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廣東 >廣州 >廣州市區 > 廣東培正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廣東培正學院投訴電話廣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20-86666666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廣東培正學院(原培正商學院)創辦於1993年,199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1998年3月教育部正式備案,2005年3月,國傢教育部正式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是一所經國傢批準設立,招收國傢任務生的非營利性的全日製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實行學分製,突出英語教學,強化計算機技能訓練,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逐步實現與國際高等教育接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外嚮型的專門人才。
  學院用地1700多畝,全院總資産達4.2億多元,校捨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擁有設備先進的各專業實驗室。圖書館現有藏書88萬多册(含電子圖書20萬册)。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550人,教師隊伍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30%;聘請了一批客座教授;聘有外籍教師80名,英語外籍教師人數居全省高校之首。學院設有經濟學、市場學、管理學、會計學、法學、外語、計算機信息管理、藝術設計、人文與基礎學科教學部、英語教育中心、體育教學部、雙語教學管理中心等十二個教學單位;本、專科專業共45個(其中13個本科專業,32個專科專業)。2005年秋季,在校生達10300多人。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2004年就業率達98.14%,2005年達96.01%,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2006年我院面嚮廣東、廣西、遼寧、吉林、黑竜江、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雲南、貴州、福建、海南、四川、重慶、安徽、新疆等二十一個省(市)招生(招生專業及人數以各省(市)2006年招生專業目錄為準)。新生學費本科類15500元/年,專科12500元/年,專科藝術類15000元/年。新生住宿費1200-1500元/年。
廣東培正學院概述
  名稱:廣東培正學院
   簡稱:培正
   舊稱:私立培正商學院
  英文名:Guang Dong Peizheng College
   成立時間:1993
  學校地址:廣州市花都區赤坭培正大道中1號
   郵政編碼:510830
  廣東培正學院(原培正商學院)創辦於1993年,199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1998年3月教育部正式備案;2005年3月,國傢教育部正式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是一所經國傢教育部批準設立,招收國傢任務生的非營利性的全日製民辦普通高等學校。1999年被全國民辦教育委員會評為“全國民辦高校先進單位”。2005年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廣東省先進民辦學校”。
  學院堅持以學生就業為導嚮,以社會發展需要為準則,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以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走“質量立校、專傢治校、科研興校”的道路;堅持因材施教和個性發展的教育原則;實行學分製,突出英語教學,強化計算機技能訓練,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逐步實現與國際高等教育接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外嚮型的專門人才。
  學院坐落在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集益水庫旁,校園用地1700多畝。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經過十五年的建設,全院總資産達8.3億元,校捨建築面積32.6萬平方米。擁有設備先進的各類專業實驗室60餘間。廣東培正學院圖書館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已經發展為具有172萬册藏書規模的大型圖書館(其中 124萬册紙質圖書、 48 萬種電子圖書、 130 多種報紙和 1170 餘種中外文期刊及 3 萬多件光盤、錄音帶等其他類型的文獻資料,2009)。藏書內容主要有外語、計算機、法律、經濟、管理、音樂、美術等;文獻類型有印刷型書刊、多媒體光盤、錄音帶、光盤數據庫、全文期刊、全文圖書、全文學位論文等網絡數據庫。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已建立一支專職和兼職相結合、職稱與學術水平較高、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現有專職教師647人,教師隊伍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33.8%,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傢9人;聘請了一批客座教授;聘有外籍教師83名,英語外籍教師人數居全省高校之首。學院設有經濟學、市場學、管理學、會計學、法學、外語、計算機信息管理、藝術設計、人文與基礎學科教學部、英語教育中心、體育教學部、雙語教學管理中心等十二個教學單位;本、專科專業共61個(其中28個本科專業,33個專科專業)。2008年秋季,在校生達12256多人。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2005年就業率達96.01%,2006年達96.48%,2007年達96.48%,2008年達97.54%,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善衡圖書館及史帶樓,婉蘭體育館優美的校園環境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Peizheng) evolved from Peizheng Commercial College which was founded in 1993. In 1996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officially approved the school’s establishment and in March 1998 Peizheng was registered with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March 2005, wi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approval, Peizheng was upgraded to the status of a four-year comprehensive program school for full-time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ation’s enrollment plan. Peizheng is a non-profit private school of higher learning. In 1999 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Private Education awarded Peizheng the title of Model Private School of the Nation and the Guangdong Education Bureau designated Peizheng as Guangdong’s Model Private School in 2005.
  At Peizheng, job-oriented programs are provi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hool’s vital principle---Go meet the growing requirements of our developing society. The school’s operational philosophy is to put people first and to build a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community. Accordingly, the core of our work is to develop quality education so as to produce more creative-minded graduates. Peizheng strives to provide a school governed by professionals, a school known for its qua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eizheng students develop English language, computer skills and academic major skills under the credit system which encourages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Continually strengthening overseas academic counterpart ties, Peizheng strives to integrate with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tandards to cultivate graduates possessing multiple competences augmented with hands-on experience required by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or other future employers.
