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 廣東 > 廣州 > 黃埔區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東校區 > 廣州美術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廣州美術學院投訴電話廣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20-86666666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廣州美術學院是廣東省所屬的一所美術係科設置齊全的高等美術學府,始建於一九五三年秋,其前身是中南美術專科學校。該校由華南文藝學院,中南文藝學院和廣西藝術學院的美術係、科調整合併而成,原校址在湖北武昌,一九五八年遷校至廣州,同年八月更名為廣州美術學院,並開始招收本科生。一九六九年與廣州音樂專科學校、廣東舞蹈學校合併為廣東人民藝術學院。一九七八年二月恢復廣州美術學院原有建製,並面嚮全國招收研究生,一九八二年具備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全國首批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一九八六年招收繼續教育學生,一九八七年開始招收外國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學生。
  學院現已建成設計與美術兩大學科體係:設計學科下設工業設計係、環境藝術設計係、裝潢藝術設計係、裝飾藝術設計係、服裝藝術設計係、設計藝術學係、染織藝術設計教研室、新媒介設計教研室;美術學科下設中國畫係、油畫係、版畫係、雕塑係、美術學係、美術教育係。學院本科教育共開設有繪畫、雕塑、藝術設計、工業設計、美術學、藝術設計學等六個專業,十九個專業方向:即中國畫、壁畫、油畫、版畫、書籍裝幀藝術、雕塑、裝飾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染織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新媒介藝術設計、展示藝術設計、水彩、美術學、藝術設計學、美術教育、綜合美術。研究生教育設有美術學和設計藝術學二個碩士點,三十多個研究方向,其中經廣東省教育廳審定批準,美術學、設計藝術學為省級重點學科,水彩、中國古典繪畫臨摹、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構成學為省級重點課程。
  學院於一九八六年成立美術研究所,所屬美術研究室八個:嶺南畫派研究室、設計學研究室、美術教育研究室、美術學研究室、關山月研究室、黎雄纔研究室、鬍一川研究室、書法篆刻研究室;一九七九年成立《美術學報》編輯部;一九八四年創辦産學研三結合的“集美設計工程公司”;一九九八年成立設計分院;一九九九年成立美術大專、本科層次的自學考試輔導中心,二零零二年成立繼續教育分院。
  學院現有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其中有著名美術傢、設計傢、美術史論傢及美術教育傢王肇民、潘鶴、遲軻、郭紹綱、楊之光、尹國良、尹定邦、蔡剋振等教授60多名,副教授140多名,講師170多名。歷任院長鬍一川、高永堅、郭紹綱、梁明誠、現任院長張治安。
  學院招收本科生(學製四年)、碩士研究生(學製三年)、繼續教育學生(大專兩年、專升本兩年)以及非學歷教育的高級進修生、普通進修生、培訓生等。現在校本科生2600多人,碩士生140多人,繼續教育學歷生1600多人。
  學院座落於廣州市昌崗東路,校園總面積約99000平方米,園內緑樹成蔭,翠竹環繞。緑地上常年展示着師生們創作的雕塑作品,充滿着藝術氛圍。在學院新落成的16層教學大樓內,擁有符合各係專業特色的教室和設備完善的工作室、製作間。學院還建有美術館、圖書館、計算機中心、嶺南畫派紀念館、藝術交流館等,為學院教學、科研創作、成果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設計學科下設: Consists of design disciplines:
  裝飾藝術設計係
  服裝藝術設計係
  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係
  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係
  建築學係
  工業設計係
  藝術設計學係
  染織藝術設計教研室
  新媒介藝術設計教研室
美術學科下設: Art disciplines under:
  中國畫係
  油畫係
  版畫係
  雕塑係
  美術史係
  美術教育係
學院本科教育共設有: A total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education:
  繪畫
  雕塑
  藝術設計
  工業設計
  美術學
  藝術設計學
  攝影
  動畫
  等9個專業
  22個專業方向:
  中國畫
  壁畫
  油畫
  版畫
  書籍裝幀藝術
  插畫
  雕塑
  裝動畫(影視藝術)
  裝飾藝術設計
  服裝藝術設計
  染織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
  建築學(建築設計)
  裝潢藝術設計
  工業設計
  傢具藝術設計
