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中國 >廣東 >廣州 >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投訴電話廣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20-86666666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位於中山四路42號,所址原為番禺學宮,始建於1370年,是一座莊嚴古樸的建築群。從南至北有欞星門、泮池拱橋、大成門、大成殿、崇聖殿,兩邊有廡廊等宏大建築,整座建築紅墻黃瓦,陶瓷彩塑,飛檐鬥拱,石雕木刻。院內木棉、菩提、竜眼、九裏香等古樹挺拔蔥鬱。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共舉辦了六屆。前五屆主任先後由彭湃、羅綺園、阮嘯山、譚植棠等擔任,所址在越秀南路和東臯大道。第六屆於1926年5月至9月在這裏舉辦,毛澤東任所長,肖楚女、周恩來、彭湃等20餘人任教員。來自20多個省區的327名學生,在此學習農民運動的理論和方法,並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們畢業後奔赴全國各地,領導農民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紀念館於1953年建立,並由周恩來題寫了館名。紀念館按農講所原貌建築維修,復原了課堂、教務部、軍事訓練部、圖書館、所長辦公室、學生宿舍等。1961年由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交通:乘1、25、86、101、102、107、222、242、263路公共汽車在大東門站下車,或乘地鐵1號綫在農講所站下車。門票:普通2元,團體(10人以上)票1.5元,憑愛國主義教育卡免票。開放時間:星期一、三至五上午8:15-11:30,下午14:00-17:00
No. 2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四路42號。
  1924年7月,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創立。共舉辦了六期,一、二期在越秀南路惠州會館,三、四、五期在原東臯大道一號。
  1926年3月份第六期遷到中山四路番禺學宮,毛澤東同志任所長,蕭楚女任教務長,周恩來、瞿秋白、吳玉章、彭湃、鄧中夏等同志擔任教員,講授有關農民運動的各種課程,為中國革命培養出了一批重要的骨幹,後來的許多重要的農運幹部都是在那裏學習過的。
  講習所舊址原是明代修建的孔廟,清代時番禺學宮占有此處。舊址坐北朝南,是一組磚木結構的古建築群,有大成門、欞星門、大成殿、崇聖殿、東西耳房、東側房、東西兩廡等建築。1953年,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按原貌維修復原,現有毛澤東同志的辦公室、教務部、軍事訓練部、庶務部、閱覽室、課堂、學生宿舍、食堂等。
  地鐵一號綫農講所站C出口直達
  周邊公交:(農講所站)102 107 108 1 211 215 221 517 76A 76 864 93 夜1 夜21 夜27 夜2 夜4 222 22 243 夜40 夜9
百科大全
  Guangzhou Nongmin Yundong Jiangxisuo jiuzhi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Site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Peasant Movement, Guangzhou
    在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四路42號。原是番禺學宮,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清代重建。農民運動講習所由中國共産黨人彭湃等倡議,經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决議通過開辦。自1924年 7月至1926年9月共舉辦6屆。1 、2屆所址在廣州市越秀南路惠州會館,3、4、5屆在廣州東臯大道1號,第6屆所址遷此。1~5屆主任為彭湃、羅綺園、阮嘯仙、譚植棠。第 6 屆1926年 5~9月舉辦,改主任為所長,毛澤東任所長,肖楚女為專任教員,教員有彭湃、周恩來、惲代英、阮嘯仙等。本期招收學員327人,來自當時的 20個省,在此學習有關農民運動、軍事、政治等課程,進行軍事訓練,並到農村實習。學員畢業後奔赴各地從事農民運動,對中國革命作出了很大貢獻。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址為木結構的古建築群,坐北朝南,周圍有圍墻,東西寬35米,南北長 154米。前為欞星門,門內有泮池和石拱橋。大成門以木板間隔,設有教務部、庶務部和值星室。東西兩耳房是圖書室和所長辦公室。大成殿闢為課堂,東西兩廡為當年教員和學員宿舍。最後一進崇聖殿正間作飯堂,東間設軍事訓練部。1954年對舊址進行了修繕復原。現設有紀念館。
     (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