  行政樓Peizheng is located by Lake Jiyi in Chini Town of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The beautiful campus covers an area of 1,700 mu (113 hectares), where green hills and clear waters treat viewer’s eyes. It is a pleasant environment for study. Peizheng has accumulated total assets of 830 million yuan (122 million US dollars) in 15 years. Building floor areas occupy 300,000 square meters. The library collection exceeds 1,720,000 volumes, including 480,000 e-books,and there are more than 130 kinds of news paper,1170 kinds of Chinese periodicals and foregn periodicals;30,000 disks,tapes about the different kinds of documents up to now,2009.More than 60 labs with advanced equipment are a campus feature. Peizheng maintains a strong and stable team of qualified teachers. Professors constitute 33.8% of our 647 full-time faculty,include 9 experts who be paid special subsidy of government every year.Guest professors are invited as well. Currently, we have 83 full-time foreign teachers, the largest such conting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 als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bilities of teacher league and the program about improve the skills of teachers.Our college have paid 1.2 million RMB to the program about improve the skills of teachers in last 3 years,subsidized more than 200 teachers to other excellent universities or institutions be interrelated to take up advanced studies or trainings.There are 12 departments (or centers) at Peizheng in the following areas: economics, marketing, business management, accounting, law, foreign languages, computer sciences, artistic design, humanities, general courses, English Education Center (EEC), PE, Bilingual Teaching Center (BTC). Subjects studied total 61, 28 in the four-year undergraduate program and 33 in the three-year program. In the fall of 2008, student registration numbered 12,256. Our institution’s graduates are in demand on the job market. With a 2005 employment rate of 96.01% and the 2006 rate of 96.48%, the 2007 rate of 96.48%,the 2008 rate of 97.54%,Peizheng’s employment placement rate is amongst the best of Guangdong’s schools.
  學校南區一景
  學校集益湖培正辦學性質及規劃1.學院的名稱為“廣東培正學院”(以下稱學院),廣東培正學院是舉辦者自願舉辦、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報國傢教育部批準成立的非營利性民辦普通高等學院。
  2.學院辦學的宗旨:遵守國傢的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傢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國傢的教育方針,遵守高等教育規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嚮社會,依法自主辦學。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3.學院的根本任務是通過開展有計劃的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進步,為經濟建設和科技進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貢獻。
  4.學院業務主管單位為:廣東省教育廳,登記管理機關為:廣東省民政廳,學院接受上述單位及機關的指導和管理。
  5.學院本部地址設在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赤坭培正大道中1號。
  6. 學院的目標規模為:在校生18,000人。
  7.學院以學歷教育為主,同時開展非學歷教育;以全日製教育為主,同時開展非全日製教育。學院根據社會需要開展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繼續教育、遠程教育和職業培訓,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8. 學院的基本定位是:
  在服務面嚮上,立足本省,面嚮全國,放眼世界,主動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求;
  在辦學層次上,以本、專科教育為主,創造條件逐步開展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格局;
  外教住宿區在學科建設上,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學科及外語為依托,積極發展文學學科,逐步嚮理學、工學學科滲透,從而逐步辦成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在辦學水平上,經過三十年左右的發展和建設,使學院成為在省內有重要作用,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在國際有一定影響的民辦高等學院,走在我國民辦高等學校的前列。
  在培養目標上,培養具有較強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與國際教育接軌、寬口徑、復合型、應用性高級人才。
  9. 學院實行開放式辦學,積極開展國內和國際教育合作,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教育模式,使學院的教育與國際高等教育接軌。
  10. 學院開設管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藝術、理工等學科,可根據全國、特別是廣東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設置專業。
  11. 學院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教育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因材施教和個性發展的教育原則。
  12.學院樹立科學的人才觀、質量觀、發展觀。學院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
  13. 學院是由舉辦者通過嚮培正校友、熱心教育的社會力量、個人和法人等以捐資、投(融)資、合作等方式籌集資金興辦的民辦高等學院。截止2004年5月,本院資産總額達3.5億元人民幣,其中校友及熱心教育的社會力量捐贈金額為:81,695,728元人民幣,其餘資産為辦學積纍、金融機構(銀行等)信貸、個人和法人等投(融)資和合作、以及土地增值等方式形成的資産,上述資産未包括無形資産。
廣東培正學院國際合作辦學信息
  該院已與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外多所院校開展學分互認或合作辦學。主要項目有:
  1、CNA項目:新生可報讀加拿大北大西洋學院(College of North Atlantic)“3+1”合作項目。該院新生在報讀該課程後,將被視為該院和加拿大北大西洋學院兩校共同的學生,同時在兩校註册;前三年在該院修讀由CNA提供的國外課程和教材,采用雙語授課;三年後達到畢業要求,可獲得該院和北大西洋學院兩校大專文憑;第四年可自願選申請與CNA有學分互認聯繫的加拿大或美國大學入讀本科課程,取得工商管理本科學歷。獨特的文憑授予方式,靈活的學分轉換體係,切實的出國留學捷徑,CNA項目是您大學生活全新的起跑綫!