  新媒介藝術設計
  數碼娛樂衍生設計
  陶瓷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學
  展示藝術設計
  服裝設計與工程水彩
  美術學
  美術教育
  綜合美術
  攝影與數碼藝術
  影視美術造型
  研究生教育設有美術學和設計藝術學兩個碩士點,40多個研究方向。經廣東省教育廳審定批準,美術學、藝術設計學為省級重點學科,水彩、中國古典繪畫臨摹、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構成學為省級重點課程。
  2003年,水彩畫課程被評為廣東省高校精品課程。
  學院於1986年成立美術研究所,所屬美術研究室共8個:
  嶺南畫派研究室
  設計學研究室
  美術教育研究室
  美術學研究室
  關山月研究室
  黎雄纔研究室
  鬍一川研究室
  書法篆刻研究室
  1979年成立《美術學報》編輯部
  1984年創辦産、學、研三結合的"廣東省集美設計工程公司"
  1998年成立設計分院(2004年更名為設計學院)
  1999年成立美術大專、本科層次的自學考試輔導中心
  2002年成立繼續教育分院(2004年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
  學院現有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其中有著名美術傢、設計傢、美術史論傢及美術教育傢潘鶴、遲軻、郭紹綱、楊之光、尹國良、尹定邦、蔡剋振等教授70多名,副教授130多名,講師160多名。歷任院長鬍一川、高永堅、郭紹綱、梁明誠、張治安,現任院長黎明。
  學院招收碩士研究生、普通本科生、繼續教育學生以及非學歷教育的高級進修生、普通進修生、培訓生等。現在校碩士生300餘人,普通本科生約4000人,繼續教育學歷生1700餘人。
  學院現有昌崗東路和廣州大學城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378556平方米,形成"一校兩區"的辦學格局。昌崗東路校區主要用於發展研究生教育,以及同等學力研究生班和繼續教育及附屬中等教育事業。大學城校區以本科教育為主。
  昌崗東路校區校園總面積約102832平方米,院內緑樹成蔭,翠竹環繞。緑地上常年展示着師生們創作的雕塑作品,形成良好的藝術氛圍。在學院新落成的16層教學大樓內,擁有符合各係專業特色的教室和設備完善的工作室、製作間。學院還建有美術館、圖書館、計算機中心、嶺南畫派紀念館等,為學院教學、科研創作、成果展示提供了良好條件。
  大學城校區總占地面積275724平方米,建築面積257731平方米,主要發展本科教育,規劃容納學生5000人,每年招收本科學生1300人。大學城校區現有學生約4000人,其中一年級1340人,分別進入美術學基礎部、藝術設計學基礎部和美術教育基礎部學習。2005年2月,該院主體搬入大學城校區,行政辦公和一、二、三、四年級本科教學均在大學城校區進行。
[ 院係設置介紹 ] [Colleges introduction]
  造型藝術學院
  造型藝術學院是廣州美術學院的基礎學院,歷史可追溯至一九五三年秋廣州美術學院的創辦。廣州美術學院的前身是中南美術專科學校。該校由華南文藝學院、中南文藝學院和廣西藝術學院的美術係、科調整合併而成,原校址在湖北武昌,並開始招收本科生。
  一九五八年遷校至廣州。
  一九六九年與廣州音樂專科學校、廣州舞蹈學校合併為廣東人民藝術學院。
  一九七八年二月恢復廣州美術學院原有建製,並嚮全國招收研究生
  一九八二年具備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全國收批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
  一九八六年招收繼續教育學生
  一九八七年開始招收外國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學生。
  2005年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將原直屬學院的國畫係、油畫係、版畫係、雕塑係、美術史係和美術學基礎部合併為造型藝術學院,以此為基礎,實現院內課程共有和資源共享,實現了組群優勢。
  造型藝術學院下設中國畫係、油畫係、版畫係、雕塑係、美術史係和美術學基礎部。學院本科教育共設有繪畫、雕塑、美術學3個專業,7個專業方向:即中國畫、壁畫、油畫、版畫、書籍裝楨藝術、雕塑、美術學。2004年學院新增博物館學專業。研究生教育設有美術學1個碩士點,20多個研究方向。經廣東省教育廳審定批準,美術學為省級重點學科,中國畫繪畫臨摹、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水彩畫為省級重點課程。
  學院現有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其中有著名美術傢、美術史論傢及美術教育傢潘鶴、遲柯、郭紹綱、楊之光等教授20多名,副教授31名,講師36名。現任院長黎明。
  學院招收招收碩士研究生、普通本科生、繼續教育學院以及非學歷教育的高級進修生、普通進修生、培訓生等。
  設計學院
  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科源自中南美專的“圖案組”
  1958年成立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係,開始培養本科生。
