房存在。
廣德寺內多寶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負盛名,雄偉壯觀,其建築風格全國獨一。1988年1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身係磚石結構。通高17米,分塔座和塔首兩部分。塔座高7米,為八方形四券門,上造淺檐,下奠矮基,角貼圓柱,石雕竜首;每方設一佛龕,龕內供一石雕趺坐蓮臺佛像,四門皆有通南道入內,俗稱“八方四門”。正門南嚮,上額石匾陰刻“多寶佛塔”。檐下橫列鬥大“佛”字3個。塔內砌八角形亭式塔心柱,也有壁龕坐佛。北面通南一側,有石階梯可登座頂。塔身五座小塔和覆蓋樓梯口亭組。座頂主塔喇叭塔,高約10米,八方須彌座,刻仰復蓮瓣四層,上承復鉢式塔肚;再承須彌座,四面飾嵌佛石龕,座上置相輪,頂為銅鑄蓮花寶頂。主塔四方,各立一小塔,塔身作稍矮,為六角攢尖頂,頂上疊密檐三層,塔身也有嵌佛石龕。東側階梯。覆蓋的方亭為四角攢尖形,佛塔內外共有佛像48尊。
1991年,市政府撥專款180萬元,維修了廣德寺藏經樓、方丈院、知客樓、天王殿及山門,修復了大雄寶殿。經省人民政府批準,1997年1月,廣德寺為佛教活動場所正式開放。襄樊的廣大佛教界人士和信衆十分感謝,紛紛表示:要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要遵紀守法、愛國愛教,提倡人間佛教,壯嚴國土、利樂有情,為提高襄樊的知名度,為襄樊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多做貢獻。 |
|
|
|
遂寧廣德寺 | 寧海廣德寺 | 廣德寺街道 | 宿廣德寺寄從舅 | 廣德寺金剛寶座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