  2、JCUS項目:該院專科畢業生可選擇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剋大學新加坡校區(JCUS)“3+1”專升本項目。該院學生在取得大專文憑後,再到新加坡相關專業學習一年,修完10門課程成績合格者,可獲澳大利亞詹姆斯· 庫剋大學頒發的商貿或資訊科技學士學位,並可繼續攻讀碩士學位。該項目於2004年9月啓動,第一批學生已於2005年3月赴新加坡。全新的校園環境,廣泛的專業設置,風光旖旎的新加坡校區,真誠守候您青春的足音!
  2007年我校學生在JCUS愉快聚會3、羅漢普頓大學項目:該院專科畢業生可選擇英國羅漢普頓大學(Roehampton University)“3+1”專升本項目。工商管理、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專業專科畢業生可申請到羅漢普頓大學攻讀本科最後一年,此學位和其他在校生所獲得的學位沒有任何差別。若選擇在羅漢普頓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將獲該校提供的10% 奬學金。羅漢普頓大學位於倫敦西南方,距倫敦市中心約20分鐘車程。羅漢普頓大學既*近國際都市的中心,又遠離喧囂,坐落在一片美麗、靜謐的緑野之上,與占地1000公頃的雷奇蒙皇傢公園毗鄰。學生既可領略國際大都市的繁榮,又可在寧靜、安全的環境中完成學業。
  4、廣東培正學院英國工商管理The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Executives (ABE)(簡稱ABE)教育中心與英國ABE合作開辦英國工商管理專業課程學習,實行國際化的就讀模式,采取寬進嚴出的辦學方式,讓學員衹需出國留學一年或者不出國門均可以獲得英國大學學士或碩士學位。
  5、瑞士鬆伯格國際酒店旅遊管理學院項目:瑞士HTMI鬆伯格國際酒店旅遊管理學院是一所高質量的國際認可的酒店旅遊管理學院,致力於高級職業經理人的培養,畢業生遍布世界各地。HTMI學院所提供的學士學位、碩士及MBA學位,皆由世界知名百年名校所頒發。學院位於瑞士中部美麗的花園城市—盧塞恩,也是瑞士國際觀光度假的勝地。距離首都Bern及Luzern約50 分鐘車程,到意大利、德國、法國也十分便捷。學院的學習環境優美、安全,反映了瑞士人高品質的生活和豐富的文化氛圍。學院以優良的教育品質,新穎完善的教學設備享譽全球。學生在兩座具有典型瑞士風格的酒店裏學習、生活和實踐,並且學校為所有在校學生提供5-6月的帶薪實習,這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為學生今後成為國際酒店旅遊管理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使許多知名的國際職業管理精英從HTMI走嚮世界。
  6、澳大利亞查爾斯鐸德大學項目:為方便畢業同學出國深造,該院將開展與澳大利亞查爾斯鐸德大學的合作。本次合作將以個案申請為實例,實現澳方對該院課程的認可。查爾斯鐸德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是澳大利亞優秀的公立大學之一。1997年該校榮獲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頒發的全澳優秀高等院校奬,並早已列入英聯邦大學協會,所頒發文憑和學位為世界各地認可。查爾斯鐸德大學有四個校區:分別在悉尼,墨爾本,瓦佳瓦佳和布裏斯班。如需進一步瞭解查爾斯鐸德大學的情況,可通過網址:http://www.csu.edu.au,獲收您所需要的信息。
  7、申讀國外大學本碩項目:為方便該院本、專科學生順利出國深造,取得國外學士、碩士學位,我外事處聯合中國教育服務中心獨傢代理面試直升加拿大碩士,加拿大聖瑪麗大學saint marys university商學院院長Dr. Gordon Fullerton等23所公立大學教授2008年11月1—9日統一來華面試, 無英語成績者可面試後補充或參加現場英語筆試, 部分學校提供奬學金和帶薪實習。
  8、與加拿大艾伯塔大學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的合作項目:我校與阿爾伯塔大學已有13年的合作歷史,2007年9月我校派了5名訪問學者到阿爾伯塔大學學習1年,為了促進雙方的合作,University of Alberta將每年派4名教育學方面的訪問學者,每次在我校工作1—3個月,對該校教學方面進行指導。
  9、加拿大布魯剋大學項目:為提高我校國際認可度、方便我院畢業生出國深造,我院與加拿大布魯剋大學分別簽訂了本升碩、專升本兩項協議。我校本科市場營銷、國際經貿、國際金融、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在我院完成4年的學習並達到相應學分要求者,可申請前往加拿大布魯剋大學商學院攻讀市場營銷、會計、金融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碩士學位。布魯剋大學(Brock University)是加拿大最著名的綜合性公立大學之一,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溫暖舒適的安大略湖畔的聖凱瑟琳市,毗鄰尼亞加拉瀑布。學校師資力量一流,教學設施先進,課程設置全面豐富。曾被評為 98 年度加拿大最佳大學。其商學院還通過了國際優秀商學院協會(AACSB,American Assembly of Collegiate School of Business)的嚴格認證。選擇布魯剋大學的同學在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有機會體驗加拿大的優美自然環境和異國風情。
廣東培正學院圖書館