  1989年,將原工藝美術係整合後擴展為工藝美術係和設計係
  1996年由兩係發展為五個係,並在此基礎上於 1997 年成立設計分院
  2004年正名為設計學院。
  自1978年起,原工藝美術係開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至今設計學科已有27年研究生層次教育的歷史 。
  在學科建設方面,從1993年起,“設計學科”就已被列入廣東省級重點學科,是廣東省各院校中在設計學科領域的唯一重點學科。
  從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學科 在高永堅、譚暢、陳雨田、李立基和尹定邦、王受之等兩代前輩設計教育傢帶領下,把握廣東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脈搏,從現代設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學科自身的發展規律出發,從 更新教育觀念出發, 改革創新。從“三大構成”課程的引進,到現代設計教育體係的建立,從對工藝美術學科的改造,到 産學研緊密結合的模式在中國現代設計教育中成功實踐,設計學科 從 在國內衆多的藝術設計院校中發揮了“改革先鋒隊”的作用。我國高等設計教育所發生的若幹重大變革,都與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學科的動態聯繫在一起:
  1. 中國現代設計教育的重要標志—“三大構成”課程發祥地之一;
  2. 我國現代工業設計理論發祥地之一;
  3. 中國現代設計教育中産學研緊密結合的成功模式發祥地之一。
  正是由於廣美設計學科對我國設計教育所做出的貢獻和國內同類高校中的學術地位,1995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次設計教育高峰論壇“跨世紀的中國高等設計教育研討會”在廣州美術學院以現場會的形式召開。
  經過近50年的發展,廣州美術學院的藝術設計學科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分散到整合的良性發展。今天,設計學院已有建築與環境藝術設計係、裝潢藝術設計係、工業設計係、 服裝設計係、數碼藝術設計係、 設計藝術學係、裝飾藝術設計係等7個係、染織藝術設計 、 傢具設計2個專業、16個專業方向以及統一的設計基礎教學平臺—“設計基礎部”。
  設計學院的這些係、專業與專業方向幾乎涵蓋了目前國內已有的藝術設計專業,是國內同類院校中規模較大、專業研究方向較完整、研究水平較高、産學研結合最為緊密的一個綜合性、高層次的設計學院。近兩年來,設計學院積極扶植有競爭力的新興專業,根據廣東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原有專業的基礎上,新辦了“建築學”、“數碼藝術設計”、“服裝工程”、“傢具設計”等專業。這些新專業,從“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等特色專業擴展而來,有着良好的學科基礎。
  設計學院現有省級重點課程一門(構成學),同時還設立了 5 門學科內重點課程。每門重點課程均要求達到“一名好帶頭人,一部好教材,一部好大綱,一個好梯隊”的標準。這些重點課程的成果形式包括:教材(紙面教材和電子教材)、大綱、教學團組、示範作品、課程規範與學分、國內外校際對口常設交流活動等。
  學院對重點課程的建設在政策和經費上給予扶持。在重點學科經費中撥出專項經費,由 尹定邦 教授主編了《設計學叢書》,共出版理論專著 9 本,譯著 4 本,教材 14 本,作品集 3 本。《設計學叢書》的全面完成,填補了國內在設計學理論體係中的學術空白,是本學科在高等設計教育的學術層次與教學特色的進一步全面領先。目前,設計學院正在組織《設計教育叢書》的出版工作,將出版一係列反映設計學院設計學科教育成果的教材、專著,其中,藝術設計專業引進版經典教材係列 30 本,設計基礎教學實錄叢書 5 本,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解讀 8 本,課題教學實錄叢書 10 本,青年教師爭鳴叢書 10 本。
  設計學院非常重視與國內外設計界的交流與合作,聘請許多國內外著名的設計傢作為本專業的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來校講學,組織不同規模和不同內容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和協作項目,使設計學院始終處於廣泛的國內外交流的良性學術氣氛中。
  自 2002 年以來,應邀到設計學院進行短期講學、舉辦展覽、出版專著的名譽教授 和客座 教授就有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大師福田繁雄(2002)、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大師盛崗重夫(2002)、英國著名帽飾設計師戴.裏斯(2003)、意大利後現代主義設計之父亞歷山德羅•門迪尼( 2004)、澳大利亞著名設計師裏查德•亨德森(2004)、德國著名設計師喬治 . 提奧多萊斯庫(2005)、德國著名設計師亞剋斯.泰勒莫(2005)等,對設計學院的教學與科研帶來了重要影響。
  繼續教育學院
  廣州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始於1979年,由廣州美術學院教務處管理,招收進修生。
