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陳桷 Chen Jue
广化寺
山高不受暑,秋到十分涼。 望外去程遠,閑中度日長。 寺林投宿鳥,山路自歸羊。 物物各有適,羈愁逐異鄉。 |
|
廣化寺投訴電話莆田市旅遊投訴電話:0594-2697690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廣化寺座落在市區西南郊2公裏許的鳳凰山(又名南山)之麓,是著名的閩中古剎,也是福建佛教大叢林之一。最近又被評為福建“十佳”風景區之一。寺初建於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始名“金仙庵”。後擴建為寺。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睿宗皇帝賜名“靈岩寺”,由著名書法傢柳公權書額,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宋太宗皇帝改名“廣化寺”。宋代是廣化寺的鼎盛時期,當時有10院,下轄120庵,僧衆達千餘人。“檐楹相摩,軒宇層出”,山門若市,香客如雲。現建築群是清光緒初年依舊重修的。近年來,在海外僑胞熱心贊助下,廣化寺又進行全面的整修擴建。總面積三萬二千多平方米,建築面積已達一萬六千多平方米,整個佈局以照壁、牌坊、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藏經閣)、祖堂(上為臥佛閣)為中軸綫,坐北嚮南,全長385米,氣勢磅礴。兩側翼建有寬敞的百柱廊廡,把整個建築群緊密地連成一體。左廂依次為臥佛閣帝的功德堂、溪聲閣、水雲鄉、尊客堂、伽藍殿、五觀堂(上為庫房、後為香積廚)至鐘樓;右廂依次為臥佛閣旁的般若堂、看山樓、方丈、煙霞窟、淨行堂、祖師殿、學戒堂至鼓樓。左上方新建了一座宏偉的觀音閣,內供一身高達八米的觀音像;右上方新建小南山地藏殿。在放生池左右兩側。新建了四座五百羅漢堂。寺的整體結構嚴謹,佈局勻稱,表現出閩南古寺院建築傳統風格。主殿大雄寶殿建在高2.7米的基臺上,為擡梁式殿堂結構。殿高22米,面積達837平方米。天王殿前有兩座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所建的石徑幢,高約3米,其中一座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這是研究梵文漢譯與本地方言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在寺前左側普門庵前,還有宋乾道元年(1165年)前建成的仿木樓閣式釋迦文佛塔,五級八角形,高30米。塔室空心,內壁嵌有石級,供人登援,可至各層塔門外。外壁和迭澀間浮雕佛像、雙頭羽人、飛天樂伎和花卉鳥獸等圖案,精緻美觀。塔檐仿磚瓦雕刻,有凌風飄舉之勢,其建築藝術,為八閩少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有趙樸初親筆題寫的“萬德莊嚴”匾額在“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八個大字。廣化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香火鼎盛,朝聖者絡繹不絶。市區有公路直通山門。 |
北京廣化寺 Beijing Guanghua Temple |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北邊的鴉兒鬍同31號,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也是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什剎海後海的北岸,東鄰銀錠橋,西鄰宋慶齡故居。全寺占地面積20餘畝,13858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共分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大院落。整座寺廟建築佈局嚴謹,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中院是全寺的主體建築。正中依次分佈着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主要殿堂,兩側對稱排列着鐘樓、鼓樓、伽藍殿、祖師殿、首座寮與維那寮。這些殿堂組成了廣化寺的正院。東院由戒壇、齋堂、學戒堂、引禮寮等殿堂組成。西院的主體建築有大悲壇、祖堂、法堂、方丈院、退居案。三個院落之間回廊環繞,僧房毗連,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衆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建築持色。整座寺廟古柏蒼翠,花草溢香,麯徑通幽。