  廣東培正學院圖書館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已經發展為具有 153 萬册藏書規模的大型圖書館(其中 105 萬册紙質圖書、 48 萬種電子圖書、 130 多種報紙和 1170 餘種中外文期刊及 3 萬多件光盤、錄音帶等其他類型的文獻資料)。藏書內容主要有外語、計算機、法律、經濟、管理、音樂、美術等;文獻類型有印刷型書刊、多媒體光盤、錄音帶、光盤數據庫、全文期刊、全文圖書、全文學位論文等網絡數據庫。
  現有 7 種電子資源數據庫(網址 http://www1.peizheng.net.cn/lib/ ) :
  1 、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遠程訪問 9000 餘種中文期刊);
  2 、中國數字圖書館(簡稱“中數圖”)電子圖書全文數據庫( 40 萬種館內鏡像);
  3 、超星電子圖書全文數據庫(遠程訪問 100 萬種, 8 萬種館內鏡像);
  4 、維普網絡考試學習資源數據庫(國傢 9 種重大考試試題數據庫,館內鏡像,包括英語、計算機、公務員、研究生、專升本、司法、職業資格、財會、醫學等考試科目);
  5 、讀秀知識數據庫(遠程訪問 180 萬種中文全文圖書);
  6 、萬方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遠程訪問 70 多萬篇 500 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博碩士學位論文);
  7 、律典通法律係統數據庫(中國法律法規全文數據庫,館內鏡像)。
  圖書館館藏的 3 萬多種多媒體光盤和隨書光盤建立了校園網視頻點播係統,可以登錄圖書館網站的 “ 隨書光盤發佈係統 ” ,免費進行相關資源檢索、下載和閱讀欣賞,內容包括電影、音樂、美術、文學、藝術、體育、計算機、外語、法律、經濟等各個方面。
  教師可以利用教師閱覽室的計算機免費檢索館藏數據庫、網絡數據庫或上機實踐;學生可以利用電子閱覽室的計算機免費檢索館藏電子資源數據庫或上機實踐。
  圖書館將文獻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為全校師生開展文獻信息檢索、科技查新、參考咨詢服務;為學生開設《科技文獻檢索》選修課;不定期舉辦文獻信息檢索知識、電子資源數據庫和網絡數據庫利用方法等的專題講座。
  圖書館館捨面積 15462 平方米 。建院初期,學院董事 劉榮駒 先生捐資 200 萬港幣建設成第一座圖書館(榮駒樓,面積為 1887 平方米 ) ; 2003 年遷入由香港何善衡基金會捐資,建成面積為 10326 平方米 ,具有歐洲建築風格的新圖書館(善衡圖書館)。 2007 年,又擴建 5136 平方米的書庫和專業圖書閱覽室(位於綜合實驗大樓一樓和二樓)。
  圖書館機構設有綜合部、采編部、流通部和信息技術部。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 2 5 人,其中專業人員 23 人,均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專業人員中具有圖書館學、信息管理學、計算機專業學歷的占專業人員總數的 81% 。
  本館共有 2000 個閱覽座位,設有報紙閱覽室、期刊閱覽室、專業圖書閱覽室、教師(兼工具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集體視聽室、多人視聽室、個人視聽室、科技文獻檢索室、總書庫和四個自修室。另外,還設有八個讀者研究室,每個研究室分別能容納 4 位讀者進行教學、科學研討和專業輔導。
廣東培正學院機構設置
  董事會
  【學生處】
  【學院辦公室】
  【教務處】
  【高教研究與評估中心】
  【財務處】
  【人事處】
  【總務處】
  【公關處】
  【招生就業指導中心】
  【實驗實踐教學服務中心】
  【外事處】
  【科研處】
  【基建辦】
  【圖書館】
  【黨辦、工會】
  【採購中心】
  【保衛處】
廣東培正學院院係設置
  【體育教學部】
  【藝術設計係】
  【外語係】
  【人文學科與基礎教學部】
  【計算機信息管理係】
  【法律學係】
  【會計學係】
  【經濟學係】
  【市場學係】
  【管理學係】
  【ABE教育中心】
  【英語教育中心】
  【雙語教學管理中心】
廣東培正學院歷程篇章
  紅藍旗下 我們都是培正人
  旅居世界各地的培正校友,以滿腔熱情關註着培正事業的發展,他(她)們把實現先賢願望的心志化為實際的行動,不僅在輿論上,禮義上給予呼籲關照,時時來人來函問候,而且在資金上給予無私的支持。何善衡基金會、美國史帶基金會(The Starr Foundation)、陳國強、伍婉蘭、陳湖昌、何厚煌、劉榮駒、梁尚立、何妙兒等捐資修建了善衡樓、婉蘭樓、攀榮樓、世輝樓、榮駒樓、尚立遊泳中心、外籍教師別墅等基礎設施。同樣為培正校友的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鄒傢華為學校題寫校名:“廣東培正學院”。可以這樣說,沒有他(她)們的無私的奉獻,就沒有培正的今天。他(她)們的功德,將彪柄培正的史册。培正的學子們不會忘記他(她)們,培正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員不會忘記他(她)們,祖國不會忘記他(她)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她)們。