  1984年開始招收成人學歷生和非學歷生,由廣州美術學院教務處負責,教學由各係組織實施。
  1985年創辦廣州美術學院夜大學,每年招生近100人。
  1993年成立成教科,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美術專業人才的需求
  1994年成立成教部,由原來的教務處管理,各係教學,轉變為歸成教部,從招生到教學全過程統一管理,年招生從幾十人擴大到400多人。
  2002年成立繼續教育分院
  2005年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
  學院從1999年起在江門、汕頭、高州等地成立分教點,實行聯合辦學,經近年調整,現有汕頭、江門、深圳、佛山、東莞等五個校外教學點,年招生1000人左右,在校生2000—3000人。經歷二十年的發展,現已建成造型藝術和藝術設計兩個學科,設立環境藝術、裝潢藝術設計、印刷藝術、繪畫、油畫、綜合美術、美術教育等各具特色專業,形成了一定的辦學規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社會的一致認可。
  學院根據社會需求,設置或調整招生專業及其方向,確定招生計劃,調整教學內容,課程設置。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加強學科和專業建設,加強教學計劃、教學運作、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基本建設管理,保證教學健康有序進行;確實加強建立以專職為骨幹,兼職為主體,專兼職相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學院十分重視教與學,師生互動,重在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根據成教特點,探索、改進教學方法、方式,註重研討式、啓發式、案例式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註重社會實踐,組織學生進行校外考察寫生和下鄉活動,抓好畢業設計及學生優秀作品展示,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美術教育係
  美術教育係創建於1981年,原稱美術師範係,它是我國高等美術學院中,在新時期首批創辦的美術教育專業之一。首任係主任為著名美術教育傢、油畫傢郭紹綱先生,此後相繼擔任過該係係主任的有鬍矩湛、於秉正、吳正斌教授,現任係主任張弘。我國當代水彩畫大師王肇民,著名工藝美術傢、國畫傢薑今等一批名師名傢都為我係的創辦和發展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美術教育係自創建之日起,一直在改革中求發展,使專業和課程建設與時俱進。在20世紀90年代,由於師範生收費標準很低,而政府的投入又嚴重不足,不少美院的教育係相繼停辦,而廣美教育係則通過適度招收非師範專業學生,以非師範專業養師範專業的辦法,保持着它的生命活力,進而摸索出了一條以美術教育專業為竜頭,專業發展多元共生的辦學之路。
  美術教育係現設有:美術教育、水彩畫、展示設計、綜合美術、攝影與數碼藝術等五個本科專業方向。包括研究生,全係在校學生分別為:普通本科生753人,碩士研究生44人
  美術教育係擁有一支以中、青年為主體的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現有在編專職教師45人(另有外聘教師20餘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9名;58%的在編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其中兩名具有博士學位。我係教師學緣關係豐富,既有畢業於中國大陸多所美術學院及綜合性大學的教師,也有畢業於日本築波大學和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教師。不同的學習背景和專業素養,帶來了師資隊伍多元的知識結構,通過相互交流、碰撞與融合,形成充滿生機的文化氛圍。
  美術教育係現有12000m2專用教學行政用房,擁有設備先進的木雕、漆畫和攝影等三個實驗室,現有專業課室共47間,其中多媒體教室19間,座位600個,平均百名學生擁有80個多媒體教室座位。除全校共享的圖書館、體育場館和校園網外,根據教育係的專業特點,我們還增設了自己的圖書資料室,共有藏書4000册,各類期刊68種。
  此外,美術教育係還在校外建設了3個教育實習基地,共享學院17個寫生實習基地。
  社會科學教學部
  社會科學教學部(簡稱社科部)是我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管部門,是直屬院黨委領導下的二級教學機構,由學院黨委副書記許懷升同志分管,教學業務歸教務處管理。社科部承擔我院馬剋思主義哲學、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中國哲學史、中國管理哲學、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畢業生就業指導、心理學、健康與心理衛生、軍事理論等課程的教學及管理工作。