建寺歷史
廣化寺大約建於元朝,據《日下舊聞考)援引《柳津日記》載:“廣化寺在日中坊雞頭池上。元時有僧居之,日誦佛號,每誦一聲,以米一粒記數,凡二十年,積至四十八石,因以建寺。”但具體年代不詳。另據明《敕賜廣化寺記》碑載:元天順元年(1328年),靈濟號大舟“到慶寧寺住,至順四年(1332年)在此寺住,發願禁足二十年不出門,一心念佛……十年後成此大剎。”據此,廣化寺的創始年代大約在1342年前後。
明清時期,廣化寺“殿堂廊廡,規模宏大”,為京都有影響的佛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從大雄寶殿丹墀下發掘了兩通斷殘石碑,一通是明弘治十年(1497年) 立的《敕賜廣化寺記》碑,僅存上面幾句引文依稀可見,為研究廣化寺的創建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另一通《正宗記》,明成化二年(1466年)建立,萬歷二十六年(1598)重修,刻有“廣化寺開山第一代住持靈濟號大舟”至第五代住持圓環及其弟子一百多人的道號法名。另一面記有明成化四年(1468年)“禮部為乞恩事,於內府抄出內官監太監蘇誠題有宛平縣日中坊原有古剎墓址一處,□將自己財物並募緣修善佛殿□□已完見有僧,人靈濟領衆居住,緣無寺額,”奏請 “聖恩憐憫乞賜寺額”。可見,明朝初年寺廢,天順至成化年間予以重修。由於得到內府太監蘇誠的資助,重修後的廣化寺規模宏大。另據寺內現存明萬歷二十七年 (1599年)的《彌陀會記)碑記載:此時的廣化寺成為淨土宗道場,住持圓環率衆舉行了盛大的陀彌法會,盛況空前。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的《請書碑》中記載:廣化寺“殿堂廊廡,規模宏大”,當時住持廣殊法師敦請自如和尚任方丈,從此,廣化寺成為“十方寺 ”。自如方丈圓寂後,印法法師繼任方丈。自道光六年(1826年)始,歷二十年,募資重修了殿堂僧捨。正如《道鹹以來朝野雜記)所載:“後海北岸之廣化寺,古剎中之新者。聞光緒韌年殘敗殊甚,後募化於恭邸,為之重修正院殿宇。”
清末民初,廣化寺一度成為京師圖書館。1908年,張之洞將個人藏書存放寺中,奏請成立京師圖書館。次年獲準,清政府派繆荃孫主持建館事務。中華民國成立後,教育總長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師圖書館館長,次年開館接待讀者。不久遷館它處,廣化寺又恢復為佛教寺廟。
1927年,玉山法師任廣化寺住持。玉山法師註重修持,率領僧衆遵守佛製寺規,實行禪淨雙重。寺內有“三不”制度,不攀竜附風;二不外出應酬佛事;三不私自募捐化緣。使廣化寺聞名四海,有常住僧人50多人。
1938年,在當時寓居廣化寺的溥心畲居士的捐助下,玉山方丈主持重修了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也稱後樓)以及東西配殿、配樓。為廣集資金,當時還邀請了知名書畫傢題字作畫,在中山公園水榭展開義賣,得款捐助廣化寺,使修復工程圓滿成功。
1939年,廣化寺創辦了廣化佛學院,招收學僧數十人,聘主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海岑、溥儒等佛教學者任教。後又創辦了廣化小學,免費招生,為貧苦睏難的學生提供書籍和學習工具,直到1952年由北京市教育局接辦。
1952 年9月,虛雲法師來京駐錫廣化寺,當時在京的佛教界人士李濟深、葉恭綽、陳銘樞、巨贊及佛教徒紛紛前來參禮這位佛學大師、禪宗高僧,平靜的廣化寺一時稱盛。“文化大革命”前,廣化寺仍作為佛教活動場所開放,基本保持了古剎舊觀。“文化大革命”中,廣化寺佛像遭到破壞,宗教活動也被迫停止,但《大藏經》及佛教文物都被封存,沒有受到損壞。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廣化寺也獲得了新生,成為北京市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1983年,廣化寺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也成為北京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北京市佛教協會1981年成立。十幾年來,積極協助政府落實宗教政策,籌集資金,修復了京都名剎廣化寺和通教寺等,恢復了正常的佛事活動。為培養佛教人才,還開辦了僧尼培訓班,同時,挖掘、整理了北京智化寺音樂,成立了北京佛教音樂團。