  1993年初,在內地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形勢下,高等教育體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傢提出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辦學方針,為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梁尚立、何厚煌、何子棟、陳國強、林秀棠、何信泉、陳湖昌等培正學長抓住這一機遇,倡辦了培正商學院。學院憑藉林秀棠學長當時捐贈的100萬元作為啓動資金,租藉培正中學兩層樓作為辦公室和教室,因陋就簡,當年招生90人。學院本着邊籌建,邊辦學的方針,在藉用培正中學校捨辦學的同時,於花都新址開始了大規模的基本建設工作。海內外廣大學友和社會知名人士,不僅熱情關註培正的發展,而且在資金上給予大力的幫助,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共同為實現培正先賢的夙願而努力。
廣東培正學院特色
  學院一直把英語教學和計算機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頭戲,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學院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從世界各地聘請外籍教師,其數量之多,近年來一直為全省之冠。校園內英語氛圍濃厚,隨處可見學生與外籍教師從容對話的場面。這些舉措,無疑增強了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就業競爭力。
  完全學分製的魅力
  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推出先進的完全學分製。完全學分製適應了人才規格需求的多樣化,使受教育者有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利於與國際教育接軌。
  PCCC is the first one to launch the credit system among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The credit system gets well with all different requirements to human talents,provides students with more chance to decide and select and enables them to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All this makes PCCC accord wit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營造一個"英語世界"
  根據中國學生學英文的特點,對新生進行為期一年的英語強化教學,旨在營造一個"英語世界",讓廣東培正學院的學生全身心融入一個"外國"環境,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筆譯能力,為進入二年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上課奠定堅實的功底。
  A one-year intensive English counse provides freshmen with an "English World",and enables them to sutdy the original textbooks in English.
  小班授課顯奇效
  廣東培正學院每年從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十餘個國傢聘請幾十名外籍教師,對學生進行英語口語教學。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堅持編製不超過十五人的小班授課。
  Every year a big number of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from USA,Canada,GB,etc.teach oral English in PCCC.There are no more than 15 students in every class so as to guarantee the teaching quality.
  發展的學科同步
  對教材中彼此相互重疊、冗長的部分,組織專傢教授進行研討,適度刪減;對新形勢的發展所需要的,則增設新課程,讓教材內容與最新發展的學科同步。
  Superfluous and repeated contents will be deleted from textbooks;besides,new subjects will be launched based on the new situation.Our textbooks accor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est
  廣東培正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嚮,以社會發展需要為準則,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以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走“質量立校、專傢治校、科研興校”的道路;堅持因材施教和個性發展的教育原則;實行學分製,突出英語教學,強化計算機技能訓練,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逐步實現與國際高等教育接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外嚮型的專門人才。