  社科部設有兩個教研室:馬列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6人,兼職教師33人。其中,馬列教研室專職教師5人,德育教研室專職教師1人。德育教研室教師以兼職為主,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學生工作部、黨委宣傳部、團委等黨務部門的負責人和大部分政治輔導員均參加德育課教學。
  社科部專職教師隊伍從學歷結構看,6名教師中有碩士4人,占教師總數的66、7%。從職稱結構看,副教授1人,占教師總數的16、7%;講師3名,占50%;助教2名,占33、3%。從年齡結構看,35歲以下3人,占50%;36-45歲3人,占50%,教師平均年齡約為 36歲。副教授每學年均為本科生授課。
  德育教研室兼職教師中,有副教授職稱4人,講師職稱8人,副處級以上幹部10人(含黨委書記、副書記),學生支部書記、輔導員14人。
  目前,社科部在全院本科生中開設的必修課有11門,選修課3門。
  附屬中等美術學校
  廣州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以下簡稱廣州美術學院附中)創辦於1954年,是新中國創辦較早的八大美術學院附屬中專學校之一,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主管單位為廣東省教育廳和廣州美術學院
  廣州美術學院附中是經國傢批準在全國和海外招生的省屬美術中專學校,學製三年,美術繪畫專業為廣東省美術中專學校重點示範專業;經省招生委員會批準,實行單獨提前組織招生考試,招收具有美術繪畫基礎的初中畢業生或同等學歷的青年,年齡不超過18周歲, 三月報名,同時舉辦升中美術培訓班,四月考試,考試地點設在校本部,專業美術科考素描、色彩、速寫,文化科考語文、數學、英語、文科小綜合;學費以當年廣東省物價局批文為準;報考附中的優秀生享受奬學金的優惠。廣州美術學院附中主要為高等藝術院校培養高素質的後備生,每年為全國八大美術院校輸送了許多品學兼優的學生;辦學以來,培養了一批知名畫傢、美術教育傢、一大批美術設計師和美術工作者。
  廣州美術學院附中坐落於廣州市昌崗東路257號廣州美術學院昌崗校區,有獨立的教學樓、學生宿舍和先進的教學設施,同時與廣州美術學院共享教學資源,辦學特色鮮明、設施配套、環境優美、藝術氛圍濃郁;有一支高學歷、高職稱、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專任教師全部為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其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16人,教授1人,副教授和高級講師10人,講師20人;同時有廣州美術學院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參與教學,專任教師隊伍實力雄厚。
  隨着廣州美術學院本科進駐廣州大學城,廣州美術學院附中辦學設施進一步完善,教學資源優勢和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受到社會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贊譽,是廣大愛好美術的青少年學習成纔的理想園地。
  廣州美術學院官方網站:www.gzarts.edu.cn
  廣州美術學院論壇 :www.gzarts.org
  廣州美術學院實景地圖:www.gzarts.6dxy
百科大全 百科 Daquan
  Guangzhou Meishu Xueyuan
  廣州美術學院
  Guangzhou Fine Arts Institute
  中國現代高等美術院校。初名中南美術專科學校,係由華南文藝學院美術係、湖北中南文藝學院美術係和廣西藝術專科學校美術係於1953年合併而成。校址初在湖北武昌,1958年遷校廣州,更名為廣州美術學院。建院以來至1988年,共培養研究生45名(其中獲碩士學位等38名),本科生1125名,專科生83名,進修與專修班197名,附屬中學畢業生602名。中南美術專科學校時期學製為 3年,分繪畫、雕塑兩係及圖案組。1955年增設中國畫係,從1958年始設中國畫、油畫、雕塑、版畫、工藝美術5係,1959年起學製改為5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曾改為廣東人民藝術學院,招收工農兵學員,學製改為3年。1978年恢復廣州美術學院及4年學製,1981年成立美術師範係,1987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為了適應社會需要,學院在完成本科教學任務的同時,連續舉辦各類短期美術幹部培訓班、進修班、夜大學,廣泛為社會服務。至1986年止,學院及附中教師為232人。同年成立美術研究所,下設嶺南畫派研究室、壁畫研究室、版畫研究室、雕塑研究室、美術教育研究室、美術史論研究室、工業設計研究室和民間美術研究室。歷任院長有鬍一川、高永堅、郭紹綱。
  (郎紹君)
相關詞
畫傢人物中國礦業大學教授武漢大學工業設計武漢美術傢協會萬裏長江圖
湖北美術傢協會迎來千輪送萬船電視劇藝人設計動畫公司藝術
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
包含詞
廣州美術學院院長大學城廣州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江門自學考試輔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