這些年來,北京市佛教協會籌措資金對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四進殿堂以及東西配殿、配樓,進行全面維修,油漆彩繪一新,奉安佛像,從市文物部門請來一尊毗盧遮那大銅佛像供奉在大雄寶殿,天王殿的四大天王、二金剛也重新塑造,逐步恢復了清淨莊嚴的面貌。
1986 年,北京市佛教協會成立了文物組,對廣化寺的經書、字畫、碑拓、法物、瓷器進行整理、鑒別,使珍藏多年的文物重放異彩。經過挖掘、整理和鑒定,廣化寺共收藏國傢各級文物1716件,其中圖書1087部,字畫282件,碑拓298件,其它物品49件,不少是文物珍品,有很高的價值。有明水樂年間翰林院刻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清雍正皇帝抄寫的《金剛經》,還有不少明清名人字畫。《大藏經》共4藏,2761函,也十分珍貴。
1989年10月12 日至18日(農歷九月十三日至十九日),廣化寺舉行了1949年以來最為隆重的法會——啓建禮懺講經法會。山門外,“佛日高懸光明世界,法輪大轉普利人天 ”的對聯十分醒目;大殿前的橫幅書寫道:“觀音道場,和平法會。”北京佛教界人士聚集一堂,祈禱人民安樂,世界和平。法會結束時,還施放瑜珈焰口,演奏了佛教音樂。
廣化寺始建於元代,傳說是一高僧托鉢化緣、籌措布施所建,寺亦因此得名。明天順七年(1463年)重建過一次。明萬歷年間、清鹹豐十二年(1852年)重修,光緒二十年(1894年)重建。1937年溥儒(名畫傢溥心畲)曾出資修整。
內設機構
現為北京市佛教協會和北京佛教音樂團辦公活動場所。廣化寺在明代為淨土宗廟,清道光年改為子孫剃度廟。宣統元年(1909年)由清學部主持在廣化寺籌建京師圖書館(原北京圖書館前身),民國時期魯迅作為教育部主管圖書館工作的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常來此工作。1917年京師圖書館從廣化寺遷至方傢鬍同國子監南學。1921年8月廣化寺對外開放。1927年,北平的南、北兩個佛教會合併,設會址於廣化寺。1939年在此創辦廣化佛學院,1946年建廣化小學。 1982年北京佛教協會成立並將會址設在此寺,1985年寺內成立北京佛教樂團。現為北京市佛教協會和北京佛教音樂團辦公活動場所,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廣化小學
1947年,當時廣化主持玉山和尚倡議,組織廣化小學董事會,在廣化寺廟內成立了廣化小學,校長為修明和尚。修明和尚曾去法國留學,攻讀文學專業,後因故出傢當了和尚,1949年後還一度出任大學教授,後來因為身體不好,又回到廣化寺當和尚。廣化小學開始辦的是兩個初級班,當時免交學費,並供給書本文具等。後逐漸健全為六年製的小學。1952年接管後,與私立崇實第二小學和競業小學合併,改為鴉兒鬍同小學分校,是第二批接管的市立小學。1957年為了保護古建,學校遷至廣化寺後院的彌沱庵院內(鼓樓西大街63號)直至今日。
寺內設施
廣化寺整體院落保持完好,建築共分五路。除一般寺廟的中、東、西路以外,又在兩旁增建東二路和西二路,使院落更顯得宏闊而嚴整。寺院南側有影壁,嚮北為山門殿,匾額書“敕賜廣化寺”五個金粉大字。山門內東西兩側為鐘樓,中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藏經閣。藏經閣位於寺院後部,是一個二層罩樓,閣內藏有珍貴的明清兩種刻本《大藏經》7部。各殿均有配殿,西側兩路各有二進院落,有觀音閣、地藏閣、方丈室、法堂、祖堂等。東路尚存二層殿,其餘均已拆改。
嵌於廊壁的佛畫寺內有石碑4通。一些書法石刻嵌於廊壁。1989年重修頤和園佛香閣時曾從寺內移去一尊大佛,並舉行開光升座典禮。寺廟內保存一批藏經、佛畫、碑刻、僧人影像及名人字畫等珍貴文物。
佛事活動
每逢農歷初一和十五,廣化寺都有法事活動。每個周六北京佛教音樂團在廣化寺都有演奏活動。每年農歷的臘八,廣化寺都要熬粥免費發放給到寺的市民,這一傳統從建寺起延續至今。
1989年8月16日(農歷七月十五)廣化寺舉行開光、升座典禮,信衆400餘人到寺祝賀大佛移至頤和園佛香閣。
現任監院
廣化寺現任監院及代方丈為藏通(怡學)法師,40歲,原籍山西晉城人。1983年3月在山西五臺山碧山寺師徒成廣法師出傢。現兼任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市西城區政協委員,市青聯委員。 |
福建莆田廣化寺 Guanghua Temple in Putian, Fujian |