  建校十五載,作為廣東省最早的民辦高校,與國際接軌、培養國際化人才是我們興教辦學的目標。因此,該院樹立英語教學辦學特色,聘請一批有實力的英語教師,所有學生第一學年全年強化英語教學(80%的時間和課程都是學英語),創造出優越的英語學習環境,使英語教學貫穿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讓普及英語教育成為該院的標簽。該院走出國內教育的老路,摒棄應試教育的痼疾,大膽創新,註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在英語教學中特別重視英語口語教學。學院現聘有外籍教師83名,英語外籍教師人數居全省高校之首。英語口語課全部由外籍教師擔任,小班(15人以內)授課,藉鑒國外教學模式,以討論對話的形式訓練學生口語。在實踐中,學生考試不一定比別人強,但聽說能力務必要勝別人一籌,外語應用能力普遍比其他院校的學生強是社會各界用人單位對該院畢業生的一致褒奬。該院與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外多所大學合作辦學,實行全英教學,學生可在本校修讀國外大學本科課程。
  該院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較強,自信大膽,聽說流利。例如,從2004年開始,學院外語係在廣州交易會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建立實習基地,每季交易會都大量招募該院學生參與交易會工作,承擔接待外賓、咨詢、翻譯等工作,該公司對該院學生工作績效頗為滿意,廣交會各廠商也對學生表現反映良好,省內各地的國際展覽會慕名而來從該院招募外語服務志願者,如陽江市國際刀具展覽會,該展覽會的國際服務工作交由該院的兩名畢業生創辦的企業全權負責。歷年來,該院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其中超過10%的畢業生在“三資”企業從事外貿工作,且受到廣泛好評,例如外語係有一名2003屆畢業生畢業後到廣州一傢中小型外貿公司工作,現在已經是該公司外貿業務部經理,個人業績達500多萬元,屢創公司業務之最。
社團組織
  【音樂協會】【青年志願者協會】【英語特快列車】 【院學生通訊社】 【院學生會】 【旅遊協會】 【培正學院廣播臺】 【 勵志成功者協會】 【證券投資協會】 【武術協會】 【乒乓球協會】 【連鎖經營管理協會】 【心理學會】 【藝術團】 【職業營銷協會】 【足球協會】 【學生管理委員會】 【共青團培正學生委員會】 【社團聯合會】 【酒店管理協會】 【辯論社】 【物業管理協會】 【紅藍電腦協會】
展望篇
  廣東培正學院自1993年成立至今,已經過去15載,這15年也是輝煌的15年,完成了白手起傢到初具規模的轉變。實現了規模化發展,跳躍式發展,達到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效果。作為一所私立大學,廣東培正學院勇於嘗試新型教育模式,積極與國外大學合作,實現了巨大的教育突破,引進西方大學的先進教育模式,達到培養具有較強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與國際教育接軌、寬口徑、復合型、應用性高級人才的目的。用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來形容廣東培正學院毫不誇張。學校精品課程不斷增多,專業設置更加科學,更加豐富。立足社會需求,不斷實行新型教育。在全球培正校友的幫助和關懷以及廣東培正學院全體師生的自身努力下,力爭用三十年左右的發展和建設,使學院成為在省內有重要作用,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在國際有一定影響的民辦高等學院,走在我國民辦高等學校的前列。2008年,廣東培正學院的辦學模式,被《廣東教育現代化藍皮書》命名為“培正模式”,是藍皮書中教育“重要模式”的兩種模式之一。我校合法辦學,規範辦學,與國際接軌,紮實工作,嚮着一流私立大學目標不斷邁進。現在,我們師資力量強大,環境優美;我們力爭上遊,做得更好;我們不斷壯大發展未來。廣東培正學院,未來企業傢的搖籃,我們期待您的加入。Now,we have a highly competitive faculty,have a beautiful campus;we always try our best,we can do better;our family will become larger and larger;Guang Dong Peizheng College,as an acradle of growing entrepreneurs,we expect you can join us.
  The college is 15 years old, and has developed rapidly due 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The college was authorized to grant a four-year bachelor’s degree in March 2005. According to the college’s long-term plan, by 2010 the student population will be around 15,000 and the four-year students will account for about 80%.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best private colleges in China.
