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踝竜
食肉的獸腳類恐竜也度過了三疊紀末期的大劫難,並在侏羅紀裏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津巴布韋發現的生活在2億年前的並踝竜就是在侏羅紀早期的地球上稱王稱霸的一種獸腳類食肉恐竜。
並踝竜
並踝竜的身長大約有3米左右,體重不到20公斤。其長相和特徵都與發現於美國西南部的腔骨竜差不多,身體纖細,骨骼中空,長長的腿像鶴腿一樣。它長有彎麯而鋒利的尖牙以及三個指頭的善於抓掠的手。尾骨顯示它的尾巴也相當長。
科學家在津巴布韋發現了兩個類型的成年並踝竜骨骼化石,一類比另一類大出約15%,而且也更重些。科學家因此推測,這表明並踝竜的雌雄個體之間存在這樣的兩性差異。
與後期的巨大食肉恐竜相比,並踝竜似乎並沒有什麽可怕的。可是在它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生境中,還沒有什麽其它的動物是它的對手。不過,這種總是令生活在一起的其它動物膽戰心驚的霸主也有倒黴的時候。當大自然發生了某種不可預測的災害的時候,它們也同樣逃脫不了。
1972年,古生物學家米歇爾博士正循着一條大象通道嚮贊比西山𠔌中的一條河邊走去。忽然,一個出現在他眼前的情景使他毛骨悚然。那是一個由2億年前發生的災害造成的恐竜骨頭堆,許許多多並踝竜的遺骨慘不忍睹地攤在被風化剝蝕後的地面上,遺骨中包括有成年個體的完整骨架,也有幼年個體的完整骨架。這些化石埋藏在細砂岩中,表明當時它們死在沙丘上。米歇爾博士認為,它們被一場突發性的洪水一下子淹死的。
米歇爾博士復原的故事發生在2億年前。那時候的某一天,正當老老少少一大群並踝竜從一片沙土飛揚的平原上走過的時候,突然間天上降下了傾盆暴雨,一場突發性的洪水從山裏奔騰而出,平原很快就變成了一片澤國。並踝竜們驚慌失措地在洪水中遊泳,試圖逃離危險,無奈洪水太兇猛了,沒等到這些並踝竜找到避難所,它們就全部被淹死在滔滔的水流裏。幾天後當洪水退去,平原上多了一層被這場洪水新衝來的沙子,而沙子裏面掩埋了無數並踝竜以及其它不幸的生物的屍體。2億年來,地下的礦物不斷地滲入這些遺體的骨頭裏面,把它們變成了化石保存下來,從而使科學家有了研究它們的機會。
這些化石保存得太好了,以至於還能看出原來血管在身體裏穿行而形成的溝槽結構,也能看出原來的肌腱附着在骨頭上的痕跡。南非的另一位科學家阿努蘇拉-琴薩米博士在顯微鏡下研究了這些化石,結果大大地豐富了對於恐竜的生長、運動、能量利用以及它們的死亡與變成化石等過程的瞭解。
對並踝竜以及同一地點發現的長椎竜化石骨骼標本的研究還為解决一個長期以來吸引着科學家興趣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證據,這個問題就是,一些恐竜是熱血動物(也稱為恆溫動物)嗎?觀察發現,並踝竜和長椎竜的骨骼有像樹幹裏的年輪那樣的生長環,而在動物中,生長環往往是像爬行動物這樣的冷血動物的標志。
熱血動物和冷血動物在行為上有什麽區別呢?像哺乳動物和鳥類這樣的的熱血動物具有保持體溫恆定的代謝機製,熱血動物必須具有能夠維持長時間快速運動的良好耐力。因此,熱血動物就需要大量的食物來提供這樣大的能量消耗的需要。冷血動物控製體溫的方式是靠諸如在陽光下和陰影裏變換其位置等一些特定的活動。一隻冷血的恐竜需要的能量是相當低的。 |
|
|