福建廣化寺,又稱南山廣化寺,坐落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南三公裏處的鳳凰山麓(又名南山),創建於南朝陳永定二年(558年)。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廣化寺原名金仙院,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為金仙寺。距今有1430多年歷史,是著名的千年古剎,與福州鼓山寺、廈門南普陀寺、泉州開元寺並稱福建四大叢林。1983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開放寺廟,1986年被評為福建“十佳”風景區之一。
宋代廣化寺十分鼎盛,有10院,120庵,僧衆1000餘人。明朝黃仲沼《詠南山》詩有“靈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樓臺鎖夕曛”句,即是當時盛況的寫照。元朝至正年間,寺被火焚。明洪武至歷年間,遂漸漸重建。現在寺為清光緒初年重修。近年來,由海外僑胞熱心贊助,對寺院殿堂進行了全面整修和擴建。
該寺現占地3.2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石砌圍墻長1公裏,。貫穿主體建築物的中軸綫長達385米,結構嚴謹,佈局勻稱,規模宏大。中軸綫主建築,從海拔25米逐步升高到63米由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蕆經閣)、祖堂(上為臥佛閣)等組成。兩側翼有寬敞的百柱廊廡。從臥佛閣兩旁開始,左廂依次有功德堂、溪聲閣、水雲鄉、尊客堂、伽藍殿、五觀堂(上為庫房,後為香積廚)、鐘樓;右廂依次為般若堂、看山樓、煙霞窟、淨化堂、祖師殿、學戒堂、鼓樓。左上方新建有觀音閣,內奉一身高8米觀音像;右上方新建有小南山地藏殿。在放生池兩側新建4座五百羅汗堂。
這裏鬆柏蒼翠,山泉鳴澗,清幽寧靜。人行其間,緑蔓牽衣,別有一番禪意。相傳千年之前,滔滔東海之水,直涌至南山腳下,行雲流霞與青翠鬆柏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無比生動的畫捲。故有“南山鬆柏”佳景之稱。
廣化寺始起於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這裏原是邑儒鄭露三兄弟結廬講學之所,鄭露三兄弟世稱“南湖三先生”。後來,有一位金仙禪師到此潛修佛道,鄭氏三兄弟受禪師感化, 遂捨廬為庵,取名“金仙庵”,亦名“金仙院”。這便是廣化寺的前身。隋開皇九年(公元598年),來自天台山的無際禪師募資擴建為“金仙寺”。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長老志彥應召入宮講《四分律》,奏聞當年無際禪師持誦《法華經》,因受靈應石涌白泉的事,睿宗遂賜寺名“靈岩寺”,並由大書法傢柳公權書匾,以此名重一時,成為八閩一大叢林。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始改名為“廣化寺”。
廣化寺左側,至今矗立着一座建於宋乾道元年(1165年)前的釋迦文佛塔。塔為石構仿樓閣式,五層八角形,高約30米。塔室空心,頂作藻井, 內壁嵌有石級,可登上各層塔門外。外壁和迭澀間浮雕佛像、雙頭羽人、飛天伎樂和花卉鳥獸等精美圖案,塔檐仿磚瓦雕刻,有鳥革羽軍 飛、凌風飄舉之勢,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是研究宋代建築和文化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廣化寺雖幾經興衰,此塔卻依舊如故,保存至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1961年,此塔被列為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化寺鼎盛時期,下轄10院120庵,檐楹相摩,軒宇層出,山門若市,香客如雲。明代進土黃仲昭有詩曰:“一派禪房依澗轉,數聲清磬隔林聞。靈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樓臺鎖夕曛。”是當時南山廣化寺盛況的寫照。爾後幾經興廢,至清乾隆年間僅存月峰寺院、普門庵。現在廣化寺保存下來的一些主要建築是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依舊製重建的。八十年代初,由於海外華僑的熱心捐助,廣化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擴建,千年古剎一舉重輝。1981年春節,中國佛教會會長、名書法傢趙樸初來莆視察廣化寺整修工程,親筆題寫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八個遒勁大字,以及“萬德莊嚴”匾額,為千年古剎增添光彩。