關於培正歷史
  培正學院被北京高級法院終審判决惡意搶註“培正”商標,污衊歪麯培正歷史,被培正傢族逐出培正傢門。
  培正傢族
  培正中學是廣州百年名校之一,創辦於1889年,歷史上享有“北有南開,南有培正”之贊譽。1907年始建東山新校,20世紀30年代又在香港、澳門建分校,素以英才輩出而馳名中外。培正傢族“一門八校”分佈粵港澳三地:廣州培正中學、東山培正小學、西關培正小學、私立培正商學院(廣東培正學院),香港培正中學、培正小學,澳門培正中學,臺山培正中學。據不完全統計,遍布世界各地的培正校友約8萬多人,世界各地共有76個同學會,為全球的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紅與藍,是廣州培正中學的校色,紅藍精神,是培正中學的學校精神。
  培正中學的校徽創製於1916年。中間的書本圖案承載着“至善至正”四個字的校訓,作為書本背景的是一個紅色的圓盤,每個方向有七道光芒指嚮四方,使人感到是熱力四射的太陽在展示其輝煌,是一顆丹心在散發着熱情和活力。圍着光芒的正方形,象徵着做人與做事應秉承的方正原則和認真態度,構正四方形的四條綫取喻德、智、體、群四育。四綫等長相連,表示四育並重,外面藍色的背景和四顆星代表無限的宇宙,培正人以此激勵自己要有遠大的目光,要像星星那樣自發光耀於長空。
  外面紅色的圓圈與裏面的正方形互為表裏,外圓內方,這是中國人追求的完美人格。
  紅與藍,能引起我們太多美好的聯想。紅,如太陽、如烈火、如善心、如熱血,展示着熱情、活力和蓬勃;藍,如天空、如大海、如寒冰,代表着冷靜、平和與端正。
  “至善至正”的校訓是對紅藍精神的概括和升華。培正創辦於1889年,是由浸信會華人和平信徒和牧師結合創辦的。校訓緊密結合着中國傳統思想和基督教義,“至”是“最和終極”,體現了培正人執着與堅韌的理念追求。“善”是做人之基,“正”是立世之本,“正”與“善”既是基督教義的倫理要求,也是中國文化中辦學方向的昭示,古籍《大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培正創辦至今已有119年歷史,百年之中,這片土地經歷了滄桑巨變,但培正中學的學校精神卻歷久彌新,這所百年老校,仍然以勃勃的生機馳譽於嶺南教育界。當我們走近培正,進入時空隧道體驗培正人百餘年的理念求索之途時,我們會對培正中學展示出的教育文化內涵和教育哲學有更深刻的領悟。
  ------培正母校
  ——愛國愛校,培正學生文化的靈魂
  “至善至正”是培正的學校文化的靈魂,“愛國愛校”是培正的學生文化的靈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培正兒女總是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抗日戰爭時期,許多培正學子投筆從戎,以身許國,如“九.一八”事變中英勇抗敵的十九路軍副師長林超雲;逢戰必勝,擊落六架日寇飛機的空軍英雄羅英德;屢立戰功的海軍魚雷艇長鄺民光……,培正學子在抗戰前綫有11人為國捐軀,抗美援朝時期參軍的培正校友有128人。無論是“兩彈一星”的研製,還是國傢其他一些重大項目的科研攻關,都有培正校友的貢獻。在異國他鄉,培正校友也用自己的才華和成就嚮世人展示着紅藍精神所造就的培正人的風采。翻開培正的同學錄,我們會看到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前國務院副總理鄒傢華、前美國總統裏根的顧問黃頌明、前加拿大卑斯省督林思齊、美國前特拉華州副州長吳仙標等都是培正的校友。培正校友中的兩院院士就有14人(他們是楊楢、何炳林、黃國俊、黃翠芬、陳灝珠、葉正大、黃本立、馬福邦、林尚楊、何國鐘、冼鼎昌、曾德超、丘成桐、肖蔭堂),是廣東省出院士最多的中學。據不完全統計,獲全國科學大會奬、國傢級自然科學奬、科技進步奬等國傢級奬的科學家有陳灝珠、鄧紹同、莫培根、董鴻鼎、繆鴻石、李宗楠、關洪、李明德等十幾人。更有諾貝爾奬得主崔琦、菲爾茲奬獲得者丘成桐,以及卓以和、何廉泉、瀋呂九等一批國外院士。培正的校友中還有著名的音樂傢:馬思聰、何安東、陳浩、林耀基、葉惠康,電影表演傢吳鉅章,國際知名的攝影傢有:何信泉、趙羨藻、王頌威,我國國傢隊著名的排球教練趙善超、跳水教練梁伯熙、足球教練蘇永舜、羽毛球教練徐權芳、籃球教練薑乃倫、手球教練羅汝鎏,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現任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等。他們在人生和事業上所創達到的高度,都成為後起的培正學子的楷模,豐富着培正的學生文化內涵。
  校訓——“至善至正”
  培正有別於其它基督教學校,不是由外籍傳教士創辦,而是由浸信會華人信徒和牧師結合創辦的。創辦者既是基督教徒,也是飽讀中國經書的儒生。校訓緊密地結合了中國傳統思想和基督教教義,古籍《大學》開宗明義就有“……在止於至善”。“至”在校訓中可以理解為:一是有“最和極”的意思,最正與最善之事是培正人追求的目標;二可作“達到或追求”之解,衹要是培正人,都要終身追求“善與正”,永不懈怠。
  校色——“紅藍”
  “紅”,暖色調,代表澎湃的熱情,火熱的心,特別是善心;
  “藍”,冷色調,代表冷靜,思考周全,端正。
  紅藍精神還成為培正同學聯結友情、團结互助的紐帶。據介紹,在世界各地凡有華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幾乎都有培正同學會。他們可能來自粵、港、澳不同的培正學校,但培正傳統是一脈相承的,紅藍兒女一傢親。
  校徽——
  培正中學校徽創製於1916年,中間的書本圖案承載着“至善至正”四個字的校訓。紅色的圓盤代表太陽,每個方向有七道光芒指嚮四方,代表火熱的心。圍着光芒的正方形,代表我們做事要有規範和原則或抱負,不能任意而行。而四條綫亦可喻德、智、體、群四育。四綫等長相連者,示四育並重。藍色和四顆星星代表無垠的宇宙,喻我們要放開懷抱,目光遠大,要像星星那樣自發光耀於長空。
  再嚮外面是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循圈而列。現時所有培正學校都使用這一校徽,衹略有不同。廣州的冠上廣州,香港的冠上香港,澳門的冠上澳門,中學附以中學,小學附以小學,如此類推。外文校名中的“培正”二字,廣州使用普通話拼音,香港用粵語拼音,而澳門則用葡文拼音。
  最外面的紅色圓圈表示靈活處事,內裏的正方型則代表做人的原則,外圓內方,教我們既要處理好人際關係,又需堅守原則,不可以隨波逐流。
  《校歌》歌詞——
  培正培正何光榮,教育生涯慘淡營,
  培後進兮其素志,正軌道兮樹風聲,
  萬千氣象方蓬勃,鼓鑄群才備請纓,
  愛我培正謨謀遠,永為真理之幹城,
  永為真理之幹城。
  《校歌》釋意
  “培正培正何光榮,教育生涯慘淡營,”是讓後輩不忘前輩創業艱辛。校歌創作於20年代。培正從67個銀元開辦,歷經1905年停辦和1915年陷入經濟睏境。經過培正先賢不懈努力,集腋成裘,得以度過難關。
  “培後進兮其素志,正軌道兮樹風聲”,說出培正辦學宗旨和教育目標,“素”指堅定。
  “萬千氣象方蓬勃,鼓鑄群才備請纓”,以喻培正教育事業漸入佳境,校譽日隆。“鼓鑄”原指提煉鐵礦需倒入熔爐,加炭鼓風,産生高溫,將礦砂還原成液體,除去雜質,才能鑄成鋼鐵。以喻學子成材。“請纓”的意思是指學子學成後,主動請求任務以報效國傢、社會。
  “愛我培正謨謀遠,永為真理之幹城,永為真理之幹城。”激勵培正人愛國愛校,有遠大的計劃和遠大的眼光。培正學子要作真理之盾牌,永遠保衛真理。“幹城”為盾牌的別名。
  《校旗歌》歌詞
  紅藍色旗常高飛起 因培正學校永不死,Ray Ray我培正培正,Ray Ray我培正培正,Ray Ray我培正,Ray Ray Ray!
  《校旗歌》在培正同學聚會和外出比賽時作激勵士氣之用,相當於現在的啦啦隊歌。
  母校簡介
  廣州培正中學坐落在廣州市東山區培正路,占地6萬平方米,校捨古樸典雅,環境幽靜優美,是廣州市花園式單位。1994年培正中學首批被省教育廳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培正中學是廣州百年名校之一,創辦於1889年。1907年始建東山新校,三十年代又在香港、澳門建分校,近年來,穗、港、澳培正三校加強了聯繫和交流,有效地促進了教學的發展。培正建校以來,培養出大批傑出人才,培正校友遍布海內外,世界各地共有76個同學會。學校、校董會、同學會廣泛團结聯繫校友,發動海內外校友、社會賢達捐資辦學。興建了培正百周年紀念堂、鬍忠堂科學實驗大樓、林炳炎基金教學大樓;配置了省、市一流的教學設備和電腦網絡,為學校創設了優良的育人環境和學習條件。
  1984年學校復名以來,全校師生以“至善至正”為校訓,弘揚培正“愛國愛校”的優良傳統,以嚴治校,教書育,校風正,學風好,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高考成績突出,連年獲得高、初中畢業班工作一、二等奬,參加省、市畢業會考及學科競賽成績顯著,成為社會公認的“加工能力強”的學校。培正中學有一支以特級、高級教師為骨幹的師德素養好、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教師隊伍。近年來,由於社會聲譽提高,越來越多優秀生報考培正。
  從1984年起培正創辦英語試驗班,多次獲全國單列城市英語競賽一等奬,在高考、初中會考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十幾年不間斷聘請外籍教師,探索英語教學改革新路。1994年開始,老校友鬍應洲先生每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聘請四位外籍教師來校擔任口語課教學工作,進一步強化英語教學氣氛,很愛師生歡迎。培正體育達標先進單位,又是足球傳統項目重點學校,多次榮獲“市長杯”、“可口可樂”杯冠、亞軍,新組建的女子壘球隊獲市“東鳳”杯賽冠軍。培正管樂隊、紅藍攝影社、電腦俱樂部、學生電視臺等也碩果纍纍,令人矚目。由於培正中學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取得顯著的成績,學校連續幾年被評為廣州市教育係統先進單位,1994年被評為廣州市先進單位和廣東省先進單位。
包含詞
廣東培正學院廣播臺廣東培正學院職業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