中軸綫貫穿照壁、牌坊、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藏經樓)、祖堂(上為臥佛殿)等,全長385米,由海拔25米逐漸升高至63米。兩側翼建有寬敞的百柱廊廡,把整個建築群有機地聯成一體。左廂依次為功德堂、溪聲閣、水雲鄉、尊客堂、伽藍殿、五觀堂(上為庫房)、鐘樓等;右廂依次為般若堂、看山樓、方丈室、煙霞窟、淨行堂、祖師殿、學戒堂、鼓樓等。左翼復建觀音閣,右翼新建地藏殿。放生池兩側、鐘鼓樓兩翼,各建羅漢堂,供奉五百羅漢塑像。大雄寶殿建在高2.7米的基臺上,高22米,面積837平方米,雄偉莊嚴,為福建諸名剎之冠。殿內盤坐釋迦佛、藥師佛和阿陀佛三尊大佛,兩側臺座排列十八羅漢。
寺前迎面聳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上書“南山廣化寺”五個遒勁大字;內側一面,書“莫嚮外求”四個大字,頗具禪意。進得山門,過放生池,拾級登上天王殿前平臺,這裏竪着兩座宋治平二年(1065年)建造的石經幢,五層八角,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是研究梵文漢譯與本地方言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 |
河南洛陽廣化寺 Guanghua Temple in Luoyang |
廣化寺坐落在河南省洛陽市竜門村西的山崗上。始建於元魏(公元386—534年)時期。垂直高31米的寺前山坡上,砌着199級寬達10米的石階,襯托得寺院雄偉壯觀,氣勢不凡。寺內建築全部為仿清式,青瓦紅磚,沿中軸綫依次為五間大的二層高山門、天王殿、伽藍殿、三藏殿、地藏殿,都為飛檐高挑的歇山頂,畫棟繪梁,古色古香。寺內另有無畏師塔,為紀念唐朝時來中國傳揚佛法的天竺僧人善無畏而立。 |
浙江臺州廣化寺 Taizhou, Zhejiang Guanghua Temple |
黃岩廣化寺位於浙江省臺州市黃岩區院橋東鑒村,距院(橋)路(橋)路主幹綫1公裏。始建於三國東吳赤烏年間(約243年),距今有1766年歷史的廣化寺,是江浙兩省最早三十六所寺院之一。北宋到和二年(1055年朝廷賜額靈龜寺。治平三年(1066年)改今屬禪宗廣化寺十方叢林。1994年經黃岩區政府批準重新開放。
廣化寺距離院橋鎮約四公裏許,占地面積百餘畝,環境幽靜,風景秀麗。寺北靠大屏山,飛竜山環繞其周,一門出入,具有莊嚴佛國風格。寺前有獅山對峙,似若鎮守山門景象,寺前又有鐘鼓二山相對,中有清池照映,俗稱前照後靠,山路蜿蜒平坦,兩側山峰起伏疊翠,如多瓣寶蓮簇擁,寺後丘峰象徵彌勒世尊跌坐,笑對古剎。
廣化寺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美的環境條件,綿長的歷史沿革,為全國著名高僧——新昌大佛寺方丈悟道法師稱道,並被載入中華佛教名勝大全。
現留存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廂廡等,均規模較小而流於簡陋,已不適應於寺院發展及旅遊業發展的需要。按照廣化寺新的總體規劃,寺院主體建築玉佛殿正中興建之中。
今日廣化寺占地近80畝,寺東、西、北三面依山,如蓮花簇擁,南有兩處小山包,如鐘鼓守山門,“九瓣荷花繞寶寺,鐘鼓兩峰守山門”,正是它所處環境的真實寫照。1997年興建的玉佛殿,共5層,總高度為52.3米。底層東西長度為51米,南北寬度為50米,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7688平方米,於2001年11月30日建造完成,2007年5月,它以單體建築面積最大,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定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
|
廣化寺居委會, 廣化寺社區 |
|
|
|
廣化寺塔 | 廣化寺街 | 莆田廣化寺 | 洛陽廣化寺 | 福建廣化寺 | 北京廣化寺 | 後海廣化寺 | 南山廣化寺 | 莆田廣化寺塔 | 廣化寺居委會 | 莆田古剎廣化寺 | 題廣化寺阿育王塔 | 遊竜門詩十二首廣化寺 |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 八月梓州奏廣化寺池蓮五莖各開二花 | 遊竜門分題十五首·宿廣化寺 | 遊竜門分題十五首·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 昔方孚若主管雲臺予監衡嶽每歲瑞慶節常聚廣化寺拈香癸未此日獨至寺中輒題一絶 | 遊竜門詩十二首·廣化寺 | 和吳門章太守五日宴九老於廣化寺 | 遊竜門分題十五首宿廣化寺 | 遊竜門分題十五首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